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种检测十二指肠胃返流光纤传感器的研制(英文)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国平
姜志茹
+2 位作者
夏荣民
寿文德
龚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4,共4页
设计了可检测十二指肠胃返流的光纤传感器 ,该传感器由 4 70nm的信号光、5 95nm参考光和光纤束构成 ,主要检测十二指肠返流物中的胆红素在 4 70nm与 5 95nm的吸光度 ,本文还对影响传感器检测的因素 ,诸如波长、pH、胃液中悬浮颗粒造成...
设计了可检测十二指肠胃返流的光纤传感器 ,该传感器由 4 70nm的信号光、5 95nm参考光和光纤束构成 ,主要检测十二指肠返流物中的胆红素在 4 70nm与 5 95nm的吸光度 ,本文还对影响传感器检测的因素 ,诸如波长、pH、胃液中悬浮颗粒造成的散射作用以及其他的因素 ,做了详细评价 传感器可以达到10mg/dl优良的动态响应范围 ,离体实验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胆红素
十二指肠
胃
返
流
(
dgr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萘丁美酮对十二指肠胃返流所致胃黏膜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史冉庚
龚均
+1 位作者
董蕾
常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消炎药萘丁美酮对十二指肠返流导致返流性胃炎的治疗作用。方法用SD大鼠建立十二指肠胃返流模型,40只模型大鼠等分为萘丁美酮组和西沙比利组、铝碳酸镁组、空白手术组;另取10只SD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干预时间12周。对模...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消炎药萘丁美酮对十二指肠返流导致返流性胃炎的治疗作用。方法用SD大鼠建立十二指肠胃返流模型,40只模型大鼠等分为萘丁美酮组和西沙比利组、铝碳酸镁组、空白手术组;另取10只SD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干预时间12周。对模型大鼠的胃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胃黏膜的COX2和TNFα进行染色。结果萘丁美酮组的病理改变明显轻于空白手术组(P<0.01)而又重于假手术组(P<0.05),与铝碳酸镁组和西沙比利组相比则差异不显著(P>0.05)。TNFα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萘丁美酮组与其他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OX2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萘丁美酮组与空白手术组相比COX2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铝碳酸镁组、西沙比利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十二指肠返流导致的返流性胃炎中,萘丁美酮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萘丁美酮可明显降低胃黏膜组织中COX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
胃
返
流
萘丁美酮
环氧化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十二指肠胃返流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世勇
李新娜
+4 位作者
王维林
王慧贞
裴著果
王伟
李剑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4-305,共2页
目的 :利用不同的二种动态检测方法研究不同术式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病儿十二指肠胃返流的特点。方法 :采用 2 4h胃食管双 p H动态检测结合持续性核素静脉注射肝胆闪烁显像技术 ,检测 2 0例不同术式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病儿及 17...
目的 :利用不同的二种动态检测方法研究不同术式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病儿十二指肠胃返流的特点。方法 :采用 2 4h胃食管双 p H动态检测结合持续性核素静脉注射肝胆闪烁显像技术 ,检测 2 0例不同术式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病儿及 17名正常儿十二指肠胃返流 (duodenogastric reflux,DGR)出现情况。结果 :二种术式中囊肿切除 ,肝总管十二指肠吻合组 (H- D吻合组 ) DGR发生率高于囊肿切除 ,肝总管空肠 Roux- Y吻合组。病理性DGR多发生于空腹卧位。结论 :从术后 DGR发生率来看 ,囊肿切除 ,肝总管空肠 Roux- Y吻合组的远期效果优于后者 ,二种动态检测方法结合应用能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十二指肠
胃
返
流
肝胆闪烁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替普瑞酮对十二指肠胃反流致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
2
4
作者
杨华
龚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1118-1120,共3页
目的:观察替普瑞酮对实验性十二指肠胃反流(duodenogastric reflux,DGR)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DGR组和替普瑞酮干预组,手术建立大鼠DGR模型,其中DGR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替普瑞酮干预组每日予...
目的:观察替普瑞酮对实验性十二指肠胃反流(duodenogastric reflux,DGR)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DGR组和替普瑞酮干预组,手术建立大鼠DGR模型,其中DGR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替普瑞酮干预组每日予替普瑞酮(200mg/kg体重)灌胃。8周后对大鼠胃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胃黏膜溃疡指数(ulcer index,UI)和胃黏液凝胶层厚度,测定胃黏膜氨基己糖、磷脂的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胃黏膜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替普瑞酮干预组胃黏膜病理改变和胃黏膜UI明显低于DGR组(P<0.05),且胃黏液凝胶层厚度、胃黏膜氨基己糖、磷脂和PGE2含量均显著高于DGR组(P<0.05或P<0.0者);但替普瑞酮干预组胃黏膜UI仍高于空白对照组,其余各指标仍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替普瑞酮对DGR所致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
胃
返
流
胃
黏膜损伤
替普瑞酮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胆汁反流对胃内pH值的影响
被引量:
11
5
作者
龚均
张茹
+2 位作者
罗金燕
朱有玲
王学勤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观察胆汁反流对胃内 pH值的影响。方法 对不同浓度胆汁和胃液的混合液及内镜下抽取的黄染和无黄染胃液 ,测定pH和胆红素吸光值 ;2 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同步监测2 4h胃内pH和胆红素吸光值。结果 胆汁浓度为 2 0 %时吸光值已达 ...
目的 观察胆汁反流对胃内 pH值的影响。方法 对不同浓度胆汁和胃液的混合液及内镜下抽取的黄染和无黄染胃液 ,测定pH和胆红素吸光值 ;2 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同步监测2 4h胃内pH和胆红素吸光值。结果 胆汁浓度为 2 0 %时吸光值已达 0 90 0 ,而pH仍在 1 0左右 ;浓度为 60 %时pH始上升达 4以上。黄染组pH <4的病例占 80 % ,吸光值为 0 .348±0 .1 31 ,无黄染组pH <4的病例占 81 % ,吸光值为 0 .0 0 8± 0 .0 0 3,pH和吸光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1 2例有夜间自发性碱波者 8例同步有胆红素吸光值升高 ,8例无夜间自发性碱波者 4例有胆红素吸光值升高。结论 在一定浓度下 ,胆汁反流对胃内 pH值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
流
十二指肠
胃
反
流
PH监测
胆红素
dg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发性夜间胃碱化形成机制探讨
被引量:
3
6
作者
龚均
张茹
+2 位作者
罗金燕
朱有玲
王学勤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 探讨自发性夜间胃碱化的形成是否与十二指肠胃反流 (DGR)及迷走神经功能有关。方法 2 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患者采用胃内 pH和胆红素同步监测法 ,比较夜间自发性碱化与胆汁反流的关系 ;另外 2 0例无心血管疾病的FD患者采用胃...
目的 探讨自发性夜间胃碱化的形成是否与十二指肠胃反流 (DGR)及迷走神经功能有关。方法 2 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患者采用胃内 pH和胆红素同步监测法 ,比较夜间自发性碱化与胆汁反流的关系 ;另外 2 0例无心血管疾病的FD患者采用胃内 pH和心电Holter同步监测 ,进行心率变异性 (HRV)时域分析 ,以SDNN、rMSSD、PNN5 0为指标 ,观察夜间自发性碱化与迷走神经功能的关系。结果 2 0例FD患者中出现夜间自发性碱化者 1 2例 ,其中 8例 (占66.7% )同时有胆红素吸光值升高 ;2 0例无心血管疾病的FD患者中 1 3例有夜间自发性碱化 ,7例无自发性碱化 ,二者比较SDNN、rMSSD均在正常范围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2 4h胃 pH与PNN5 0对照观察表明 ,夜间时段与白天相比PNN5 0明显升高 ,有自发性碱波组与无自发性碱化组二者相比 ,PNN5 0无显著差别。结论 自发性夜间胃碱化的形成与DGR有关 ,并不是迷走神经张力降低导致胃酸分泌减少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
胃
反
流
胃
pH监测
心率变异性
dgr
自发性碱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检测十二指肠胃返流光纤传感器的研制(英文)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国平
姜志茹
夏荣民
寿文德
龚均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
出处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4,共4页
基金
Supportedbythe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underGrantNo .39970 2 0 9
文摘
设计了可检测十二指肠胃返流的光纤传感器 ,该传感器由 4 70nm的信号光、5 95nm参考光和光纤束构成 ,主要检测十二指肠返流物中的胆红素在 4 70nm与 5 95nm的吸光度 ,本文还对影响传感器检测的因素 ,诸如波长、pH、胃液中悬浮颗粒造成的散射作用以及其他的因素 ,做了详细评价 传感器可以达到10mg/dl优良的动态响应范围 ,离体实验结果表明 。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胆红素
十二指肠
胃
返
流
(
dgr
)
Keywords
Fiber optic sensor
Bilirubin
Duodenogastric reflux (
dgr
)
分类号
TH776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萘丁美酮对十二指肠胃返流所致胃黏膜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史冉庚
龚均
董蕾
常英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6-238,共3页
基金
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No.20012130)
文摘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消炎药萘丁美酮对十二指肠返流导致返流性胃炎的治疗作用。方法用SD大鼠建立十二指肠胃返流模型,40只模型大鼠等分为萘丁美酮组和西沙比利组、铝碳酸镁组、空白手术组;另取10只SD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干预时间12周。对模型大鼠的胃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胃黏膜的COX2和TNFα进行染色。结果萘丁美酮组的病理改变明显轻于空白手术组(P<0.01)而又重于假手术组(P<0.05),与铝碳酸镁组和西沙比利组相比则差异不显著(P>0.05)。TNFα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萘丁美酮组与其他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OX2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萘丁美酮组与空白手术组相比COX2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铝碳酸镁组、西沙比利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十二指肠返流导致的返流性胃炎中,萘丁美酮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萘丁美酮可明显降低胃黏膜组织中COX2水平。
关键词
十二指肠
胃
返
流
萘丁美酮
环氧化酶-2
Keywords
duodenogastric reflux
nabumetone
COX-2
分类号
R322.4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十二指肠胃返流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世勇
李新娜
王维林
王慧贞
裴著果
王伟
李剑明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麻醉科
出处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4-305,共2页
文摘
目的 :利用不同的二种动态检测方法研究不同术式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病儿十二指肠胃返流的特点。方法 :采用 2 4h胃食管双 p H动态检测结合持续性核素静脉注射肝胆闪烁显像技术 ,检测 2 0例不同术式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病儿及 17名正常儿十二指肠胃返流 (duodenogastric reflux,DGR)出现情况。结果 :二种术式中囊肿切除 ,肝总管十二指肠吻合组 (H- D吻合组 ) DGR发生率高于囊肿切除 ,肝总管空肠 Roux- Y吻合组。病理性DGR多发生于空腹卧位。结论 :从术后 DGR发生率来看 ,囊肿切除 ,肝总管空肠 Roux- Y吻合组的远期效果优于后者 ,二种动态检测方法结合应用能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关键词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十二指肠
胃
返
流
肝胆闪烁显像
Keywords
congenital choledochalcyst
duodenogastric reflux
99m Tc hepatobiliary scintigraphy
分类号
R657.4 [医药卫生—外科学]
R573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替普瑞酮对十二指肠胃反流致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
2
4
作者
杨华
龚均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1118-1120,共3页
基金
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资助项目(编号:20012130)
文摘
目的:观察替普瑞酮对实验性十二指肠胃反流(duodenogastric reflux,DGR)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DGR组和替普瑞酮干预组,手术建立大鼠DGR模型,其中DGR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替普瑞酮干预组每日予替普瑞酮(200mg/kg体重)灌胃。8周后对大鼠胃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胃黏膜溃疡指数(ulcer index,UI)和胃黏液凝胶层厚度,测定胃黏膜氨基己糖、磷脂的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胃黏膜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替普瑞酮干预组胃黏膜病理改变和胃黏膜UI明显低于DGR组(P<0.05),且胃黏液凝胶层厚度、胃黏膜氨基己糖、磷脂和PGE2含量均显著高于DGR组(P<0.05或P<0.0者);但替普瑞酮干预组胃黏膜UI仍高于空白对照组,其余各指标仍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替普瑞酮对DGR所致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关键词
十二指肠
胃
返
流
胃
黏膜损伤
替普瑞酮
保护作用
Keywords
Duodenogastrie reflux Teprenone Gastric mueosal injury
分类号
R96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胆汁反流对胃内pH值的影响
被引量:
11
5
作者
龚均
张茹
罗金燕
朱有玲
王学勤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5-27,共3页
基金
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资助项目!(0 6 96 0 2 13)
文摘
目的 观察胆汁反流对胃内 pH值的影响。方法 对不同浓度胆汁和胃液的混合液及内镜下抽取的黄染和无黄染胃液 ,测定pH和胆红素吸光值 ;2 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同步监测2 4h胃内pH和胆红素吸光值。结果 胆汁浓度为 2 0 %时吸光值已达 0 90 0 ,而pH仍在 1 0左右 ;浓度为 60 %时pH始上升达 4以上。黄染组pH <4的病例占 80 % ,吸光值为 0 .348±0 .1 31 ,无黄染组pH <4的病例占 81 % ,吸光值为 0 .0 0 8± 0 .0 0 3,pH和吸光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1 2例有夜间自发性碱波者 8例同步有胆红素吸光值升高 ,8例无夜间自发性碱波者 4例有胆红素吸光值升高。结论 在一定浓度下 ,胆汁反流对胃内 pH值影响较小。
关键词
胆汁反
流
十二指肠
胃
反
流
PH监测
胆红素
dgr
Keywords
bile reflux
duodenogastric reflux
pH monitoring
bilirubin
分类号
R575.63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发性夜间胃碱化形成机制探讨
被引量:
3
6
作者
龚均
张茹
罗金燕
朱有玲
王学勤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
出处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0-232,共3页
基金
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 ( 0 6 96 0 2 13)
文摘
目的 探讨自发性夜间胃碱化的形成是否与十二指肠胃反流 (DGR)及迷走神经功能有关。方法 2 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患者采用胃内 pH和胆红素同步监测法 ,比较夜间自发性碱化与胆汁反流的关系 ;另外 2 0例无心血管疾病的FD患者采用胃内 pH和心电Holter同步监测 ,进行心率变异性 (HRV)时域分析 ,以SDNN、rMSSD、PNN5 0为指标 ,观察夜间自发性碱化与迷走神经功能的关系。结果 2 0例FD患者中出现夜间自发性碱化者 1 2例 ,其中 8例 (占66.7% )同时有胆红素吸光值升高 ;2 0例无心血管疾病的FD患者中 1 3例有夜间自发性碱化 ,7例无自发性碱化 ,二者比较SDNN、rMSSD均在正常范围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2 4h胃 pH与PNN5 0对照观察表明 ,夜间时段与白天相比PNN5 0明显升高 ,有自发性碱波组与无自发性碱化组二者相比 ,PNN5 0无显著差别。结论 自发性夜间胃碱化的形成与DGR有关 ,并不是迷走神经张力降低导致胃酸分泌减少所致。
关键词
十二指肠
胃
反
流
胃
pH监测
心率变异性
dgr
自发性碱化
Keywords
duodenogastric reflux
intragastric pH monitoring
heart rate variability
分类号
R57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种检测十二指肠胃返流光纤传感器的研制(英文)
陈国平
姜志茹
夏荣民
寿文德
龚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萘丁美酮对十二指肠胃返流所致胃黏膜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史冉庚
龚均
董蕾
常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十二指肠胃返流的动态观察
王世勇
李新娜
王维林
王慧贞
裴著果
王伟
李剑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替普瑞酮对十二指肠胃反流致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杨华
龚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胆汁反流对胃内pH值的影响
龚均
张茹
罗金燕
朱有玲
王学勤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自发性夜间胃碱化形成机制探讨
龚均
张茹
罗金燕
朱有玲
王学勤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