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二指肠球部变形的X线诊断(附28例与胃镜、手术对照)
1
作者 朱连成 成明富 《蚌埠医药》 1989年第1期33-34,共2页
在钡餐检查中,十二指肠是检查的重要部位,而球炎引起的球部变形则未引起重视。为此,我们搜集了由胃镜及手术证实的十二指肠球部变形28例,就其X线诊断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部变形 X线检查 诊断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十二指肠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伴慢性胃十二指肠球炎一例误诊 被引量:2
2
作者 程多智 张海燕 谭莹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2期29-29,共1页
【病例】男,69岁。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进食后加重,无反酸、烧灼感,无发热、胸闷、胸痛,无进食梗阻感,无腹痛、腹泻,曾在我院以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十二指球炎予奥美拉唑、依托必利等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 【病例】男,69岁。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进食后加重,无反酸、烧灼感,无发热、胸闷、胸痛,无进食梗阻感,无腹痛、腹泻,曾在我院以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十二指球炎予奥美拉唑、依托必利等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仍有恶心、呕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胃炎 十二指肠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与十二指肠球部胃化生及溃疡的关系
3
作者 王淑英 吴玉娥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3-174,共2页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与十二指肠球部胃化生及溃疡的关系 ,试阐明Hp致十二指肠球溃疡的机制。方法 前瞻性研究十二指肠球溃疡球部Hp检出率及胃化生发生率 ,同时研究胃窦部Hp检出率。结果 十二指肠球溃疡球部Hp检出率及胃化生发...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与十二指肠球部胃化生及溃疡的关系 ,试阐明Hp致十二指肠球溃疡的机制。方法 前瞻性研究十二指肠球溃疡球部Hp检出率及胃化生发生率 ,同时研究胃窦部Hp检出率。结果 十二指肠球溃疡球部Hp检出率及胃化生发生率分别为 57 69%及 90 % ,胃窦部Hp检出率为 84 6% ;活动期十二指肠球溃疡球部Hp检出率高于愈合期及疤痕期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球部Hp阳性与阴性者的胃化生发生率大致相同。 结论 Hp致十二指肠球溃疡的机制除与Hp直接定植于球部胃化生区 ,造成损害 ,继而形成炎症、溃疡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十二指肠球溃疡 胃化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急性大出血术中诊断与处理
4
作者 郑国庆 梁金荣 沈朝敏 《浙江临床医学》 2003年第9期691-691,共1页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后溃疡 急性大出血 术中 诊断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溃疡分析
5
作者 赵晓宏 赵晓伟 赵福仁 《临床医药实践》 2002年第8期585-586,共2页
关键词 三联疗法 治疗 幽门螺杆菌阳性 十二指肠球溃疡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大出血急诊手术治疗体会
6
作者 吴辉 章柏平 +1 位作者 郭剑 钟丽琴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19期98-98,共1页
目的讨论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出血急诊手术治疗的体会。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大出血患者11例。观察其手术方法及预后。结果 11例患者中行Billroth式胃大部分切除术8例,其余患者有2例行十二指肠切开缝扎止血... 目的讨论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出血急诊手术治疗的体会。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大出血患者11例。观察其手术方法及预后。结果 11例患者中行Billroth式胃大部分切除术8例,其余患者有2例行十二指肠切开缝扎止血以及胃十二指肠动脉结扎。该11例患者术后24h内均未出现再出血,无术后死亡病例。结论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出血急诊手术选择应根据溃疡的部位、大小以及患者自身状况选择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后溃疡 大出血 急诊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十二指肠球溃疡致十二指肠球胆囊瘘1例报告
7
作者 钱冬梅 任继平 刘宾 《中国罕少疾病杂志》 1999年第4期50-50,共1页
患者,男性,77岁,患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四年,口服降糖药治疗,平素血糖控制不满意。主诉腹胀伴恶心呕吐不能进食一周来诊,无呕血及黑便,无呕吐宿食,不伴腹痛及反酸烧心,既往有胆石症史。查体:一般状态尚可,轻度脱水貌,生命... 患者,男性,77岁,患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四年,口服降糖药治疗,平素血糖控制不满意。主诉腹胀伴恶心呕吐不能进食一周来诊,无呕血及黑便,无呕吐宿食,不伴腹痛及反酸烧心,既往有胆石症史。查体:一般状态尚可,轻度脱水貌,生命体征乎稳,心肺正常,腹平坦,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无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无亢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溃疡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胆囊瘘 降糖药治疗 移动性浊音 血糖控制 恶心呕吐 生命体征 不满意 胆石症 肌紧张 反跳痛 肠鸣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球平滑肌肉瘤误诊1例
8
作者 樊艳华 吴铁镛 《中国罕少疾病杂志》 1998年第3期53-54,共2页
十二指肠球肿瘤少见,现报道一例胃镜下表现酷似十二指肠球溃疡的平滑肌肿瘤。
关键词 平滑肌肉瘤 十二指肠球溃疡 误诊 平滑肌肿瘤 镜下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球后病变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章再谷 《临床误诊误治》 2004年第5期375-375,376,共2页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后病变 临床特点 误诊 胃镜 影像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喷洒硝酸银治疗慢性十二指肠球溃疡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玉环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期194-195,共2页
关键词 慢性消化性溃疡 十二指肠球溃疡 内镜下喷洒 药物治疗 临床护理 硝酸银 消化系统 规律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普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溃疡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晶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6期117-119,共3页
目的评价艾普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溃疡的效果。方法150例十二指肠球溃疡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艾普拉唑组和雷贝拉唑组,各75例。艾普拉唑组应用艾普拉唑治疗,雷贝拉唑组应用雷贝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 目的评价艾普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溃疡的效果。方法150例十二指肠球溃疡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艾普拉唑组和雷贝拉唑组,各75例。艾普拉唑组应用艾普拉唑治疗,雷贝拉唑组应用雷贝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艾普拉唑组患者的腹痛、腹胀、反酸、嗳气缓解率分别为93.3%(70/75)、65.3%(49/75)、100.0%(75/75)、86.7%(65/75),均显著高于雷贝拉唑组的80.0%(60/75)、49.3%(37/75)、89.3%(67/75)、73.3%(5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普拉唑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69/75),高于雷贝拉唑组的80.0%(6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普拉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低于雷贝拉唑组的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普拉唑治疗治疗十二指肠球溃疡的效果较雷贝拉唑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溃疡 艾普拉唑 雷贝拉唑 症状缓解情况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腰痛为首发症状的十二指肠球后溃疡3例误诊分析
12
作者 张久明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5期471-472,共2页
1病例介绍 例1患者男,41岁。主因运动后腰背痛1 d就诊于骨科,既往否认手术及外伤史。骨科查体:右侧腰背部叩击痛,无放射,4字征试验阴性,双腿直角抬高50度试验阴性,腰椎核磁(MR)检查未见异常,拟诊为腰肌拉伤予以冷敷、物理理疗等治疗... 1病例介绍 例1患者男,41岁。主因运动后腰背痛1 d就诊于骨科,既往否认手术及外伤史。骨科查体:右侧腰背部叩击痛,无放射,4字征试验阴性,双腿直角抬高50度试验阴性,腰椎核磁(MR)检查未见异常,拟诊为腰肌拉伤予以冷敷、物理理疗等治疗[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后溃疡 腰痛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美拉唑、铝碳酸镁联用治疗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勇 杜方杰 +1 位作者 周甜甜 杨登位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31期52-52,54,共2页
目的:评价奥美拉唑与铝碳酸镁片联合方案在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患者87例。单用奥美拉唑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联用奥美拉唑与铝碳酸镁片治疗的为观察组,均接受为期28d的治疗,比较临床总有效率与... 目的:评价奥美拉唑与铝碳酸镁片联合方案在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患者87例。单用奥美拉唑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联用奥美拉唑与铝碳酸镁片治疗的为观察组,均接受为期28d的治疗,比较临床总有效率与溃疡愈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P<0.05)。观察组溃疡愈合率8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8%(P<0.05)。结论:十二指肠球后溃疡采用奥美拉唑+铝碳酸镁联合方案治疗效果确切,临床可将其作为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治疗的常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碳酸铝镁片 十二指肠球后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赛克治疗十二指肠球溃疡疗效观察
14
作者 张前翔 陈小冰 《山西临床医药》 1997年第4期228-229,共2页
将62例十二指肠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洛赛克治疗组和甲腈咪胍治疗组。结果洛赛克组临床痊愈率96.7%,甲腈咪胍组72%,大便潜血转阴时间洛赛克组平均2.3天,甲腈咪胍组平均5.4天。初步结果显示,洛赛克治疗十二指肠球溃疡... 将62例十二指肠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洛赛克治疗组和甲腈咪胍治疗组。结果洛赛克组临床痊愈率96.7%,甲腈咪胍组72%,大便潜血转阴时间洛赛克组平均2.3天,甲腈咪胍组平均5.4天。初步结果显示,洛赛克治疗十二指肠球溃疡疗效明显优于甲腈咪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溃疡 洛赛克 甲腈咪胍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球后巨大溃疡少见并发症1例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云贵 左武 +4 位作者 刘莉平 黄健民 黄强 刘凯 黄莺 《北方药学》 2011年第8期70-70,共1页
1病例报告 患者,男,63岁。因上腹疼痛,畏寒发热4天入院。4天前出现乏力、纳差,上腹疼痛,同时出现畏寒发热,住入我院消化内科治疗。原有"上消化道溃疡史",未行内镜及钡餐证实,不规则口服制酸药治疗。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 溃疡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球炎胃镜诊断分析(附45例报告)
16
作者 王德玺 郑玉兰 陈国芬 《临床荟萃》 CAS 1994年第19期888-888,共1页
随着纤维胃镜(以下简称胃镜)的广泛应用,近年十二指肠球炎逐渐引起了重视,但该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以及与其它疾病的关系等方面资料的报导还为少见,我院一年来对45例十二指肠球炎进行了分析诊断。 1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 胃镜检 诊断 十二指肠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球炎198例分析
17
作者 肖弟祥 赵芝容 《临床荟萃》 CAS 1996年第1期26-27,共2页
在内镜应用以前极少提到十二指肠球炎之诊断。随着纤维胃镜的临床应用,本病的诊断亦不少见了。为了加深对本病的认识,特别在临床及诊断方面,就我院近年来所见的本病加以分析及讨论。 1 临床及内镜检查资料 自1993年1月~1993年12月,... 在内镜应用以前极少提到十二指肠球炎之诊断。随着纤维胃镜的临床应用,本病的诊断亦不少见了。为了加深对本病的认识,特别在临床及诊断方面,就我院近年来所见的本病加以分析及讨论。 1 临床及内镜检查资料 自1993年1月~1993年12月,我们用Olympus纤维胃镜GIF-Q21型检查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疾病共668例,其中诊断十二指肠球炎者195例,而内镜正常病理诊断炎症者3例,共计198例。其中有病理诊断者75例,该病占受检者29.6%。 1.1 临床资料 性别:男性126例,女性72例,男女之比为1.7:1。年龄:以青壮年多见,31~40岁8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索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疗效观察
18
作者 张玉文 魏长江 张松林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研究组48例与对照组47例。两组均给予兰索拉唑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研究组48例与对照组47例。两组均给予兰索拉唑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比较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表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水平,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定两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表皮生长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炎性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后溃疡 兰索拉唑 康复新液 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溃疡的近期疗效观察
19
作者 米伯阳 《天津药学》 1997年第1期42-44,共3页
总结23例应用兰索拉唑治疗活动期十二指肠球溃疡病例,用药两周溃疡愈合率为91.1%
关键词 兰索拉唑 十二指肠球溃疡 药物疗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组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病变关系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蓓琳 戴平 王国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期102-102,111,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关系,试图为进一步完善Hp根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观察青年组、老年组组间及各组内不同胃、十二指肠球部病变与Hp感染的关系。结果:青年组不同胃、...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关系,试图为进一步完善Hp根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观察青年组、老年组组间及各组内不同胃、十二指肠球部病变与Hp感染的关系。结果:青年组不同胃、十二指肠球部病变均与Hp感染密切相关。老年组仅见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Hp感染密切相关。结论:对所有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必须进行Hp根治治疗。而对于其他的胃黏膜病变者,Hp根治治疗在中青年者中意义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十二指肠球病变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