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证护理在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李丹 刘雅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3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4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EST的胆总管结石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4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EST的胆总管结石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n=39)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n=39)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负面情绪、用药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用药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行EST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其负面情绪,提高其用药依从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循证护理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胆囊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陈潇 张兆辉 +2 位作者 高胜强 姜静华 杨斌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6期8-16,共9页
目的探讨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术后胆汁淀粉酶(BA)、胆汁细菌阳性率和隐匿性胰胆反流(OPBR)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2月在该院进行ERCP的146... 目的探讨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术后胆汁淀粉酶(BA)、胆汁细菌阳性率和隐匿性胰胆反流(OPBR)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2月在该院进行ERCP的14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需要行EST,根据EST的不同分为两组,各73例。观察组接受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EST治疗,对照组行传统EST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术前、术后1和3 d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综合胆红素(CB)和丙氨酸转氨酶(ALT)等]、炎症和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CR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皮质醇(Cor)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以及BA和胆汁细菌阳性率。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和术后12个月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取石成功率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和3 d,两组患者TBiL、CB和ALT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和3 d,两组患者血清CRP、HMGB1、Cor和NE水平及BA浓度高于术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和3 d胆汁细菌阳性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各时点胆汁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和3 d胆汁细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OPBR发生率和术后12个月复发率(15.07%和1.37%)低于对照组(57.53%和10.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EST相对于传统EST,能有效减少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损伤,避免肠胆反流,抑制BA分泌及细菌增殖,降低OPBR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阵超声内镜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隐匿性胰胆反流 胆总管结石 精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不同类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谷明明 朱明莉 +1 位作者 杨澜 荣晓锋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79-81,共3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不同类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2年6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依... 目的:分析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不同类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2年6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十二指肠乳头相对位置分为包绕型组(n=8)、边缘型组(n=43)、周围型组(n=52)。所有患者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取石。比较三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取石操作时间比较,包绕型组>边缘型组>周围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机械碎石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急性胰腺炎发生率比较,包绕型组>边缘型组>周围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高淀粉酶血症、胆道感染、出血、穿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包绕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取石操作时间较边缘型、周围型患者长,且患者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高,需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4
4
作者 梁正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12期19-20,23,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ndoscopicsphincterotomy ,EST)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应用OlympusTJF - 2 4 0型及FujinonED - 2 0 0XU型电子十二指肠镜、黄斑马导引丝、聪明刀等对 116例患者进行ERCP/EST治疗 ,其中并发... 目的 :探讨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ndoscopicsphincterotomy ,EST)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应用OlympusTJF - 2 4 0型及FujinonED - 2 0 0XU型电子十二指肠镜、黄斑马导引丝、聪明刀等对 116例患者进行ERCP/EST治疗 ,其中并发症有胰腺炎 (8/116 ) ,胆管炎 (2 /116 ) ,出血 (3/116 )皮下气肿 (1/116 )等 ,对发生的并发症进行病因分析及治疗。结果 :回顾 116例EST的体会 ,结合文献 ,总结EST并发症的防治措施。结论 :通过提高EST的综合操作水平 ,并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治疗方案 ,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EST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术 并发症 原发性胆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 十二指肠憩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罗珉 李培明 +1 位作者 李克 张威浩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7-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对35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并行网篮取石和(或)机械碎石后网篮取...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对35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并行网篮取石和(或)机械碎石后网篮取石。结果35例行EST后34例取净结石,结石取净率97%。其中大切开6例,中切开25例,小切开4例。术后无出血、穿孔及死亡病例。术后AKP、r-GT、TB、DB等生化指标较术前明显下降。随访后33例治愈无复发,随防平均时间2.3年。结论应根据憩室位置和结石大小因人而宜地选择合适的乳头切开长度,必要时采取碎石等其他辅助手段,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附69例报告) 被引量:4
6
作者 赵亚刚 孙大勇 +2 位作者 周梅花 曾海萍 过利波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7-278,281,共3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囊切除术后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SOD)的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ERCP检查及肝功能改能变等进行综合诊断,对诊断为SOD的92例患者先行内科药物治疗,有69例接受EST治疗。结果药... 目的观察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囊切除术后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SOD)的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ERCP检查及肝功能改能变等进行综合诊断,对诊断为SOD的92例患者先行内科药物治疗,有69例接受EST治疗。结果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20.7%(19/92),EST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4/69),明显优于药物治疗(P<0.01)。结论对早期的轻症SOD患者,药物治疗是首选;对药物治疗失败者或中晚期的狭窄型SOD患者,EST是一种微创、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狄括约肌功能失调 内镜/治疗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憩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邢国璋 张建生 +4 位作者 张月寒 焦洋 张增海 王鼎鑫 尹淑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66-68,共3页
目的 :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对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憩室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 :根据十二指肠乳头与憩室的解剖关系 ,胆总管末端的开口与憩室的解剖关系 ,判断胆总管末端走向 ,另外术中还利用胆总管内注水法 ,球囊或切开... 目的 :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对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憩室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 :根据十二指肠乳头与憩室的解剖关系 ,胆总管末端的开口与憩室的解剖关系 ,判断胆总管末端走向 ,另外术中还利用胆总管内注水法 ,球囊或切开刀退拉法进一步确定EST的切口方向和大小 ,对 82例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憩室的患者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碎石器机械碎石取石术。结果 :80例患者术后结石取净 ,结石取净率 97.56 % ,2例分别因结石直径大于 3cm及胆总管结石充满 ,转外科手术治疗。 1例术后 6年结石复发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无 1例死亡。结论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碎石器机械碎石取石术对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脂肠憩室治疗是一种微创、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ODDI括约肌切开 治疗 胆总管结石 十二指肠憩室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胆石症的护理 被引量:6
8
作者 徐英 李耿心 孙妙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7-448,共2页
关键词 胆石症 腹腔镜胆囊切除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在不明原因复发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桂良 文萍 +3 位作者 龚敏 文剑波 徐林芳 韩明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5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75例不明原因复发性胰腺炎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手术组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及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75例不明原因复发性胰腺炎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手术组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及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比较两组腹痛、腹胀消失时间,血淀粉酶、血糖恢复正常时间,治愈率,成本—效果比,2 a内的复发率。结果手术组腹胀消失时间及血淀粉酶、血糖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成本及成本—效果比小于对照组(P均<0.05),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能有效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胰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十二指肠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的技术改进 被引量:3
10
作者 万恒荣 韩仁沛 +2 位作者 刘学强 陈海生 李建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75-75,77,共2页
目的 :介绍一种改进的十二指肠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方法 :观察比较该院 7例采用改进的经十二指肠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手术方法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该院 7例施行该手术的患者 ,术后恢复顺利 ,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改进的经十二指... 目的 :介绍一种改进的十二指肠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方法 :观察比较该院 7例采用改进的经十二指肠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手术方法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该院 7例施行该手术的患者 ,术后恢复顺利 ,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改进的经十二指肠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 ,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 十二指肠乳头良性狭窄 慢性胆源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及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术中胆道造影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焕建 张凯杰 孙学征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7-328,330,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结合术中经鼻胆引流管(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胆道造影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方...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结合术中经鼻胆引流管(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胆道造影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总结经EST处理胆总管结石并放置ENBD管,在LC术中经ENBD胆道造影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经验。结果51例病例中,手术成功47例。经术中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继发结石4例,其中2例术中再用内镜取出结石。结论用EST、LC结合术中胆道造影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术式;术中胆道造影可及时发现并处理继发性胆总管结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经内镜括约肌切开 腹腔镜胆囊切除 胆道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岁以上患者完成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取石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保留胆囊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润皇 廖传佳 +9 位作者 冯明杰 孙冰儿 俞丽媚 赖宝山 林旭开 吴国伟 刘允艺 钟尚志 沈祖尧 王田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95-99,共5页
背景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术已是广泛接受的处理胆管结石的方法,但在伴有胆囊结石的老龄患者,是否还需要行胆囊切除尚无定论。方法EST取石术后,将178例年龄〉60岁的胆道结石随机分为2组... 背景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术已是广泛接受的处理胆管结石的方法,但在伴有胆囊结石的老龄患者,是否还需要行胆囊切除尚无定论。方法EST取石术后,将178例年龄〉60岁的胆道结石随机分为2组:择期胆囊切除组(89例)和保留胆囊组(89例),研究的一级终点(primary endpoint)是胆管结石或胆囊病症复发。结果择期胆囊切除组中,有6例发生胆道病症(胆管炎5例、上腹痛1例);保留胆囊组中,21例再次发生胆道病症,包括胆管结石复发并发胆管炎13例、上腹痛2例、黄疸1例和急性胆囊炎5例(10grank检验,P=0.001)。在5年随访中,择期胆囊切除组和胆囊保留组发生胆道病症的累积概率分别为5.8%(95%CI,2.4%-13.3%)和25.4%(95%cI,17.3%-36.5%)。82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中转开腹手术16例(19.5%)。保留胆囊组患者的死亡人数高于择期胆囊切除组(分别为19例和11例,P=0.123)。结论在EST胆管取石后,胆囊切除术可以降低胆道病症的发生,应该被推荐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 腹腔镜胆囊切除 应囊结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39例的护理
13
作者 王晓红 韩文惠 李淑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2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9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进行护理。结果 39例胆总管结石第1次被清除31例,经ENBD后再次被清除6例,2例ENBD后取石失败转外科手术治疗,无严...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9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进行护理。结果 39例胆总管结石第1次被清除31例,经ENBD后再次被清除6例,2例ENBD后取石失败转外科手术治疗,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前充分准备、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医护默契配合及术后密切观察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取石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胆总管取石术前静注咪唑安定对麻醉及手术效果的影响
14
作者 赵卫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11-12,共2页
目的 探讨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EST)胆总管取石术前静注咪唑安定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将 71例拟行 EST胆总管取石患者随机分为咪唑安定组 (试验组 ) 5 1例和对照组 (2 0例 ) ,两组术前均给予 6 5 4 -2 (10 mg)静脉注射 ,试验... 目的 探讨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EST)胆总管取石术前静注咪唑安定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将 71例拟行 EST胆总管取石患者随机分为咪唑安定组 (试验组 ) 5 1例和对照组 (2 0例 ) ,两组术前均给予 6 5 4 -2 (10 mg)静脉注射 ,试验组同时静脉注射咪唑安定 (3~ 5 mg)。观察两组患者的进镜时间、麻醉程度 ,患者的反应与配合程度、自身感受程度 ,同时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结果 试验组进镜时间缩短、镇静程度适中、患者自身感受好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患者心血管及呼吸参数无明显变化。结论 EST胆总管取石术前静脉注射咪唑安定可提高麻醉效果 ,有利于提高患者配合的依从性 ,对血压、心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胆总管取石 静注 咪唑安定 麻醉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10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韦良宏 陈海东 《内科》 2009年第4期588-589,共2页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乳头括约肌切开 十二指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ddi括约肌压力测定及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对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诊治的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霆 郭强 +1 位作者 范红 唐晓丹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29,共5页
目的针对反复右上腹痛的患者进行Oddi括约肌测压,以评价Oddi括约肌测压术(SOM)在慢性胆胰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对Oddi括约肌基础压升高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2年10月-2014年9月30例慢性... 目的针对反复右上腹痛的患者进行Oddi括约肌测压,以评价Oddi括约肌测压术(SOM)在慢性胆胰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对Oddi括约肌基础压升高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2年10月-2014年9月30例慢性上腹痛疑似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SOD)的患者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检查时接受SOM的临床资料,观察Oddi括约肌基础压、收缩幅度、频率和传播方式。对Oddi括约肌基础压>40.0 mm Hg者及>30.0 mm Hg并存在血淀粉酶、脂肪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升高超过正常值2倍以上和(或)胆总管、胰管管增宽者行EST治疗,并随访其疗效。结果 30例患者SOM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Oddi括约肌基础压力为(36.6±21.1)mm Hg,收缩幅度为(210.6±25.7)mm Hg,收缩频率为(10.1±3.1)次/min,逆向收缩率为(55.0±8.0)%。30例患者均接受EST治疗,术后随访,其中27例(90.0%)有效。结论 SOM助于评价Oddi括约肌功能,对诊断SOD具有较大价值,测压发现Oddi括约肌基础压升高患者EST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 Oddi括约肌压力测定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德元 孟淑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5期165-166,共2页
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是ERCP南诊断走向治疗的一项重大进展。随着内镜和影像技术的发展,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技术已日趋成熟,并已部分取代了传统的外科手术。我院1991~2006年,对125例胆总管结石病人.应用内镜下... 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是ERCP南诊断走向治疗的一项重大进展。随着内镜和影像技术的发展,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技术已日趋成熟,并已部分取代了传统的外科手术。我院1991~2006年,对125例胆总管结石病人.应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芳 郭继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1期900-901,共2页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乳头括约肌切开 围手 十二指肠 护理进展 ODDI括约肌狭窄 腹腔镜胆囊切除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困难插管患者行胰管括约肌预切开术后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睿 张海阳 +3 位作者 曹学冬 宋鑫 陈晓东 张晞文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5期48-55,共8页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困难插管患者行胰管括约肌预切开术后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ERCP插管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困难插管患者行胰管括约肌预切开术后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ERCP插管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ERCP插管,不做胰管切开,研究组在行常规ERCP插管的基础上,行胰管括约肌预切开术;统计两组患者插管成功时间、成功插管率和住院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 (IL-6)和血淀粉酶水平;统计两组患者预切开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随访两组患者术后3、6和12个月的反流性胆管炎和复发性胰腺炎发生情况,评价两组患者远期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成功插管时间缩短,成功插管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第1天CRP、IL-6和血淀粉酶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急性胰腺炎4例,出血2例,穿孔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0%,研究组出血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12个月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降低,术后3、6和12个月复发性胰腺炎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胰管括约肌预切开术对ERCP困难插管患者全身炎症影响较轻,血淀粉酶指标正常,且未增加术后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可提高插管成功率,远期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胰管括约肌切开 血淀粉酶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与结直肠腺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晓亮 杜国平 +2 位作者 胡亦懿 梅迪华 陈善炜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7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结直肠腺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8年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资料。将有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史大于1年的患者作为EST组,按1∶2配比,选择同期行结肠镜检查但无十... 目的研究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结直肠腺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8年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资料。将有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史大于1年的患者作为EST组,按1∶2配比,选择同期行结肠镜检查但无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史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结直肠腺瘤检出率、发生部位及病理类型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EST大切开组结直肠腺瘤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ST大切开组(P=0.027)、男性(P=0.017)是结直肠腺瘤的危险因素;EST大切开组与对照组比较,腺瘤的发生部位(P=0.233)和腺瘤病理分型(P=0.9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大切开术、男性是结直肠腺瘤的危险因素,应注意此类患者结直肠腺瘤的筛查。同时,临床医生应严格把握EST适应证并选择适当的术式,尽量保护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