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内镜诊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晨欢(综述) 王子恺(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7-223,共7页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临床少见,年发病率低于1/100000,男女比例约为1.5∶1^([1,2]),占消化道肿瘤5%,其中良性腺瘤占70%^([3])。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大多数无症状,多为检查时发现,一旦出现恶心呕吐、厌食、体重减轻、梗阻性黄疸、消化道出血、...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临床少见,年发病率低于1/100000,男女比例约为1.5∶1^([1,2]),占消化道肿瘤5%,其中良性腺瘤占70%^([3])。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大多数无症状,多为检查时发现,一旦出现恶心呕吐、厌食、体重减轻、梗阻性黄疸、消化道出血、胆道感染或急性胰腺炎时多考虑进展,高度提示癌变可能。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一般遵循腺瘤-癌途径,发现后需及时治疗^([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胆道感染 梗阻性黄疸 内镜诊治 高度提示 癌变可能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临床疗效观察与应用体会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德旭 王扬 +2 位作者 金俊硕 任志远 冯留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17-1319,共3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对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治疗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通过37例行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合国内外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采用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无手术死亡病例...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对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治疗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通过37例行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合国内外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采用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无手术死亡病例。18例术前钳取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基本一致。术后并发胰腺炎1例,腹腔感染2例,消化道出血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1年、3年、5年累积存活率分别为97%、88%、63%。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不同的分化程度间生存期有统计学差异,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有无浸润肌层间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局部切除术对无周围脏器及淋巴转移的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患者是安全有效合理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局部切除术: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附2例报告) 被引量:5
3
作者 许军 赵磊 +1 位作者 关英辉 刘春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0期934-93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我院2010年9月和2012年6月完成2例完全腹腔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术中应用肠壁似"∫"形切口防止肠腔狭窄,边切除边缝合方式重建胆肠及胰肠通道,并... 目的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我院2010年9月和2012年6月完成2例完全腹腔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术中应用肠壁似"∫"形切口防止肠腔狭窄,边切除边缝合方式重建胆肠及胰肠通道,并放置胰管内支撑管。结果 2例顺利完成。病例1:手术时间195 min,出血量220 ml。术后48 h排气,无并发症。术后病理:十二指肠乳头绒毛管状腺瘤,伴重度不典型增生,基底部切缘阴性。病例2:手术时间300 min,出血量400ml。术后72 h排气。术后病理:十二指肠乳头腺癌伴黏液细胞癌,基底部切缘阴性。结论腹腔镜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乳头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67例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2
4
作者 范正军 郭广成 +1 位作者 赵守魁 王陆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50-1252,共3页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局部切除 十二指肠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手术技巧(附22例报告)
5
作者 易德会 王凤山 +1 位作者 刘作良 刘永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8-479,共2页
回顾性分析1998年4月至2010年11月我院肝胆外科22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行局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22例患者术后均顺利出院;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1例,肺内感染4例,无十二指肠漏、胰漏、胆漏,无胰腺炎及十二指肠梗阻。认为十二指... 回顾性分析1998年4月至2010年11月我院肝胆外科22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行局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22例患者术后均顺利出院;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1例,肺内感染4例,无十二指肠漏、胰漏、胆漏,无胰腺炎及十二指肠梗阻。认为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手术操作复杂精细,是一项高风险手术,需要经验丰富医师施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局部切除 手术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术前病变性质预测因子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婧 蔡全才 +1 位作者 朱伟 李兆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6-379,共4页
目的:建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术前病变性质预测模型,并筛选主要预测因子。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十二指肠乳头恶性肿瘤患者为病例组,十二指肠乳头良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来自长海医院。通过查阅病历和面谈等方式调查其... 目的:建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术前病变性质预测模型,并筛选主要预测因子。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十二指肠乳头恶性肿瘤患者为病例组,十二指肠乳头良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来自长海医院。通过查阅病历和面谈等方式调查其人口学特征、初诊时的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结果。采用X^2检验、t检验或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选择单因素分析中P值小于或等于0.25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病变性质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结果:共纳入199例经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患者。其中,病例组166例,对照组33例。血红蛋白含量(H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氯酰转肽酶(GGT)和癌胚抗原(CEA)是病变性质的独立预测因子.其OR值(95%可信限)分别为0.981(O.959~1.003)、0.867(0.794~0.948)、1.207(1.075~1.355)、1.028(1.008~1.048)、0.996(0.992~1.000)、1.002(1.000~1.004)和0.974(0.953~0.994)。结论:包含Hb、Tbil、Dbil、AST、AKP、GGT和CEA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在术前较为准确地预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病变性质,其临床应用价值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预测模型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及其对肿瘤进展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乔新伟 邱煜婷 +2 位作者 李鹏 吴静 张澍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90-998,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对鉴别诊断十二指肠乳头肿瘤(duodenal papilla neoplasms,DPNs)早癌与进展期癌有价值的临床指标。方法纳入95例DPNs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化验以及包括消化内镜等影像学检查的数据,通过LASSO(least absolute shrink...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对鉴别诊断十二指肠乳头肿瘤(duodenal papilla neoplasms,DPNs)早癌与进展期癌有价值的临床指标。方法纳入95例DPNs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化验以及包括消化内镜等影像学检查的数据,通过LASSO(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回归初步筛选预测因素,再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确定进展期DPN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对本研究中的95例DPNs患者,采用LASSO回归筛选出症状、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CA50、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lutamyltransferase,GG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等6项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确定出现临床症状、GGT以及CA50升高这3项指标是DPNs进入进展期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出现黄疸等临床症状以及GGT、CA50明显升高可能是比影像学检查更有价值的诊断进展期DPN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肿瘤标志物 进展期癌 早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例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局部切除 被引量:3
8
作者 牛秀峰 倪家连 +3 位作者 郑宝珍 刘鲁岳 刘晓明 高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21-322,共2页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以往多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采用局部切除治疗此类肿瘤,取得了良好疗效。我科2001年9月~2007年1月施行局部切除治疗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12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局部切除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后短期不良事件危险因素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1
9
作者 乔新伟 邱煜婷 +2 位作者 李鹏 吴静 张澍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82-989,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与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endoscopic papillectomy,EP)术后短期不良事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接受EP的十二指肠乳头肿瘤(duodenal papilla neoplasms,DPNs)患者,收集其一般情况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与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endoscopic papillectomy,EP)术后短期不良事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接受EP的十二指肠乳头肿瘤(duodenal papilla neoplasms,DPNs)患者,收集其一般情况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手术相关情况以及病理情况,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以及χ^(2)检验分别对上述指标进行初步统计学分析,筛选与术后不良事件相关的临床因素。结果78例接受EP的DPNs患者中,共有43例患者出现了4种不良事件,包括14例(17.9%)术后胰腺炎(acute pancreatis,AP),7例(9.0%)术后出血,14例(17.9%)高淀粉酶血症以及10例(12.8%)非特异性腹痛。患者糖尿病史以及身高情况可能是术后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术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以及术后即刻炎症指标的升高有助于早期识别术后AP及出血的发生。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有助于降低术后AP的发生,而病变整块切除有利于术后出血的预防。病变大小与恶性程度同样影响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论EP时预防性支架放置以及黏膜下注射并不能改善术后情况,而内镜切除方式与整块切除情况等指标对EP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 术后胰腺炎 术后出血 不良事件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癌中埃兹蛋白和钙黏蛋白的表达与预后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德旭 王扬 +2 位作者 金俊硕 任志远 冯留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52-1355,共4页
目的探讨埃兹蛋白(Ezrin)、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与十二指肠乳头癌的临床预后关系。方法收集十二指肠乳头腺瘤28例患者和腺癌46例患者的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Ezrin、E-cadherin在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和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埃兹蛋白(Ezrin)、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与十二指肠乳头癌的临床预后关系。方法收集十二指肠乳头腺瘤28例患者和腺癌46例患者的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Ezrin、E-cadherin在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和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在十二指肠乳头癌组织中Ezrin、E-cadherin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91%(34/46)和21.74%(10/46),腺瘤组织中分别为46.23%(13/28)和85.71%(24/28),两种组织中Ezrin、E-cadherin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zrin和E-cadherin在十二指肠乳头癌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且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种蛋白的表达、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与术后生存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发现,两种蛋白的表达、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Ezrin和E-cadherin对十二指肠乳头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十二指肠乳头癌的分子标记物或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兹蛋白 钙黏蛋白 肿瘤 十二指肠乳头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