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评价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治疗神经源性环咽肌失迟缓症所致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目的: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评价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治疗神经源性环咽肌失迟缓症所致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7年1月。纳入实施环咽肌导尿管球囊扩张术与常规康复训练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研究质量,采用Re V 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8篇RCT,共计322例,其中试验组165例,对照组157例。分析结果显示,实施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后,试验组VFSS吞咽功能评分[MD=2.85,95%CI(2.60,3.11)]、VFSS吞咽通过时间[MD=-0.06,95%CI(-0.08,-0.05)]、吞咽障碍程度评分[MD=2.61,95%CI(2.35,2.88)]及吞咽功能改善情况[OR=5.10,95%CI(3.37,7.70)]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可有效改善神经源性环咽肌失迟缓症患者的吞咽障碍症状,提高其吞咽功能。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A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合并PAD患者118例,按照手术方法将其分为s EST+EPBD组(60例)和EST组(58例),比较两组的ERCP成功率和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手术前后血清TBil和DBil水平的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s EST+EPBD组的ERCP成功率和一次性取石成功率均显著高于EST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TBil和DBil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 EST+EPBD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EST组(P<0.05)。结论对胆总管结石合并PAD患者实施内镜下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ERCP成功率和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
文摘目的: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评价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治疗神经源性环咽肌失迟缓症所致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7年1月。纳入实施环咽肌导尿管球囊扩张术与常规康复训练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研究质量,采用Re V 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8篇RCT,共计322例,其中试验组165例,对照组157例。分析结果显示,实施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后,试验组VFSS吞咽功能评分[MD=2.85,95%CI(2.60,3.11)]、VFSS吞咽通过时间[MD=-0.06,95%CI(-0.08,-0.05)]、吞咽障碍程度评分[MD=2.61,95%CI(2.35,2.88)]及吞咽功能改善情况[OR=5.10,95%CI(3.37,7.70)]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可有效改善神经源性环咽肌失迟缓症患者的吞咽障碍症状,提高其吞咽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