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下胆胰管逆行造影、T管会师术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紊乱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世杰 杨勇 +3 位作者 黄允宁 杜鹏 丁向英 兰银霞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0-382,385,共4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下胆胰管逆行造影(ERCP)、T管会师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紊乱(SOD)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05年5月~2009年5月经ERCP、T管会师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的SOD患者36例... 目的探讨经内镜下胆胰管逆行造影(ERCP)、T管会师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紊乱(SOD)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05年5月~2009年5月经ERCP、T管会师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的SOD患者36例,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6例患者ERCP直接插管失败。34例患者经ERCP、T管会师顺利的完成EST,解除SOD,网篮成功取出胆管结石。术后恢复顺利,无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T管胆道造影无残余结石及SOD。拔除T管治愈出院。另外2例患者因导丝不能经T管置入十二指肠,开腹手术治疗。结论 ERCP、T管会师成功地解决了SOD患者ERCP操作过程中插管困难的问题,避免了胆囊切除胆管探查术后再次手术,为SOD患者的实现微创治疗提供了一种途径,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障碍 十二指肠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会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附69例报告) 被引量:4
2
作者 赵亚刚 孙大勇 +2 位作者 周梅花 曾海萍 过利波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7-278,281,共3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囊切除术后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SOD)的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ERCP检查及肝功能改能变等进行综合诊断,对诊断为SOD的92例患者先行内科药物治疗,有69例接受EST治疗。结果药... 目的观察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囊切除术后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SOD)的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ERCP检查及肝功能改能变等进行综合诊断,对诊断为SOD的92例患者先行内科药物治疗,有69例接受EST治疗。结果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20.7%(19/92),EST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4/69),明显优于药物治疗(P<0.01)。结论对早期的轻症SOD患者,药物治疗是首选;对药物治疗失败者或中晚期的狭窄型SOD患者,EST是一种微创、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狄括约肌功能失调 内镜/治疗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镜下诊断和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被引量:6
3
作者 李丹丹 张斌 +2 位作者 李长锋 杨蕾 田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5期409-411,419,共4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技术对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SOD)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参考SOD国际诊断标准(罗马Ⅱ),选择符合胆道型SOD标准的46例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技术对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SOD)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参考SOD国际诊断标准(罗马Ⅱ),选择符合胆道型SOD标准的46例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其内镜诊断特点和X线影像表现符合胆道型SOD诊断标准的病例,直接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或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catheterdilatation,EPBD)治疗。结果ERCP显示46例胆总管直径1.3~2.5cm,胆管无结石及其他器质性病变,下端呈鸟嘴状狭窄或渐进性狭窄28例。39例行EST,7例行EPBD。34例(73.9%)腹痛基本消失,8例(17.4%)明显缓解,4例(8.7%)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1.3%(42/46)。术后1~14d发热及黄疸者症状完全消失,术后7~14d肝功能酶学异常指标均恢复正常。2例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经禁食、抗炎治疗后治愈,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46例随访1~36个月,平均10.8月,治疗后症状改善或消失,未见复发及其他异常。结论对于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型SOD,内镜下诊断和治疗技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十二指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ddi括约肌压力测定及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对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诊治的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霆 郭强 +1 位作者 范红 唐晓丹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29,共5页
目的针对反复右上腹痛的患者进行Oddi括约肌测压,以评价Oddi括约肌测压术(SOM)在慢性胆胰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对Oddi括约肌基础压升高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2年10月-2014年9月30例慢性... 目的针对反复右上腹痛的患者进行Oddi括约肌测压,以评价Oddi括约肌测压术(SOM)在慢性胆胰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对Oddi括约肌基础压升高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2年10月-2014年9月30例慢性上腹痛疑似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SOD)的患者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检查时接受SOM的临床资料,观察Oddi括约肌基础压、收缩幅度、频率和传播方式。对Oddi括约肌基础压>40.0 mm Hg者及>30.0 mm Hg并存在血淀粉酶、脂肪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升高超过正常值2倍以上和(或)胆总管、胰管管增宽者行EST治疗,并随访其疗效。结果 30例患者SOM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Oddi括约肌基础压力为(36.6±21.1)mm Hg,收缩幅度为(210.6±25.7)mm Hg,收缩频率为(10.1±3.1)次/min,逆向收缩率为(55.0±8.0)%。30例患者均接受EST治疗,术后随访,其中27例(90.0%)有效。结论 SOM助于评价Oddi括约肌功能,对诊断SOD具有较大价值,测压发现Oddi括约肌基础压升高患者EST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 Oddi括约肌压力测定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汁淀粉酶在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石力 田伏洲 +3 位作者 汤礼军 张炳印 陈涛 邹树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2期124-124,共1页
2005年7月—2008年8月我院对32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SOD)患者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治疗过程中对胆汁淀粉酶(amylase,AMS)进行了检测,发现胆汁AMS增高对SOD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总... 2005年7月—2008年8月我院对32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SOD)患者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治疗过程中对胆汁淀粉酶(amylase,AMS)进行了检测,发现胆汁AMS增高对SOD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胆汁淀粉酶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诊断 SOD AMS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被引量:1
6
作者 崔俊芳 张爱国 焦健 《中国社区医师》 2005年第10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SOD 胰液 功能障碍 十二指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总管结石患者EST并ENBD术后肝功能的变化及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歌今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9期92-93,共2页
胆总管结石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胆总管结石患者多有不同肝功生化指标异常表现。研究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取石(EST)及术后行鼻胆管引流术(ENBD)对肝功生化指标的改善、胆结石的治疗、病情的转归有重要临床意义。2010年... 胆总管结石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胆总管结石患者多有不同肝功生化指标异常表现。研究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取石(EST)及术后行鼻胆管引流术(ENBD)对肝功生化指标的改善、胆结石的治疗、病情的转归有重要临床意义。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们对74例胆结石患者行EST及ENBD。现将其术后肝功能的变化及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肝功能 胆结石患者 胆总管结石 ENBD 护理方法 EST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生化指标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ERCP+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薛广钱 汪海 王怀志 《肝胆外科杂志》 2018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围术期指标、胃肠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300例胆囊结...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围术期指标、胃肠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30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病历资料。我院自2014年1月开展LC+ERCP+EST,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133例接受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探查术+T管引流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开腹组,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167例接受LC+ERCP+EST治疗的患者纳入腹腔镜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检测患者肝功能,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136.12±29.94)min显著长于开腹组的(105.38±23.17)min(P<0.05),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8.75±6.33)ml、(9.40±2.07)h、(20.56±4.52)h、(11.08±2.46)d显著短于开腹组的(74.23±16.30)ml、(18.55±4.11)h、(36.02±7.94)h、(15.29±3.36)d(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7%显著低于开腹组的15.8%(P>0.05)。结论 LC+ERCP+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胆管下端结石的特殊性及其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少东 龚彪 +1 位作者 张杏泉 胡冰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7年第5期348-348,共1页
关键词 逆行胰胆管造影 老年患者 下端结石 诊断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ERCP检查 治疗 运动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内镜诊治 被引量:8
10
作者 吕建忠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7期62-63,共2页
目的 :讨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应用十二指肠镜进行病因诊断及实施内镜治疗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4例行ERCP及行EST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ERCP检查明确胆道器质性疾病 2 5 / 6 4 ,占39% ,行EST者 16 / 2 5 ,占 6 4 % ,均... 目的 :讨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应用十二指肠镜进行病因诊断及实施内镜治疗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4例行ERCP及行EST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ERCP检查明确胆道器质性疾病 2 5 / 6 4 ,占39% ,行EST者 16 / 2 5 ,占 6 4 % ,均解除症状 ,诊断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35 / 6 4 ,占 5 4 .6 % ,全部行EST ,有效率 32 / 35 ,占 91% ,行ERCP、EST失败 4 / 6 4 ,占 0 .0 6 %。结论 :十二指肠镜下ERCP术对胆道术后综合症诊断有重要意义 ,同时EST技术针对病因治疗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逆行胰胆管造影 乳头括约肌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