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针刺十七椎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机制
1
作者 金平 张路平 +3 位作者 余静 曾凡凡 杨丙奎 崔凤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9期1303-1306,共4页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探讨针刺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机制。方法将4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PDM)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假针刺组,针刺干预前后对患者分别进行rs-fMRI检查。采用低频振幅(ALFF)和局部一致性(ReHo)评价脑自发...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探讨针刺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机制。方法将4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PDM)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假针刺组,针刺干预前后对患者分别进行rs-fMRI检查。采用低频振幅(ALFF)和局部一致性(ReHo)评价脑自发活动。分析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与其他脑区的功能连接(FC)。结果PDM患者经针刺治疗后,月经疼痛明显缓解,治疗前后ALFF和ReH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VA组针刺治疗有效患者左侧PAG与双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LPFC)、右侧中央后回、右侧后眶额叶皮质(OFC)、左侧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左侧缘上回、左侧角回和左小脑半球crus I小叶FC增强(P<0.05)。结论针刺十七椎穴治疗PDM的中枢机制与PAG疼痛网络、下行疼痛调节系统、默认模式网络、情绪等脑区之间的FC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针刺 十七椎 功能连接 下行疼痛调节系统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针十七椎穴对原发性痛经患者镇痛效应观察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磊 李昭凤 +1 位作者 高树中 马玉侠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985-987,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十七椎穴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的镇痛效应。方法:选取原发性痛经患者95例,在疼痛时针刺十七椎穴留针30min。观察针刺前即时、进针5、10、20、30 min及起针后30、60、120 min的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目的:观察针刺十七椎穴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的镇痛效应。方法:选取原发性痛经患者95例,在疼痛时针刺十七椎穴留针30min。观察针刺前即时、进针5、10、20、30 min及起针后30、60、120 min的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读值。结果:3个月经周期每个周期针刺5 min后患者疼痛程度开始明显降低;3个月经周期针刺前即时VAS读数逐渐下降,与第1月经周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有明显的镇痛效应,且该效应具有临床意义;针刺十七椎穴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累积镇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原发性痛经 镇痛效应 十七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揉十七椎对原发性痛经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吕昆 宋丛东 郭淑婧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观察按揉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十七椎组、西药组、空白组各30例,十七椎组采用推拿疗法,西药组口服布洛芬治疗,空白组不做任何治疗。观察比较十七椎组和西药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目的观察按揉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十七椎组、西药组、空白组各30例,十七椎组采用推拿疗法,西药组口服布洛芬治疗,空白组不做任何治疗。观察比较十七椎组和西药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十七椎组、西药组对痛经患者临床症状和腹痛程度评分的改善,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按揉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优于布洛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揉 十七椎 原发性痛经/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十七椎穴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包小娟 巫红梅 李青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第19期107-110,共4页
原发性痛经发病率较高,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十七椎穴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经验效穴,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中文期刊、万方数据库及PubMed、Embase、Medline、ELSEVIER,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分析针刺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时效性... 原发性痛经发病率较高,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十七椎穴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经验效穴,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中文期刊、万方数据库及PubMed、Embase、Medline、ELSEVIER,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分析针刺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时效性、穴位镇痛机制、单穴与多穴疗效比较、穴位不同刺激方式的临床观察等,研究结果认为针刺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显著,患者易于接受,而其他方法作用于十七椎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文献及样本量较少,临床效果需进一步检验。目前关于十七椎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的文献较少,仍需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十七椎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十七椎穴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冉鹏飞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5期968-972,共5页
目的:观察针灸十七椎穴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LBP)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80例DLBP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40例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140例在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十七椎穴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针灸十七椎穴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LBP)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80例DLBP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40例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140例在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十七椎穴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疼痛分级指数(PRI)、目测类比定级法(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直腿抬高试验评分]、疼痛介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的改善状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8.6%,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3.6%;2组治疗后SFMPQ评分中PRI评分、VAS评分、PPI评分、ODI评分、SP及CGRP水平较治疗前均出现显著下降,直腿抬高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以上各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十七椎联合常规针刺法能够有效抑制SP和CGRP疼痛介质表达,缓解DLBP患者下腰部疼痛程度,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盘源性下腰痛 针灸 十七椎 疼痛 疼痛介质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止痛时效规律及疗效观察
6
作者 包小娟 陈亚 +2 位作者 巫红梅 朱平平 宋敏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2期43-46,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止痛时效规律及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针刺组接受针刺十七椎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第... 目的:观察针刺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止痛时效规律及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针刺组接受针刺十七椎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第1、2、3日多个时点的疼痛情况,采用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第1、2、3日,针刺组同日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3日,针刺组治疗前5 min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2、3日,针刺组平均严重程度评分、总发作时间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1.43%(32/35),高于对照组的74.29%(2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在止痛起效时间及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布洛芬缓释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十七椎 布洛芬 止痛 时效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十七椎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止痛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周骏 《江西中医药》 2010年第12期60-60,共1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个以腰痛、下肢放射痛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从2010年1月-9月对该类病人以十七椎下为主穴进行针灸止痛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间盘突出 针灸 十七椎 止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十七椎穴对青年学生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学莲 裴海峰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5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十七椎穴对青年学生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青年学生原发性痛经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不给予针刺治疗,可通过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进行止痛处理;研究组给予针刺十七椎穴治疗... 目的:探讨针刺十七椎穴对青年学生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青年学生原发性痛经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不给予针刺治疗,可通过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进行止痛处理;研究组给予针刺十七椎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2、3个月后的经周期痛经症状总频率及严重程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1、2、3个月后的经周期痛经症状总频率评分及痛经严重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年学生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针刺十七椎穴治疗,可有效降低痛经频率、减轻疼痛程度,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学生 原发性痛经 针刺十七椎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35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侯咪 张卫华 《现代中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50-53,共4页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艾灸组,每组35例。艾灸组主穴取:十七椎、次髎、子宫、地机、三阴交,并依据不同证型加用相应穴位,于月经来潮前5~7天开始治疗,灸至月经来潮第3天,每...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艾灸组,每组35例。艾灸组主穴取:十七椎、次髎、子宫、地机、三阴交,并依据不同证型加用相应穴位,于月经来潮前5~7天开始治疗,灸至月经来潮第3天,每日一次;西药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月经来潮前2~3天开始治疗,至月经来潮第3天停用,300 mg/次,一日2次,餐中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艾灸组治愈19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15%;西药组治愈12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4.2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总有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经 艾灸 寒凝血瘀 十七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