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孔分子筛P-SBA-15催化合成十一碳烯酸异丙酯 被引量:9
1
作者 武宝萍 袁兴东 +3 位作者 亓玉台 沈健 李聪明 毕贵芹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37-940,共4页
采用后合成法,将磷酸固载在纯硅介孔分子筛SBA-15的表面。XRD表征结果表明,高温焙烧后的介孔分子筛P—SBA-15保持了稳定的介孔结构,该催化剂可用于十一碳烯酸与异丙醇的酯化反应,与其它几种微孔分子筛催化剂相比,P—SBA-15分子筛是最好... 采用后合成法,将磷酸固载在纯硅介孔分子筛SBA-15的表面。XRD表征结果表明,高温焙烧后的介孔分子筛P—SBA-15保持了稳定的介孔结构,该催化剂可用于十一碳烯酸与异丙醇的酯化反应,与其它几种微孔分子筛催化剂相比,P—SBA-15分子筛是最好的固体酸催化剂。考察了磷酸的负载量、反应温度、酸醇比、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酯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40℃,酸/醇摩尔比1/1,反应时间6 h,催化剂用量为总料量质量的10%。结果表明,磷的负载量为7%(质量分数)的介孔分子筛P-SBA-15是替代液体酸合成十一碳烯酸异丙酯较为理想的固体酸催化剂,且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碳烯酸异丙酯 十一碳烯酸 异丙醇 酯化反应 介孔分子筛 磷酸 催化剂 后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分子筛负载磷钨酸酸式铯盐催化合成十一碳烯酸异丙酯 被引量:9
2
作者 杨晓勇 沈健 +2 位作者 袁兴东 杨丽娜 亓玉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55-1159,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以P123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合成出介孔分子筛负载的磷钨酸酸式铯盐CsxH3-xPW12O40/SBA-15催化剂。XRD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催化剂具有纯硅SBA-15分子筛晶体结构。将该催化剂用于合成十一碳烯酸异丙酯,与其它...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以P123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合成出介孔分子筛负载的磷钨酸酸式铯盐CsxH3-xPW12O40/SBA-15催化剂。XRD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催化剂具有纯硅SBA-15分子筛晶体结构。将该催化剂用于合成十一碳烯酸异丙酯,与其它几种微孔分子筛催化剂相比,介孔分子筛负载磷钨酸酸式铯盐Cs2 5H0 5PW12O40/SBA-15催化剂的性能最好。重点考察了n(Cs)/n(P)、反应温度、酸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酯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140℃,酸醇摩尔比1/1,反应时间4h,催化剂用量为总物料质量的10。重复实验证明,Cs2 5H0 5PW12O40/SBA-15催化剂能够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15分子筛 磷钨酸 铯盐 十一碳烯酸 异丙醇 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油催化裂解制10-十一碳烯酸和庚醛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马丽萍 李长彪 +1 位作者 汪春生 邢翠萍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4-76,共3页
采用不锈钢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对蓖麻油直接催化裂解制 10 -十一碳烯酸和庚醛进行了研究。以H -Y型分子筛为催化剂 ,在温度为 4 0 0℃、压力为 6 0kPa条件下 10 -十一碳烯酸收率 >35 % ,庚醛收率 >15 % ,比蓖麻油甲酯化裂解工艺过... 采用不锈钢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对蓖麻油直接催化裂解制 10 -十一碳烯酸和庚醛进行了研究。以H -Y型分子筛为催化剂 ,在温度为 4 0 0℃、压力为 6 0kPa条件下 10 -十一碳烯酸收率 >35 % ,庚醛收率 >15 % ,比蓖麻油甲酯化裂解工艺过程简化 ,裂解温度降低了约 15 0℃ ,10 -十一碳烯酸收率提高约 2 %~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油 催化裂解 10-十一碳烯酸 庚醛 生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一碳烯酸是合成精细化学品的重要原料 被引量:3
4
作者 韩国斌 阎儒峰 李居英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3-26,共4页
十一碳烯酸含有羧基和双键两个功能基,可发生许多不同的反应制得各种精细化工产品。本文综述了十一碳烯酸在合成药物、香料和表面活性剂方面的应用,是合成精细化学品的重要原料。
关键词 十一碳烯酸 香料 表面活性剂 精细化学品 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柱超临界流体色谱手性拆分5-羟基-8-十一碳烯酸-δ-内酯(茉莉内酯) 被引量:1
5
作者 孙蕾 韩蕙阑 +2 位作者 都荣强 谢建春 孙宝国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41-1045,共5页
研究了填充柱超临界CO2流体色谱手性拆分外消旋5-羟基-8-十一碳烯酸-δ-内酯(茉莉内酯)的方法。在筛选固定相种类及改性剂种类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较为系统地考察了柱温、柱压、改性剂含量、流速等因素的影响,优化出较佳的分析... 研究了填充柱超临界CO2流体色谱手性拆分外消旋5-羟基-8-十一碳烯酸-δ-内酯(茉莉内酯)的方法。在筛选固定相种类及改性剂种类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较为系统地考察了柱温、柱压、改性剂含量、流速等因素的影响,优化出较佳的分析型拆分条件:固定相Chiralcel OD-H,柱温31℃,柱压12 MPa,改性剂为乙腈-甲醇(体积比7∶3),在流动相中体积分数2.0%,流动相流速1.0 mL/min,分离度2.00。利用较佳条件,在流速8mL/min下进行制备规模放大,320 min内进样10 mg得6.6 mg两对映体产品,回收率66%,光学纯度(e.e%)均为100%,表明超临界流体色谱分离效率高,可作为茉莉内酯mg级对映体纯品快速制备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柱超临界流体色谱 5-羟基-8-十一碳烯酸-δ内酯 CHIRALCEL OD 手性拆分 茉莉内酯 6-[(3E)-己烯基]-2H-四氢吡喃-2-酮 香料与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一碳烯酸二乙醇酰胺的合成
6
作者 俞福元 蒋宇清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4期86-89,共4页
十一碳烯酸二乙醇酰胺的合成方法未见有直接报导,本文介绍采用十一碳烯酸甲酯在碱催化下通过氨解进行合成的试验。
关键词 十一碳烯酸 二乙醇胺 酰胺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苷十一碳烯酸酯的酶法合成与动力学研究
7
作者 刁怡涵 李明依 +3 位作者 毕艳红 杜文迎 杨荣玲 王朝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9-375,共7页
为建立绿色、高效、高选择性合成虎杖苷十一碳烯酸酯双前药的生物催化体系,本研究以棉状嗜热丝孢菌(Thermomyces lanuginosus)脂肪酶(TLL)为催化剂,以反应介质、底物摩尔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为变量,探究了TLL催化虎杖苷十一碳烯酰... 为建立绿色、高效、高选择性合成虎杖苷十一碳烯酸酯双前药的生物催化体系,本研究以棉状嗜热丝孢菌(Thermomyces lanuginosus)脂肪酶(TLL)为催化剂,以反应介质、底物摩尔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为变量,探究了TLL催化虎杖苷十一碳烯酰化反应的特性。结果表明,TLL可在丙酮中实现对虎杖苷的高效转化,产物均为6″-单酯(100%);在最优条件下,该酶促反应的初速度、底物转化率和6″-区域选择性分别达20.8 mmol·L^(-1)·h^(-1)、100%和100%。TLL在不同有机介质中催化虎杖苷酰化反应的动力学特征差别较大,但在丙酮中的K_(m)值最小、V_(max)和V_(max)/K_(m)最大,分别为24.7 mmol·L^(-1)、68.9 mmol·L^(-1)·h^(-1)和2.79 h^(-1),表明在丙酮中酶与底物的亲和力更强,催化效率更高,因此丙酮是该酶促反应的适宜溶剂。本研究不仅丰富了非水相酶学基础理论知识,更为绿色高效的酶催化技术改造传统化学合成过程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苷 棉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 十一碳烯酸乙烯酯 酰化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含磷酸的介孔分子筛P-SBA-15的合成及其性能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武宝萍 袁兴东 +3 位作者 张秋荣 亓玉台 宋长生 王慧彦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0-624,共5页
采用后合成法,将磷酸固载在纯硅介孔分子筛SBA-15表面上。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氮气吸附-脱咐法(BET)分析方法表征催化剂的物理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P-SBA-15在高温焙烧后保持了稳定的介孔分子筛SBA-15结构,该催化剂的... 采用后合成法,将磷酸固载在纯硅介孔分子筛SBA-15表面上。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氮气吸附-脱咐法(BET)分析方法表征催化剂的物理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P-SBA-15在高温焙烧后保持了稳定的介孔分子筛SBA-15结构,该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别为605.45 m2/g和5.576 nm(磷硅摩尔比5%)。选用十一碳烯酸与异丙醇的酯化反应对催化剂P-SBA-15的催化反应性能进行评价,同时与其他几种微孔沸石分子筛催化剂催化性能相比表明,磷酸改性的介孔分子筛P-SBA-15是合成十一烯酸异丙酯较为理想的固体酸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分子筛 表征 磷酸 酯化反应 十一碳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