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案护士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模式在PCI术后患者的应用
1
作者 郭孙升 许方蕾 +1 位作者 吴玲玲 徐建华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专案护士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文献分析和专家会议构建以出院准备服务专案护士为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模式,包含个案建档、用药指导、运动指导、饮食指导、戒烟... 目的探讨专案护士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文献分析和专家会议构建以出院准备服务专案护士为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模式,包含个案建档、用药指导、运动指导、饮食指导、戒烟指导、心理指导、急救指导、出院准备服务指导、随访管理9个方面。将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心内科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以出院准备服务专案护士为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模式管理。结果对照组29例患者、研究组28例患者完成研究。研究组出院准备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出院后1个月、2个月冠心病自我管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实施专案护士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模式,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和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出院准备服务 医院-社区-家庭 出院准备度 自我管理能力 延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照护模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2
作者 谭慧 谌永毅 胡兴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2期175-178,共4页
通过文献回顾和分析,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照护模式在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思考我国肿瘤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照护模式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期为我国肿瘤护理的专业发展提供参考,进一步促进我国专科护理的发展。
关键词 肿瘤患者 医院-社区-家庭照护模式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护理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3
作者 唐威 王伟丽 +4 位作者 张静 韩婷 王新婷 杜肖梅 王铄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596-2600,共5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护理对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感、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7月入住我院内分泌科的108例病人,应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护理模式进行为期18个月的干预。分别...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护理对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感、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7月入住我院内分泌科的108例病人,应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护理模式进行为期18个月的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3、6、9、12、18个月后评估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感和代谢相关指标。结果:干预不同时间,2型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护理模式有助于提升2型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感,改善代谢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 延续 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认知、行为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魏挺 刘江 +4 位作者 周文旭 方堃 毛静 时晔 周哲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44-1648,1652,共6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对社区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认知、行为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医院门诊确诊并住院接受磷酸盐治疗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对社区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认知、行为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医院门诊确诊并住院接受磷酸盐治疗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定期予以磷酸盐注射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慢性病指导与复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干预基础上,加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的认识、行为及骨密度和血清维生素D的改善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对原发性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认知情况,观察组每一项危险因素的认知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饮食和生活习惯改善情况,观察组的干预方式对患者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DXA骨密度T值比较,预后观察组各部位骨密度较对照组好转明显(P<0.05);(4)两组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比较,观察组的干预措施对患者血清25(OH)D的提升更有效(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模式,实现了三者对患者多维度、多形式的干预,明显提升了社区医疗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 医院-社区-家庭 联动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 认知 行为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伤口造口智慧护理服务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69
5
作者 赵红 童天娇 +3 位作者 胡少华 朱红娟 谢伦芳 刘志尊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01-1603,共3页
依托医院优质资源,以创新城市医联体工作为契机,成立智慧护理团队,借助医疗手机应用程序和伤口造口护理门诊,构建"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伤口造口智慧护理服务模式。为伤口造口患者提供便捷优质的护理服务,建立延续... 依托医院优质资源,以创新城市医联体工作为契机,成立智慧护理团队,借助医疗手机应用程序和伤口造口护理门诊,构建"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伤口造口智慧护理服务模式。为伤口造口患者提供便捷优质的护理服务,建立延续性护理网络,以期增加社区就诊人次,降低平均换药费,从而提高患者就医获得感,切实提高社区专科护理水平,促进分级诊疗政策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通信网络 医院-社区-家庭 伤口造口患者 延续性 医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合作型护理服务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被引量:91
6
作者 王莉 付阿丹 +2 位作者 黄艳 易兰 李凡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17-1621,共5页
本研究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形式,联合医联体建立"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合作型护理服务模式。本文介绍该模式的组织构架、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服务项目、不良事件处理流程、各方职责、... 本研究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形式,联合医联体建立"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合作型护理服务模式。本文介绍该模式的组织构架、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服务项目、不良事件处理流程、各方职责、风险防控机制、价格支付标准、信息化平台建设及管理方法;分析该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建议,经过前期准备和实践,合作型护理服务模式得到了良好的应用。"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合作型护理服务模式打通护理和互联网结合通道,提高了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增加护理工作方法,使护理工作边界延伸;为我国护理服务模式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医院-社区-家庭 理服务 医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合作管理模式在造口护理中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李卡 黄明君 +2 位作者 郭晶 李智 陈增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1期98-100,共3页
通过文献回顾和政策分析,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合作管理模式在造口护理中的发展及应用,并从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合作管理的角度,总结造口护理实践研究成果,以期为我国造口护理的专业发展提供参考,进一步促进我国造口护理的发展。
关键词 造口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 合作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PICC维护网络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15
8
作者 罗红 任道琼 +3 位作者 谭静 黄冰 杨晓燕 文琼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4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PICC维护网络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方法。方法建立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PICC维护网络护理服务部,确立社区、县乡维护网络医院与其指定的PICC维护员,举办专题继续教育培训,建立PICC维护网络人员QQ群,对出院后留...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PICC维护网络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方法。方法建立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PICC维护网络护理服务部,确立社区、县乡维护网络医院与其指定的PICC维护员,举办专题继续教育培训,建立PICC维护网络人员QQ群,对出院后留置PICC患者,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三级管理。结果在实施网络维护过程中2例发生并发症,其中穿刺点感染1例,堵管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76%。97.62%患者对网络维护点的服务态度、维护技术和收费感到满意。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PICC维护网络服务部共接受网络成员电话咨询250余次,服务部成员外出会诊34次。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PICC维护网络的建立,解决了出院肿瘤患者带管的维护问题,减少了带管期间并发症,延长患者带管时间;同时,让更多的护理人员参与进来,扩大了PICC技术影响力,达到了护患双赢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PICC维网络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网络理服务 满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elphi法构建肠造口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 被引量:12
9
作者 韩舒 温肇霞 +3 位作者 陆连芳 王淑云 张温温 高蕾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23期7-9,共3页
目的针对肠造口患者构建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的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为肠造口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利用德尔菲法对33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构建肠造口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结果两轮专家咨询后,有效问卷回收... 目的针对肠造口患者构建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的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为肠造口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利用德尔菲法对33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构建肠造口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结果两轮专家咨询后,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4.29%、1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专家协调系数W分别为0.20、0.22。最终形成包括模式目的、实施机构、组织结构、护士职责和工作内容5个部分22个条目的肠造口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结论专家对肠造口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的积极性和代表性较好,结果可靠,可用于肠造口患者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 德尔菲法 医院-社区-家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贺赛玉 高丽冰 +4 位作者 伍银 刘瑞芬 蒋丹 林小群 周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202-204,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总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在规范化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总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在规范化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给予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及出院后6个月血糖指标〔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出院前及出院后3个月健康依从性评分、出院后6个月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DMQLS)评分。结果出院前两组患者Hb A1c、FBG、2 hP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Hb A1c、FBG、2 hPBG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健康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健康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DMQL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健康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理实践模式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联动慢性伤口照护模式的实施及效果 被引量:26
11
作者 李飞 张欣 +3 位作者 张冬梅 罗晶 罗艳虹 李越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08-1611,共4页
目的:构建医院-社区联动慢性伤口照护模式并分析其在慢性伤口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组建医院-社区联动慢性伤口照护团队,制定工作制度及确定人员职责,对接社区慢性伤口管理平台,培训社区医务人员伤口管理技能、指导社区慢性伤口... 目的:构建医院-社区联动慢性伤口照护模式并分析其在慢性伤口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组建医院-社区联动慢性伤口照护团队,制定工作制度及确定人员职责,对接社区慢性伤口管理平台,培训社区医务人员伤口管理技能、指导社区慢性伤口患者管理,形成医院-社区联动慢性伤口照护模式。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北京市某社区联动前后慢性伤口患者收治例数、护理满意度,以及社区护士慢性伤口理论、技能水平进行比较。结果:2015年模式实施后,社区54个卫生站加入慢性伤口管理平台,共同收治转诊慢性伤口患者53例,治愈51例,治愈率为96.23%。现场会诊88次,远程指导452次;2018年(实施后)与2015年(实施前)相比,社区医务人员慢性伤口理论、技能考核合格率均提升(P<0.001);社区慢性伤口患者满意度提高(P<0.001)。结论:医院-社区联动慢性伤口照护模式的实施,提升了社区医务人员慢性伤口管理能力,规范了社区慢性伤口管理方法;有利于慢性伤口患者得到连续性有效治疗,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社区慢性伤口患者得到分级管理,完善慢性伤口护理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社区联动 慢性伤口 照护 模式 医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康复模式对脑瘫患儿ADL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5
12
作者 徐梅 吴建贤 +1 位作者 黄金华 赵敬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9-361,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康复模式对小儿脑瘫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就诊的103例脑瘫患儿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其中研究组实施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康复模式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即家庭康复组,由家长在家对患儿进行康...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康复模式对小儿脑瘫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就诊的103例脑瘫患儿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其中研究组实施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康复模式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即家庭康复组,由家长在家对患儿进行康复治疗。两组患儿分别在入组时、6月时采用ADL评估量表和GMFM-88项评估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患儿入组时ADL评分和GMFM-88项总百分比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儿入组时与6月时ADL评、GMFM-88项总百分比组内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6月时患儿ADL百分比、ADL有效值、GMFM-88项总百分比两组间比较,研究组比对照组有提高(P<0.01)。结论: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康复模式可以明显地促进脑瘫患儿ADL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模式 小儿脑瘫 ADL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发展现状 被引量:44
13
作者 陶宝明 梁静 曹癸兰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5期17-20,共4页
阐述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的相关概念及意义,回顾分析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的开展形式及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延续护理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延续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社区-医院康复管理模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康复的作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周玉英 张紫娟 +1 位作者 王学庆 王妙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7期682-684,共3页
目的探讨家庭-社区-医院康复管理模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10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训练组(n=50)。对照组患者每月随访1次;训练组患者参加家庭-社区-医院康复。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总... 目的探讨家庭-社区-医院康复管理模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10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训练组(n=50)。对照组患者每月随访1次;训练组患者参加家庭-社区-医院康复。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自尊量表(SES)在入组前及训练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同步测定并比较;用自设问卷,于入组前和训练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药物管理形式同步评定并比较。结果入组前两组患者SDSS、幸福感、自尊程度、服药依从性、药物管理形式无差异(P>0.05),训练结束后训练组以上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社区-医院康复管理模式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他们的总体幸福感和自尊心,同时也能提高服药依从性和药物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社区-医院康复管理模式 精神分裂症 社区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的干预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预后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夏月 赵立新 +1 位作者 杨丽娜 孙行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30-1134,共5页
目的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出院后实施医院-社区-家庭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将5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0例和对照组200例。干预组给予医院-社区-家庭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随访12个月,... 目的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出院后实施医院-社区-家庭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将5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0例和对照组200例。干预组给予医院-社区-家庭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随访12个月,记录两组干预前后的Atlanta心力衰竭健康知识问卷、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预后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间的Atlanta心力衰竭健康知识问卷(AHFKT)、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EHFScB-9)、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量表(SS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干预组患者AHFKT[自我管理[(3.28±0.42)分vs.(5.26±0.71)分]、用药知识[(3.02±0.27)分vs.(5.11±0.69)分]、运动[(2.99±0.35)分vs.(5.21±0.64)分]、心理[(3.52±0.37)分vs.(5.24±0.51)分]、饮食[(3.72±0.41)分vs.(5.39±0.82)分]和按时复查[(2.95±0.74)分vs.(5.72±0.79)分]、EHFScB-9[自我护理技能[(24.62±0.30)分vs.(36.25±5.69)分]、自我概念[(21.38±0.71)分vs.(37.11±4.78)分]、自我责任感[(17.22±0.36)分vs.(29.13±4.95)分]、SCL-90量表[躯体化[(1.89±0.29)分vs.(2.57±0.59)分]、强迫症状[(1.98±0.53)分vs.(2.71±0.73)分]、人际关系敏感[(1.79±0.37)分vs.(2.58±0.63)分]、抑郁[(2.01±0.53)分vs.(2.65±0.59)分]、焦虑[(1.69±0.72)分vs.(2.73±0.67)分]、敌对[(1.79±0.54)分vs.(2.76±0.73)分]、恐怖[(1.96±0.67)分vs.(2.68±0.69)分]、偏执[(1.59±0.42)分vs.(2.69±0.75)分]、精神病性[(1.67±0.60)分vs.(2.86±0.72)分]均明显改善(P均<0.05);与对照组比,干预组的患者预后良好[152例(76.00%)vs.287例(95.67%)]和生活质量改善[115例(57.50%)vs.227例(75.67%)]均明显改善(P均<0.05),出现症状性心力衰竭[17例(8.50%)vs.13例(4.33%)]、恶性心律失常[12例(6.00%)vs0例(0.00%)]、心肌梗死[8例(4.00%)vs.0例(0.00%)]和心脏性猝死[11例(5.50%)vs.0例(0.00%)]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模式能够满足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的护理需求,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社会支持,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社区-家庭 慢性心力衰竭 自我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居联合照护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瑞香 官志君 +3 位作者 吴玉娥 方耀高 韦玉玲 方燕红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5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居联合照护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按出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采用医院社区家居联合照护模式干预,包括成立脑卒中指导小组、建立...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居联合照护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按出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采用医院社区家居联合照护模式干预,包括成立脑卒中指导小组、建立医院-社区-家居三方交流平台、制订出院康复手册、社区护士每周根据出院康复手册对患者康复情况进行了解记录与指导、每月由脑卒中指导小组组织讨论与修订必要的康复计划,共同跟进患者康复等。结果两组干预3个月后,NIHSS、SS-QOL(除语言、思维、视力外)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医院-社区-家居联合照护模式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医院-社区-家居联合照护模式 康复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模式对社区肥胖儿童青少年体质量的管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芳 李欣 +8 位作者 叶明浩 周路路 马梦瑶 张巧 姚蓉 臧蓓 洪莉 刘云曼 余晓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458-2461,共4页
背景1985—2014年我国7岁以上学龄儿童肥胖率由0.5%增至7.3%,现阶段儿童青少年肥胖没有专门和专业的连续性管理,只有因肥胖导致疾病才进入医院诊治,增加了个人心理负担、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肥胖儿童的管理亟待解决。目的了解医院-社... 背景1985—2014年我国7岁以上学龄儿童肥胖率由0.5%增至7.3%,现阶段儿童青少年肥胖没有专门和专业的连续性管理,只有因肥胖导致疾病才进入医院诊治,增加了个人心理负担、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肥胖儿童的管理亟待解决。目的了解医院-社区-家庭模式对社区肥胖儿童青少年体质量的管理效果。方法2017年9月在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肥胖联合门诊,以体质指数(BMI)对6岁以上儿童青少年进行肥胖筛查,按照医院-社区-家庭模式管理肥胖儿童青少年体质量,在管理6个月后评价身高、体质量、腹围、BMI及体脂率。结果干预后,65例儿童青少年的身高增长,体质量、腹围、BMI、体脂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模式管理肥胖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效果明显,可以优化就诊流程,让区域内肥胖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有专门专业连续性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体质量管理 儿童 青少年 医院-社区-家庭模式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联体视域下“医院-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8
18
作者 谢沛英 应文娟 +3 位作者 伍艳春 刘智利 郑锐华 李晓敏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11期1668-1672,共5页
目的:探索构建医联体视域下“医院-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模式并运行实践,以促进本地区安宁疗护学科发展。方法:通过明确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在安宁疗护实践中的功能定位,组建安宁疗护多学科团队,在医联体视域下逐步构建形成“医院-... 目的:探索构建医联体视域下“医院-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模式并运行实践,以促进本地区安宁疗护学科发展。方法:通过明确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在安宁疗护实践中的功能定位,组建安宁疗护多学科团队,在医联体视域下逐步构建形成“医院-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模式。在此过程中,通过安宁疗护服务同质化管理、转介管理、科普宣传等方式,推动该服务模式的运行。结果:目前在医联体范畴内共有18家医疗机构,其中的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有1家已开展安宁疗护服务,累计服务1.21万余人次,“医院-社区-居家”双向转介100余人次;累计培训5200余人次。结论:构建的医联体视域下“医院-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模式切实可行,可为推进区域内安宁疗护协同发展、探索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联体 医院-社区-居家 安宁疗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87
19
作者 余方珍 吴晓霞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观察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饮食控制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浙江衢化医院收治的患者66例分成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予常规营养管理干预;观察组加用医院-社区-家庭护理以管控患者饮食,观察2组患者的... 目的观察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饮食控制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浙江衢化医院收治的患者66例分成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予常规营养管理干预;观察组加用医院-社区-家庭护理以管控患者饮食,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饮食依从性96.97%、生存质量评分[生理功能(63.4±13.1)分、生理职能(68.2±12.4)分、一般状况(79.3±13.7)分、精神健康(81.3±12.2)分]、各类食物日均摄入量达标率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饮食管理(28.2±5.7)分、运动管理(27.2±4.7)分、用药管理(15.7±4.7)分、血糖监测(49.0±7.9)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76%[生理功能(51.2±12.5)分、生理职能(61.3±11.8)分、一般状况(65.2±14.5)分、精神健康(64.2±13.6)分,饮食管理(15.4±4.6分)、运动管理(16.4±3.8)分、用药管理(10.7±2.1)分、血糖监测(31.6±6.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医院-社区-家庭的护理干预模式能较好的对患者饮食进行管控,优于传统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社区-家庭 2型糖尿病 饮食控制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遵医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40
20
作者 丁蓉霞 戴琳峰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7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遵医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老年医学科及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8例,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遵医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老年医学科及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8例,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给予"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的遵医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遵医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行"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延续性 医院-社区-家庭 遵医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