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负性心理、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罗丽蕾 王韵铮 +8 位作者 梁朝莹 张玲 冯冬梅 覃祖业 韦秋萍 温美东 李松良 何汶远 谭文金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3期194-196,共3页
目的:分析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负性心理、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4... 目的:分析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负性心理、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试验组患者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1)护理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跌倒效能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跌倒效能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负性心理、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跌倒效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 护理干预 脑梗死 负性心理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延伸护理服务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2
作者 王东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7期3256-3258,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延伸护理服务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拟行PCI术,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延伸护理服务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拟行PCI术,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延伸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再入院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再入院发生率[4.17%(2/48)]低于对照组[18.75%(9/48)](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延伸护理服务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可增强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再入院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 延伸护理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照护模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3
作者 谭慧 谌永毅 胡兴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2期175-178,共4页
通过文献回顾和分析,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照护模式在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思考我国肿瘤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照护模式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期为我国肿瘤护理的专业发展提供参考,进一步促进我国专科护理的发展。
关键词 肿瘤患者 医院-社区-家庭照护模式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生活方式、血压自我控制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曹云花 马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30期5709-5711,共3页
目的分析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生活方式、血压自我控制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2018年1—11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 目的分析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生活方式、血压自我控制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2018年1—11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2018年12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46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健康生活方式情况、干预前后血压自我控制率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压自我控制率为80.43%(37/46),较对照组的60.00%(24/40)高(P<0.05)。观察组合理膳食率为82.61%(38/46)、适量运动率为78.26%(36/46)、戒烟酒率为84.78%(39/46),分别较对照组的55.00%(22/40)、40.00%(16/40)、40.00%(16/40)高(P<0.05)。干预后,对照组和观察组GQOLI-74评分[(75.22±4.33)、(87.53±4.09)分]较干预前[(59.73±4.80)、(58.96±4.17)分]升高,观察组GQOLI-74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将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健康教育运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提高其血压自我控制率,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健康教育 健康生活方式 血压自我控制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护理干预在卒中后失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晓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35期6705-6707,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护理干预在卒中后失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74例卒中后失语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院内...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护理干预在卒中后失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74例卒中后失语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院内常规语言康复训练、出院指导(用药指导、门诊随访等)、日常注意事项、院外随访等。观察组接受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语言功能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CRRCAE)中说、出声读、复述、听理解、阅读等正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护理干预应用于卒中后失语患者,能进一步提高其语言功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失语症 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的干预模式对经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的效果
6
作者 高晓燕 段蓓蓓 荔婷婷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1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的干预模式在经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接受介入治疗的95例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接受常规干... 目的探讨基于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的干预模式在经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接受介入治疗的95例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接受常规干预)和观察组(48例,接受基于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的干预模式)。结果较干预前,随访6个月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癌因性疲乏、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CD-RISC10)、自护能力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研究期间,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基于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的干预模式可有效缓解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其心理弹性恢复能力、自护能力,提高其心理健康程度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还能降低患者疲乏程度、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 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 癌因性疲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救中心-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公众心肺复苏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效果分析
7
作者 施亚萍 陈亮 +2 位作者 施春艳 王佳 胥伟华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5年第3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中心-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公众心肺复苏培训体系构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参加某中心培训基地举办的公众心肺复苏培训的130名公众学员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心肺复苏培训;将2023年7月至2023年12月参...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中心-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公众心肺复苏培训体系构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参加某中心培训基地举办的公众心肺复苏培训的130名公众学员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心肺复苏培训;将2023年7月至2023年12月参加某中心培训基地举办的公众心肺复苏培训的130名公众学员作为研究组,构建“急救中心-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公众心肺复苏培训体系。比较2组心肺复苏知识掌握度、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评分、学习能力及培训满意度。结果培训后,2组心肺复苏6项知识掌握度评分均明显提升,且研究组提升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判断与呼救、摆放体位、按压中断时间、总体评价与心肺复苏操作考核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2组学习能力3项评分、总分均明显提升,且研究组提升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培训满意度为96.92%,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急救中心-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公众心肺复苏培训体系可明显提升公众心肺复苏知识掌握度与操作水平,增强学习能力,从而提升技能培训效果及公众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中心-社区-家庭三位一体 公众心肺复苏培训 心肺复苏知识掌握度 操作考核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模式对首诊冠心病患者院外自我护理能力、遵医行为的影响
8
作者 阴毅 肖锋 赵莹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1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模式对首诊冠心病患者院外自我护理能力、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筛选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首次就诊的20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动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联... 目的探讨分析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模式对首诊冠心病患者院外自我护理能力、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筛选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首次就诊的20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动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联动组接受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模式,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指导模式。比较经两种模式干预1 a后生活质量、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评分、遵医行为、心脏康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联动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评分、遵医行为评价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动组的心脏康复量表中自主性评分较对照组更高,过程焦虑、结果焦虑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护理模式可以增强首诊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遵医行为,利于心脏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 自我护理 遵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潘莉 杨利 +2 位作者 杨华英 雷红艳 田维菊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6期150-152,共3页
目的:分析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及示范点收治管理的3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 目的:分析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及示范点收治管理的3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对比两组血压水平、遵医行为及高血压认知水平。结果:管理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自我血压监测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病原因、疾病预防、血压控制认知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升其遵医行为及高血压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 血压 遵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病案首页的医院-社区联动慢病闭环管理体系构建
10
作者 陈丽芳 杜春艳 《现代医院》 2025年第3期448-450,共3页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慢病管理已逐渐成为一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医疗卫生体系的局限性及健康全过程管理的必要性,然后引入了慢病管理闭环体系建设的思索,并阐述住院病案首页信息在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慢病管理已逐渐成为一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医疗卫生体系的局限性及健康全过程管理的必要性,然后引入了慢病管理闭环体系建设的思索,并阐述住院病案首页信息在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就如何基于病案首页信息质控与延伸服务,推进加强医院与社区医疗机构的协作提出了对策建议,这种创新服务模式,显著提升了慢病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案首页 慢病管理 延伸服务 医院-社区医疗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Q-3评估的医院-家庭联合照护模式干预对颅内肿瘤患儿术后恢复情况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11
作者 王春丽 宋艳红 +1 位作者 侯学慧 王亚会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4期741-745,共5页
目的分析基于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ASQ-3)评估的医院-家庭联合照护模式干预对颅内肿瘤患儿术后恢复情况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70例颅内肿瘤患儿临床资料,依照干预模式不同分为两组,... 目的分析基于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ASQ-3)评估的医院-家庭联合照护模式干预对颅内肿瘤患儿术后恢复情况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70例颅内肿瘤患儿临床资料,依照干预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ASQ-3评估的医院-家庭联合照护模式干预,比较两组遵医行为、术后恢复情况、干预前后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评法(FMA)、心理状态[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生活质量[儿童生活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TM4.0)]。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遵医行为总依从率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干预后,两组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MA、PedsQLTM4.0评分均升高,DSRSC、SCARED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基于ASQ-3评估的医院-家庭联合照护模式干预能提高颅内肿瘤患儿遵医行为,改善心理状态,促进术后恢复,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 医院-家庭联合照护 遵医行为 术后恢复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护理策略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翠 郎英 +1 位作者 杨子凡 张承艳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0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护理策略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4月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研究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护理策略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4月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研究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自我管理行为。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在生活质量评分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胃灼热、反酸、吞咽疼痛和吞咽困难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护理策略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具有积极作用,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速临床症状的改善,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护理 生活质量 临床症状 自我管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医院-社区-家庭联络员三位一体信息化管理模式应用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温玉洁 刘金萍 +2 位作者 吕琳 张菊霞 韩琳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21期2001-2004,共4页
目的评价综合医院-社区-家庭联络员三位一体信息化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4月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中符合标准的糖尿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糖尿病健... 目的评价综合医院-社区-家庭联络员三位一体信息化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4月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中符合标准的糖尿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法,干预组接受综合医院-社区-家庭联络员三位一体信息化管理,为期9个月。比较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改变情况。结果干预组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显著改变(P<0.05),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医院-社区-家庭联络员三位一体信息化管理模式有助于改变糖尿病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降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生活方式 信息化管理 医院-社区-家庭联络员 三位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痛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14
作者 林轮 邵春燕 +1 位作者 徐杰 毛春琴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6期93-96,143,共5页
目的 探讨癌痛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3年7—12月在海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6例癌痛患者进行临床实践调查,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48)和对照组(n=48),试验组采用基于医共体的医院-家庭过... 目的 探讨癌痛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3年7—12月在海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6例癌痛患者进行临床实践调查,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48)和对照组(n=48),试验组采用基于医共体的医院-家庭过渡期照护应用模式(TCM),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干预及一周内电话回访,比较两组用药偏差发生率、用药偏差发生原因及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在出院后1、2个月,试验组用药偏差发生率、用药偏差发生总例数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发生偏差类型最多是非规律服药,其次为剂量及服药次数的增减;试验组发生偏差类型最多为用药次数增加,其次为用药次数减少和漏服药物;患者用药偏差发生原因包括患者源性原因和医源性原因,其中患者源性原因包括患者自觉无症状,没必要服用等,医源性原因包括开具药物剂量错误、开具患者不耐受的药物等。试验组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癌痛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现状不理想,导致这一结果产生的影响因素包含患者源性和医源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医院-家庭过渡期 用药偏差 非规律服药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院-家庭联合理念下的延续性护理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护理依从性的影响
15
作者 冯春艳 刘芳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8期183-186,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医院-家庭联合理念下的延续性护理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泗洪县第一人民医院于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接诊的117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纳入研究中,利用最新统计学软件生成随机序列后分为对照组(58例)、... 目的:分析基于医院-家庭联合理念下的延续性护理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泗洪县第一人民医院于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接诊的117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纳入研究中,利用最新统计学软件生成随机序列后分为对照组(58例)、观察组(59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基于医院-家庭联合理念下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护理依从性、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各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χ^(2)=4.941;P<0.05);护理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中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测定量表中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出院后,基于医院-家庭联合理念下实施延续性护理有助于快速改善患儿的不适症状,并提高其护理依从性、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患儿 医院-家庭联合 延续性护理 症状改善 护理依从性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合作管理模式在造口护理中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李卡 黄明君 +2 位作者 郭晶 李智 陈增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1期98-100,共3页
通过文献回顾和政策分析,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合作管理模式在造口护理中的发展及应用,并从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合作管理的角度,总结造口护理实践研究成果,以期为我国造口护理的专业发展提供参考,进一步促进我国造口护理的发展。
关键词 造口护理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 合作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发展现状 被引量:44
17
作者 陶宝明 梁静 曹癸兰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5期17-20,共4页
阐述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的相关概念及意义,回顾分析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的开展形式及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延续护理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延续护理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PICC维护网络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15
18
作者 罗红 任道琼 +3 位作者 谭静 黄冰 杨晓燕 文琼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4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PICC维护网络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方法。方法建立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PICC维护网络护理服务部,确立社区、县乡维护网络医院与其指定的PICC维护员,举办专题继续教育培训,建立PICC维护网络人员QQ群,对出院后留...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PICC维护网络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方法。方法建立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PICC维护网络护理服务部,确立社区、县乡维护网络医院与其指定的PICC维护员,举办专题继续教育培训,建立PICC维护网络人员QQ群,对出院后留置PICC患者,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三级管理。结果在实施网络维护过程中2例发生并发症,其中穿刺点感染1例,堵管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76%。97.62%患者对网络维护点的服务态度、维护技术和收费感到满意。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PICC维护网络服务部共接受网络成员电话咨询250余次,服务部成员外出会诊34次。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PICC维护网络的建立,解决了出院肿瘤患者带管的维护问题,减少了带管期间并发症,延长患者带管时间;同时,让更多的护理人员参与进来,扩大了PICC技术影响力,达到了护患双赢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PICC维护网络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网络护理服务 满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院-社区-家庭”全程管路模式在PI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吴瑞兰 卢焕章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7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医院-社区-家庭”全程管路模式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023年3月于东莞市石排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PICC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22年8—9月就诊的50例患... 目的:探讨基于“医院-社区-家庭”全程管路模式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023年3月于东莞市石排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PICC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22年8—9月就诊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10月—2023年3月就诊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医院-社区-家庭”全程管路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对服务态度、防护措施、维护技术、居家指导、社区环境、就诊流程、就诊指引、维护收费以及交通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区功能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医院-社区-家庭”全程管路模式在PI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社区-家庭”全程管路模式 社区 满意度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联动模式提高社区护士“互联网+护理”服务能力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施巧玲 贺丽君 +4 位作者 黄道花 张玉梅 王洪娟 万红燕 黄雪梅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6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联动模式提高社区护士“互联网+护理”服务能力的效果。方法成立医院-社区联动管理小组,对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家养老护理院的护士“互联网+护理”服务能力进行横断面调研,基于调研结果建立“专科护理工作站”,开...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联动模式提高社区护士“互联网+护理”服务能力的效果。方法成立医院-社区联动管理小组,对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家养老护理院的护士“互联网+护理”服务能力进行横断面调研,基于调研结果建立“专科护理工作站”,开展“请进来、走下去、同服务”的联动管理方案,比较实施医院-社区联动管理前后护士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核心能力、操作考核、“互联网+护理”服务数量、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士居家护理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4个维度的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而管理能力和专业发展潜力2个维度的评分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士技能操作成绩较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社区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数量明显增长;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实施医院-社区联动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社区护士“互联网+护理”服务能力,社区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单数大幅增长,满足了区域内患有慢性病且行动不便的社区居民的家庭照料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社区联动管理 养老护理 社区护士 “互联网+护理”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