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案护士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模式在PCI术后患者的应用
1
作者 郭孙升 许方蕾 +1 位作者 吴玲玲 徐建华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专案护士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文献分析和专家会议构建以出院准备服务专案护士为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模式,包含个案建档、用药指导、运动指导、饮食指导、戒烟... 目的探讨专案护士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文献分析和专家会议构建以出院准备服务专案护士为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模式,包含个案建档、用药指导、运动指导、饮食指导、戒烟指导、心理指导、急救指导、出院准备服务指导、随访管理9个方面。将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心内科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以出院准备服务专案护士为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模式管理。结果对照组29例患者、研究组28例患者完成研究。研究组出院准备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出院后1个月、2个月冠心病自我管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实施专案护士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模式,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和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出院准备服务 医院-社区-家庭 出院准备度 自我管理能力 延续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认知、行为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魏挺 刘江 +4 位作者 周文旭 方堃 毛静 时晔 周哲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44-1648,1652,共6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对社区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认知、行为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医院门诊确诊并住院接受磷酸盐治疗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对社区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认知、行为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医院门诊确诊并住院接受磷酸盐治疗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定期予以磷酸盐注射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慢性病指导与复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干预基础上,加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的认识、行为及骨密度和血清维生素D的改善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对原发性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认知情况,观察组每一项危险因素的认知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饮食和生活习惯改善情况,观察组的干预方式对患者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DXA骨密度T值比较,预后观察组各部位骨密度较对照组好转明显(P<0.05);(4)两组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比较,观察组的干预措施对患者血清25(OH)D的提升更有效(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模式,实现了三者对患者多维度、多形式的干预,明显提升了社区医疗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 医院-社区-家庭 联动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 认知 行为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护理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3
作者 唐威 王伟丽 +4 位作者 张静 韩婷 王新婷 杜肖梅 王铄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596-2600,共5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护理对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感、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7月入住我院内分泌科的108例病人,应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护理模式进行为期18个月的干预。分别...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护理对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感、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7月入住我院内分泌科的108例病人,应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护理模式进行为期18个月的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3、6、9、12、18个月后评估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感和代谢相关指标。结果:干预不同时间,2型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护理模式有助于提升2型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感,改善代谢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 延续护理 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伤口造口智慧护理服务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69
4
作者 赵红 童天娇 +3 位作者 胡少华 朱红娟 谢伦芳 刘志尊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01-1603,共3页
依托医院优质资源,以创新城市医联体工作为契机,成立智慧护理团队,借助医疗手机应用程序和伤口造口护理门诊,构建"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伤口造口智慧护理服务模式。为伤口造口患者提供便捷优质的护理服务,建立延续... 依托医院优质资源,以创新城市医联体工作为契机,成立智慧护理团队,借助医疗手机应用程序和伤口造口护理门诊,构建"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伤口造口智慧护理服务模式。为伤口造口患者提供便捷优质的护理服务,建立延续性护理网络,以期增加社区就诊人次,降低平均换药费,从而提高患者就医获得感,切实提高社区专科护理水平,促进分级诊疗政策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通信网络 医院-社区-家庭 伤口造口患者 延续性护理 医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康复模式对脑瘫患儿ADL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5
5
作者 徐梅 吴建贤 +1 位作者 黄金华 赵敬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9-361,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康复模式对小儿脑瘫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就诊的103例脑瘫患儿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其中研究组实施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康复模式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即家庭康复组,由家长在家对患儿进行康...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康复模式对小儿脑瘫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就诊的103例脑瘫患儿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其中研究组实施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康复模式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即家庭康复组,由家长在家对患儿进行康复治疗。两组患儿分别在入组时、6月时采用ADL评估量表和GMFM-88项评估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患儿入组时ADL评分和GMFM-88项总百分比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儿入组时与6月时ADL评、GMFM-88项总百分比组内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6月时患儿ADL百分比、ADL有效值、GMFM-88项总百分比两组间比较,研究组比对照组有提高(P<0.01)。结论: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康复模式可以明显地促进脑瘫患儿ADL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模式 小儿脑瘫 ADL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合作型护理服务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被引量:88
6
作者 王莉 付阿丹 +2 位作者 黄艳 易兰 李凡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17-1621,共5页
本研究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形式,联合医联体建立"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合作型护理服务模式。本文介绍该模式的组织构架、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服务项目、不良事件处理流程、各方职责、... 本研究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形式,联合医联体建立"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合作型护理服务模式。本文介绍该模式的组织构架、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服务项目、不良事件处理流程、各方职责、风险防控机制、价格支付标准、信息化平台建设及管理方法;分析该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建议,经过前期准备和实践,合作型护理服务模式得到了良好的应用。"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合作型护理服务模式打通护理和互联网结合通道,提高了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增加护理工作方法,使护理工作边界延伸;为我国护理服务模式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医院-社区-家庭 护理服务 医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合作管理模式在造口护理中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李卡 黄明君 +2 位作者 郭晶 李智 陈增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1期98-100,共3页
通过文献回顾和政策分析,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合作管理模式在造口护理中的发展及应用,并从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合作管理的角度,总结造口护理实践研究成果,以期为我国造口护理的专业发展提供参考,进一步促进我国造口护理的发展。
关键词 造口护理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 合作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发展现状 被引量:44
8
作者 陶宝明 梁静 曹癸兰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5期17-20,共4页
阐述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的相关概念及意义,回顾分析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的开展形式及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延续护理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延续护理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PICC维护网络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15
9
作者 罗红 任道琼 +3 位作者 谭静 黄冰 杨晓燕 文琼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4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PICC维护网络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方法。方法建立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PICC维护网络护理服务部,确立社区、县乡维护网络医院与其指定的PICC维护员,举办专题继续教育培训,建立PICC维护网络人员QQ群,对出院后留...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PICC维护网络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方法。方法建立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PICC维护网络护理服务部,确立社区、县乡维护网络医院与其指定的PICC维护员,举办专题继续教育培训,建立PICC维护网络人员QQ群,对出院后留置PICC患者,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三级管理。结果在实施网络维护过程中2例发生并发症,其中穿刺点感染1例,堵管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76%。97.62%患者对网络维护点的服务态度、维护技术和收费感到满意。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PICC维护网络服务部共接受网络成员电话咨询250余次,服务部成员外出会诊34次。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PICC维护网络的建立,解决了出院肿瘤患者带管的维护问题,减少了带管期间并发症,延长患者带管时间;同时,让更多的护理人员参与进来,扩大了PICC技术影响力,达到了护患双赢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PICC维护网络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网络护理服务 满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elphi法构建肠造口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 被引量:12
10
作者 韩舒 温肇霞 +3 位作者 陆连芳 王淑云 张温温 高蕾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23期7-9,共3页
目的针对肠造口患者构建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的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为肠造口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利用德尔菲法对33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构建肠造口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结果两轮专家咨询后,有效问卷回收... 目的针对肠造口患者构建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的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为肠造口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利用德尔菲法对33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构建肠造口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结果两轮专家咨询后,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4.29%、1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专家协调系数W分别为0.20、0.22。最终形成包括模式目的、实施机构、组织结构、护士职责和工作内容5个部分22个条目的肠造口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结论专家对肠造口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的积极性和代表性较好,结果可靠,可用于肠造口患者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 德尔菲法 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照护模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1
作者 谭慧 谌永毅 胡兴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2期175-178,共4页
通过文献回顾和分析,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照护模式在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思考我国肿瘤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照护模式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期为我国肿瘤护理的专业发展提供参考,进一步促进我国专科护理的发展。
关键词 肿瘤患者 医院-社区-家庭照护模式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的干预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预后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夏月 赵立新 +1 位作者 杨丽娜 孙行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30-1134,共5页
目的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出院后实施医院-社区-家庭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将5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0例和对照组200例。干预组给予医院-社区-家庭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随访12个月,... 目的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出院后实施医院-社区-家庭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将5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0例和对照组200例。干预组给予医院-社区-家庭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随访12个月,记录两组干预前后的Atlanta心力衰竭健康知识问卷、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预后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间的Atlanta心力衰竭健康知识问卷(AHFKT)、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EHFScB-9)、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量表(SS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干预组患者AHFKT[自我管理[(3.28±0.42)分vs.(5.26±0.71)分]、用药知识[(3.02±0.27)分vs.(5.11±0.69)分]、运动[(2.99±0.35)分vs.(5.21±0.64)分]、心理[(3.52±0.37)分vs.(5.24±0.51)分]、饮食[(3.72±0.41)分vs.(5.39±0.82)分]和按时复查[(2.95±0.74)分vs.(5.72±0.79)分]、EHFScB-9[自我护理技能[(24.62±0.30)分vs.(36.25±5.69)分]、自我概念[(21.38±0.71)分vs.(37.11±4.78)分]、自我责任感[(17.22±0.36)分vs.(29.13±4.95)分]、SCL-90量表[躯体化[(1.89±0.29)分vs.(2.57±0.59)分]、强迫症状[(1.98±0.53)分vs.(2.71±0.73)分]、人际关系敏感[(1.79±0.37)分vs.(2.58±0.63)分]、抑郁[(2.01±0.53)分vs.(2.65±0.59)分]、焦虑[(1.69±0.72)分vs.(2.73±0.67)分]、敌对[(1.79±0.54)分vs.(2.76±0.73)分]、恐怖[(1.96±0.67)分vs.(2.68±0.69)分]、偏执[(1.59±0.42)分vs.(2.69±0.75)分]、精神病性[(1.67±0.60)分vs.(2.86±0.72)分]均明显改善(P均<0.05);与对照组比,干预组的患者预后良好[152例(76.00%)vs.287例(95.67%)]和生活质量改善[115例(57.50%)vs.227例(75.67%)]均明显改善(P均<0.05),出现症状性心力衰竭[17例(8.50%)vs.13例(4.33%)]、恶性心律失常[12例(6.00%)vs0例(0.00%)]、心肌梗死[8例(4.00%)vs.0例(0.00%)]和心脏性猝死[11例(5.50%)vs.0例(0.00%)]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模式能够满足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的护理需求,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社会支持,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社区-家庭 慢性心力衰竭 自我护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助推理论的医院-社区-家庭三联动母乳喂养干预 被引量:17
13
作者 孙小嫡 李智慧 +4 位作者 孔燕 于桂玲 刘芙蓉 张广桦 刘岩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1-84,90,共5页
目的 探讨以助推理论为指导的医院-社区-家庭三联动母乳喂养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孕28~32周的孕妇134例为研究对象,按其所居住社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7例;对照组妊娠期及产后接受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 目的 探讨以助推理论为指导的医院-社区-家庭三联动母乳喂养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孕28~32周的孕妇134例为研究对象,按其所居住社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7例;对照组妊娠期及产后接受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助推理论的医院-社区-家庭三联动母乳喂养干预。结果 对照组56例、干预组60例完成全程研究。干预组产后1、3、6个月母乳喂养知识得分和自我效能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产后1、3个月乳房问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产后1~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助推理论的医院-社区-家庭三联动母乳喂养干预能有效提高社区孕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储备与自我效能,改善母乳喂养相关乳房问题,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母乳喂养 助推理论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 自我效能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苏晓娟 钱小芳 +4 位作者 刘桂华 葛品 谢燕钦 黄珊 杨式微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探索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模式在早产儿居家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8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早产儿院外护理健康教育及门诊随访,观察组采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模式。矫正4、6月龄时比较两... 目的探索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模式在早产儿居家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8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早产儿院外护理健康教育及门诊随访,观察组采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模式。矫正4、6月龄时比较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状况、再入院率和夜晚睡眠效率。结果两组早产儿矫正6月龄神经心理发育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身高、体质量、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夜晚睡眠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矫正6个月早产儿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模式能显著提高矫正6月龄早产儿的神经心理发育,降低再入院率,短期内早产儿体格发育改善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居家护理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 健康教育 神经心理发育 生长发育 睡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心脑血管疾病健康科普的实践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14
15
作者 马佳佳 王莉 +6 位作者 陈蓓敏 朱晓萍 孙晓 卢群 牛淑珍 吴松起 施雁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12期1894-1898,共5页
目的:构建“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心脑血管疾病健康科普模式,分析其实施效果。方法:以三级医院心脑血管科普基地为核心,构建“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方案进行心脑血管疾病健康科普优质资源共享,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理论知识培训、... 目的:构建“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心脑血管疾病健康科普模式,分析其实施效果。方法:以三级医院心脑血管科普基地为核心,构建“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方案进行心脑血管疾病健康科普优质资源共享,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理论知识培训、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培训和居家自我管理能力培训等。结果:科普后大众的心脑血管疾病理论知识知晓率、心肺复苏技术掌握率显著增高,心脑血管疾病居家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显著增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开展心脑血管疾病健康科普可实现优质科普资源有效下沉,从而达到提升大众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能力、提高院外心血管意外事件的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的科普效果,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社区-家庭 心脑血管疾病 科普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模式对社区肥胖儿童青少年体质量的管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芳 李欣 +8 位作者 叶明浩 周路路 马梦瑶 张巧 姚蓉 臧蓓 洪莉 刘云曼 余晓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458-2461,共4页
背景1985—2014年我国7岁以上学龄儿童肥胖率由0.5%增至7.3%,现阶段儿童青少年肥胖没有专门和专业的连续性管理,只有因肥胖导致疾病才进入医院诊治,增加了个人心理负担、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肥胖儿童的管理亟待解决。目的了解医院-社... 背景1985—2014年我国7岁以上学龄儿童肥胖率由0.5%增至7.3%,现阶段儿童青少年肥胖没有专门和专业的连续性管理,只有因肥胖导致疾病才进入医院诊治,增加了个人心理负担、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肥胖儿童的管理亟待解决。目的了解医院-社区-家庭模式对社区肥胖儿童青少年体质量的管理效果。方法2017年9月在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肥胖联合门诊,以体质指数(BMI)对6岁以上儿童青少年进行肥胖筛查,按照医院-社区-家庭模式管理肥胖儿童青少年体质量,在管理6个月后评价身高、体质量、腹围、BMI及体脂率。结果干预后,65例儿童青少年的身高增长,体质量、腹围、BMI、体脂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模式管理肥胖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效果明显,可以优化就诊流程,让区域内肥胖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有专门专业连续性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体质量管理 儿童 青少年 医院-社区-家庭模式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协作网与老年痴呆社区干预 被引量:12
17
作者 汤悦 张源 +2 位作者 汪志良 王慧 张复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457-459,共3页
老年痴呆是发生于老年及成年人的进展性的认知能力下降与行为障碍疾病。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4.8%,疾病谱中以阿尔茨海默病为首。除外血管性痴呆患者多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危险因素,老年痴呆病因仍不明确,因此难以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又... 老年痴呆是发生于老年及成年人的进展性的认知能力下降与行为障碍疾病。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4.8%,疾病谱中以阿尔茨海默病为首。除外血管性痴呆患者多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危险因素,老年痴呆病因仍不明确,因此难以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又由于目前缺乏对老年痴呆的单一有效药物,而结合社区干预的综合治疗则被证实对早期老年痴呆存在一定疗效。因此,借鉴慢性疾病防治中的医院-社区-家庭协作网模式对预防及干预老年痴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旨在论述医院、社区、家庭照料者在参与老年痴呆社区干预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与责任,从而为协作网的落实及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社区-家庭 老年痴呆 社区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方案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8
作者 丁子钰 刘会范 +4 位作者 丁清清 王爱花 张瑞莉 左书强 赵瑶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62-866,共5页
目的: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SUI患者87例分为对照组(43例)和干预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干预组应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方案干预。在干预前与干预1、3、6个月后进行1 h尿垫试... 目的: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SUI患者87例分为对照组(43例)和干预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干预组应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方案干预。在干预前与干预1、3、6个月后进行1 h尿垫试验、尿失禁自我效能量表(GSE-UI)和尿失禁标准问卷简表(ICI-Q-SF)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3、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1 h尿垫试验、ICI-Q-SF和GSE-UI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方案能有效改善女性SUI患者的尿失禁症状,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康复治疗的参与度与配合度,强化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切实改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压力性尿失禁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 康复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三段式康复策略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君宏 沈谷丰 +5 位作者 崔婷 毛媛雯 王玲玲 俞蕾 朱月月 刘坚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8期3620-3628,共9页
背景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患者越来越多,综合医院专科难以管理院外康复,但其院外康复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功能康复结局,如何在患者出院前后就做好覆盖医院-社区-家庭三段式协作体系的长程管理计划并确保计划可落实执行,以提高患... 背景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患者越来越多,综合医院专科难以管理院外康复,但其院外康复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功能康复结局,如何在患者出院前后就做好覆盖医院-社区-家庭三段式协作体系的长程管理计划并确保计划可落实执行,以提高患者功能康复程度并节约远期医疗费用还需进一步研究。目的本研究以综合医院骨科团队为发起人,召集社区全科团队代表和患者家属代表共同研究老年THR后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三段式康复的具体落地方案。方法流程开发阶段,于2018年8—10月由成立的服务体系开发项目小组10名成员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开发“老年THR患者术后院外康复医院-社区-家庭三环节协作流程”。临床试验阶段,以本研究所在机构2019年1—8月收治的60例THR患者及其家属/陪护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验证医院环节康复训练技术下沉的手段——“老年THR患者术后康复分阶段视频回授法”的有效性。具体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生成分配方案,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30例采用视频回授法分阶段实施健康教育,分别于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测量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流程优化阶段,于2020年6—8月由服务体系开发项目小组采用焦点小组访谈开发“医院-社区-家庭三段式老年THR患者术后康复流程”,并基于文献查阅计算社区环节的干预内容及其预估成本。结果首先,开发出了医院、社区、家庭三者之间的协作流程。其中,医院环节的主要责任是形成“技术信息源”,并可实现高效下沉;社区环节的主要责任是构建“家医驿站”,即家庭医生团队可以通过整合社区各类资源为患者提供集门诊、病房、上门访视、家庭病床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院后康复,且承担患者其他慢性病的管理;家庭环节的“康复空间”,可在出院前由综合医院骨科或出院前的护送供应体系来完成,而其承担的其他较高难度且耗费时间的资源寻找、病程管理等工作可以全部移交给家庭医生团队来处理。其次,验证医院环节开发的下沉技术,结果表明干预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THR患者术后康复分阶段视频回授法”是可行且有效的。最后,再次明确协作流程中确保各方可持续参与的前提条件并进行具体测算,结果表明医院-社区-家庭三段式的老年THR患者术后院外康复策略可以通过有机整合医院、社区、家庭三方的需求和资源来落地运行,其中,家庭医生的驿站功能,即统筹、协调、咨询、随访等重要的管理服务工作需要得到合理的支付,预计康复期内成本不超过25.3元/d。结论本研究提出的老年THR后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三段式康复策略从技术到流程均可行,初探有望落地。其中,家庭医生团队是关键环节和核心枢纽,需要为其超出当前医疗支付体系的专业服务内容建立合适的支付体系,最终是患者受益,且有望降低远期总体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康复 老年人 医院-社区-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86
20
作者 余方珍 吴晓霞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观察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饮食控制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浙江衢化医院收治的患者66例分成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予常规营养管理干预;观察组加用医院-社区-家庭护理以管控患者饮食,观察2组患者的... 目的观察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饮食控制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浙江衢化医院收治的患者66例分成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予常规营养管理干预;观察组加用医院-社区-家庭护理以管控患者饮食,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饮食依从性96.97%、生存质量评分[生理功能(63.4±13.1)分、生理职能(68.2±12.4)分、一般状况(79.3±13.7)分、精神健康(81.3±12.2)分]、各类食物日均摄入量达标率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饮食管理(28.2±5.7)分、运动管理(27.2±4.7)分、用药管理(15.7±4.7)分、血糖监测(49.0±7.9)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76%[生理功能(51.2±12.5)分、生理职能(61.3±11.8)分、一般状况(65.2±14.5)分、精神健康(64.2±13.6)分,饮食管理(15.4±4.6分)、运动管理(16.4±3.8)分、用药管理(10.7±2.1)分、血糖监测(31.6±6.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医院-社区-家庭的护理干预模式能较好的对患者饮食进行管控,优于传统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社区-家庭护理 2型糖尿病 饮食控制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