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与临床医生交互平台的作用和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索继江 杜明梅 +5 位作者 邢玉斌 史洪飞 保鹏飞 薛万国 霍瑞 刘运喜 《中国医院》 2011年第1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专职人员与临床医生医院感染交互平台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通过交互平台的应用,观察专职人员与医生的交流及其效果评估过程;结果:"交互平台"使专职人员与医生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地交流,感染病例的及时确定,及时反馈... 目的:探讨专职人员与临床医生医院感染交互平台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通过交互平台的应用,观察专职人员与医生的交流及其效果评估过程;结果:"交互平台"使专职人员与医生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地交流,感染病例的及时确定,及时反馈与干预及过程监控与评估。结论:"交互平台"是RT-NISS的有效补充,提高了RT-NISS感染病例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完善了反馈和干预功能,强化了过程监控和效果评估,实现了感染防控的"关口前移",促使临床医生参与到感染防控中来,提高了感染控制效率,开辟了医院感染新的工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实时监控交互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中疑似感染病例智能判断的实现 被引量:37
2
作者 杜明梅 邢玉斌 +6 位作者 索继江 薛万国 史洪飞 保鹏飞 霍瑞 陈春平 刘运喜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研发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实现疑似医院感染病例的自动筛查与智能判断。方法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的感染诊断条件,参考手工查阅病历的诊断经验,制订出疑似医院感染病例的筛查策略和预警条件。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中实... 目的研发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实现疑似医院感染病例的自动筛查与智能判断。方法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的感染诊断条件,参考手工查阅病历的诊断经验,制订出疑似医院感染病例的筛查策略和预警条件。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中实时提取感染相关信息,系统根据各类信息与感染发生相关程度进行自动排序、整合、分析,按科室输出疑似感染病例预警信息。与手工查阅病历的回顾性调查结果作比较,验证系统的灵敏度与准确性。结果 3 600张床位的医院应用该监控系统后,每日发现疑似医院感染病例30~40例,针对每例病例生成直观形象的感染相关信息时序图,1名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每日处理所有病例时间只需1~1.5 h;同时可自动生成各种感染数据报表。与回顾性调查数据比较,该监控系统确认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增加20%,包含率>95%。结论该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具有实时、高效、准确等特点。疑似医院感染病例的智能判断节约了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病例筛查与感染诊断的时间,为临床干预赢得最佳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实时监控系统 智能判断 计算机 信息系统 信息获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病例预警策略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姚希 贾建侠 +6 位作者 赵艳春 任军红 赵秀莉 胡美华 张然 彭雪儿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6-330,共5页
目的通过评价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简称"院感系统")病例预警策略的准确性和效率,为预警策略改进提出科学建议。方法通过调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7年全年院感系统产生的医院感染预警信息及最终确认情况,计算医院感染预警灵... 目的通过评价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简称"院感系统")病例预警策略的准确性和效率,为预警策略改进提出科学建议。方法通过调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7年全年院感系统产生的医院感染预警信息及最终确认情况,计算医院感染预警灵敏度、医院感染预警阳性预测值和感染预警阳性预测值,评价其准确性及效率。结果该院2017年确认的医院感染832例次,其中院感系统有效预警的医院感染715例次,灵敏度为85.94%。全年院感系统共预警8 468例,其中感染病例为2 817例,感染病例数预警阳性预测值为33.27%,医院感染病例为772例,医院感染病例数预警阳性预测值为9.12%。全年院感系统共预警14 857条,其中确认为感染的4 135条,感染预警阳性预测值为27.83%,确认为医院感染的1 199条,医院感染预警阳性预测值为8.07%。结论院感系统是识别医院感染病例的重要技术手段,在病例识别的特异性及效率上还有待提高,另外预警感染高风险病例能力还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实时监控系统 预警 准确性 灵敏度 阳性预测值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的专项管理 被引量:25
4
作者 缪玉秀 刘桂秀 许蜜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02-103,110,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的专项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基于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对医院感染漏报率实施测评、要因分析、流程改进和质量控制的专项管理。结果实施专项管理后,医院感染预警病例24h处置率显著上... 目的探讨基于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的专项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基于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对医院感染漏报率实施测评、要因分析、流程改进和质量控制的专项管理。结果实施专项管理后,医院感染预警病例24h处置率显著上升,医院感染漏报率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实施基于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的专项管理,能有效提高医院感染预警病例24h处置率,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预警病例 实时监控系统 漏报率 护理 专项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 被引量:6
5
作者 邢玉斌 杜明梅 +3 位作者 索继江 霍瑞 陈春平 刘运喜 《中国医院》 2013年第3期6-8,共3页
目的:利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提高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的效率和质量。方法:制定手术部位感染病例筛查策略和预警条件,进行感染病例的判别与确认,系统自动记录监测内容,并进行相关指标的统计与报告,同时通过交互平台进行信息反馈... 目的:利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提高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的效率和质量。方法:制定手术部位感染病例筛查策略和预警条件,进行感染病例的判别与确认,系统自动记录监测内容,并进行相关指标的统计与报告,同时通过交互平台进行信息反馈与干预。结果:通过系统可得到准确的手术部位感染病例,并得到全面、准确的监测指标,通过监测数据的利用,可提高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水平。结论:通过实时监控系统的手术部位目标性监测功能,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大量数据自动、准确登记、统计和分析问题,为现场干预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使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有更多的时间深入临床一线进行调查、督导和干预,从而大大提高了监测效率和监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实时监控 手术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感染现患率不同调查方法结果比较 被引量:13
6
作者 郑东春 李静玫 +4 位作者 张岩东 左玥 贾辰 段利平 李海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46-750,共5页
目的比较床旁调查与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式(简称人工调查)和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调查法(简称RT-HAI调查)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的结果,为改善现患率调查方法,提高调查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2014-2016年,某院应用横断面调查理论,分别采用... 目的比较床旁调查与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式(简称人工调查)和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调查法(简称RT-HAI调查)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的结果,为改善现患率调查方法,提高调查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2014-2016年,某院应用横断面调查理论,分别采用人工调查和RT-HAI调查两种方法进行现患率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4-2016年,共调查住院患者4 821例,人工调查法所得医院感染现患率依次为3.98%、3.94%和3.61%,RT-HAI调查法所得医院感染现患率依次为4.35%、4.63%和4.14%,同年度两种方法所得医院感染现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感控专家组分析讨论,2014-2016年现患率调查当日实际医院感染病例依次为70、68和75例,现患率依次为4.22%、4.70%和4.37%。人工调查结果和RT-HAI调查结果与同年度调查当日实际医院感染情况的一致性均较好,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T-HAI调查的灵敏度、Youden指数、总的符合率、比数积均高于人工调查,漏诊率低于人工调查。结论 RT-HAI调查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医院感染监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患率 实时监控系统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信息化技术调查护生针刺伤现状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秀文 汤寅滢 陶子荣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69-1073,共5页
目的了解护生针刺伤发生现状,探讨有效的职业暴露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2016-2018年临床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情况。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统一登记基本资料,并对其进行感染预防及控制相关知识培训,告知护生发生针刺伤后应经蓝蜻... 目的了解护生针刺伤发生现状,探讨有效的职业暴露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2016-2018年临床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情况。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统一登记基本资料,并对其进行感染预防及控制相关知识培训,告知护生发生针刺伤后应经蓝蜻蜓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管理系统上报。通过蓝蜻蜓系统导出护生针刺伤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2 099名护生,其中男生256名,女生1 843名;大专生1 117名,本科生921名,国内硕士研究生34名,外籍硕士研究生27名。发生针刺伤232例次,针刺伤发生率为11.05%。不同性别、学历、实习阶段、科室护生针刺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操作环节分布上,分离针头、拔针和回套针帽时针刺伤所占比率分别为28.88%、21.55%和18.10%。在暴露源的分布上,HBV和梅毒分别占21.12%、6.90%。在暴露场所分布上,发生在病房的针刺伤占32.33%。结论该院护生针刺伤发生率较低,但女性实习生、学历较低者、实习第一阶段、分离针头时、回套针帽时针刺伤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安全注射规范化培训,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伤 护生 职业暴露 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管理系统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