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美国医疗纠纷仲裁发展困境的缘由与中国的选择
被引量:5
- 1
-
-
作者
董春华
-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6-159,共14页
-
基金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课题"医患纠纷司法解决机制实证研究"(14SFB50020)
-
文摘
为缓解医患矛盾、妥善解决医疗纠纷,我国学界和实务界都大力倡导医疗纠纷仲裁制度。美国联邦和州立法机关及法院40多年的努力,并未改变因医疗事故危机而被青睐的医疗纠纷仲裁40多年的坎坷发展。医疗纠纷仲裁的优势未必可靠、医生的抵制、原告的抵触和挑战、不能克服诉讼的缺陷以及撤销期间的规定和不同仲裁模式的选择,都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医疗纠纷仲裁的发展。我国医疗纠纷同样面临患者的不信任感、医疗过错判定的悖论和医疗行为的特性以及自愿性仲裁与强制性仲裁各有缺陷的现实,这就决定了我国并不适合采纳医疗纠纷仲裁制度。医疗纠纷仲裁难以担当缓解医患矛盾、解决医闹问题的重任,很可能沦为变相的调解。
-
关键词
医疗纠纷仲裁
违宪审查
格式合同
仲裁模式
-
Keywords
arbitration for medical malpractice
review of constitutionality
model of arbitration
format contract
-
分类号
DF7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医疗纠纷仲裁制度的正当性证成
被引量:5
- 2
-
-
作者
陈琦
-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8-133,共6页
-
文摘
更好地解决医疗纠纷,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需要建立多元化的医疗纠纷解决机制。多元化的医疗纠纷解决机制需在调解和诉讼之外引入仲裁。确立医疗纠纷的可仲裁性可以更好地推进医疗纠纷仲裁制度发展,减少医疗纠纷,缓解医患关系。我国医疗纠纷仲裁从实施到现在,发展缓慢,究其原因在于医疗纠纷是否具有可仲裁性不明确。域外主要发达国家均认可医疗纠纷的可仲裁性,在判断可仲裁性时主要考虑争议的经济利益和可处分性,并以公共政策为限,但对公共政策进行限缩解释,可仲裁性的范围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
关键词
医疗纠纷仲裁
可仲裁性
财产性
可处分性
-
分类号
D925.7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美国的医疗纠纷仲裁制度
被引量:4
- 3
-
-
作者
陈琦
-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6-181,共6页
-
文摘
美国的医疗纠纷仲裁制度是为应对美国医疗行业危机而产生的。由于仲裁本身具有专业性强、成本低、效率高、对抗性弱、保密性强的优势,医疗纠纷仲裁迅速得到联邦及各州的认可,经过4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成为美国医疗纠纷解决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医疗纠纷仲裁以当事人意思自治为原则,仲裁条款与医疗服务、医疗保险合同相结合,仲裁庭组成及仲裁员选任规则设立中立第三方协助制度,仲裁程序注重突出仲裁高效、快速的优势。但是,部分州为鼓励医疗纠纷仲裁而规定的强制仲裁和撤销权制度却阻碍了医疗纠纷仲裁的发展。
-
关键词
医疗纠纷仲裁
任意仲裁
仲裁庭
仲裁程序
-
分类号
D971.2
[政治法律—法学]
DD915.7
[政治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