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科室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6
1
作者 陈伟 王忠 +2 位作者 刘梦明 邓玉宏 杜亚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95-799,共5页
目的:构建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科室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方法:在医疗服务质量"结构-过程-结果"三维度理论基础上,结合当前医院管理实际,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建立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并用该体系对随机抽取的某三... 目的:构建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科室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方法:在医疗服务质量"结构-过程-结果"三维度理论基础上,结合当前医院管理实际,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建立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并用该体系对随机抽取的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1个临床科室医疗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将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采用最优组合赋权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采用加权极差化法、加权秩和比法、加权TOPSIS法3种综合评价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用危重病例率校正3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后,用标准化法进行组合评价。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咨询确立了包含3个维度的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总体信度系数(克朗巴赫a系数)为0.840,结构质量维度为0.811,过程质量维度为0.704,结果质量维度为0.875。3种方法的评价结果高度一致(校正前协调系数w=0.826,P=0.006;校正后w=0.929,P=0.002)。组合评价结果显示11个临床科室中医疗服务质量最好的是普外一科,与实际相符。结论:建立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质量 评价体系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社区健康场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文婷 王静 +2 位作者 周冯晨 刘克宁 汪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4-630,共7页
背景在国家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理念转变的背景下,浙江省率先打造面向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的未来社区健康场景,为基层卫生健康综合改革提供了“浙江样板”,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未来社区健康场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背景在国家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理念转变的背景下,浙江省率先打造面向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的未来社区健康场景,为基层卫生健康综合改革提供了“浙江样板”,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未来社区健康场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目的构建浙江省未来社区健康场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提升社区健康服务能力和质量,推动人群健康目标实现提供参考。方法基于SERVQUAL理论模型,通过政策分析、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建立初始指标池;2023年10—12月,采用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和组合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咨询均有17位专家参与,其中高级职称共12名(70.6%);工作年限≥10年15名(88.2%);未来社区的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共5名(29.4%)。两轮咨询专家积极性均为1.0,权威系数分别为0.862和0.842,协调程度逐轮提高,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中,有形性、可靠性、保证性、响应性、移情性的权重分别为0.168、0.180、0.240、0.178、0.232;二级指标中,场地设施、数字化设备、服务提供、健康监测、服务效率、服务可及性、危机预防和应急救援能力、专业技能、活动组织、智能平台维护、服务态度和情感支持、服务效果、个性化服务的权重分别为0.399、0.601、0.672、0.328、0.487、0.171、0.342、0.410、0.416、0.174、0.284、0.323、0.393。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浙江省未来社区健康场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可靠,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创新性、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是开展未来社区健康场景评价的有效工具,希望能够为政府制定改进策略和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服务研究 未来社区 服务质量评价 SERVQUAL理论模型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公立医院全方位全周期患者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3
作者 赖露珠 崔楠 +6 位作者 王琛 李江峰 单信芝 朱永洁 房琳琳 边婷 陈祥华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 构建公立医院非医疗技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科学可行评价患者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利用SERVQUAL理论初步拟定全方位全周期患者服务质量评价指标,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最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 目的 构建公立医院非医疗技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科学可行评价患者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利用SERVQUAL理论初步拟定全方位全周期患者服务质量评价指标,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最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0.80,专家权威程度较高,两轮专家意见Kendall’s W系数由0.088上升为0.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专家意见一致性较好,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结果<0.1,评价指标通过一致性检验。最终构建由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情感性、连续性6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评价指标的选择围绕门诊、住院等医院核心服务流程,选择影响患者体验的各个关键环节和关键要素;评价指标致力于引导医院在确保必备型需求的同时追求期望型需求的改善,引导医院致力于服务的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服务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SERVQUAL模型 就医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诊疗平台中医医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4
作者 王松 付双乐 +2 位作者 是沁 朱佳卿 李强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87-995,共9页
目的:构建互联网诊疗平台中医医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后续进行互联网诊疗平台医生服务质量改进和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参考服务质量评价模型SERVQUAL维度,结合互联网诊疗平台中医医疗服务模式特点,从文献调研、行... 目的:构建互联网诊疗平台中医医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后续进行互联网诊疗平台医生服务质量改进和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参考服务质量评价模型SERVQUAL维度,结合互联网诊疗平台中医医疗服务模式特点,从文献调研、行业报告和在线医疗平台等多渠道获取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计算各级评价指标权重。结果:提出互联网诊疗平台中医医生服务质量评价框架模型,构建了包含6个维度、42个二级指标的中医医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赋予权重。结论:研究构建互联网诊疗平台中医医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平台中医医生服务质量评价与管理提供依据,有望促进互联网诊疗中医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诊疗 中医医生 服务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医疗服务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5
作者 曹芷若 熊佳慧 李少冬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4-39,共6页
目的:构建全面、科学、实用的海南省医疗服务国际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构建初步指标池,然后运用德尔菲法进行3轮筛选优化,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包含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宏观层面,确... 目的:构建全面、科学、实用的海南省医疗服务国际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构建初步指标池,然后运用德尔菲法进行3轮筛选优化,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包含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宏观层面,确定区域医疗服务国际化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31项;微观层面,确定医院医疗服务国际化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62项。结论:该体系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工具,并为国内其他地区及医疗机构推进医疗服务国际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国际化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评价指标体系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失能老人上门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朱宸立 张天程 +4 位作者 李卉 冯郑文 陈小垒 邵爽 杜娟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15-1220,共6页
背景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失能老人对上门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对服务质量的评价是服务高质量实施的有力保证。目的基于德尔菲法制定北京市失能老人上门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失能老人提供上门医... 背景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失能老人对上门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对服务质量的评价是服务高质量实施的有力保证。目的基于德尔菲法制定北京市失能老人上门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失能老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的质量评价提供客观标准。方法于2021年3—5月根据文献研究和定性研究初步形成指标体系条目池,并设计专家函询表。选择北京市在上门医疗服务和老年综合评估领域有经验的社区护理、全科医学及管理研究专家21名,于2021年6—10月以邮件形式发出专家函询表,进行3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并统计专家的个人信息及权威程度相关指标,建立北京市失能老人上门医疗服务质量指标体系。结果3轮专家函询表均全部收回且全部有效,专家积极系数为100.00%,21位专家权威程度在0.700~1.000,平均为0.927,达到可接受标准。第1轮专家函询的指标重要性、可行性协调系数分别为0.170和0.140(P<0.001),第2轮分别为0.147和0.175(P<0.001),第3轮分别为0.231和0.208(P<0.001),专家意见趋于一致,函询结果可靠。最终构建的失能老人上门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服务条件、服务过程和服务结果共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和34项三级指标。结论所构建的指标体系适于评价单次上门医疗服务的实施质量,可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制定相关制度与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能 老年人 德尔菲法 上门医疗服务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窗口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金建芳 安妮 +2 位作者 周肖燕 刘彤彤 陈美林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25,共3页
目的:构建公立医院窗口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研究,为更好地评价公立医院窗口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家、省、市、区(县)级等相关政策文件,运用Nvivo12.0软件初步构建医院窗口服务质量指标体系... 目的:构建公立医院窗口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研究,为更好地评价公立医院窗口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家、省、市、区(县)级等相关政策文件,运用Nvivo12.0软件初步构建医院窗口服务质量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以及变异系数法进行计算,设计评分问卷;选取江苏省某公立医院9个窗口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完善该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最终确定指标体系包含3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和37项三级指标,并与窗口管理部门进行求证,掌握各窗口日常工作运行情况,与问卷调查结果基本相符。结论:构建的窗口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协调性较好,评价指标及评估结果可信度较高;通过实证研究证实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实践性,可靠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窗口服务 服务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课后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意蕴、依据与维度 被引量:6
8
作者 晋银峰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2-16,共5页
要实现中小学课后服务长远发展,必须研制切实可行的质量评价体系,以评价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中小学课后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应满足多元利益诉求、促进多方协商共识、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其构建应顺应教育行政机构的政策需求,体现利益... 要实现中小学课后服务长远发展,必须研制切实可行的质量评价体系,以评价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中小学课后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应满足多元利益诉求、促进多方协商共识、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其构建应顺应教育行政机构的政策需求,体现利益相关者理论和CIPP评价理论模型的理论阐释,奠基于学校教育高效运行的实践需求。在课后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可以从四个维度共同发力:科学的服务目标是构建方向,充足的教育资源投入是构建保障,完善的服务过程是构建依托,客观的服务评价是构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课后服务 质量评价体系 服务目标 教育资源 服务过程 服务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医疗服务供给侧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的起源、发展与创新方向
9
作者 邓剑伟 田慧琳 +1 位作者 李雅欣 杨添安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82-288,共7页
由于医改的深入与医患矛盾的上升,医疗服务质量评价对于从供给侧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为系统梳理国内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起源、发展与趋势,进而改进评价体系,通过文献回顾与纵向的研究比较,研究发现我... 由于医改的深入与医患矛盾的上升,医疗服务质量评价对于从供给侧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为系统梳理国内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起源、发展与趋势,进而改进评价体系,通过文献回顾与纵向的研究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发展共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的以医院自身经营性、经济性指标为主的评价;第二阶段是以'患者为中心',医疗质量与患者利益相结合的评价;第三阶段是综合性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即医疗质量与医院服务、医疗过程与医疗结果并重.虽然我国的医疗评价体系正趋于完整完善,但仍存在缺乏理论指导、指标设计混乱、多套指标体系并存、缺乏统一评估工具等问题.因此,为具体发现并解决我国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运用欧盟通用评估框架(CAF)进行指标体系设计,从而改善医疗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 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发展阶段 创新方向 通用评估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常用基层医疗服务质量评价工具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力滴 廖晓阳 +4 位作者 赵茜 郭一铭 文雨琪 刘长明 方湘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5,共9页
基层医疗服务(PHC)是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其质量不仅关系到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而且影响居民健康水平。科学合理地评价PHC质量是其质量提升的“基石”,但我国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化的PHC质量评价体系。因此,本文基于评价侧重点将国际上常... 基层医疗服务(PHC)是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其质量不仅关系到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而且影响居民健康水平。科学合理地评价PHC质量是其质量提升的“基石”,但我国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化的PHC质量评价体系。因此,本文基于评价侧重点将国际上常用PHC质量评价工具分为4类:基于PHC内涵的质量评价工具、强调PHC功能特征的质量评价工具、基于需方和/或供方感知的PHC质量评价工具、其他针对特定疾病的工具或指标体系,分别介绍和比较各工具内容、特点,分析其适用性和不足,梳理工具的变迁,以期为我国PHC质量评价工具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服务 服务质量 质量保证 卫生保健 评价工具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居家康复APP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沈馨雨 高敏 +5 位作者 王洁 鲍志鹏 于甜栖 汤志杰 孙姝怡 孙国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3758-3762,3771,共6页
背景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康复过程目前大多由医院转移至居家情境进行。移动健康应用程序帮助患者弥合了从医院向居家转移的支持缺口,促进居家康复进程,然而诸多质量问题接踵而至,其服务质量亟待“把关”。目的构建心力衰竭患者居家康复AP... 背景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康复过程目前大多由医院转移至居家情境进行。移动健康应用程序帮助患者弥合了从医院向居家转移的支持缺口,促进居家康复进程,然而诸多质量问题接踵而至,其服务质量亟待“把关”。目的构建心力衰竭患者居家康复APP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为规范、提升我国移动健康APP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7月—2023年1月基于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拟定心力衰竭患者居家康复APP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对18名专家开展2轮函询。专家积极程度采用问卷回收率及意见提出率表示,专家权威程度采用权威系数表示,专家意见协调程度采用得分变异系数、肯德尔和谐系数表示。结合专家函询、层次分析法,确立最终的心力衰竭患者居家康复APP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结果2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67,2轮函询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28~0.154和0.151~0.197(P<0.001)。最终构建的心力衰竭患者居家康复APP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由软件属性、医学科学和行为科学特征三个维度组成,包含7项一级指标,24项二级指标和51项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心力衰竭患者居家康复APP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内容全面,具有科学性,对评价心脏康复APP服务质量及促进类似APP服务的良性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康复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 移动健康 服务质量评价 A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新零售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影响权重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于靓漪 石贵成 曹子煌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26,共4页
人工智能时代下,“智能新零售”成为新零售行业转型升级、实现智能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向度之一。本文基于修正的SERVQUAL模型,构建起智能新零售服务质量评价体系,采用问卷调查实证检验了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并对其指标影响权重展开分析... 人工智能时代下,“智能新零售”成为新零售行业转型升级、实现智能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向度之一。本文基于修正的SERVQUAL模型,构建起智能新零售服务质量评价体系,采用问卷调查实证检验了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并对其指标影响权重展开分析。结果发现:智能新零售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共包含体验性、易用性、安全性、效率性、经济性、信息性、个性化、补救性8个维度22个指标因子;体验性、个性化、补救性等3个维度指标权重较高,权重排名靠前,但差距较大,是未来智能新零售服务质量提升的重点方向;智能新零售服务质量得分为81.62分,22项三级指标的差距值多为负值,表明智能新零售实际服务质量仅达到消费者期望的81.62%,未来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新零售 服务质量 评价体系 SERVQUA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RG的医保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万彬 周怡彤 +3 位作者 王滢鹏 濮洋 占伊扬 丁海霞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6,共4页
江苏省人民医院以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方式改革为契机,基于激励行为理论,采用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关键绩效指标法拟定评价指标,应用PDCA管理工具构建持续改进的医保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介绍了医保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过程及其在... 江苏省人民医院以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方式改革为契机,基于激励行为理论,采用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关键绩效指标法拟定评价指标,应用PDCA管理工具构建持续改进的医保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介绍了医保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过程及其在医保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实施效果分析结果显示:DRG运营向好,病种组结构优化,医疗质量和效率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评价得分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医保服务质量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互联网诊疗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7
14
作者 欧阳超珩 孙鑫 +2 位作者 高畅 陈路佳 吴家锋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69,共4页
目的:构建公立医院互联网诊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为开展高质量互联网诊疗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确定互联网诊疗服务体系的框架和指标池,选取相关领域专家18人作为咨询对象,应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通过层次分析法确... 目的:构建公立医院互联网诊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为开展高质量互联网诊疗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确定互联网诊疗服务体系的框架和指标池,选取相关领域专家18人作为咨询对象,应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构成最终指标体系。结果:构建了含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8项和三级指标24项的公立医院互联网诊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一级指标按照权重大小依次为可靠性(0.565)、有效性(0.242)和一致性(0.193);二级指标权重最高的前3个分别为诊疗系统安全性(0.270)、诊疗合规性(0.221)和医疗质量一致性(0.119);三级指标权重最高的前3个分别为患者个人隐私保护(0.105)、药品安全管理(0.095)和诊疗数据安全性(0.092)。结论: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的公立医院互联网诊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以为后续开展公立医院互联网诊疗服务质量评价提供有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诊疗 互联网医疗 服务质量评价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模式下医生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云秋 刘帅兵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17-823,828,共8页
目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模式背景下,构建医生服务质量评价框架模型及指标体系,为医疗机构管理部门对医生能力考核及医生提升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参考技术功能服务质量模型及服务质量SERVQUAL模型维度,结合医生线上线下医疗一体化... 目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模式背景下,构建医生服务质量评价框架模型及指标体系,为医疗机构管理部门对医生能力考核及医生提升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参考技术功能服务质量模型及服务质量SERVQUAL模型维度,结合医生线上线下医疗一体化服务模式特点,从专家访谈、文献调研、实体医院调研及在线医疗平台调研多渠道获取评价指标,运用德尔菲法确定最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提出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模式下医生服务质量框架模型,构建了含4个维度、20个指标的医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赋予权重。医生服务质量评价维度重要性排名为技术质量(53.06%)>程序质量(24.45%)>功能质量(15.31%)>价值质量(7.18%)。结论:提升医生服务质量应该以技术质量为核心,重视医疗服务安全;以程序质量为突破,实现医疗服务个性化;以功能质量为基础,强化医德医风建设;以价值质量为保障,保障群众病有所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生服务质量 线上线下一体化 评价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的基础、逻辑和原则 被引量:2
16
作者 戈双剑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9,共2页
旅游公共服务是游客满意度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建立适应、反映、引领和推动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旅游公共服务 满意度提升 质量发展 评价体系 重要影响因素 旅游业 游客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研究
17
作者 伍音子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12期63-67,共5页
本文按照层次性、代表性和可行性的评价体系构建原则,围绕高质量发展理念,参考相关研究,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保障5大发展维度,析出20个农业产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衡量评价指标,并邀请农业经济领域的13位专家对各个维度、各个指标... 本文按照层次性、代表性和可行性的评价体系构建原则,围绕高质量发展理念,参考相关研究,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保障5大发展维度,析出20个农业产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衡量评价指标,并邀请农业经济领域的13位专家对各个维度、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主观赋值。通过“主观赋权+客观测序”的方式确定指标权重,最终构建农业产业服务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以期为科学、全面地测度农业产业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服务 质量发展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胡婷婷 张庆娥 +1 位作者 吕松青 王雪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3-56,共4页
目的:利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远程医疗服务质量进行探讨,并初步构建远程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框架,为远程医疗服务发展与改进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的思路。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结合工作实际情况筛选确定初步评价指标,制定专家咨询问卷。基... 目的:利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远程医疗服务质量进行探讨,并初步构建远程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框架,为远程医疗服务发展与改进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的思路。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结合工作实际情况筛选确定初步评价指标,制定专家咨询问卷。基于德尔菲法向国内16位专家进行2轮问卷调查,对专家基本情况、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意见集中度、专家意见协调程度、信度分析及效度进行统计与评价,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两轮权威系数为0.72和0.74,第一、二轮意见提出率分别为37.50%、12.50%,第一轮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2~0.28,第二轮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45~0.51,两轮克隆巴赫α系数均>0.7,最终确定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34个。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公立医院远程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科学、客观、全面,可为远程医疗服务评价及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菲法 公立医院 远程医疗服务 服务质量评价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医疗服务整体管理与质量控制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研究概述 被引量:5
19
作者 江捍平 谢若斯 +6 位作者 韩春艳 樊宏 赵志广 黄丽佳 初笑宇 周复 卢祖洵 《中国医院管理》 2009年第11期68-70,共3页
针对深圳市医疗服务整理管理与质量控制评估体系,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该指标体系的合理性、稳定性、信度、效度、区分度、内部联系等方面进行客观全面的理论评析,为指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最终综合评价模型的确定提供... 针对深圳市医疗服务整理管理与质量控制评估体系,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该指标体系的合理性、稳定性、信度、效度、区分度、内部联系等方面进行客观全面的理论评析,为指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最终综合评价模型的确定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 整体管理 质量控制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医防融合服务质量现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24
20
作者 郭佳 孙华君 +4 位作者 陈营 张佳雯 张雅欣 马莹 杜汋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8期3489-3495,共7页
背景当前我国学者不断探索基于医防融合的慢性病管理模式,但其量化评估研究匮乏,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尚处于初级阶段。目的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医防融合服务质量现场评价指标体系,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医防融合服务质量提升... 背景当前我国学者不断探索基于医防融合的慢性病管理模式,但其量化评估研究匮乏,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尚处于初级阶段。目的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医防融合服务质量现场评价指标体系,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医防融合服务质量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政策归纳法、专家访谈法初步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医防融合服务质量现场评价指标体系。于2022年6—8月,运用德尔菲法对17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咨询结果确定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初步构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医防融合服务质量现场评价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组成。两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1;三级指标重要性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39(χ^(2)=8.76,P<0.05)、0.275(χ^(2)=4.15,P<0.05),三级指标可行性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34(χ^(2)=19.63,P<0.05)、0.248(χ^(2)=12.43,P<0.05)。最终形成包括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医防融合服务质量现场评价指标体系,5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均为0.2000。结论本评价指标体系对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升医防融合服务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但也要视具体情况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动态调整,以使其能够切实反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医防融合服务质量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医防融合 慢性病 服务质量 指标体系 现场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