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评价与对策:基于卫生公平的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郑卫荣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第4期102-105,共4页
在卫生公平理念和视角下,通过对浙江农村不同经济地区的考察,揭示了浙江农村基层卫生资源相对不足、农民总体满意度较低,农民就医习惯不够理性、基层卫生资源利用率有待提升,区域性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差异显著、均等化程度较低,新农... 在卫生公平理念和视角下,通过对浙江农村不同经济地区的考察,揭示了浙江农村基层卫生资源相对不足、农民总体满意度较低,农民就医习惯不够理性、基层卫生资源利用率有待提升,区域性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差异显著、均等化程度较低,新农合医疗保障能力偏弱、各地区实施效果差异较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投入机制、加强卫生筹资和供给能力,尊重区域性需求差异、优化医疗卫生服务结构,健全新农合制度、强化基本医疗保障机制,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加强服务能力建设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公平 医疗卫生服务 医疗卫生服务评价 新农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医疗服务供给侧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的起源、发展与创新方向
2
作者 邓剑伟 田慧琳 +1 位作者 李雅欣 杨添安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82-288,共7页
由于医改的深入与医患矛盾的上升,医疗服务质量评价对于从供给侧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为系统梳理国内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起源、发展与趋势,进而改进评价体系,通过文献回顾与纵向的研究比较,研究发现我... 由于医改的深入与医患矛盾的上升,医疗服务质量评价对于从供给侧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为系统梳理国内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起源、发展与趋势,进而改进评价体系,通过文献回顾与纵向的研究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发展共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的以医院自身经营性、经济性指标为主的评价;第二阶段是以'患者为中心',医疗质量与患者利益相结合的评价;第三阶段是综合性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即医疗质量与医院服务、医疗过程与医疗结果并重.虽然我国的医疗评价体系正趋于完整完善,但仍存在缺乏理论指导、指标设计混乱、多套指标体系并存、缺乏统一评估工具等问题.因此,为具体发现并解决我国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运用欧盟通用评估框架(CAF)进行指标体系设计,从而改善医疗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 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发展阶段 创新方向 通用评估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社会稳定风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公立医院患者调查 被引量:2
3
作者 林燕铭 代聪 +3 位作者 张皓驰 陈博 吴瑶 吴明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87-693,共7页
目的从患者角度分析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政策社会稳定风险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7年A市公立医院患者调查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社会稳定风险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39人,患者认为静坐合理率... 目的从患者角度分析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政策社会稳定风险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7年A市公立医院患者调查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社会稳定风险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39人,患者认为静坐合理率和静坐参与意向率为分别为32.8%和17.6%。控制其他因素后,患者类型、年龄、基本医保类型、家庭医疗支出占家庭收入比例、信任医生、医疗费用评价是认为合理率的影响因素(P<0.05)。控制其他因素后,患者类型、年龄、家庭医疗支出占家庭收入比例、信任医生、医疗费用评价是静坐参与意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中,研究对象的家庭经济负担越重,认为静坐合理率、静坐参与意向率、引发社会稳定风险可能越高;满意度越高,认为静坐合理率、静坐参与意向率、引发社会稳定风险可能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 社会稳定风险 医疗服务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PSIS法在某三甲医院DRG综合评价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翔 李胜利 王人颢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74,共4页
目的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评价指标研究综合评价医院临床科室医疗服务能力与效率的评价方法。方法以2022年徐州市某三甲医院的住院病案首页数据为样本,通过国家医疗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组1.1版分组系统获取DRG相关指标,基于DRG组数... 目的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评价指标研究综合评价医院临床科室医疗服务能力与效率的评价方法。方法以2022年徐州市某三甲医院的住院病案首页数据为样本,通过国家医疗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组1.1版分组系统获取DRG相关指标,基于DRG组数、病例组合指数(CMI)、时间消耗指数(TEI)、费用消耗指数(CEI),采用TOPSIS法对临床科室医疗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医疗服务覆盖范围最广的是普外科,DRG组数为325组;医疗服务难度最高的是急诊科,CMI为1.45;时间效率最高的是眼科,TEI为0.56;费用效率最高的是皮肤科,CEI为0.36;TOPSIS综合评价显示: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儿科、全科医学科、急诊科、普外科、消化内科,排名后5位的分别是口腔科、烧伤科、骨科、神经外科、冠心病监护病房。结论基于DRG的TOPSIS法综合医疗服务能力与医疗服务效率两个维度对临床科室进行横向比较,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合理、准确,可以为医院精细化管理提供方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SIS法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医疗服务评价 医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