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本地差分隐私的可穿戴医疗设备流数据隐私保护方法
1
作者 赵锋 范淞 +1 位作者 赵艳琦 陈谦 《信息网络安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0-712,共13页
可穿戴医疗设备实时产生的医疗数据为健康监测及慢性病管理提供了实时监测与个性化管理的便利。然而,这类医疗数据(如心率、血糖)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着隐私泄露的风险,尤其是在需要与第三方机构进行数据共享时。因此,如何保护可穿戴医疗... 可穿戴医疗设备实时产生的医疗数据为健康监测及慢性病管理提供了实时监测与个性化管理的便利。然而,这类医疗数据(如心率、血糖)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着隐私泄露的风险,尤其是在需要与第三方机构进行数据共享时。因此,如何保护可穿戴医疗设备产生的医疗数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本地差分隐私的可穿戴医疗设备流数据隐私保护方法。首先,根据原始流数据特点识别出能够有效表示曲线趋势的显著点,将冗余点删除以减少隐私预算的消耗,并根据显著点的时间尺度自适应生成随机噪声。然后,结合Laplace机制为显著点添加随机噪声以保护数据隐私。为了防止攻击者根据噪声显著点中蕴含的统计信息推断原始数据流的隐私信息,在方案中设计卡尔曼滤波机制对冗余点数据进行预测,生成虚拟显著点并实现数据流曲线的重构。基于PAMAP真实数据集的实验表明,在相同隐私预算下,文章方案相比现有可穿戴医疗设备隐私保护方案具有更高数据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医疗设备 流数据 本地差分隐私 隐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安全方法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彩霞 王向东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365-369,共5页
针对可穿戴医疗设备应用中所存在的隐私保护和安全问题,在分析了已有生物密钥和量子密钥的优缺点的基础上,给出了将两者结合并用于可穿戴医疗设备安全保护中的思路;针对可穿戴医疗设备组成的异构网络的数据安全传输问题,在分析已有的密... 针对可穿戴医疗设备应用中所存在的隐私保护和安全问题,在分析了已有生物密钥和量子密钥的优缺点的基础上,给出了将两者结合并用于可穿戴医疗设备安全保护中的思路;针对可穿戴医疗设备组成的异构网络的数据安全传输问题,在分析已有的密钥预分配方案的基础上,提出将其应用于可穿戴医疗设备构成的动态、异构网络中,为解决可穿戴医疗设备数据安全传输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医疗设备 量子密钥 生物密钥 异构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穿戴医疗设备用于生命体征测量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12
3
作者 周陶 刘玉兰 丁小容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可穿戴医疗设备用于生命体征监测记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式,以60例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为对象,在6:00、10:00、14:00、18:00分别使用可穿戴医疗设备(实验法)和传统耳温枪及监护仪(传统法)监测体温、脉搏、... 目的探讨可穿戴医疗设备用于生命体征监测记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式,以60例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为对象,在6:00、10:00、14:00、18:00分别使用可穿戴医疗设备(实验法)和传统耳温枪及监护仪(传统法)监测体温、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比较两种采集方式所得数据结果及操作耗时。结果各时点两种方法测量的体温、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实验法在数据转录耗时和总耗时上显著短于传统法(均P <0. 01)。结论使用可穿戴医疗设备监测生命体征的准确性好,且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体征 监测记录 可穿戴医疗设备 蓝牙物联网中枢 护士教字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ode.js的BLE可穿戴医疗设备管理中间件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刚 闫航 +1 位作者 张亚兵 王俊红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20,共7页
为了解决可穿戴医疗设备在通用计算平台下的通信与管理问题,更好地在智能病房系统中支持对病患的生命体征监测,设计基于Node.js的低功耗蓝牙BLE(Bluetooth Low Energy)可穿戴医疗设备管理中间件,实现对BLE可穿戴医疗设备的设备连接、操... 为了解决可穿戴医疗设备在通用计算平台下的通信与管理问题,更好地在智能病房系统中支持对病患的生命体征监测,设计基于Node.js的低功耗蓝牙BLE(Bluetooth Low Energy)可穿戴医疗设备管理中间件,实现对BLE可穿戴医疗设备的设备连接、操作控制、数据处理等管理功能。同时还实现多设备的并发控制,满足医疗场景下多设备协同监测的需求。未来,各类可穿戴医疗设备借助于该系统可便捷地接入到智能病房系统中,进一步扩展可穿戴医疗设备在智能化医疗服务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功耗蓝牙 可穿戴医疗设备 健康监测 智能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技术采用元分析及其对创新鸿沟跨越的启示——以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夏恩君 张真铭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4-143,163,共11页
区别于增值性创新,预防性创新为采用者带来的收益难以直接观察,创新决策过程较少得到学者关注。为探索预防性创新接受行为的关键决定因素及其对在创新扩散过程中影响大小的变化,本元分析以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为例,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及其... 区别于增值性创新,预防性创新为采用者带来的收益难以直接观察,创新决策过程较少得到学者关注。为探索预防性创新接受行为的关键决定因素及其对在创新扩散过程中影响大小的变化,本元分析以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为例,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及其扩展模型、隐私计算模型、创新扩散理论与健康信念模型构建了概念模型并收集了28项研究对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本元分析中选取的变量可有效预测用户预防性创新的采用;②随着投稿年份增加,态度、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绩效期待、努力期待、社会影响、便利条件、娱乐动机、信任、兼容性、顾客创新对使用意愿,健康信念对感知有用性之间的显著关系逐渐增强。此外,感知益处、感知隐私风险也显著影响使用意愿;③随着创新产品的扩散,用户对产品提出更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创新 采用影响因素 调节效应 鸿沟跨越 元分析 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NG在可穿戴人体健康状态监测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龙飞 高国伟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共5页
本文将深入阐述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的基本工作原理、不同的运行模式以及结构制备与性能优化的方法;重点归纳和分析TENG在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及脉诊监测两大方面的应用实践,其中,智能可穿戴医疗涵盖了人体康复、植入式技术等领域,而脉... 本文将深入阐述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的基本工作原理、不同的运行模式以及结构制备与性能优化的方法;重点归纳和分析TENG在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及脉诊监测两大方面的应用实践,其中,智能可穿戴医疗涵盖了人体康复、植入式技术等领域,而脉诊监测则主要涉及脉搏、心跳及呼吸等关键生理指标的监测。本文分析了各种基于TENG的可穿戴医疗器件在能量收集和自供电传感方面的应用,并展望TENG在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纳米发电机 智能可穿戴医疗 植入式 脉诊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基软体机器人结构设计与驱动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梦馨 李浩云 +1 位作者 Iqbal M Irfan 孙丰鑫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针对现有软体气动机器人制备成本高、设计灵活性差、功率密度低、控制技术复杂等问题,文章以鞘芯结构的涤纶∕氨纶弹性纱为基材编织针织罗纹组织,以涤纶纱为纬向衬垫纱间隔织入,形成力学各向异性的针织衬纬组织,并将该衬纬组织作为包覆... 针对现有软体气动机器人制备成本高、设计灵活性差、功率密度低、控制技术复杂等问题,文章以鞘芯结构的涤纶∕氨纶弹性纱为基材编织针织罗纹组织,以涤纶纱为纬向衬垫纱间隔织入,形成力学各向异性的针织衬纬组织,并将该衬纬组织作为包覆层与气囊内胆装配,实现具有高致动应变、低能量耗散的高性能纺织基气动机器人开发。文章通过力学性能和驱动变形测试,表征分析了衬纬组织织物层的各向异性力学特征和针脚排列方式等因素对软体机器人驱动性能、变形特征、输出力和运动状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纺织基软体机器人展现了优良的弯曲应变(弯曲曲率可达0.27 cm^(-1)),高的驱动力输出(13 N∕kg)。此外,开发的纺织基气动机器人具有低成本、设计灵活快捷、操控简单等优势,可通过编织结构设计和针脚方向的配置实现多模式的复杂变形,在可穿戴医疗康复训练设备和软体抓取器件等领域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体机器人 智能驱动器 多模式运动 医疗可穿戴 纺织结构 预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前臂内外旋震颤抑制装置结构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洪昆 侯瑞麟 +1 位作者 袁泽浩 王扬威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09-1316,共8页
针对外骨骼机器人在仿生性、便携性及人机交互性上的问题,在分析人体前臂进行内外旋过程中尺-桡骨运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形状记忆合金(SMA)弹簧驱动的人体前臂可穿戴的柔性外骨骼装置。首先,根据人体在发生静止性震颤时前臂... 针对外骨骼机器人在仿生性、便携性及人机交互性上的问题,在分析人体前臂进行内外旋过程中尺-桡骨运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形状记忆合金(SMA)弹簧驱动的人体前臂可穿戴的柔性外骨骼装置。首先,根据人体在发生静止性震颤时前臂肌肉中旋前圆肌、旋前方肌、旋后肌的运动机理,利用软件SolidWorks设计出了一种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的外骨骼装置;然后,根据SMA弹簧收缩力与轴向拉伸长度的关系,对SMA弹簧进行了通电加热,弹簧产生的收缩力带动外骨骼装置完成对静止性震颤的被动抑制;最后,通过电机带动木质假手震动来模拟患者的发病状态,并借助Vicon动态捕捉系统记录前臂表面所贴附荧光球的运动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前臂内外旋的角度有明显的下降,当分别将SMA弹簧拉伸至100 mm和120 mm时,其内外旋角度绝对平均值分别平均下降了45.07%和61.39%,该外骨骼装置可有效控制患者在震颤过程中的病症。该外骨骼的仿生性和柔顺性符合人体前臂的运动特性,其轻质、便携性可提高日常生活活动中的辅助效果,为上肢康复医疗领域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医疗设备 柔性外骨骼装置 弹簧驱动装置 震颤抑制特性 形状记忆合金(SMA) SOLIDWORKS 仿生性 运动捕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电磁干扰的心电信号监测系统 被引量:3
9
作者 贾大功 赵静 +4 位作者 张红霞 严英占 綦宏志 明东 刘铁根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65-1174,共10页
为了实现电磁干扰环境下的心电信号监测,提出了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心电信号监测系统。论文给出了输出光电流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半波电压及插入损耗对系统灵敏度的影响。利用铌酸锂电光晶体搭建实验系统,测试了5位健康志愿者的心电信号。应... 为了实现电磁干扰环境下的心电信号监测,提出了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心电信号监测系统。论文给出了输出光电流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半波电压及插入损耗对系统灵敏度的影响。利用铌酸锂电光晶体搭建实验系统,测试了5位健康志愿者的心电信号。应用提出的系统和电学心电信号采集系统分别测试了正常环境及电磁环境下志愿者的心电信号。测试结果表明:在正常环境下,本系统能获得与电学心电信号采集系统同样清晰的心电信号波形;在电磁环境下,本系统获得的心电信号优于电学心电信号采集系统。最后定量计算了两者的信噪比,计算结果表明:在电磁干扰下,本系统的信噪比变化量为0.54dB(V2)/0.49dB(V4),而电学心电信号采集系统的信噪比变化量为24.07dB(V2)/16.75dB(V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赫曾德干涉 铌酸锂电光晶体 可穿戴医疗设备 心电信号监测 电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