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村并居”对农村公共医疗服务可及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菁 魏晗熙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合村并居”是健全乡村治理规划、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此过程中跟进提升农村公共医疗服务是保障农村居民民生的重要基础。基于2006—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合村并居”政策实施对公共医疗服务可及... “合村并居”是健全乡村治理规划、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此过程中跟进提升农村公共医疗服务是保障农村居民民生的重要基础。基于2006—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合村并居”政策实施对公共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影响,并从农村人口集聚和医疗财政支出有效利用两方面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合村并居”在全国范围内显著提高了农村公共医疗服务可及性;(2)在“合村并居”优化农村卫生服务布局过程中,医疗财政支出有效利用发挥显著正向中介效应,农村人口集聚则表现出遮掩效应(与预期相反);(3)“合村并居”对农村公共医疗服务可及性的改善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在人口稠密省份达到了显著的推动效果,对人口密度较低地区则不明显;对财政实力较弱省份助益相对更多,对财政强省则仅显著促进了农村公共医疗服务可获得性,而可接近性并未显著提升。整体而言,“合村并居”的实施对南部地区省份农村公共医疗服务可及性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据此,建议在稳步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更加注重“合村并居”模式的优化,顺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农村公共医疗服务配置,有效推进区域间公共医疗服务的均等化和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村并居” 医疗服务可及性 医疗资源配置 中介效应 遮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LHLS数据的医疗服务可及性与老年人健康的性别差异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灿 杨乐 +3 位作者 孙玉芳 姚典瑞 陆姣 程景民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1-584,共4页
目的:探讨医疗服务可及性与不同性别老年人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改善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提出可行性的参考建议。方法:选取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调查数据,运用多重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家庭年医疗服务总支出”... 目的:探讨医疗服务可及性与不同性别老年人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改善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提出可行性的参考建议。方法:选取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调查数据,运用多重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家庭年医疗服务总支出”与老年人健康水平呈负相关(P<0.001)。“居民医疗保险情况”“居民生病就医情况”与老年人健康水平呈正相关(P<0.05)。按照性别分层后,在男性组中,“家庭年医疗服务总支出”与老年人健康水平呈负相关(P<0.001),“居民生病就医情况”与老年人健康水平呈正相关(P<0.01);在女性组中,“家庭年医疗服务总支出”与老年人健康水平呈负相关(P<0.001),“居民医疗保险情况”与老年人健康水平呈正相关(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分层前后结果依然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医疗服务可及性与老年人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关系,此关系因性别而异。为有效改善老年人健康水平,应有针对性的根据性别差异扩大其医疗支出的报销比例、增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投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医疗机构转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优化医疗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可及性 老年人 自评健康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概念与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向民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33,38,共6页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在我国学界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较为匮乏,鲜有文章对可及性内涵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聚焦于此,对国内外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概念化、操作化内涵加以回顾,揭示矛盾与问题所在,得出可及性概念应当包含服务利用“机会...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在我国学界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较为匮乏,鲜有文章对可及性内涵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聚焦于此,对国内外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概念化、操作化内涵加以回顾,揭示矛盾与问题所在,得出可及性概念应当包含服务利用“机会和能力”的适配,略去服务利用的“意愿或结果”,并据此构建包含四个核心过程维度和两个适配维度的可及性评估模型,其中相应的分析维度和评估标准在实际应用时亦需因事制宜、动态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服务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 可及性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秦巴山区农村贫困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调查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秦晓明 张光 +4 位作者 何洋 姜青松 卢晓红 王海峰 刘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03-606,共4页
目的了解四川秦巴山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及性现状,分析不同地区的医疗服务可及性差异,为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和健康扶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215户秦巴山区农村居民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一对一”调查... 目的了解四川秦巴山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及性现状,分析不同地区的医疗服务可及性差异,为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和健康扶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215户秦巴山区农村居民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一对一”调查。结果四川秦巴山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配置为每千人口1.44人、平均年总诊疗人次为24455人次,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可及性差,成人免疫接种率低;形成了患者10~30分钟就医圈,88.40%调查对象患病后首先选择诊所/村卫生室、卫生院就诊;81.86%调查对象对住院或诊治总体满意,84.65%调查对象认为在看病方便程度上有大幅改善,74.42%调查对象认为与3年前比较,看病费用有了大幅度下降;对医疗服务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设备条件差、看病时等候时间过长以及提供不必要服务等:结论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建立乡镇区域医疗中心、区域公共卫生中心,多元化、多途径形成“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切实解决山区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山区 农村贫困居民 医疗卫生可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服务可及性对老年人慢性病治疗影响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李从容 王萍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92-595,610,共5页
目的:分析医疗服务可及性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疾病治疗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中患有慢性病老年人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和KHB分解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济可及性方面,老人个人每月养老金与子女经济支持越多,老人... 目的:分析医疗服务可及性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疾病治疗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中患有慢性病老年人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和KHB分解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济可及性方面,老人个人每月养老金与子女经济支持越多,老人实施治疗行为的可能性越大;可保障性方面,老人所在家庭过去一年医疗支出占全部支出的比例每增加1%,实施治疗行为的几率将增加0.9%;地理可及性方面,距离最近医疗机构越近的老年慢性患者实施治疗行为的可能性越大;可接受性方面,对本地医疗服务质量、成本和价格的满意度越高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治疗行为的可能性越高;过去一年住院疗服务利用在医疗服务可及性对慢性病老人治疗行为影响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基于研究结果,需要不断提高老人医疗服务经济可及性,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医疗机构转移,完善医疗服务供给侧质量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病 医疗服务可及性 慢性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不平等视角下医疗服务可及性对老年健康的影响——基于CLHLS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7
6
作者 郭爱妹 顾大男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0-69,共10页
随着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如何促进老年健康成为学术界及政策制定者亟需关注的重要议题。基于2005年、2008年、2011年及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以健康不平等理论为研究视... 随着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如何促进老年健康成为学术界及政策制定者亟需关注的重要议题。基于2005年、2008年、2011年及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以健康不平等理论为研究视角,探讨医疗服务可及性对老年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医疗服务可及性与老年健康之间呈显著相关,医疗服务不可及会显著增加老年人IADL、ADL及认知功能障碍和死亡风险;且这种关系随性别、年龄及城乡呈现出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医疗服务可及性对女性老人健康结果的影响大于男性老人;对低龄和中龄女性老人与中高龄男性老人的影响大于同性别的其他年龄组;与城镇老人相比,医疗服务可及性对农村老人健康结果的影响更大。医疗服务可及性对老年健康影响的性别、年龄及城乡差异,与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所遭遇的不公平制度环境有关。研究的政策意义在于,在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提升医疗保障制度在不同性别、年龄以及城乡之间的公平性来提高老年人医疗服务可及性,消弭由于制度不公平而带来的健康不平等,从而降低老年人IADL、ADL及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及死亡风险,实现老年群体的健康老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可及性 老年健康 性别差异 年龄差异 城乡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分析框架:复杂性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董建新 杨华 +2 位作者 徐小琴 卢东民 吴素雄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7-11,共5页
将医疗卫生服务主体的多元性、客体的复杂性、因素的多样性、作用的交互性、关系的交叉性、目标的困难性,以及“反馈回路”的互嵌性充分融合,进而形成了基于供需双方适合度的医疗服务系统复杂性要素、综合保障系统、地理和环境因素、组... 将医疗卫生服务主体的多元性、客体的复杂性、因素的多样性、作用的交互性、关系的交叉性、目标的困难性,以及“反馈回路”的互嵌性充分融合,进而形成了基于供需双方适合度的医疗服务系统复杂性要素、综合保障系统、地理和环境因素、组织和个人因素、经济和社会因素、技术和生物因素以及健康与幸福概念之间作用与反作用的动态关系。这些动态关系是复杂性在医疗服务中的具体体现,它要求可及性的分析框架建构必须基于内部要素组合与外部环境间的动态关系评价,并与地方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背景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 可及性分析框架 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服务可及性与社会资本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影响--基于CLHLS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锦丹 闵淑慧 +2 位作者 郭芮绮 成晓芬 李贝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65-768,800,共5页
目的:探讨医疗服务可及性与社会资本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影响,为老年人健康促进提供对策建议。方法: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8年数据,建立Ordered Logit模型分析医疗服务可及性、社会资本及其交互作用对老年人自评健... 目的:探讨医疗服务可及性与社会资本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影响,为老年人健康促进提供对策建议。方法: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8年数据,建立Ordered Logit模型分析医疗服务可及性、社会资本及其交互作用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影响,并使用Shapley值分解法解释医疗服务可及性和社会资本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的贡献程度。结果:共纳入65岁及以上老年人8621名,回归分析显示,纳入控制变量后,医疗服务可及性与社会资本均正向影响老年人自评健康(P<0.05);Shapley值分解结果显示,医疗服务可及性与社会资本对老年人健康差异的贡献率分别为40.99%和39.04%;可获性与人际信任的交互项对老年人自评健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P<0.05)。结论:医疗服务可及性对老年人自评健康有显著影响,其中经济可及性对老年人自评健康差异的贡献率最大;社会资本对老年人自评健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社会参与对老年人自评健康差异的解释度最强;较高的人际信任水平能强化医疗服务可及性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建议通过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和构建高质量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促进老年人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可及性 社会资本 老年人 自评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服务可及性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吴晶 郎颖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2-915,共4页
目的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意味着医疗卫生的可获得性,对人群健康的改善有着重要作用,在不断加剧的老龄化进程中,探析医疗服务可及性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十分必要。方法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8的调查数据,构建OLS回... 目的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意味着医疗卫生的可获得性,对人群健康的改善有着重要作用,在不断加剧的老龄化进程中,探析医疗服务可及性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十分必要。方法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8的调查数据,构建OLS回归模型进行定量的回归分析,通过替换自变量的方法进行基本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检验及采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结果 Mann-Whitney U检验初步显示在医疗服务可及性方面有差异的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同,OLS回归进一步证实了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对该群体的健康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医疗服务不可及会降低老年人ADL(日常活动能力),且回归结果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借助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仍然显著。结论通过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空间及经济上提升老年人获得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突显社会与政府的主导地位,改进与公共服务体系相配套的结构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 医疗服务可及性 老年人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研究:分析框架及比较 被引量:11
10
作者 代佳欣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95,共11页
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策略。然而,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理论贫瘠的问题仍然突出。西方福利理论的兴起,推动了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研究在政治学和行政学领域的抬头。自1968年Ronald Andersen提出可及性... 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策略。然而,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理论贫瘠的问题仍然突出。西方福利理论的兴起,推动了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研究在政治学和行政学领域的抬头。自1968年Ronald Andersen提出可及性概念以来,诸学者加入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研究领域,形成了“医疗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形成原理分析框架”“医疗卫生服务适配度模型”和“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嵌入型分析框架”等经典分析框架,集中探讨了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概念内涵、形成机理和构成维度等可及性研究的重要方面。系统梳理和比较西方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经典分析框架,能够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本土研究提供借鉴之靶向,进而拓展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本土研究参与国际理论对话之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医疗卫生服务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 健康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定地理环境下远程医疗服务的体系安排与模式创新 被引量:12
11
作者 田翀 杨孟姝 方鹏骞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12,共3页
中国地形复杂,海陆兼备,这样的地理特征一方面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在山区、海岛等一些特殊地理环境下,常常存在人口密度低、交通不便、医疗资源可及性较差的问题。远程医疗... 中国地形复杂,海陆兼备,这样的地理特征一方面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在山区、海岛等一些特殊地理环境下,常常存在人口密度低、交通不便、医疗资源可及性较差的问题。远程医疗协作网是由牵头单位与基层、偏远和欠发达地区医疗机构建立远程医疗服务网络。文章对远程医疗服务在特定地理环境下的体系安排与模式创新进行探讨,提出特殊地理环境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医疗协作网 特殊地理环境 医疗资源可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医疗救助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从救济型向发展型模式过渡 被引量:17
12
作者 顾昕 《学习与实践》 2006年第8期104-110,共7页
由于医疗保障不健全,城市贫困人群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下降。2005年,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开始在全国推开。在试点中,绝大多数城市沿袭了扶贫济困的思路,着重对少数因大病致贫的家庭给予接济。少数城市则采取了综合型医疗救助模式,致力于为所... 由于医疗保障不健全,城市贫困人群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下降。2005年,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开始在全国推开。在试点中,绝大多数城市沿袭了扶贫济困的思路,着重对少数因大病致贫的家庭给予接济。少数城市则采取了综合型医疗救助模式,致力于为所有贫困人群提供医疗保障,让他们有能力看病治病。后一种模式注重维护贫困人群的健康,帮助他们提升自己改善生计的能力,是一种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思路,对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极为有益,值得提倡。推进这一模式,所需财政拨款不过约108亿元,完全在各级政府的财力可承受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救助 医疗服务可及性 初级卫生保健 医疗保障 发展型社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农户医保参与和城乡健康受益公平 被引量:2
13
作者 韦钦文 张永峰 路瑶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4,共12页
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OLS、Logit模型和3SLS等多重方法考察支付数字化对农户医保参与的影响并探讨二者在促进城乡健康受益公平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第一,支付数字化显著促进了农村户籍人口的医保参与,且对老龄人口和转移... 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OLS、Logit模型和3SLS等多重方法考察支付数字化对农户医保参与的影响并探讨二者在促进城乡健康受益公平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第一,支付数字化显著促进了农村户籍人口的医保参与,且对老龄人口和转移就业农户医保参与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第二,支付数字化能够缓解医保参与中的信息不对称、提高农户医保参与可获得性和健康素养,进而提高其医保参与意愿。第三,支付数字化缩小了城乡健康差距,有助于实现城乡健康受益公平;医保参与和医疗可及性是支付数字化促进城乡健康受益公平的程序路径,但同时考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条件下的医保参与反而加剧了城乡健康不平等,仅考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情境下的医保参与展现出更好的公平性,揭示了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并轨的重要性。第四,支付数字化对农户的商业医疗保险参与同样存在收入效应,说明中国当前的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具有互补性质。基于上述结论,有必要全面提高农村地区数字化水平,积极推动医保参与和变更线上办理;同时,应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实现城乡医疗保险服务均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付数字化 医保参与 健康受益公平 医疗可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华留学生医疗健康服务的可及性:以北京七所高校为例
14
作者 韩克庆 朴现玉 《社会保障研究》 2025年第3期15-25,共11页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人才流动愈加频繁,来华外国留学生对本地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其医疗保障获取与服务利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为深入理解留学生的医疗保障需求及现实挑战,以医疗服务利用行为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包含潜在...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人才流动愈加频繁,来华外国留学生对本地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其医疗保障获取与服务利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为深入理解留学生的医疗保障需求及现实挑战,以医疗服务利用行为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包含潜在的结构性可及、潜在的过程性可及、实现的客观可及和主观可及四个维度的医疗服务可及性分析框架,结合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式深度访谈,系统探讨在华留学生医疗服务可及性的现状、问题及其制度成因。研究发现,医疗健康服务信息获取的有效性与传递效率显著影响了留学生的医疗服务利用行为,进而影响其对医疗保障政策的认知水平、信任基础与实际利用率。语言支持不足、政策宣传滞后及参保渠道单一是制约信息获取的主要因素,限制了其潜在过程性与结构性可及,亦削弱了主观满意度。提升信息传递有效性与服务公平性,是改善医疗服务体验、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国际化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可及性 经济全球化 在华留学生 医疗服务利用行为模型 社会保障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德胜社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远程筛查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梁舒婷 才艺 +4 位作者 白向丽 仝其哲 邓洵 石璇 黎晓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开发远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筛查系统,评估社区DR远程筛查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于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北京市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社区DR远程筛查系统,... 目的开发远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筛查系统,评估社区DR远程筛查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于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北京市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社区DR远程筛查系统,于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联合北京市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北京德胜社区开展糖尿病患者的基线特征调查,共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1355例2473眼行视力检查,并以免扩瞳数码眼底照相机和互联网传输技术为基础,在社区采集受检者眼前节及眼底图像,传输图像至医院读片中心,由有经验的医师分析图像后反馈结果,比较远程筛查系统与传统扩瞳检查法DR筛查结果与分级的一致性,并分析2种筛查方式的优劣势。结果受检眼的视力分布:视力≤0.05者103眼,占4.2%;视力〉0.05~0.3者780眼,占31.5%;视力〉0.3者1590眼,占64.3%。远程筛查系统的眼底照片读片与扩瞳后检眼镜检查DR诊断分级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95),二者对黄斑水肿诊断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63);二者对有无视网膜光凝及光凝分级的诊断结果一致(Kappa=1.000)。远程筛查单个样本用时约10min,明显短于扩瞳后眼底检查的23min,远程筛查系统的随访率为75.2%。结论本研究组建立的DR远程筛查系统与传统扩瞳眼底检查的结果一致性好,加入随访要求的DR分级标准的筛查随访率高,可以满足DR筛查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 群体筛查 医疗服务可及性 远程医疗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诊疗政策实施对中国老年人健康不平等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潘昌健 杨晶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9-60,共12页
本文基于2011—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综合运用RIF-CI-OLS模型和路径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分级诊疗政策实施对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分级诊疗政策确实缓解了老年人之间的健康不平等。... 本文基于2011—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综合运用RIF-CI-OLS模型和路径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分级诊疗政策实施对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分级诊疗政策确实缓解了老年人之间的健康不平等。从作用机制来看,实施分级诊疗政策从医疗设施、卫生人员队伍、保健相对支付能力和医疗费用补偿比例四个方面提高了老年人的医疗卫生可及性,进而对老年人健康不平等发挥显著的缓释效应。为持续降低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程度,应着力于加强基层设施和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困难老年群体的健康保障水平,并强化分级诊疗政策对医疗卫生服务价格的管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诊疗 老年人 健康不平等 医疗卫生可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