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概念与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向民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33,38,共6页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在我国学界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较为匮乏,鲜有文章对可及性内涵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聚焦于此,对国内外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概念化、操作化内涵加以回顾,揭示矛盾与问题所在,得出可及性概念应当包含服务利用“机会...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在我国学界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较为匮乏,鲜有文章对可及性内涵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聚焦于此,对国内外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概念化、操作化内涵加以回顾,揭示矛盾与问题所在,得出可及性概念应当包含服务利用“机会和能力”的适配,略去服务利用的“意愿或结果”,并据此构建包含四个核心过程维度和两个适配维度的可及性评估模型,其中相应的分析维度和评估标准在实际应用时亦需因事制宜、动态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服务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 可及性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分析框架:复杂性视角 被引量:2
2
作者 董建新 杨华 +2 位作者 徐小琴 卢东民 吴素雄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7-11,共5页
将医疗卫生服务主体的多元性、客体的复杂性、因素的多样性、作用的交互性、关系的交叉性、目标的困难性,以及“反馈回路”的互嵌性充分融合,进而形成了基于供需双方适合度的医疗服务系统复杂性要素、综合保障系统、地理和环境因素、组... 将医疗卫生服务主体的多元性、客体的复杂性、因素的多样性、作用的交互性、关系的交叉性、目标的困难性,以及“反馈回路”的互嵌性充分融合,进而形成了基于供需双方适合度的医疗服务系统复杂性要素、综合保障系统、地理和环境因素、组织和个人因素、经济和社会因素、技术和生物因素以及健康与幸福概念之间作用与反作用的动态关系。这些动态关系是复杂性在医疗服务中的具体体现,它要求可及性的分析框架建构必须基于内部要素组合与外部环境间的动态关系评价,并与地方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背景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 可及性分析框架 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研究:分析框架及比较 被引量:12
3
作者 代佳欣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95,共11页
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策略。然而,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理论贫瘠的问题仍然突出。西方福利理论的兴起,推动了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研究在政治学和行政学领域的抬头。自1968年Ronald Andersen提出可及性... 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策略。然而,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理论贫瘠的问题仍然突出。西方福利理论的兴起,推动了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研究在政治学和行政学领域的抬头。自1968年Ronald Andersen提出可及性概念以来,诸学者加入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研究领域,形成了“医疗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形成原理分析框架”“医疗卫生服务适配度模型”和“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嵌入型分析框架”等经典分析框架,集中探讨了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概念内涵、形成机理和构成维度等可及性研究的重要方面。系统梳理和比较西方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经典分析框架,能够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本土研究提供借鉴之靶向,进而拓展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本土研究参与国际理论对话之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医疗卫生服务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 健康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