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2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的影响因素组态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申贤磊 何荣鑫 梁万年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973-1979,共7页
背景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难以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明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的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一直是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的明确影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的多重因... 背景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难以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明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的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一直是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的明确影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的多重因素组合与发展路径,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于2022年11月—2023年8月开展研究,数据来源于《2021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中国统计年鉴》等。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为结果变量,以大数据应用、医疗技术、政府关注、体系整合、医疗资源、健康需求6个变量为条件变量,开展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研究。结果高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组态分析结果显示,共有4种组态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可归纳为“技术-环境型”“组织-环境型”“技术-组织-环境型”3种模式。组态1:大数据应用*~医疗技术*~政府关注*~体系整合*医疗资源。组态2:~大数据应用*~医疗技术*体系整合*医疗资源*~健康需求。组态3:大数据应用*医疗技术*体系整合*医疗资源*健康需求。组态4:大数据应用*~政府关注*体系整合*医疗资源*健康需求。(*表示“且”,~表示“非”)。4种组态解的一致性为0.926,解的覆盖度为0.612,原始覆盖度为0.314~0.396,唯一覆盖度为0.017~0.083。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的组态有所不同。结论加大对基层的医疗资源投入,目前仍是提高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的普适措施,但也要注意技术条件、组织条件、环境条件各种因素的有效结合。东、中、西部地区间的驱动路径存在着明显差异,各地区应结合自身发展禀赋及条件因素,选择不同的驱动路径,合理配置有限的医疗资源,有针对性地改善条件,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绩效,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服务绩效 定性比较分析 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工具与创新对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信息化的影响
2
作者 吴琼 焦润达 +1 位作者 王勐 邱五七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03-809,共7页
目的探索政策工具与创新对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信息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网络爬虫工具收集2009-2023年公开发布的与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信息化相关的中央政策文件,采用词频分析与词频-逆文件频率(TF-IDF)权重计算方法提取核心关键词,从... 目的探索政策工具与创新对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信息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网络爬虫工具收集2009-2023年公开发布的与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信息化相关的中央政策文件,采用词频分析与词频-逆文件频率(TF-IDF)权重计算方法提取核心关键词,从政策工具和政策创新过程2个维度进行政策文本内容分析,采用指数增长模型拟合政策工具演化趋势。结果在纳入的45项中央政策文本中,总计使用政策工具178次,需求面政策工具占比最高(71次,39.89%),反映出政策对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多样化需求的响应;供给面政策工具共被使用51次,其中“信息系统及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工具使用频次最高(33次),反映出国家加大数字基础设施与技术投入的导向。从政策创新过程看,政策工具主要作用于政策创新的采纳阶段(55.06%),其次是执行阶段(38.20%),最少用于发起阶段(6.74%);发起阶段受3类政策工具的影响较为均衡,采纳阶段受需求面政策工具影响最多,执行阶段受供给面政策工具影响最多。这种变化趋势反映出近年来政策重心由价值引导逐步转向操作性和落地性,体现出政策对数字技术推进、治理能力提升等现实需求的适应。结论不同类型政策工具在信息化创新各阶段具有差异化效用,这表明需要将政策工具与政策创新各阶段精准匹配,有针对性推进信息化进程;同时细化和完善现行顶层政策文件,明确界定相关政策理念;此外,针对偏远和贫困地区信息化基础建设滞后,细化政策理念执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信息化 政策工具 政策创新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应用与挑战 被引量:15
3
作者 闫温馨 胡健 +2 位作者 曾华堂 刘民 梁万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基层医疗系统是实现健康公平的关键。我国面临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基层医生数量短缺以及慢性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的严峻挑战。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在医疗系统中发挥出了强大优势,本文深入探讨了大模型在基层医疗系统中的应用及其面临的挑... 基层医疗系统是实现健康公平的关键。我国面临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基层医生数量短缺以及慢性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的严峻挑战。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在医疗系统中发挥出了强大优势,本文深入探讨了大模型在基层医疗系统中的应用及其面临的挑战,提出应进一步深化大模型的应用,以辅助基层医生常见病诊疗,推动智能化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托底“老少边穷”地区基层卫生服务,激发全科医学的飞跃性发展,并推进大模型在全科诊疗与基层卫生服务中的产业化,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全科医学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健康公平 健康教育 慢性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Z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实践困境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昱童 刘青 +3 位作者 尹世龙 杨雨琪 季景玉 吴方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0-314,322,共6页
目的:探析陕西省Z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实践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推动西部欠发达地区同类型乡镇的乡村振兴健康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于2023年7~8月选取陕西Z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监管方3人、供给方7人和需求方205人为研究对象,采取半结... 目的:探析陕西省Z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实践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推动西部欠发达地区同类型乡镇的乡村振兴健康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于2023年7~8月选取陕西Z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监管方3人、供给方7人和需求方205人为研究对象,采取半结构式深度访谈、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收集及分析。结果:共访谈215人,提炼出8个副主题并整理归纳为3个主题,获得样本地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在“三医协同支撑受限”“分级诊疗效果阻力”“健康管理服务压力”3个维度的实践困境。结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形成受体制机制、资源要素、健康理念等多重影响。建议完善支撑体系以畅通三医协同路径、优化资源配置以提升基层服务效能、内化主动健康以助力体医融合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卫生 医疗卫生服务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医共体改革: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中国方案 被引量:1
5
作者 涂怡欣 郁建兴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0,159,共11页
“起源于安徽,发展于山西,拓展于浙江”的县域医共体改革,是中国2009年实施新医改后最重要的强基层政策工具。在地方探索与顶层设计的互动中,县域医共体改革逐渐成为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中国方案。县域医共体改革在提升基层卫... “起源于安徽,发展于山西,拓展于浙江”的县域医共体改革,是中国2009年实施新医改后最重要的强基层政策工具。在地方探索与顶层设计的互动中,县域医共体改革逐渐成为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中国方案。县域医共体改革在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效应,为国际整合医疗卫生服务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县域医共体改革目前仍然存在局限性,主要源于改革的不彻底,而这恰恰指明了县域医共体下一步改革的重点与方向,即以医保支付方式为核心,驱动县域医疗共同体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健康共同体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县域医共体 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患视角下互联网医疗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郭胜鹏 马彧 王虎峰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47,共5页
目的基于医患视角探究互联网医疗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影响。方法对331名医生和675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互联网医疗参与和利用率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关系。结果医生视角下互联网医疗与全面性(... 目的基于医患视角探究互联网医疗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影响。方法对331名医生和675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互联网医疗参与和利用率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关系。结果医生视角下互联网医疗与全面性(服务可获得性)、以家庭为中心、全面性(服务提供)、协调性(信息系统)、社区导向、协调性呈正相关,与首诊可及和持续性不相关;患者视角下互联网医疗与以家庭为中心、全面性(服务可获得性)、协调性(信息系统)、全面性(服务提供)、社区导向、首诊利用、协调性、持续性、首诊可及呈正相关。结论推行互联网医疗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需关注医患双方诉求的异同,从医生视角强化设备更新、用药保障和人才建设,从患者视角优化提升基层首诊,结合医患视角依托基层和社区将互联网医疗融入健康家庭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医疗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医生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老龄化视域下老年人数字化医疗卫生服务空间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任侨侨 郑凯 +2 位作者 陈超亿 闫泽煜 郝艳华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8-42,共5页
目的研究老年人数字化医疗卫生服务空间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破解老年群体数字就医困境、共享数字医疗发展红利、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24年8月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大庆市对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 目的研究老年人数字化医疗卫生服务空间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破解老年群体数字就医困境、共享数字医疗发展红利、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24年8月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大庆市对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00份。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老年人数字化医疗卫生服务空间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人数字化医疗卫生服务空间得分为(2.05±1.9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数字健康素养、长期居住地、数字素养是老年人数字化医疗卫生服务空间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政府、医院、企业、社会、家庭等多元主体需重视老年人数字化医疗卫生服务空间融入问题,以外部数字化就医环境的营造配合老年人数字能力的提升,从而减少老年人数字化医疗卫生服务空间挤压的不良结局,消解老年人数字化就医困境,提升老年群体数字社会医疗福祉,促进健康老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老龄化 老年人 数字化医疗卫生服务空间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模式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转诊患者次均交易费用差异比较研究
8
作者 胡春平 崔金鑫 +5 位作者 朱东方 赵秋平 王鹏飞 吴建 牛亚冬 苗豫东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6-50,56,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模式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转诊患者次均交易费用差异。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法,选取青海省D市县域医共体、河南省郑州市J区城市医疗集团和山东省N县健康管理联合体的转诊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基本信息、次均交易费用及认... 目的比较不同模式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转诊患者次均交易费用差异。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法,选取青海省D市县域医共体、河南省郑州市J区城市医疗集团和山东省N县健康管理联合体的转诊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基本信息、次均交易费用及认知评价。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次均交易费用在变量间的差异,通过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915名患者中,县域医共体、城市医疗集团和健康管理联合体次均交易费用分别为1035.05元、195.31元和700.97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医疗集团时间成本与专项投入成本均低于其他模式;高龄(县域医共体),教育水平、就业状况和转诊交通时间(城市医疗集团)和居住地(健康管理联合体)为关键影响因素;患者费用认知在模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城市医疗集团的患者次均交易费用低于县域医共体与健康管理联合体,具备“患者交易费用最低”的制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转诊患者 次均交易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驱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关键要素及路径研究:基于NCA和fsQCA的混合分析
9
作者 汤子健 韦柳丝 +3 位作者 岳林琳 徐榕泽 黎犇 李青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69-975,1038,共8页
目的:探究数字经济背景下驱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有效组态,为数字医疗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我国2022年31个省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行测度,运用NCA和fsQCA混合方法,基于组态视角分析数字经济驱动我国医疗卫生... 目的:探究数字经济背景下驱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有效组态,为数字医疗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我国2022年31个省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行测度,运用NCA和fsQCA混合方法,基于组态视角分析数字经济驱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关键要素和最佳组合路径。结果:DEA分析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31个省份医疗卫生服务的整体水平较高,均值为0.840,但省际间差异较大。组态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背景下各省份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的实现受多因素共同作用,其中数字基础设施是核心必要条件。存在3种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路径:数字创新驱动型、科技管理协同驱动型、多元均衡驱动型。非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路径也存在3种:科技-政策双重制约型、数字产业匮乏型、数字基建滞后型。结论:数字经济驱动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存在多重路径,各地应综合考量本地区医疗卫生资源禀赋和数字经济发展状况等多维因素,全面把握长处与短板,将区位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实行差异化路径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医疗卫生服务 必要条件分析(NCA)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嵌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机制与路径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政策文本分析
10
作者 郭一帆 郭森宇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77,共8页
人工智能正加速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数字化转型,政策体系在技术创新与治理变革中的引导作用日益突出。然而,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在多元政策目标与工具协同下实现深度嵌入,尚缺乏系统性理论解释。本文基于2015—2025年我国人工智能医疗... 人工智能正加速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数字化转型,政策体系在技术创新与治理变革中的引导作用日益突出。然而,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在多元政策目标与工具协同下实现深度嵌入,尚缺乏系统性理论解释。本文基于2015—2025年我国人工智能医疗卫生领域的国家级政策文本,运用扎根理论,提出“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嵌入路径”分析框架,系统揭示人工智能医疗技术嵌入路径的阶段性演进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一是我国人工智能医疗卫生政策体系经历了战略引导、场景驱动到规范治理的阶段递进,体现出政策对高复杂性技术嵌入的动态适应;二是政策目标与工具之间形成了动态耦合机制,实现了技术创新、风险治理与社会价值的协同平衡;三是技术嵌入路径由外源性的关系型嵌入向内生性的结构型嵌入演进,呈现出“制度赋权—结构耦合—规制内化”的递进机制。本研究深化了对高复杂性技术治理适应性与制度化转型的理论阐释,为优化人工智能医疗卫生政策与提升政府数字治理能力提供了理论借鉴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政策工具 技术嵌入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RVQUAL模型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旭 赖思宏 +3 位作者 陈静纯 黄群芳 林晓玲 周驰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4-279,共6页
目的:在县域医共体的建设背景下,评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质量及影响因素,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改善对策。方法:运用SERVQUAL模型,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质量的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信任性、移情性方面,形成问卷条目;通过多... 目的:在县域医共体的建设背景下,评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质量及影响因素,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改善对策。方法:运用SERVQUAL模型,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质量的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信任性、移情性方面,形成问卷条目;通过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探索筛查服务质量差距的影响因素;借助IPA象限图呈现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SERVQUAL模型各维度服务质量重要性的分布情况。结果:问卷各项条目的服务质量差距均为负值,服务保证性和移情性维度的服务质量差距得分最高,分别为-0.47±0.59分和-0.47±0.65分;服务有形性维度的服务质量差距得分最低,为-0.40±0.55分。年龄、收入情况和慢病年限是服务质量差距的影响因素。结论: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与居民的期望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应重视对低年龄、高收入和慢病病程较长的居民的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医共体 SERVQUAL模型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概念与评估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向民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33,38,共6页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在我国学界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较为匮乏,鲜有文章对可及性内涵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聚焦于此,对国内外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概念化、操作化内涵加以回顾,揭示矛盾与问题所在,得出可及性概念应当包含服务利用“机会...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在我国学界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较为匮乏,鲜有文章对可及性内涵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聚焦于此,对国内外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概念化、操作化内涵加以回顾,揭示矛盾与问题所在,得出可及性概念应当包含服务利用“机会和能力”的适配,略去服务利用的“意愿或结果”,并据此构建包含四个核心过程维度和两个适配维度的可及性评估模型,其中相应的分析维度和评估标准在实际应用时亦需因事制宜、动态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服务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 可及性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支持对我国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基于健康状况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3
13
作者 程亚林 代涛 +1 位作者 郑英 李力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5-409,414,共6页
目的:基于健康状况的中介作用,分析经济支持、健康状况对我国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机制。方法:将社会支持理论和安德森模型相结合,构建经济支持、健康状况对我国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影响机制的分析框架,并形成研究假设;利用2... 目的:基于健康状况的中介作用,分析经济支持、健康状况对我国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机制。方法:将社会支持理论和安德森模型相结合,构建经济支持、健康状况对我国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影响机制的分析框架,并形成研究假设;利用2021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与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验证。结果:(1)家庭经济支持对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均具有显著直接正向影响(P均<0.001);(2)家庭经济支持对我国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效应,受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遮掩”,直接效应为0.140(P<0.001),间接效应为-0.152(P<0.001),总效应为-0.012,总效应不显著;(3)社会经济支持对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和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均无显著直接影响;(4)社会经济支持通过中介变量(家庭经济支持),对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产生间接影响(P<0.001);(5)健康状况对我国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具有显著负向影响(P<0.001)。结论:现阶段家庭经济支持对我国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释放、健康状况提升发挥着更加直接与重要的作用,而社会经济支持是家庭经济支持的有效补充。建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不断完善多层次、多来源的经济支持保障体系,推进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满足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保障老年人群健康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经济支持 医疗卫生服务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政策系统分析——基于新木桶理论 被引量:8
14
作者 马希望 邢怡青 张亮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4-47,共4页
目的:分析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政策的内涵与特征,为政策制定与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新木桶理论,构建“政策长板-政策短板-政策缝隙-政策缺底”四维分析框架,分析政策执行差距。结果: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政策重复投入... 目的:分析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政策的内涵与特征,为政策制定与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新木桶理论,构建“政策长板-政策短板-政策缝隙-政策缺底”四维分析框架,分析政策执行差距。结果: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政策重复投入与投入不足现象并存,部分政策缺乏精准性,部门之间协同不够,对均等化和医防融合的关注度不高。结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政策仍有改善空间,应基于适长、补短、弥缝以及固底的系统观,优化政策设计,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政策设计 新木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权赋能视域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及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曹成霖 曹文文 +2 位作者 孟飞跃 胡志 白忠良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4,26,共7页
在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增权赋能理论指导下,系统总结相关研究文献,结果表明通过加强基层就医引导、注重基层卫生健康人才... 在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增权赋能理论指导下,系统总结相关研究文献,结果表明通过加强基层就医引导、注重基层卫生健康人才维护、调整卫生资源配置机制、完善服务质量评价制度等措施来实现充分增权赋能,有利于建立综合全面、连续协调、公平可及的整合型高质量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本研究进一步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持续改进与提高的策略,旨在为破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能力提升的结构性难题提供参考资料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质量改进 增权赋能 现实困境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现状、挑战及建议 被引量:11
16
作者 柯丹丹 贾楠 +1 位作者 崔埔安 何仲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
基层医疗机构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力军,是国家卫生保健系统的基石。在COVID-19疫情期间,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也凸显出许多短板。本文通过系统文献检索与分析,发现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存在患者就医需求不高、卫生... 基层医疗机构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力军,是国家卫生保健系统的基石。在COVID-19疫情期间,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也凸显出许多短板。本文通过系统文献检索与分析,发现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存在患者就医需求不高、卫生系统整合性不强、服务基础薄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不足等问题,据此提出基于“三力理论”的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策略,以期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更好地完成“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疫情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初级卫生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三五”期间新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运行效率及空间自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霄彤 毛璐 +2 位作者 李小菊 柴丽萍 芮东升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09,共9页
目的通过研究新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运行效率,分析医疗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地州差异以及原因,为建立高质量高效率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运行机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7—2021年《新疆统计年鉴》及2016—2020年新... 目的通过研究新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运行效率,分析医疗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地州差异以及原因,为建立高质量高效率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运行机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7—2021年《新疆统计年鉴》及2016—2020年新疆卫生统计年报,研究对象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包括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根据以往文献研究和数据的可获得性确定投入产出指标,选择人均GDP、年末人口数及政府卫生支出为环境变量,通过三阶段DEA模型,排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的影响,从静态角度分析十三五期间新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运行效率;使用Dagum基尼系数和莫兰指数分析效率值,探讨其有无空间依赖性。结果DEA模型显示:不考虑环境因素及随机误差的影响,十三五期间新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效率整体较好,综合效率均值为0.919;SFA回归结果显示政府卫生支出的增加可以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效率提高(P<0.01);剔除环境因素及随机干扰的影响,新疆医疗服务体系综合效率均值为0.893,多处于规模递增或不变状态,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和超变密度对区域差异的年均贡献率依次为36.05%,33.32%,30.63%,莫兰指数结果显示新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运行效率仅2016年与2019年存在空间相关性(P=0.096,P=0.040)。结论十三五期间新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运行效率处于波动状态,相较于纯技术效率而言,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亟待改善其规模结构。环境因素中政府卫生支出对效率影响较大,政府可适当增加卫生投入。各地州间效率差距明显,且疆域间差异较大,提示各疆需要针对性解决效率不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运行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老年人健康状况的空间分布及与医疗卫生服务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永奥 刘荣杭 +3 位作者 赵素荣 袁诗佳 高文慧 韩春蕾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2-665,669,共5页
目的:分析流动老年人健康水平的空间差异,探索医疗卫生服务对流动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作用,提出提升流动老年人健康水平的对策建议。方法:根据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项目的数据,收集31个省份中全部60岁及以上(即1957年... 目的:分析流动老年人健康水平的空间差异,探索医疗卫生服务对流动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作用,提出提升流动老年人健康水平的对策建议。方法:根据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项目的数据,收集31个省份中全部60岁及以上(即1957年4月及以前出生)的流动人口。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医疗卫生服务对流动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使用Arcgis10.5软件绘制流动老年人健康水平分布地图及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1)2017年流动老年人健康水平地区差异明显,东部高于中部和西部,表现出东高西低的现象。(2)流动老年人自评健康得分的Moran's I值为0.282(P<0.05),表明各地区流动老年人健康水平存在着空间正相关性。(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接受过免费随访评估或体检(OR=0.589,95%CI:0.500~0.694)对流动老年人健康状况具有显著影响。是否建立居民健康档案(OR=1.406,95%CI:1.254~1.576)、是否参加社会医疗保险(OR=1.387,95%CI:1.102~1.745)对流动老年人高血压或Ⅱ型糖尿病患病率具有显著影响。结论:(1)我国流动老年人健康水平地区差异明显,东部高于中部和西部。(2)自评健康得分聚集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均为低—低类型区。(3)我国流动老年人高血压或Ⅱ型糖尿病患病率地区差异明显,呈现“西—中—东”阶梯式递减的特点。(4)流动老年人自评健康得分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除研究生外)、婚姻状况、是否接受过免费随访评估或体检。(5)流动老年人高血压或Ⅱ型糖尿病患病率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是否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是否参加社会医疗保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老年人 医疗卫生服务 莫兰指数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解析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供需矛盾 被引量:1
19
作者 翟海魂 张巧月 武菊芳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1-25,31,共6页
针对我国村级医疗卫生服务相对薄弱、乡村医生队伍质量亟待提升这一业界短板性问题,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从需求多样化与诊疗资源不足、就诊期盼高与医疗水平低、适宜学历村医“招不进”与强基层医改目标相左、基本公卫服务制度安... 针对我国村级医疗卫生服务相对薄弱、乡村医生队伍质量亟待提升这一业界短板性问题,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从需求多样化与诊疗资源不足、就诊期盼高与医疗水平低、适宜学历村医“招不进”与强基层医改目标相左、基本公卫服务制度安排与某些执行困境诸方面解析了我国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供需矛盾及形成机理;并聚焦供给侧视角,从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制安排、调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优化投入-产出政策工具、营造有利社会氛围四个维度,提出治理路径,以更好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新期盼,切实守护乡村振兴“健康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 村级医疗卫生服务 乡村医生 供需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促进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公平了吗? 被引量:3
20
作者 章安琦 章耿 王晟昱 《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8,共11页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是否促进了医疗服务利用公平性,目前还有待科学论证。基于安德森医疗服务利用行为模型,评估合并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对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影响,并检验补充医疗保险对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调...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是否促进了医疗服务利用公平性,目前还有待科学论证。基于安德森医疗服务利用行为模型,评估合并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对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影响,并检验补充医疗保险对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相比之前城乡居民二元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缩小了城乡居民健康检查项目数的差异,但扩大了不健康群体城乡居民间住院治疗的差异。(2)对于身体不健康群体而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合并更有利于城镇居民住院治疗,进而扩大了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差距。(3)补充医疗保险可以调节不同户口性质居民住院治疗的差异性。因此,应进一步普及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促进建成制度统一、受益公平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 医疗保险 城乡居民 医疗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