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轧制态医用Zn-Li-Ce合金表面涂层特征及腐蚀行为研究
1
作者 张源 牛丽静 +4 位作者 张朋 刘芸 王子剑 田亚强 陈连生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00-110,共11页
目的锌基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可加工性和优异的生物功能性,但铸态锌合金存在局部腐蚀倾向,过度释放的Zn^(2+)会造成局部组织毒性并对骨愈合/修复产生不利影响,难以满足临床植入的要求。方法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 目的锌基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可加工性和优异的生物功能性,但铸态锌合金存在局部腐蚀倾向,过度释放的Zn^(2+)会造成局部组织毒性并对骨愈合/修复产生不利影响,难以满足临床植入的要求。方法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及动电位极化PDP/EIS等手段探究轧制态合金组织对其表面涂层特征及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当轧制压下率为80%时,磷酸锌锶涂层锌合金表现出优异的耐蚀性能。这是由于适宜晶粒尺寸的轧制锌合金具有较高的晶界密度,在化学转化过程中Zn^(2+)能够通过晶界更有效地释放到暴露的表面中,产生更多活性点,有利于促进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磷酸锌锶涂层,有效地阻碍了侵蚀性离子与基体的直接接触,增强了合金的耐蚀性能;此外,轧制后的高密度晶界可作为腐蚀点蚀的屏障,阻碍腐蚀坑的进展,进一步增强基体对腐蚀的防御能力。结论随轧制压下率增加(20%、40%、60%和80%),磷酸锌锶涂层锌合金在模拟体液中测得的电化学腐蚀速率(0.669、0.408、0.249和0.160 mm/a)及失重速率(0.0526、0.0313、0.0170和0.0121 mm/a)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磷酸锌锶涂层锌合金在轧制压下率80%时获得最优异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zn-li-ce合金 轧制压下率 化学转化 降解速率 腐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用锆基合金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林家茂 姚美意 +2 位作者 陈哲斌 徐诗彤 胡丽娟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72,共10页
锆基生物医用合金材料因弹性模量低、强度高、在生理环境中耐腐蚀性能好、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被用作人体硬组织替代材料。本文综述了目前Zr-Nb系、Zr-Mo系及Zr-Ti系医用锆合金的研究进展;基于生物医用材料的性能要求... 锆基生物医用合金材料因弹性模量低、强度高、在生理环境中耐腐蚀性能好、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被用作人体硬组织替代材料。本文综述了目前Zr-Nb系、Zr-Mo系及Zr-Ti系医用锆合金的研究进展;基于生物医用材料的性能要求,概括了合金成分对医用锆合金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生物相容性等的影响。此外,表面改性技术是提高合金表面性能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不同的技术和功能涂层方面入手,综述了锆合金表面改性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生物医用锆合金及其表面改性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生物医用锆合金的研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用材料 合金 表面改性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弧氧化制备医用Mg-6Zn合金Cu^(2+)涂层的抗肿瘤和成血管性能研究
3
作者 柴应红 罗霞 +4 位作者 林科建 张红 赵辉 蔡华伟 郝丽静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1-210,共10页
目的镁合金作为骨植入材料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骨植入术后的恢复问题长期以来未得到解决。方法以Mg-6Zn合金为基体,基于简便的微弧氧化工艺,通过添加纳米铜粉,制备了含Cu^(2+)的镁合金涂层,研究了不同纳米铜添加量下涂层的... 目的镁合金作为骨植入材料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骨植入术后的恢复问题长期以来未得到解决。方法以Mg-6Zn合金为基体,基于简便的微弧氧化工艺,通过添加纳米铜粉,制备了含Cu^(2+)的镁合金涂层,研究了不同纳米铜添加量下涂层的耐腐蚀、抗肿瘤和成血管性能。结果Cu^(2+)的加入,使涂层表面形貌得到改善,涂层更加平整致密,0.35 g/L添加量下,其拥有(385.46±38.99)HV的显微硬度、(3.90±0.28)%的孔隙率和最小(1.40±0.86)μm的孔径。在耐腐蚀性能测试中,表现出了最低的腐蚀速率(3.14×10^(-5) mm/a),较不含Cu^(2+)涂层降低了1个数量级。体外实验表明:Cu^(2+)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值率大于80%,溶血率低于4%,细胞黏附效果良好。此外,Cu^(2+)涂层还具备较好的抗肿瘤和成血管能力,培养大鼠骨肉瘤细胞时,其增值率低至(24.53±2.75)%。在合适的浓度下,Cu^(2+)能够实现抗肿瘤和成骨的协同作用;同时,Cu^(2+)又会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分泌,刺激细胞增殖分化,进而促进血管生成;而在肿瘤条件下,Cu^(2+)又会延迟血管内皮细胞成血管。结论Cu^(2+)具有良好的氧化活性,会使肿瘤细胞铜过载而产生氧化应激反应,进而死亡,并且Cu^(2+)还能上调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促进细胞增殖进而血管化。因此,这种具备较好耐腐蚀性、抗肿瘤和成血管能力的含Cu^(2+)医用镁合金涂层,有望在骨植入及其术后问题上得到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合金 微弧氧化 含Cu^(2+)涂层 耐腐蚀性能 抗肿瘤 成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轧制温度对医用Zn-Li-Er合金组织及磨损行为的影响
4
作者 张源 杨煜卓 +2 位作者 刘芸 田亚强 陈连生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04-116,共13页
目的临床植入件与骨组织间产生的机械磨损行为,极易产生大量细微尺度碎屑,进而造成溶骨症等病理反应,严重威胁人体生命安全,深入探究其生理环境下腐蚀磨损的交互机制显得尤为必要。方法结合SEM、XRD、3D/CLSM及多功能材料表面性能试验仪... 目的临床植入件与骨组织间产生的机械磨损行为,极易产生大量细微尺度碎屑,进而造成溶骨症等病理反应,严重威胁人体生命安全,深入探究其生理环境下腐蚀磨损的交互机制显得尤为必要。方法结合SEM、XRD、3D/CLSM及多功能材料表面性能试验仪(MFT-4000)等表征手段,探究不同轧制温度下医用锌合金组织演变、磨损率、磨损轮廓及腐蚀磨损作用机制。结果随着热轧温度的提高(240、280、320、360℃),医用Zn-Li-Er合金的晶粒尺寸逐渐变大,在Hanks'模拟体液环境下,其抗磨损能力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磨损率分别为0.89×10^(−3)、0.75×10^(−3)、0.69×10^(−3)、0.73×10^(−3) g/(N·m)。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较高硬度组织会减少磨损接触区域的局部变形缺陷,减少硬质剥落颗粒对基体的磨损,减少活性离子渗入的通道,进而抑制微电偶腐蚀,减少材料发生疲劳脱落等损伤的现象。另一方面,合适的高温形变温度会将更多的第二相/金属间化合物溶入基体,降低第二相对基体的解理效应,并减少磨损过程中第二相/周围界面的应力集中,进而延缓基体磨损破裂的速度。结论通过轧制温度调控Zn-0.8Li-0.15Er合金的晶粒尺寸和第二相分布,发现轧制温度为320℃时显著提升了合金的抗变形能力,并减少了应力集中现象,延缓了锌合金在模拟体液环境下的疲劳失效,以期为可降解医用植入金属材料耐磨强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合金 腐蚀磨损 抗磨损能力 高硬度组织 解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对SLM成形CoCrMoW合金的力学行为及抗菌性能的影响机制
5
作者 张雯 谢文强 +6 位作者 邵龙泉 阿不都沙特·阿不都热西提 刘环 闫星辰 陶宏伟 常成 田晶 《材料科学与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0,共8页
为了解决义齿口腔开放环境、血管支架类假体植入后可能带来的术后感染和炎症,本文基于Cu元素作为一种良好的广谱抗菌剂,结合激光选区熔化技术(SLM)的高自由成形度,在CoCrMoW合金中选择添加了不同比例的Cu元素(2%、4%、6%,质量分数),开... 为了解决义齿口腔开放环境、血管支架类假体植入后可能带来的术后感染和炎症,本文基于Cu元素作为一种良好的广谱抗菌剂,结合激光选区熔化技术(SLM)的高自由成形度,在CoCrMoW合金中选择添加了不同比例的Cu元素(2%、4%、6%,质量分数),开发出了力学性能优异且兼具抗菌性能的CoCrMoW-xCu合金。对比了CoCrMoW-xCu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抗菌行为,结果表明:Cu元素的引入对其物相种类影响不大,仍由高温γ-Co相和ε-Co相组成,Cu的引入抑制了高韧γ-Co向硬脆ε-Co相的马氏体转变,导致强硬度提升有限。通过CoCrMoW-xCu合金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测定,微小的α-Cu相有助于增强抗菌活性。优选综合性能良好的CoCrMoW-2Cu合金(抗拉强度为(1100±21.5)MPa,断后伸长率为9.5%±0.84%,抗菌率为34.75%)成分进行了SLM抗菌牙冠的仿形制造,为临床用SLM成形的抗菌植入体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CoCrMoW-xCu合金 力学行为 抗菌性能 生物医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时效热处理对新型近β医用Ti-10Mo-6Zr-4Sn-3Nb合金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鸿川 程军 +6 位作者 盖晋阳 杜赵新 余森 张亚峰 麻西群 宋宏杰 牛金龙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3,共7页
研究了预时效对一种近β型Ti-10Mo-6Zr-4Sn-3Nb(Ti-B12)医用钛合金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25、425℃分别预时效0.5~8.0 h后,在β母相中均匀析出了大量的椭球状等温ω相。随着预时效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ω相的尺寸... 研究了预时效对一种近β型Ti-10Mo-6Zr-4Sn-3Nb(Ti-B12)医用钛合金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25、425℃分别预时效0.5~8.0 h后,在β母相中均匀析出了大量的椭球状等温ω相。随着预时效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ω相的尺寸逐渐增大,而密度则逐渐减小。基于等温ω过渡相辅助α相形核与细化作用,在较低的预时效温度和较短的时间下可获得密度更高、尺寸更细小且弥散分布的次生α相。此外,经预时效后,通过显著细化次生α相的尺寸和提高α相的析出密度,强度得到了明显提升,并获得了较好的塑性。然而,当将预时效时间增加至一定值时,强化效应变得不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用近β钛合金 组织演变 预时效热处理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用Ti合金处理工艺、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蒲娇 黄青 +1 位作者 张薇 王琳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15,共6页
生物医用Ti合金的植入物为适应人体内部复杂的环境,要求植入物具有高强度、一定的塑韧性和低的弹性模量等优异的力学性能。当自腐蚀电位越高以及腐蚀电流密度越小时,合金的耐蚀性将越好。合金在医用过程中在体内释放的金属离子将越少,... 生物医用Ti合金的植入物为适应人体内部复杂的环境,要求植入物具有高强度、一定的塑韧性和低的弹性模量等优异的力学性能。当自腐蚀电位越高以及腐蚀电流密度越小时,合金的耐蚀性将越好。合金在医用过程中在体内释放的金属离子将越少,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也就越小。对第三代生物医用Ti合金的处理工艺、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进行综述,以期对材料研究者在生物合金的应用研究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用合金 处理工艺 力学性能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在模拟人体体液中降解及摩擦磨损机理
8
作者 朱宁 倪明 +4 位作者 诸婧怡 孙笑晗 王东胜 常雪婷 孙万驹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4,44,共7页
镁金属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且植入人体内后能够迅速降解直至完全消失,但由于镁的化学性质较活泼,容易与人体体液发生氧化反应,从而被迅速腐蚀,无法满足髓内钉需要一定降解周期的使用要求,尤其是承载后,摩擦-腐蚀耦合作用可能进一步加... 镁金属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且植入人体内后能够迅速降解直至完全消失,但由于镁的化学性质较活泼,容易与人体体液发生氧化反应,从而被迅速腐蚀,无法满足髓内钉需要一定降解周期的使用要求,尤其是承载后,摩擦-腐蚀耦合作用可能进一步加剧其降解。通过腐蚀形貌观察、腐蚀速率测试、电化学极化曲线以及摩擦磨损试验等,综合分析了纯镁和镁合金在模拟人体体液(SBF)中的腐蚀速率及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镁合金在模拟人体体液中的腐蚀速率较纯镁降低了50%,约为3.98 mm/a;在干摩擦条件下,镁合金的摩擦因数较纯镁的略有下降,磨损量也明显降低;在SBF介质环境中,两种材料的腐蚀都以吸氧腐蚀为主,决定腐蚀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阳极的极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材料 合金 模拟人体环境 腐蚀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温度对Mg-4Zn-0.2Mn-0.2Ca-0.5Nd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静双秋 徐赛飞 +4 位作者 张玉林 于永治 杜宪 李淑波 杜文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10-2624,共15页
本文系统研究了挤压温度对Mg-4Zn-0.2Mn-0.2Ca-0.5Nd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350℃、370℃、390℃和410℃温度下挤压变形后,合金晶粒得到细化,主要合金晶粒为再结晶晶粒和变形晶粒,其平均晶粒尺寸分... 本文系统研究了挤压温度对Mg-4Zn-0.2Mn-0.2Ca-0.5Nd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350℃、370℃、390℃和410℃温度下挤压变形后,合金晶粒得到细化,主要合金晶粒为再结晶晶粒和变形晶粒,其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3.52μm、2.73μm、2.90μm和3.42μm。随挤压温度的升高,合金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在370℃挤压时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283 MPa、240 MPa和15.8%,其性能提升由晶粒细化、织构强化及位错调控协同作用。随挤压温度的升高,挤压态合金的腐蚀速率先减小后增大,在370℃挤压时合金具有最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平均腐蚀速率为0.4130 mm/a。热挤压使第二相破碎并将晶粒细化,其协同作用显著提升了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合金 热挤压 稀土元素 力学性能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含量对Ti_(42.5)Zr_(42.5)Nb_(10)Ta_(5)高熵合金组织和摩擦学行为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秦家庆 靳丰硕 +2 位作者 韩娟 雷乃义 易艳良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0,88,共9页
系统研究了Mo含量对(Ti_(42.5)Zr_(42.5)Nb_(10)Ta_(5))_(100-x)Mo_(x)(x=0,3,5,7)高熵合金(HEAs)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EAs由单一BCC相构成。随着Mo摩尔分数从0增加至7%,HEAs晶格畸变程度提高,纳米硬度从(2.3... 系统研究了Mo含量对(Ti_(42.5)Zr_(42.5)Nb_(10)Ta_(5))_(100-x)Mo_(x)(x=0,3,5,7)高熵合金(HEAs)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EAs由单一BCC相构成。随着Mo摩尔分数从0增加至7%,HEAs晶格畸变程度提高,纳米硬度从(2.33±0.09)GPa提升至(4.93±0.09)GPa,洛氏硬度从(27.76±0.74)HRC提升至(40.01±0.82)HRC,维氏硬度从(247.4±6.2)HV提升至(350.1±7.4)HV,磨损率从9.85×10^(-5)mm^(3)/(N·m)降至3.5×10^(-5)mm^(3)/(N·m),下降了64.5%。磨损机制包括磨粒磨损、氧化磨损和粘着磨损。随着Mo含量增加,磨损机制从磨粒磨损逐渐转变为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生物医用材料 Mo 磨损机制 耐磨性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镁合金超疏水PDMS/H-SiO_(2)涂层的制备及耐蚀性研究
11
作者 戴宇航 陈江太 +3 位作者 赵晖 林祥德 廖跃华 谢美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69-78,共10页
目的在镁合金表面构建超疏水涂层,以降低镁合金材料的降解速率,减少血小板黏附,提高镁合金的血液相容性。方法采用迈耶棒刮涂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网筛二氧化硅颗粒的方法在镁合金表面制备超疏水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 目的在镁合金表面构建超疏水涂层,以降低镁合金材料的降解速率,减少血小板黏附,提高镁合金的血液相容性。方法采用迈耶棒刮涂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网筛二氧化硅颗粒的方法在镁合金表面制备超疏水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能量色散谱仪等测试方法对涂层进行表征;使用接触角测量仪检测涂层的疏水性;通过电化学测试研究涂层耐蚀性;通过体外血小板黏附和疏血性测试评价分析血液相容性。结果通过刮涂网筛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网筛二氧化硅颗粒制备的涂层在AZ31B镁合金表面呈现均匀且致密的形态。在3.5%(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中浸泡后,相比于对照组裸AZ31B镁合金和仅涂覆PDMS的镁合金,涂层电阻(2.85×10^(6)Ω·cm^(2))和电荷转移电阻(5.69×10^(6) kΩ·cm^(2))都为最大值,复合涂层的腐蚀电流密度相比镁合金降低了5个数量级,腐蚀电压为正值,呈现出优异的耐腐蚀性;复合涂层表面无黏附血小板,血液接触角大于150°,呈现超疏血性。结论综上所述,通过简单的涂层技术制备了一种超疏水复合涂层,复合涂层覆盖的镁合金展现出优越的耐腐蚀性能和优异的血液相容性,为拓宽镁合金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防腐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合金 表面处理 超疏水涂层 耐腐蚀性 血液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钛合金海尔贝克磁场阵列化学磁流变抛光研究
12
作者 张祥雷 陈卓杰 +2 位作者 廖煜晖 周芬芬 冯铭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98,共9页
为了提高医用钛合金(TC4)抛光中的精度以及效率,采用基于海尔贝克磁场阵列的化学磁流变抛光方法加工医用钛合金.利用海尔贝克磁场阵列强化磁场强度,将过氧化氢溶液作为氧化剂来进行抛光加工.通过仿真模拟对比海尔贝克磁场阵列与常规N-S... 为了提高医用钛合金(TC4)抛光中的精度以及效率,采用基于海尔贝克磁场阵列的化学磁流变抛光方法加工医用钛合金.利用海尔贝克磁场阵列强化磁场强度,将过氧化氢溶液作为氧化剂来进行抛光加工.通过仿真模拟对比海尔贝克磁场阵列与常规N-S磁场阵列,改变羰基铁粉的活性来验证实验可行性,研究了加工间隙、主轴转速以及磨粒粒径对工件表面粗糙度以及接触角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海尔贝克磁场阵列比常规N-S磁场阵列有更高的磁场强度;采用本文方法抛光的医用钛合金表面粗糙度比单一纯磁流变抛光降低80%;当加工间隙为0.8mm,主轴转速为400rad/min,磨粒粒径为1µm时,可使工件表面达到光滑效果,表面粗糙度最优可达15.5 nm,同时测量出实验组钛合金表面接触角数值多数小于90°.应用该方法抛光医用钛合金可以得到超光滑表面,表面具有亲水性,符合医用钛合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合金 表面粗糙度 接触角 化学磁流变抛光 海尔贝克磁场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用镁合金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3
作者 李涛 张海龙 +2 位作者 何勇 张金玲 王西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913-2918,共6页
由于具有优异的力学相容性、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镁及其合金成为新一代生物医用可降解金属植入材料的研究焦点。但镁及其合金由于较快的降解速率,严重制约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步伐。开发高强度、高韧性、高耐蚀,且降解行为可控的高性... 由于具有优异的力学相容性、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镁及其合金成为新一代生物医用可降解金属植入材料的研究焦点。但镁及其合金由于较快的降解速率,严重制约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步伐。开发高强度、高韧性、高耐蚀,且降解行为可控的高性能镁合金迫在眉睫。综述了生物医用可降解镁合金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镁及其合金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优势与不足、产品研发现状、降解机理及腐蚀行为和耐蚀性研究,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生物医用 可降解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植入物用新型医用钛合金材料设计、开发与应用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58
14
作者 于振涛 余森 +2 位作者 张明华 韩建业 麻西群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0年第12期35-51,共17页
介绍了生物医用钛合金材料的定义、分类与基本特性,综述了国内外生物医用钛合金材料的发展历程,针对改善和提高医用钛合金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相容性问题,重点分析和讨论了医用钛合金在合金设计、显微组织和相变控制以及表面状态优... 介绍了生物医用钛合金材料的定义、分类与基本特性,综述了国内外生物医用钛合金材料的发展历程,针对改善和提高医用钛合金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相容性问题,重点分析和讨论了医用钛合金在合金设计、显微组织和相变控制以及表面状态优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最后介绍了新型介稳定β型钛合金在设计、开发与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外科植入物 生物医用材料 医疗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钛合金及其表面改性 被引量:15
15
作者 储成林 朱景川 +1 位作者 尹钟大 王世栋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40-44,共5页
目前钛合金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如矫形用种植体。简要综述了新型医用钛合金的开发以及钛合金表面改性提高其表面生物活性和耐磨性能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合金 表面改性 生物材料 医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用镁合金腐蚀与防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晓 梁敏洁 +2 位作者 廖海洪 白培康 黄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12,共4页
综述了生物医用镁合金的腐蚀机理,回顾了生物医用镁合金腐蚀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改善生物医用镁合金腐蚀性能的方法,指出了生物医用镁合金腐蚀与防护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生物医用合金 腐蚀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钛合金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115
17
作者 宁聪琴 周玉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00-106,共7页
纯钛及其合金以其与骨相近似的弹性模量、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在生物环境下优良的抗腐蚀性等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综述了医用钛合金的发展和研究现状,阐述了钛的生物相容性原理,同时简单评述了钛及其合金表面改性与钛基复合... 纯钛及其合金以其与骨相近似的弹性模量、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在生物环境下优良的抗腐蚀性等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综述了医用钛合金的发展和研究现状,阐述了钛的生物相容性原理,同时简单评述了钛及其合金表面改性与钛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表明:纯钛及其合金具有出色的生物相容性主要归功于表面附着的氧化层;β型钛合金与α/α+β型钛合金相比,具有较高的耐磨性,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外科植入用钛合金;寻求更为理想的表面改性工艺从而获得高质量的涂层,或将生物活性相添加进钛合金基体中制备成复合材料是提高医用钛合金生物活性的两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合金 研究现状 生物相容性 表面改性 复合材料 生物医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可降解生物医用镁合金JDBM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3
18
作者 袁广银 章晓波 +5 位作者 牛佳林 陶海荣 陈道运 何耀华 蒋垚 丁文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76-2488,共13页
镁合金因具有与人体骨头接近的密度和弹性模量、高比强度和比刚度、生物可降解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等优点,近10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对其应用于骨内植物、骨组织工程支架和心血管支架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然而,目前大多数研究均以现有商... 镁合金因具有与人体骨头接近的密度和弹性模量、高比强度和比刚度、生物可降解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等优点,近10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对其应用于骨内植物、骨组织工程支架和心血管支架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然而,目前大多数研究均以现有商用镁合金为对象,如含Al元素的AZ31、AZ91以及含重稀土元素的WE43等,并未考虑到作为生物材料的安全性等问题。本文作者阐述镁合金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优势、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重点介绍上海交通大学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近年来围绕自行研发的新型生物医用镁合金JDBM开展的研究工作;最后展望可降解生物医用镁合金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生物医用合金 骨内植物 心血管支架 生物相容性 生物降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用Ti-Nb-(Ta)-Zr合金的微观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2
19
作者 马秀梅 孙威 杨永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95-1202,共8页
采用显微硬度测试、X射线衍射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不同热处理后生物医用Ti-35Nb-5Ta-7Zr合金和Ti-35Nb-7Zr合金的显微硬度变化及微观组织特征,揭示Ta元素的添加对合金微观结构、时效析出序列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 采用显微硬度测试、X射线衍射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不同热处理后生物医用Ti-35Nb-5Ta-7Zr合金和Ti-35Nb-7Zr合金的显微硬度变化及微观组织特征,揭示Ta元素的添加对合金微观结构、时效析出序列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35Nb-5Ta-7Zr合金比Ti-35Nb-7Zr合金具有更明显的时效强化效果;固溶处理(ST)后经300和600℃时效处理,Ti-35Nb-5Ta-7Zr合金的时效析出顺序可以描述为β+α″(ST)300℃→β+α600℃→β+α+等温ω,而Ti-35Nb-7Zr合金的时效析出顺序为β+α″+淬火ω(ST)300℃→β+α+等温ω600℃→β+α;Ta元素的添加抑制固溶处理过程中淬火ω相的析出,提高时效过程中等温ω相的析出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用材料 医用合金 Ti-35Nb-5Ta-7Zr合金 Ti-35Nb-7Zr合金 时效 微观结构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用多孔钛及钛合金激光快速成形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颉芳霞 何雪明 +3 位作者 吕彦明 武美萍 何新波 曲选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9-114,共6页
多孔钛及钛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与人骨更匹配的力学性能,是人体理想的替代材料,因此其制备技术及相关性能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激光快速成形是一项先进的制造技术,在制备生物多孔金属材料时具有独特的优势。介绍了激光快速成形... 多孔钛及钛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与人骨更匹配的力学性能,是人体理想的替代材料,因此其制备技术及相关性能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激光快速成形是一项先进的制造技术,在制备生物多孔金属材料时具有独特的优势。介绍了激光快速成形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征,根据成形工艺特点简要回顾了4种代表性激光快速成形技术(选择性激光烧结、选择性激光熔化、激光近净成形和激光立体成形)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并重点论述了这几种技术在制备生物医用多孔钛及钛合金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今后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及钛合金 多孔结构 激光快速成形 生物医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