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用臭氧油皮肤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1
1
作者 鲁建云 付志兵 +6 位作者 刘胜兰 黄健 李劲平 黄进华 向亚平 高丽华 张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1-138,共8页
目的:开展医用臭氧油皮肤刺激性、急性毒性、过敏性评价,为临床安全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左右侧自身对照法进行豚鼠单次或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观察全身状况及局部皮肤的变化;以最大给药量法进行大鼠皮肤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完整皮肤及破... 目的:开展医用臭氧油皮肤刺激性、急性毒性、过敏性评价,为临床安全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左右侧自身对照法进行豚鼠单次或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观察全身状况及局部皮肤的变化;以最大给药量法进行大鼠皮肤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以主动皮肤过敏性试验进行豚鼠皮肤过敏性试验研究。结果:多次给予高浓度(臭氧耗量为150 g/L)医用臭氧油后豚鼠破损皮肤组有轻度刺激性,其他剂量无皮肤刺激性或皮肤刺激均能恢复正常;医用臭氧油对大鼠未见明显急性毒性;医用臭氧油与基质油均对豚鼠皮肤有轻度致敏。结论:医用臭氧油皮肤刺激性与其浓度有关,采用合适的浓度和疗程,临床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臭氧 皮肤 刺激性 急性毒性 过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臭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被引量:15
2
作者 宁洪叶 彭福江 +5 位作者 周福元 杨玲 彭劼 冯筱榕 孙剑 郭亚兵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77-1278,共2页
目的探讨医用臭氧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疗效。方法4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采用医用臭氧自血回输疗法联合医用臭氧直肠灌注疗法,每周3次,疗程3~4月,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观察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血清乙肝病毒... 目的探讨医用臭氧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疗效。方法4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采用医用臭氧自血回输疗法联合医用臭氧直肠灌注疗法,每周3次,疗程3~4月,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观察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血清乙肝病毒定量及不良反应。结果45例CHB患者,联合应答6例(6/45,13.3%),部分应答21例(21/45,46.7%),病毒学应答14例(14/45,31.1%)(治疗后血清HBVDNA下降≥2log10),HBeAg血清学转换10例(10/35,28.6%),ALT复常13例(13/45,28.9%),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治疗结束后对45例患者进行了24周的随访,随访结束时,联合应答7例(7/45,15.6%),部分应答25例(25/45,55.6%),病毒学应答15例(15/45,33.3%),ALT复常17例(17/45,37.8%),HBeAg血清学转换11例(11/35,31.4%)。复发1例。结论医用臭氧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的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少,是一个不错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 医用臭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臭氧油防治索拉非尼所致手足皮肤反应:91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晓薇 江一越 +6 位作者 张颖 戴文聪 樊蓉 翁勰 贺鹏 晏菲菲 郭亚兵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88-1492,共5页
目的对比医用臭氧油和尿素软膏在预防和治疗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HCC)所导致手足皮肤反应(HFSR)的效果。方法于2018年4月~2020年1月共入组99例依据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CCN)指南诊断标准确诊为晚期原发性肝癌并且首次接受索拉非尼治疗... 目的对比医用臭氧油和尿素软膏在预防和治疗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HCC)所导致手足皮肤反应(HFSR)的效果。方法于2018年4月~2020年1月共入组99例依据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CCN)指南诊断标准确诊为晚期原发性肝癌并且首次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医用臭氧油组)49例,对照组(尿素软膏组)50例。在开始服用索拉非尼治疗时,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医用臭氧油和10%尿素软膏外涂,均匀涂抹手掌和足底皮肤,包括指缝、关节处。试验组采用医用臭氧油涂抹手足,1 mL/次,3次/d;对照组采用10%尿素软膏涂抹手足,2 g/次,3次/d。两组皆护理干预12周,随访14周,每2周观察HFSR发生情况。结果在排除8例因依从性不佳或方案违背的患者后,共计91例被纳入分析,其中试验组44例,对照组47例。在随访过程中,试验组累积16例(36.4%)发生HFSR,显著低于对照组27例(57.4%),(P<0.05);2/3级HFSR占15.9%(7/44),低于对照组27.7%(13/47)。结论相较于尿素软膏组,医用臭氧油可显著降低HCC患者使用索拉非尼治疗时HFSR发生率,减轻HFSR严重程度,从而改善索拉非尼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医用臭氧 索拉非尼 手足皮肤反应 晚期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臭氧局部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4
作者 沈爱东 徐瑞生 +1 位作者 郑志荣 包聚良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局部注射治疗 医用臭氧 肩周炎 疗效观察 局部药物注射治疗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清理术后联合医用臭氧灌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9
5
作者 赵伟 黄晖 +1 位作者 付纳新 刘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4017-4019,共3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医用臭氧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年间,单纯用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0例(51膝),设定为关节镜组(对照1组);单纯用臭氧灌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5例(43膝),设定为臭氧组(对... 目的:观察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医用臭氧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年间,单纯用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0例(51膝),设定为关节镜组(对照1组);单纯用臭氧灌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5例(43膝),设定为臭氧组(对照2组);联合治疗51例(68膝)设定为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1月、3月、6月以VAS法进行膝关节疼痛评分。治疗后6月、12月进行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其差异。结果:治疗后1月、3月、6月治疗组与2个对照组相比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6月、12月HSS膝关节评分治疗组优良率高于2个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医用臭氧关节腔注射是一种更好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关节镜 医用臭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臭氧经皮椎间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46
6
作者 俞志坚 李彦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562-564,共3页
关键词 治疗 医用臭氧 盘内注射 经皮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细胞因子 人体内 供氧 刺激 激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臭氧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自身体液免疫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坚 寿康全 +6 位作者 付纳新 王小丹 刘成 肖军 郑霞 詹玮玮 赵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医用臭氧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自身体液免疫异常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自身髓核分别置入硬膜外腔(建立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以及埋入皮下,利用医用臭氧注射干预,以医用纯氧作阴性对照,观察LDH模型大鼠神经根的变化,运用透射比浊法... 目的:探讨医用臭氧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自身体液免疫异常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自身髓核分别置入硬膜外腔(建立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以及埋入皮下,利用医用臭氧注射干预,以医用纯氧作阴性对照,观察LDH模型大鼠神经根的变化,运用透射比浊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大鼠外周血IgG、IgM和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进行检测。结果:医用臭氧干预能够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的后肢机械缩爪阈值(P<0.01),减轻神经根炎性反应的程度,降低外周血IgG、IgM含量(P<0.05),减少髓核中抗原抗体复合物的阳性沉积(P<0.05)。结论:医用臭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自身体液免疫异常,这可能是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主要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臭氧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自身体液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臭氧在临床疼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63
8
作者 尹常宝 樊碧发(审校)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0-93,共4页
关键词 医用臭氧 SIEMENS 疼痛 临床 物理学家 臭氧技术 电火花 气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与椎间盘及突出物CT值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苏启超 耿海涛 +3 位作者 韩才 苏景瑞 朱春阳 李海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75,共2页
医用臭氧腰椎间盘内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微创方法,但是影响其疗效的因素却并不明确,很可能与突出物及腰椎间盘的密度有关。变性腰椎间盘及突出物的密度可用CT值进行量化衡量,密度越高,CT值越大;腰椎间盘的CT值约为50~11... 医用臭氧腰椎间盘内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微创方法,但是影响其疗效的因素却并不明确,很可能与突出物及腰椎间盘的密度有关。变性腰椎间盘及突出物的密度可用CT值进行量化衡量,密度越高,CT值越大;腰椎间盘的CT值约为50~110HU。我们对2005年10月~2006年8月收治的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椎间盘及突出物CT值与医用臭氧注射治疗后的疗效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医用臭氧 臭氧治疗 CT值 突出物 疗效 椎间盘内注射 微创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注射医用臭氧治疗兔VX2移植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韩世龙 朱晓黎 +2 位作者 张猛 郭永团 徐云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3-227,共5页
目的观察臭氧局部注射治疗实体肿瘤的安全性、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及所致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建立兔VX2移植瘤模型24只,分为三组,A、B组均为9只,C组6只(假手术组)。向A、B组瘤内分别注入40μg/ml和70μg/ml浓度臭氧,并于术前1 d、术后1... 目的观察臭氧局部注射治疗实体肿瘤的安全性、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及所致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建立兔VX2移植瘤模型24只,分为三组,A、B组均为9只,C组6只(假手术组)。向A、B组瘤内分别注入40μg/ml和70μg/ml浓度臭氧,并于术前1 d、术后1、3 d抽静脉血。术后3 d处死动物,取病理标本。观察术后动物生命体征、并发症及大体标本的组织学变化。结果实验动物术后24 h内均出现活动减少、纳差,对刺激反应差,精神萎靡,24 h后恢复正常。A、B组各有1只荷瘤兔于术中或术后1 h内死亡。术前1 d,术后1、3 d各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及肌酐比较无明显差异。肉眼及光镜下见A、B组坏死区大体标本无明显差异。C组镜下可见部分肿瘤细胞突破肌层向深处生长,肿瘤细胞排列紊乱,大量癌巢形成,细胞核大深染,核分裂,异性核。结论 VX2肿瘤内注入浓度为40μg/ml和70μg/ml的医用臭氧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肿瘤 医用臭氧 安全性 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医用臭氧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乔长峰 杨振玲 张学良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51-1153,共3页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临床上常见以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为主要病理特征、多见于中老年人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畸形、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医用臭氧疗法是近年来新兴的疼痛治疗方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临床上常见以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为主要病理特征、多见于中老年人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畸形、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医用臭氧疗法是近年来新兴的疼痛治疗方法,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临床研究 医用臭氧 治疗方法 浓度 退行性改变 膝关节肿胀 关节腔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医用臭氧对大鼠运动功能和脊髓Bax、Bcl-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许维澄 林小雯 +1 位作者 王群波 傅志俭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高浓度医用臭氧对大鼠运动功能和脊髓组织中Bax、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16只,随机均分为2组(n=8),分别建立大鼠鞘内置管模型。对照组(C组)仅行鞘内穿刺置管不注射;医用臭氧组(O3-60组):鞘内置管后经导管注...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高浓度医用臭氧对大鼠运动功能和脊髓组织中Bax、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16只,随机均分为2组(n=8),分别建立大鼠鞘内置管模型。对照组(C组)仅行鞘内穿刺置管不注射;医用臭氧组(O3-60组):鞘内置管后经导管注射60μg/mL医用臭氧10μL。麻醉前及注射医用臭氧后24 h分别对两组大鼠进行BBB运动功能评分;然后立即断颈取材,采用Western blot测定腰膨大处脊髓组织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鞘内注射高浓度医用臭氧24 h后,臭氧组大鼠后肢BBB运动功能评分(Basso Beattie andBresnahan locomotor rating scales,BBB scores)显著降低(P<0.05);脊髓Bax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Bcl-2/Bax比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高浓度医用臭氧鞘内注射可损伤大鼠运动功能,其损伤可能与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臭氧 神经细胞凋亡 BAX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臭氧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3
作者 姜鹏 傅志俭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7期532-535,共4页
关节腔注射医用臭氧治疗骨性关节炎在临床上已广泛开展,围绕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以及其臭氧注射治疗的相关机制已有了不少的临床和基础实验。研究发现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Wnt/β-连环... 关节腔注射医用臭氧治疗骨性关节炎在临床上已广泛开展,围绕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以及其臭氧注射治疗的相关机制已有了不少的临床和基础实验。研究发现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参与了骨性关节炎的形成,而臭氧则可通过干预这些信号通路中的炎性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类以及调节自由基代谢对骨性关节炎起到治疗的作用。然而他们的确切机制和靶点目前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臭氧 骨性关节炎 信号通路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臭氧临床应用和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4
作者 赵旭 傅志俭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89-492,共4页
随着医用臭氧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医用臭氧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获得了广大临床医生和病人的认可。但目前仍未有明确的指南提出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范围和安全有效的治疗浓度,这为在临床上安全应用医用臭氧带来一定的隐患。本文就目... 随着医用臭氧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医用臭氧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获得了广大临床医生和病人的认可。但目前仍未有明确的指南提出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范围和安全有效的治疗浓度,这为在临床上安全应用医用臭氧带来一定的隐患。本文就目前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和安全性予以综述,以期为临床安全应用医用臭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臭氧 临床应用 疼痛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5
作者 刘红兵 刘延青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86-390,共5页
近年,医用臭氧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逐步深入,臭氧治疗范围越来越广,臭氧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与臭氧治疗相关的医学研究机构和临床科室在不断发展壮大。然而,由于臭氧的特殊理化性质,医用臭氧从出现伊始就备受争议。
关键词 臭氧治疗 医用臭氧 腰椎间盘突出症 医学研究机构 临床研究 治疗方法 临床科室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间盘突出症经皮射频热凝结合医用臭氧消融3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魏星 廖正银 +7 位作者 杨益森 姚国荣 杨四海 贺仕雄 向超 刘剑 韩毅 邓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89-189,共1页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症 射频消融 医用臭氧 经皮射频 热凝结 临床分析 临床症状 身心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臭氧在介入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伟波 李启锡 何晓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介入治疗后应用医用臭氧灌注降低再粘连发生率的可能性。方法45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56支输卵管阻塞;对照组17例34支输卵管阻塞。治疗组在介入性再通术后向输卵管内注入医用臭氧;对照... 目的探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介入治疗后应用医用臭氧灌注降低再粘连发生率的可能性。方法45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56支输卵管阻塞;对照组17例34支输卵管阻塞。治疗组在介入性再通术后向输卵管内注入医用臭氧;对照组单纯行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所有病例6个月后复查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妊娠率为42.86%,术后再粘连率为7.14%;对照组妊娠率为29.41%,术后再粘连率为26.47%(P<0.05)。结论医用臭氧灌注可明显降低输卵管再通术后粘连率,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臭氧 介入 输卵管阻塞 术后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臭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杀灭作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邱勤业 余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29-930,共2页
目的研究医用臭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杀灭作用,为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取实验菌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于无菌生理盐水中制备菌悬液,麦氏比浊法调整含菌量,以不同浓度医用臭氧在不同时间点分别作用于两... 目的研究医用臭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杀灭作用,为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取实验菌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于无菌生理盐水中制备菌悬液,麦氏比浊法调整含菌量,以不同浓度医用臭氧在不同时间点分别作用于两种菌悬液,计算两种细菌的杀灭率。结果不同浓度医用臭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均有较高的杀灭率,浓度越高对细菌的杀灭率越高(F=5278.00,3293.26,5743.73,P<0.05);同一医用臭氧浓度作用下,随着作用时间延长,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杀灭率均显著提高,作用时间大于或等于10min时,两种细菌的杀灭率均为100%。结论一定浓度下医用臭氧作用10min以上可有效杀灭体外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提示可在允许条件下,通过提高医用臭氧浓度及作用时间,增强杀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臭氧 细菌 杀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臭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4
19
作者 袁素娥 李映兰 +1 位作者 宋菊祥 罗向群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7期21-22,共2页
对4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医用臭氧自体血液回输结合直肠灌注治疗。结果8例(19.0%)显效,17例(40.5%)有效,总有效率为59.5%。治疗中无1例出现溶血、过敏性休克、肠黏膜损伤等并发症,25例完成1个疗程,17例完成2个疗程。随访6个月... 对4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医用臭氧自体血液回输结合直肠灌注治疗。结果8例(19.0%)显效,17例(40.5%)有效,总有效率为59.5%。治疗中无1例出现溶血、过敏性休克、肠黏膜损伤等并发症,25例完成1个疗程,17例完成2个疗程。随访6个月,持续有效17例,复发8例。提出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执行规范化操作,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治疗的不良反应,对保证医疗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医用臭氧 自体血液回输 直肠灌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医用臭氧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延青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85-385,共1页
目前,医用臭氧(以下简称臭氧)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逐步深入,臭氧治疗范围越来越广,臭氧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尤其在我国推广普及此项技术非常迅速,几年间已成为疼痛科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关键词 臭氧治疗 临床研究 医用臭氧 治疗方法 疼痛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