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用硅橡胶的表面亲水改性和细胞相容性
1
作者 白玲 汪海风 +5 位作者 汪翠 张伟成 王俊杰 李小雨 余沛霖 杜滨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4期531-541,588,共12页
本研究通过等离子体方法对硅橡胶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并借助硅烷偶联剂(KH550)在硅橡胶材料表面形成亲水性聚合物涂层,通过调整聚乙二醇(PEG)的分子量和溶液浓度以及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溶液浓度来优化硅橡胶材料表面的亲水性能。研究表明,... 本研究通过等离子体方法对硅橡胶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并借助硅烷偶联剂(KH550)在硅橡胶材料表面形成亲水性聚合物涂层,通过调整聚乙二醇(PEG)的分子量和溶液浓度以及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溶液浓度来优化硅橡胶材料表面的亲水性能。研究表明,PEG和PVP溶液均能有效地提高硅橡胶材料表面的亲水性,采用PEG和PVP协同改性的硅橡胶材料表面亲水性能显著提升,其水接触角值从改性前的107.9°±2.7°下降到改性后的57.2°±3.5°;PEG溶液的最佳质量浓度为0.1 wt%,最佳分子量为10 000,PVP溶液的最佳质量浓度为0.1 wt%。采用PEG和PVP协同改性后的硅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对细胞形态、细胞周期调控和凋亡水平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硅橡胶 亲水性 生物相容性 聚乙二醇 聚乙烯吡咯烷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Y-131医用级硅橡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克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37-38,共2页
为满足医疗事业对医用硅橡胶日益增长的需要,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一分院(成都有机硅研究中心)与四川省劳动卫生职防所,中国医科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经六年协作攻关,研制成功性能优异、符合医用要求的GY-131医用级硅橡胶,并通过了四川... 为满足医疗事业对医用硅橡胶日益增长的需要,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一分院(成都有机硅研究中心)与四川省劳动卫生职防所,中国医科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经六年协作攻关,研制成功性能优异、符合医用要求的GY-131医用级硅橡胶,并通过了四川省科委组织的技术搭定。 GY-131医用级硅橡胶系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为主要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医用 医用硅橡胶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生物医学工程 研制成功 四川省 劳动卫生 医科院 医疗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β-环糊精/银复合抗菌剂的硅橡胶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芳 唐彬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30-5136,共7页
使用化学还原法,葡萄糖作为还原剂,β-CD作为稳定剂制备出β-CD/AgNPs复合抗菌剂,通过物理共混加入到医用液体硅橡胶中,得到抗菌性硅橡胶。通过UV-Vis、FT-IR、TEM、XRD检测AgNPs(银纳米颗粒)表面形态和相关结构,采用微量肉汤二倍稀释... 使用化学还原法,葡萄糖作为还原剂,β-CD作为稳定剂制备出β-CD/AgNPs复合抗菌剂,通过物理共混加入到医用液体硅橡胶中,得到抗菌性硅橡胶。通过UV-Vis、FT-IR、TEM、XRD检测AgNPs(银纳米颗粒)表面形态和相关结构,采用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和贴膜法检测β-CD/AgNPs复合抗菌剂、抗菌性硅橡胶的抗菌性。结果表明,当β-CD浓度为20mmol/L时,所得的AgNPs的紫外吸收峰为416nm,为典型AgNPs吸收峰;粒径为30nm,β-CD有效的包覆在AgNPs表面。而不加β-CD所制的Ag粒子没有明显的吸收峰且粒径较大。20mmol/Lβ-CD/AgNPs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16μg/mL,添加到硅橡胶中含量为0.15%时抗菌率达99%,具有强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抗菌剂 医用液体硅橡胶 抗菌性 最小抑制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集相关蛋白基因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对肺癌相关生物材料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陈颖 雷玉洁 +4 位作者 黄云超 饶钟鸣 叶联华 赵光强 王小燕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8-314,共7页
背景与目的研究聚集相关蛋白(accumulation-associated protein,Aap)基因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肺癌相关生物材料表皮葡萄球菌(SE)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种属鉴定分离临床肺癌患者植入材料感染表皮葡萄球菌株,PCR法检测生物膜... 背景与目的研究聚集相关蛋白(accumulation-associated protein,Aap)基因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肺癌相关生物材料表皮葡萄球菌(SE)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种属鉴定分离临床肺癌患者植入材料感染表皮葡萄球菌株,PCR法检测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Aap,检测表皮葡萄球菌Aap基因株生物形成能力。密度梯度法提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人肺腺癌细胞A549在不同浓度(10 ng/mL,20 ng/mL,40 ng/mL)TGF-β1共培养30 h后,取上清液分别加入SE Aap+株、SE Aap-株下与医用硅橡胶培养30 h,半定量粘附试验测各组细菌生物膜形成的情况,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生物膜微观情况。结果 Aap基因的与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密切相关(P<0.01)。在(10 ng/mL,20 ng/mL,40 ng/mL)TGF-β1浓度组医用硅橡胶表面SE Aap+生物膜的厚度大于空白组(P<0.01)。SE Aap+株在TGF-β1浓度组间生物膜的厚度无明显差异(P>0.05)。在不同浓度TGF-β1因子刺激下SE Aap-株均不能形成明显细菌生物膜。结论在肺癌患者植入材料引起感染中表皮葡萄球菌Aap基因表达阳性株较易形成细菌生物膜,TGF-β1对SE Aap阳性形成细菌生物膜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医用硅橡胶 表皮葡萄球菌 生物膜 聚集相关蛋白基因 TGF—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