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正交试验的医用微管挤出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子林 刘焕牢 +1 位作者 胡伟康 何优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4,共8页
为得到多腔医用微管挤出成型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提高微管制品质量,进行了医用微管挤出模具设计,并且,采用Polyflow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注气压力p、入口流量Q及牵引速度v对医用微管内外轮廓椭圆度、直径及月牙腔... 为得到多腔医用微管挤出成型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提高微管制品质量,进行了医用微管挤出模具设计,并且,采用Polyflow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注气压力p、入口流量Q及牵引速度v对医用微管内外轮廓椭圆度、直径及月牙腔壁厚的相对误差的影响,采用极差分析得到最佳工艺参数组合注气压力p为25 Pa、入口流量Q为540 mm3/s、牵引速度v为36 mm/s。最后,采用最佳工艺参数组合进行医用微管挤出成型实验。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挤出成型实验结果均满足医用微管制品尺寸精度公差要求,并且,两者各项误差的差值均小于5%。与无工艺参数挤出成型相比,引入注气压力和牵引速度作为工艺参数后,挤出成型的微管截面形状及尺寸精度均得到了优化,挤出制品质量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微管 挤出模具设计 数值模拟 正交试验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腔医用微管挤出成型管径壁厚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5
2
作者 郑婧玲 戈大伟 +1 位作者 陈应文 吴宏武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27,共4页
分别推导计算微管挤出成型中经过离模膨胀、注气胀大以及牵引拉伸后的管径和壁厚值表达式,得出注气压力和牵引速度对管径和壁厚的影响规律。并利用PA11进行微管挤出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讨论了注气压力和牵引速率对管径壁厚的影响规律... 分别推导计算微管挤出成型中经过离模膨胀、注气胀大以及牵引拉伸后的管径和壁厚值表达式,得出注气压力和牵引速度对管径和壁厚的影响规律。并利用PA11进行微管挤出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讨论了注气压力和牵引速率对管径壁厚的影响规律。其结果表明:理论曲线和实验曲线的变化趋势一致,但理论值随气压的改变波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微管 挤出 管径 壁厚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用高分子微球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康凯 阚成友 +1 位作者 杜奕 刘德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综述了生物医用高分子微球载体的制备方法、表面功能化途径以及生物活性物质的固定化方法 ,并对高分子微球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生物医用高分子 载体 制备方法 表面功能化 生物活性物质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显微图像处理系统的研制和软件开发 被引量:1
4
作者 鲍依稀 刘清林 +1 位作者 康格非 罗春丽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93-295,共3页
目的 建立医用显微图像处理系统。方法 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工业用摄像机、视频卡和计算机等构成硬件系统,用VC++5.0和微软基础类库(Microsoft Function Class,MFC)开发了显微图像处理的专用类CD... 目的 建立医用显微图像处理系统。方法 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工业用摄像机、视频卡和计算机等构成硬件系统,用VC++5.0和微软基础类库(Microsoft Function Class,MFC)开发了显微图像处理的专用类CDIB,并结合数据库系统,完成了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诊断系统。结果 应用该系统对130例病人进行白细胞分类与人工镜检对比,两者结果相符合。结论该系统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可广泛应用于骨髓细胞、尿液、胸腹腔及阴道脱落细胞等各种显微图像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 图像处理 白细胞分类 图像处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显微图像的数字化处理及形态量化分析
5
作者 林桂粉 刘文绮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7-101,共5页
介绍了自行研制开发出的一套以测量分析医用显微图像的形态参数为主要特征的图像处理软件系统 .文中以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切片中线粒体衰竭以及大鼠颈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抑制作用的形态参数的测量为例 ,证实本软件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 介绍了自行研制开发出的一套以测量分析医用显微图像的形态参数为主要特征的图像处理软件系统 .文中以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切片中线粒体衰竭以及大鼠颈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抑制作用的形态参数的测量为例 ,证实本软件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治疗等研究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量化分析 医用图像 数字化处理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医用微球囊拉伸吹塑优化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代光辉 张晴晴 靳国宝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8-83,共6页
为提高医用微球囊壁厚均匀性以及成型稳定性,以成型温度、成型压力、拉伸距离和保温时间四个拉伸吹塑工艺参数为优化对象,在完成田口正交试验与极值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择优缩小各因素的水平范围,设计并实施了具有因素交互作用的正交试... 为提高医用微球囊壁厚均匀性以及成型稳定性,以成型温度、成型压力、拉伸距离和保温时间四个拉伸吹塑工艺参数为优化对象,在完成田口正交试验与极值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择优缩小各因素的水平范围,设计并实施了具有因素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交互试验结果表明,成型温度和成型压力的交互作用及成型温度和拉伸距离的交互作用对球囊壁厚均匀性影响明显。依据两次正交试验获得的优化参数进行成型实验与测量统计,对比发现,交互正交试验优化结果下的球囊壁厚均匀性平均值略高于田口正交实验优化结果,达到96.03%,两者之间的差值为0.17%;但是两组参数下球囊壁厚均匀性的方差相差较大,前者相较于后者降低了10.58%,表明交互正交试验优化结果提高了球囊成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球囊 拉伸吹塑 工艺优化 正交试验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原位植入式人工肛门括约肌样机及离体肠道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克磊 颜国正 +2 位作者 翁晓靖 刘华 许茜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6-852,共7页
设计一款基于生物信号反馈机制的智能化可遥控式人工肛门括约肌系统。所设计的蠕动式微型医用泵在3.3 V驱动电压下,最大流量为8.5 mL/min,最大封闭压可达170 kPa。新型括约肌假体在较小注水量(9~10.5 mL)的情况下,可实现对肠壁作用压... 设计一款基于生物信号反馈机制的智能化可遥控式人工肛门括约肌系统。所设计的蠕动式微型医用泵在3.3 V驱动电压下,最大流量为8.5 mL/min,最大封闭压可达170 kPa。新型括约肌假体在较小注水量(9~10.5 mL)的情况下,可实现对肠壁作用压的均匀分布(3.34~7.26 kPa),符合人体肠道生理结构和安全压力阈值的要求,避免由于局部高压导致的缺血性坏死。人工括约肌系统采用体内充电电池、体外无线经皮能量充电的供电方式,实现系统的完全植入式移植。离体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地抑制肠道内容物渗漏,成功建立排便感知信号,从而为严重肛门失禁、结肠造口等肛门功能严重缺失的患者提供一种人性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肛门括约肌 括约肌假体 经皮能量传输 医用 生物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