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次性医用口罩款式结构和面部特征与合体性的关联性
1
作者 胡燕 肖平 +1 位作者 苏洪滢 林子颢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5,共8页
为提高医用口罩对人体的防护性能,探究影响一次性医用口罩合体性的因素,对不同款式医用防护口罩的合体性进行评价。选择24名受试者分别佩戴4款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提取7项面部特征指标(面部最大宽度、鼻根宽度、面部宽度、鼻宽、鼻高、... 为提高医用口罩对人体的防护性能,探究影响一次性医用口罩合体性的因素,对不同款式医用防护口罩的合体性进行评价。选择24名受试者分别佩戴4款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提取7项面部特征指标(面部最大宽度、鼻根宽度、面部宽度、鼻宽、鼻高、鼻长、面部长度)以及3项口罩合体性表征指标(体积差、口罩面、缝隙面),定量分析面部特征指标对口罩合体性表征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面部最大宽度与面部长度对体积差指标有显著性影响(P<0.05);不同脸型的受试者佩戴不同款式医用口罩的合体性有显著性差异,较大脸型者适合佩戴普通方形平面口罩和纵向折叠耳挂式N95口罩,较小脸型者适合佩戴纵向折叠式3D立体口罩,适中脸型者适合佩戴普通方形平面口罩与柳叶型鱼嘴立体式口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医用口罩 三维扫描技术 款式结构 面部特征 合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医用口罩中8种全氟化合物 被引量:3
2
作者 石刚 凌婷 +3 位作者 李慧玲 张娜 孙世元 蒋付良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6,共7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建立了医用口罩中全氟辛酸、全氟辛烷磺酸钾、全氟十一酸、全氟十二酸、全氟辛烷磺酸胺、全氟十三酸、全氟十四酸、N-乙基全氟辛烷磺酸胺8种全氟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样品以甲醇为溶剂,超声提取,...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建立了医用口罩中全氟辛酸、全氟辛烷磺酸钾、全氟十一酸、全氟十二酸、全氟辛烷磺酸胺、全氟十三酸、全氟十四酸、N-乙基全氟辛烷磺酸胺8种全氟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样品以甲醇为溶剂,超声提取,采用C_(18)(150 mm×2.1 mm,5μm)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和乙酸铵,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分析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8种全氟化合物的定量限(LOQ,以信噪比>10计)为0.50~1.58μg/kg,在0.5~10μg/L时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0.9979),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8.4%~102.3%,相对标准偏差为1.55%~7.44%。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回收率高,精密度好,适用于医用口罩中全氟化合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口罩 全氟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医用口罩中4种挥发性化学物质的残留量 被引量:1
3
作者 郭锦材 谢辉 +2 位作者 肖体敢 陈钦钦 陈同强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37-840,共4页
通过优化色谱柱、分流比、浸提液体积、平衡时间、平衡温度等条件,提出了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医用口罩中4种挥发性化学物质(甲醛、环氧乙烷、环氧丙烷、2-氯乙醇)的残留量的方法。将医用口罩裁剪成5 mm×5 mm的碎片。分取0.... 通过优化色谱柱、分流比、浸提液体积、平衡时间、平衡温度等条件,提出了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医用口罩中4种挥发性化学物质(甲醛、环氧乙烷、环氧丙烷、2-氯乙醇)的残留量的方法。将医用口罩裁剪成5 mm×5 mm的碎片。分取0.5 g样品置于20 mL顶空瓶中,加入5 mL水(浸提液),将样品完全浸没后密封,在平衡温度80℃、平衡时间30 min、分流比5∶1条件下采用顶空-气相色谱仪分析。固定相选择CD-624毛细管色谱柱,在程序升温条件下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结果表明,4种挥发性化学物质的质量在0.10~1.0μg内和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5~0.1 m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4.3%~92.5%,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低于10%。方法用于市售不同品牌医用口罩的分析,均未检出4种挥发性化学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 气相色谱法 医用口罩 挥发性化学物质 残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非医用口罩标准及防护性能介绍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政 郭秀静 +3 位作者 吴楠 曾蓉 佘伟 文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2-266,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口罩可以降低感染风险和传播概率,但因医用口罩产能有限,各地政府鼓励企业生产非医用口罩,以满足公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本文介绍我国非医用口罩相关标准,对比分析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口罩可以降低感染风险和传播概率,但因医用口罩产能有限,各地政府鼓励企业生产非医用口罩,以满足公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本文介绍我国非医用口罩相关标准,对比分析其细菌过滤效率、颗粒物过滤效率等防护性能要求,提出非医用口罩防护新型冠状病毒的重要指标。同时,分析2020年1月27日—2月25日我国各省公示的102份非医用口罩企业标准,提出疫情防控非医用口罩标准化的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生产企业及普通人群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冠肺炎 医用口罩 过滤效率 防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扫描电镜技术表征医用口罩熔喷材料 被引量:2
5
作者 郑娜 朱斐超 +5 位作者 房尔园 沈素丹 浦群 冯连芳 顾雪萍 徐丽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0-324,共5页
自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口罩防护材料已成为人们与病毒隔离的最常用和最有效的屏障,市场对口罩的需求十分旺盛。本研究收集了六种来自不同厂家的一次性医用口罩,运用扫描电镜表征其微观形貌,探究不同厂家医用口罩熔喷材料的... 自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口罩防护材料已成为人们与病毒隔离的最常用和最有效的屏障,市场对口罩的需求十分旺盛。本研究收集了六种来自不同厂家的一次性医用口罩,运用扫描电镜表征其微观形貌,探究不同厂家医用口罩熔喷材料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具有更优过滤性能和防护效果的医用口罩,其熔喷材料的纤维直径细且致密,孔径也更小。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可为口罩用熔喷材料的选择、加工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口罩 熔喷材料 扫描电镜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医用口罩纸盒包装创新设计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魏真 李晓娟 +2 位作者 王丽娟 金洪勇 吴振兴 《数字印刷》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5-120,157,共7页
随着人们健康卫生意识的不断提高,一次性医用口罩成为日常生活必需品。人们购买一次性医用口罩时,对口罩的包装需求发生了变化。目前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包装产品同质化严重,需要进行设计上的系统提升。市面上的口罩集合包装一经打开后,包... 随着人们健康卫生意识的不断提高,一次性医用口罩成为日常生活必需品。人们购买一次性医用口罩时,对口罩的包装需求发生了变化。目前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包装产品同质化严重,需要进行设计上的系统提升。市面上的口罩集合包装一经打开后,包装盒就不能很好地保护剩余的口罩。单只口罩的独立包装成本又高。因此,本研究对一次性医用口罩集合包装的纸盒的材料和结构进行改良。采用全纸质包装提升包装的环境友好性,设计了两款一次性医用口罩纸盒包装,提高了口罩的便携性与存储安全性。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全面解决了口罩集合包装的防尘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医用口罩 结构设计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口罩过滤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7
作者 周惠林 杨卫民 李好义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8-165,共8页
针对医用口罩过滤材料呼吸阻力大、电荷易消失导致静电吸附有效时间短,且为一次性使用的应用现状,对医用口罩过滤材料的研发现状进行了综述。首先简要介绍了口罩的发展历史;重点概述了目前医用口罩熔喷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纳米纤维膜、... 针对医用口罩过滤材料呼吸阻力大、电荷易消失导致静电吸附有效时间短,且为一次性使用的应用现状,对医用口罩过滤材料的研发现状进行了综述。首先简要介绍了口罩的发展历史;重点概述了目前医用口罩熔喷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纳米纤维膜、多功能复合纳米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从相关口罩专利申请、新材料及新技术研发角度探讨了医用口罩过滤材料发展趋势。认为过滤材料制备的纳米化,过滤材料多层复合的功能化,以及环保性和可重复消毒使用性是未来医用口罩的研发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口罩 非织造布 熔喷非织造布 过滤材料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医用口罩中有机磷酸酯 被引量:4
8
作者 侯敏敏 史亚利 蔡亚岐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39-1445,共7页
该研究优化了医用口罩样本中16种有机磷酸酯(OPEs)的萃取和净化前处理过程,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方法。样本经甲醇超声萃取后,采用ENVI-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最终使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以5 mmol/L... 该研究优化了医用口罩样本中16种有机磷酸酯(OPEs)的萃取和净化前处理过程,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方法。样本经甲醇超声萃取后,采用ENVI-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最终使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以5 mmol/L乙酸铵缓冲溶液-甲醇为流动相进行分离,采用UPLC-MS/MS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6种OPEs在0.1~5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方法检出限为0.00460~1.03 ng/dm^(2),定量下限为0.0152~3.43 ng/dm^(2),加标回收率为68.8%~140%,相对标准偏差为0.70%~18%。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对42个医用口罩中16种OPEs进行测定,其总浓度为6.60~2387 ng/dm^(2),其中12种OPEs的检出率高于50%,表明这些OPEs在医用口罩中普遍存在。磷酸三苯酯(TPHP)和磷酸三(1-氯-2-丙基)酯(TCIPP)为主要的OPEs,浓度分别为0.131~2274 ng/dm^(2)和0.370~79.8 ng/dm^(2)。整体上OPEs的浓度均较低,推测口罩样本中的OPEs可能是生产和包装过程中受空气或塑料包装污染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酸酯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医用口罩 纺织品 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口罩防护有效性的智能指示标签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亿洋 张新林 +5 位作者 杨丹 张静怡 刘辉 石佳子 李东立 付亚波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2-169,共8页
目的为解决人们日常佩戴口罩中的防护有效性问题,阐述医用口罩过滤机理和过滤效率,综述智能指示标签在智能口罩方面研究现状和应用进展。方法从医用口罩的防护性能出发,分析医用口罩中智能指示标签的应用现状,分别对气体、湿度和病毒进... 目的为解决人们日常佩戴口罩中的防护有效性问题,阐述医用口罩过滤机理和过滤效率,综述智能指示标签在智能口罩方面研究现状和应用进展。方法从医用口罩的防护性能出发,分析医用口罩中智能指示标签的应用现状,分别对气体、湿度和病毒进行了智能指示标签方面的研究综述。依据酸碱指示剂颜色变化、湿敏效应、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等,以实时监测湿度、CO_(2)含量及病毒成分,从而判定医用口罩的防护性能。结论阐明了智能标签在医用口罩防护有效性指示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工作机理,为智能标签在医疗防护方面的创新应用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口罩 过滤效率 影响因素 智能指示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HO《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暴发时社区、家庭和医疗卫生机构照护中医用口罩的使用指南》解读 被引量:22
10
作者 张小宁 蒋雪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1-285,共5页
有效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暴发流行是政府、公众及每位卫生专业人员面临的严峻挑战。在新型冠状病毒暴发时期,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暴发时社区、家庭和医疗卫生机构照护中医用口罩的使用指南》,对从事公共卫生、感... 有效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暴发流行是政府、公众及每位卫生专业人员面临的严峻挑战。在新型冠状病毒暴发时期,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暴发时社区、家庭和医疗卫生机构照护中医用口罩的使用指南》,对从事公共卫生、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的卫生专业人员、卫生管理人员、卫生保健和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医用口罩的使用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本文对该指南进行解读,了解在社区、家庭和医疗卫生机构照护中医用口罩佩戴和管理的建议,旨在为口罩的正确佩戴,合理使用,避免资源浪费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罩 医用口罩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 2019-nCoV SARS-CoV-2 管理 传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医用口罩和防护服中环氧乙烷和2-氯乙醇 被引量:11
11
作者 尹戈 范军 黄涛宏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48-1450,共3页
本文使用岛津HS-10顶空进样器结合GC-2010 Pro气相色谱仪,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医用口罩和防护服中环氧乙烷(EO)和2-氯乙醇(ECH)含量的方法.EO和ECH在配制标样浓度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在0.999以上,仪器检出限分别为0.... 本文使用岛津HS-10顶空进样器结合GC-2010 Pro气相色谱仪,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医用口罩和防护服中环氧乙烷(EO)和2-氯乙醇(ECH)含量的方法.EO和ECH在配制标样浓度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在0.999以上,仪器检出限分别为0.012μg·mL-1和0.13μg·mL-1.以6针平行进样测试考察方法重复性,两个组分的峰面积RSD均小于5.0%.本方法可应用于医用口罩、防护服等医用防护用品中EO和ECH含量的快速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顶空进样 环氧乙烷 2-氯乙醇 医用口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医用口罩中痕量环氧乙烷 被引量:8
12
作者 雷春妮 王波 +1 位作者 刘阿静 陈瑞霞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9-132,共4页
建立了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医用口罩中痕量环氧乙烷的方法。采用吹扫捕集法对医用口罩中环氧乙烷进行富集,热脱附后导入气相色谱/质谱仪,并选用选择离子模式(SIM)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环氧乙烷在5.0~200μg/L质量浓... 建立了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医用口罩中痕量环氧乙烷的方法。采用吹扫捕集法对医用口罩中环氧乙烷进行富集,热脱附后导入气相色谱/质谱仪,并选用选择离子模式(SIM)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环氧乙烷在5.0~2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2,方法检出限为0.03μg/g,定量限为0.10μg/g。三个不同浓度加标水平(5.0μg/L、20μg/L、80μg/L)的回收率为97.59%~115.95%,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3.07%~7.48%。该方法操作简单、富集效率高、快速准确,适用于大批量医用口罩样品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乙烷 吹扫捕集 气相色谱/质谱 医用口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医用口罩标准对比解读 被引量:15
13
作者 常生 赵娟芝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17,共4页
介绍了我国医药行业的3个口罩标准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YY/T 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对比分析在外观结构、耐用性、舒适性、毒理性、卫生性、防血液防水、过滤防护、阻燃... 介绍了我国医药行业的3个口罩标准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YY/T 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对比分析在外观结构、耐用性、舒适性、毒理性、卫生性、防血液防水、过滤防护、阻燃性能、包装标识等9个方面的考核指标以及试验方法的不同,并总结阐述了医用口罩的防护机理、医用口罩的生产条件以及在医院领域3种医用口罩分别的适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口罩 过滤防护 防血液穿透 卫生性 新型冠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E-UPLC-MS/MS法测定医用口罩中10种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 被引量:4
14
作者 覃冬杰 叶月华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6-68,73,共4页
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ASE)-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串联质谱法(MS/MS)测定医用口罩中10种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的方法。样品采用ASE前处理,萃取溶剂为70%DMF,80℃静态萃取5 min,循环2次。采用Poroshell 120 Phe-Hex(2.1 mm×100 mm,1.9... 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ASE)-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串联质谱法(MS/MS)测定医用口罩中10种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的方法。样品采用ASE前处理,萃取溶剂为70%DMF,80℃静态萃取5 min,循环2次。采用Poroshell 120 Phe-Hex(2.1 mm×100 mm,1.9μm)为色谱柱,乙腈和0.1%甲酸-5 m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ESI为离子源电离,MRM模式检测。结果表明:10种荧光增白剂在各自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3),检出限为0.01~3.20 mg/kg,定量限为0.03~10.00 mg/kg,平均回收率为80.8%~98.9%,RSD为1.8%~5.2%。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度高,适用于医用口罩中荧光增白剂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荧光增白剂 ASE UPLC-MS/MS 医用口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口罩过滤效率相关性正态标准化与去标准化换算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盛宇 方珍文 +1 位作者 陆珊珊 赵铖光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2-107,共6页
为了有效地缩短医用口罩过滤效率的检测周期,利用几何标准偏差的数学模型,将呈偏态分布的空气动力学粒径转化为对数正态分布粒径,依据正态分布标准化与去标准化的换算关系,在已知颗粒过滤效率的前提下,直接得到细菌过滤效率理论值,通过... 为了有效地缩短医用口罩过滤效率的检测周期,利用几何标准偏差的数学模型,将呈偏态分布的空气动力学粒径转化为对数正态分布粒径,依据正态分布标准化与去标准化的换算关系,在已知颗粒过滤效率的前提下,直接得到细菌过滤效率理论值,通过细菌过滤效率理论值与实测值的对比探究医用口罩细菌过滤效率与颗粒过滤效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约30 L/min的气体流量下,细菌过滤效率理论值与实测值相吻合,理论值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92,实测值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50,理论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细菌过滤效率和颗粒过滤效率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口罩 过滤效率 空气动力学粒径 正态分布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法测定医用口罩中可萃取重金属 被引量:1
16
作者 覃冬杰 张鹏 +2 位作者 甘仕 黄筱珏 覃华亮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64,82,共4页
为测定医用口罩中12种可萃取重金属含量,样品采用酸性汗液进行萃取,内标法定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重金属元素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6~0.9999,检出限为0.0001~0.002 mg/... 为测定医用口罩中12种可萃取重金属含量,样品采用酸性汗液进行萃取,内标法定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重金属元素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6~0.9999,检出限为0.0001~0.002 mg/kg,精密度RSD为2.6%~5.1%,回收率为80.8%~95.8%。该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医用口罩中12种可萃取重金属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重金属 可萃取 ICP-MS 医用口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口罩熔喷非织造布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17
作者 王洪杰 姚岚 +1 位作者 王赫 张仲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2-28,34,共8页
为实现废弃医用口罩在储能领域中的高值化应用,采用镀银和涂炭方法对一次性医用口罩的中间层熔喷非织造布表面进行处理制备双电层电极,最后组装成超级电容器器件。分别采用循环伏安法、恒电流充放电法和交流阻抗法测试熔喷非织造布电极... 为实现废弃医用口罩在储能领域中的高值化应用,采用镀银和涂炭方法对一次性医用口罩的中间层熔喷非织造布表面进行处理制备双电层电极,最后组装成超级电容器器件。分别采用循环伏安法、恒电流充放电法和交流阻抗法测试熔喷非织造布电极和所组成器件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1 A/g时,所得电极比电容可达298 F/g,在电流密度为20 A/g下其比电容为224 F/g,展现出较高的倍率性能(75%),电极的电荷转移内阻和等效串联内阻分别为0.86和0.15Ω;在功率密度为125 W/kg下,超级电容器器件的能量密度达到9.7 W·h/kg,此外经过10000次充放电后,器件的比电容保持率高达99.8%,展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喷非织造布 双电层电极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废弃医用口罩 高值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医用以及颗粒物防护口罩标准对比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苗苗 王旭 +1 位作者 杨二涛 刘思梦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文章系统介绍并对比了国内外医用防护口罩和颗粒物防护口罩标准及其技术指标,分析了过滤效率、密合性、呼吸阻力等核心指标技术要求的特点和差异,以及不同技术指标对口罩防护效果和适用场景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口罩进行防... 文章系统介绍并对比了国内外医用防护口罩和颗粒物防护口罩标准及其技术指标,分析了过滤效率、密合性、呼吸阻力等核心指标技术要求的特点和差异,以及不同技术指标对口罩防护效果和适用场景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口罩进行防护等级分类,并提出合理的选用建议,为促进防护口罩的规范化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效率 医用防护口罩 颗粒物防护口罩 口罩标准 防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务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19
作者 涂佳佳 刘芳 +3 位作者 王珂璇 茅一萍 祁琪 张洁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5-741,共7页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的行为现状,并分析未能规范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的影响因素,为改进口罩佩戴相关培训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6月—2023年3月,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气溶胶凝结核计数法对市面上常见的...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的行为现状,并分析未能规范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的影响因素,为改进口罩佩戴相关培训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6月—2023年3月,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气溶胶凝结核计数法对市面上常见的5款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实时定量适合性测试,通过测试仪器适合因数的变化、是否需要专业人员辅助调整综合判断医用防护口罩佩戴情况,应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借助三维(3D)激光扫描技术扫描参与者头面部,将扫描图像导入Geomagic Studio 2013软件测量头面部尺寸。结果共调查222名医务人员,完成991次实时测试,208次3D扫描。其中221次(22.30%)测试参与者未能规范佩戴医用防护口罩,5款医用防护口罩的不规范佩戴比率分别为30.56%、25.62%、25.87%、23.15%、7.35%。佩戴口罩不规范率:不同医用防护口罩形状,参与者职业、上一次医用防护口罩佩戴技能培训时间及是否有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相关工作经验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用防护口罩品牌、尺寸,以及参与者性别、科室等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折叠状医用防护口罩佩戴规范与不规范者身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医务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不规范受诸多因素影响,在正式的定量适合性测试之前推荐进行实时测试,能节省时间,提高测试效率。未来进行医用防护口罩佩戴培训时,对不同形状的口罩应进行针对性的培训,重点关注后勤人员、实习生、BMI高者,以及从未接受医用防护口罩佩戴培训者及未参加过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相关工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防护口罩 定量适合性测试 实时测试 三维激光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所医院医务人员医用防护口罩适合性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胡美华 贾会学 +10 位作者 姚希 孙昕霙 闵鹤葳 邓明卓 卢联合 李杰 宋丽红 路简羽 宋雪梅 高航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通过定量适合性测试,描述医用防护口罩的适合现状以及探索适合性测试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分层抽样选取6所不同级别、性质的医院中不同呼吸道传染病暴露风险部门,即低风险(普通病区)、中风险(如急诊、呼吸科门诊)、高风险(发热门诊... 目的通过定量适合性测试,描述医用防护口罩的适合现状以及探索适合性测试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分层抽样选取6所不同级别、性质的医院中不同呼吸道传染病暴露风险部门,即低风险(普通病区)、中风险(如急诊、呼吸科门诊)、高风险(发热门诊、核酸采样点、感控处)的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工勤人员,对两个品牌的拱形和折叠形口罩进行测试,采用环境气溶胶冷凝核计数器法测试医用防护口罩的定量密合性和适合性。结果6所医院共抽取320名工作人员进行测试,在进行正式适合性测试之前,通过专业人员指导,定量密合性测试通过率较被测试人员自行调整明显提升,整体从27.50%提升至57.73%。不同品种医用防护口罩适合性监测的通过率最低为0.94%,最高为8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51,P<0.001)。通过定量密合性测试后,进行标准动作适合性试验时,拱形A、折叠形A、拱形B、折叠形B 4款医用防护口罩通过的比率分别为50.00%、58.25%、66.67%、85.67%。主要是在左右摆头动作之后通过率开始下降。结论适合性测试是保证呼吸道防护效果的有利工具,应充分利用适合性测试数据为工作人员提供合适的医用防护口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医用防护口罩 口罩 适合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