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用三通用于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 被引量:4
1
作者 马者 卢翠平 +3 位作者 李建霞 张明烁 周丽萍 姬文英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3期48-48,共1页
目的改善气管切开术后持续吸氧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方法将ICU气管切开术后已脱机且需持续吸氧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医用三通同时连接氧气管、湿化液管、头皮针软管,将头皮针软管置入气管套管内进行给... 目的改善气管切开术后持续吸氧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方法将ICU气管切开术后已脱机且需持续吸氧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医用三通同时连接氧气管、湿化液管、头皮针软管,将头皮针软管置入气管套管内进行给氧与湿化,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双管置入。结果实验组气道湿化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医用三通既提高了湿化效果,又使氧气管与湿化液管合二为一减小了气道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 气道湿化 医用三通 氧气管 头皮针软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一次性医用多功能三通推注器的研制与应用
2
作者 吴小玲 崔金波 刘婧英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4年第11期3969-3969,共1页
胸腹腔穿刺术是临床常用的操作技术,常用于抽取积液以协助病因诊断、抽出胸腹腔积液或注入药物治疗。目前虽有报道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外接引流袋作为胸腹腔穿刺引流液的装置。但临床普遍使用的仍多为胸腹腔穿刺包,此类穿刺包中仅包含带... 胸腹腔穿刺术是临床常用的操作技术,常用于抽取积液以协助病因诊断、抽出胸腹腔积液或注入药物治疗。目前虽有报道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外接引流袋作为胸腹腔穿刺引流液的装置。但临床普遍使用的仍多为胸腹腔穿刺包,此类穿刺包中仅包含带乳胶管的穿刺针、小镊子、止血钳、5 mL 及50 mL 注射器及针头、纱布、孔巾、换药碗、无菌试管,用物准备尚需另准备无菌手套、消毒棉球、积液瓶/袋等;而其中普遍使用的穿刺针为单管式钢针,不易固定,在需要反复抽液及冲洗的操作中极为不便;穿刺针柄与注射器需反复插脱,不仅会加重医护人员工作负担,还易增加医源性感染风险,甚至发生气胸等并发症,是医疗安全和职业安全隐患。此外,传统的穿刺方式还存在抽取积液与留取标本不能同时进行、留取标本后的试管放置不稳、向胸腹腔注射药物不方便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研制了一种集抽取、推注功能为一体的一次性医用多功能三通推注器。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医用多功能三通推注器 胸腹腔穿刺术 用物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