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CU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宏丽 周旋 +4 位作者 丁静 李园芳 刘琦 张晓婷 廖卫华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1-455,共5页
背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患儿容易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目前缺乏相关的风险预测模型。目的探讨影响NICU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以此构建风险列线图并验证。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20年1月至2023... 背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患儿容易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目前缺乏相关的风险预测模型。目的探讨影响NICU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以此构建风险列线图并验证。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入住NICU≥24 h、入院日龄≤28 d、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排除入NICU前已存在皮肤破损或皮肤感染,患先天性皮肤病或易导致皮肤损伤疾病(畸胎瘤),外科手术后,转院、非医嘱出院的新生儿。根据新生儿病历中记录的是否存在医源性皮肤损伤分为医源性皮肤损伤组和非损伤组。基于文献复习和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最终确定纳入本文分析的影响因素。在病历系统中回顾性采集新生儿基本信息、临床信息及围生期孕母信息。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行外部验证。主要结局指标模型对NICU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预测性能。结果631例进入本文分析,损伤组170例(26.9%),非损伤组461例。建模组442例,验证组189例。建模组和验证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出生胎龄、出生体重、非纯母乳喂养、使用纸质医用黏胶布、医用黏胶使用不规范、去除医用黏胶清洁剂类型为75%乙醇溶液、使用无创机械通气、使用约束带、药物外渗均是影响NICU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建模组和验证组ROC的AUC分别为0.929(95%CI:0.900~0.958)和0.941(95%CI:0.908~0.974)。建模组和验证组校准曲线H-L拟合优度检验显示,χ^(2)分别为14.649和8.670,P分别为0.066和0.371。临床决策曲线结果显示该模型对高风险患儿进行及时干预可以使大部分患儿受益,具有较高的临床适用性。结论NICU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临床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U 医源性皮肤损伤 危险因素 列线图 早期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源性皮肤损伤多中心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16
2
作者 陆春梅 季福婷 +4 位作者 吕天婵 袁皓 杨童玲 胡晓静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新生儿护理分会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调查组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2-127,共6页
背景医源性皮肤损伤是入住NICU的新生儿面临的常见问题。目的了解我国NICU内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建立NICU新生儿的医源性皮肤损伤临床资料数据库(简称数据库),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NICU牵头,包括中国1... 背景医源性皮肤损伤是入住NICU的新生儿面临的常见问题。目的了解我国NICU内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建立NICU新生儿的医源性皮肤损伤临床资料数据库(简称数据库),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NICU牵头,包括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2家三级甲等医院(简称协作医院)NICU。将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归纳为7类:尿布相关、粘胶相关、压力相关(包括医疗器械相关)、外科手术相关、血管通路相关、各种理化因素相关、其他。数据库上报的对象为协作医院NICU的连续病例,上报数据均来源于所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或纸质医疗文书记录。数据上报项目:一般资料,各种医疗器械使用情况,医源性皮肤损伤事件,每次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时的日龄、体重、住院时长,皮肤损伤的部位、大小、类型、颜色、处理措施和预后。由牵头医院针对数据库上报指标对协作医院进行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开始数据的收集并审核。主要结局指标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22家协作医院收集的NICU连续病例(n=8126)数据全部合格,纳入本文分析。其中医源性皮肤损伤521例(6.4%),儿童专科医院、综合性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的NICU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7.4%(280/3783)、6.4%(153/2387)和4.5%(88/1956)。521例共发生566例次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2次医源性皮肤损伤45例(8.6%)。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日龄中位数为6(3,17)d,生后1周内发生者占57.4%(299例);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新生儿入院纠正胎龄中位数为37.2(32.7,40.0)周,纠正胎龄≥37周占56.4%(294例);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时的体重中位数为2800(1912~3450)g,体重≥2500 g占59.1%(308例)。尿布相关250例(48.0%),压力相关(包括医疗器械相关)81例(15.5%),粘胶相关69例(13.2%),各种理化因素相关70例(13.4%),血管通路相关22例(4.2%),外科手术相关性14例(2.7%),其他15例(2.9%)。日龄1~7 d新生儿发生各类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占比最高;除压力相关性皮肤损伤易发生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医源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在各体重组都易发生之外,其他类型的皮肤损伤均多发生于体重≥2500 g的新生儿;压力相关性、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多发生于纠正胎龄28~32周的新生儿,血管通路相关性皮肤损伤在各纠正胎龄分组中的占比较均匀,其他皮肤损伤好发于纠正胎龄>32周的新生儿;78.9%的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时的住院时间<1周,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比例逐周下降。结论我国NICU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6.4%。尿布相关性皮炎、医疗器械应用及医疗胶布的使用是新生儿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三大主要因素。医源性皮肤损伤受胎龄、出生体重、各种导管的使用等多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医源性皮肤损伤 重症监护病房 多中心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分类授权管理对住院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刘艳 徐进 +3 位作者 丁瑜 蔡忠香 秦琦 谢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护士分类授权管理对住院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实践效果。方法将存在医源性皮肤损伤风险的住院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018年173237例)和观察组(2019年205511例和2021年236742例),分别实施常规管理和护士分类授权管理。结... 目的探讨护士分类授权管理对住院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实践效果。方法将存在医源性皮肤损伤风险的住院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018年173237例)和观察组(2019年205511例和2021年236742例),分别实施常规管理和护士分类授权管理。结果实施护士分类授权管理后,培养和授权专科护士81人。两组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皮肤损伤程度及转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护士分类授权管理,可有效降低住院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改善转归,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授权 医源性皮肤损伤 患者安全 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预见性护理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素芳 吕元红 +2 位作者 段伟莉 刘艳青 潘晓兰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3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降低危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方法。方法将2005年1~12月危重症新生儿1117例作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将2006年1~12月危重症新生儿1209例作为观察组,应用危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预见性护理程序及对操作环节进行三级质... 目的探讨降低危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方法。方法将2005年1~12月危重症新生儿1117例作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将2006年1~12月危重症新生儿1209例作为观察组,应用危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预见性护理程序及对操作环节进行三级质控。结果观察组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及环节质控流程对危重症新生儿实施护理,可以明显降低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新生儿 医源性皮肤损伤 护理程序 环节质控 预见性干预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处理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31
5
作者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处理的专家共识专家组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新生儿护理分会 +2 位作者 袁皓 杨童玲 胡晓静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55-261,共7页
新生儿皮肤在生理和发育上与儿童和成人均不同[1,2],皮肤的功能和结构发育是动态的过程,怀孕第4周,胎儿已经有了两层皮肤,底层细胞即基底层,外层细胞即表皮[3],表皮成熟在胎龄34周左右。新生儿有能力恢复和保持皮肤的屏障功能,其皮肤的... 新生儿皮肤在生理和发育上与儿童和成人均不同[1,2],皮肤的功能和结构发育是动态的过程,怀孕第4周,胎儿已经有了两层皮肤,底层细胞即基底层,外层细胞即表皮[3],表皮成熟在胎龄34周左右。新生儿有能力恢复和保持皮肤的屏障功能,其皮肤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都很大,故其皮肤具有独特的特点[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皮肤 屏障功能 专家共识 医源性皮肤损伤 基底层 表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留置气管插管查检单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瑞芳 巩越丽 +3 位作者 李婷 杜杰 吴超 陈静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3期356-362,共7页
目的 :设计新生儿留置气管插管查检单,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研究小组,通过文献回顾、小组讨论等方法设计查检单,采用面对面或网络发送问卷的形式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意见进行讨论修改后形成新生儿留置气管插管查检单终稿。... 目的 :设计新生儿留置气管插管查检单,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研究小组,通过文献回顾、小组讨论等方法设计查检单,采用面对面或网络发送问卷的形式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意见进行讨论修改后形成新生儿留置气管插管查检单终稿。将吉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监护室2020年1月—12月符合标准的34例气管插管患儿作为对照组,2021年1月—10月的34例患儿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插管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气管插管护理措施基础上采用查检单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护士在应用查检单前后对查检单的认知和行为得分。结果 :实验组患儿呼吸机相关肺炎、气管导管移位、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应用查检单后护士对气管插管风险认知和行为得分高于应用前(P<0.05)。结论 :新生儿留置气管插管查检单的应用,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士风险认知及行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检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气管导管移位 医源性皮肤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