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源性支气管动脉夹层形成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付志刚 张晓磷 +4 位作者 韩强 李海涛 张志刚 亓小虎 赵文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22-725,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所致医源性支气管动脉夹层形成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连续收集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2009年2月至2014年6月因大咯血入院患者328例(年龄31~78岁);纳入标准:日咯血量≥200 ml。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超选择性插管BA...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所致医源性支气管动脉夹层形成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连续收集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2009年2月至2014年6月因大咯血入院患者328例(年龄31~78岁);纳入标准:日咯血量≥200 ml。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超选择性插管BAE术,其中7例因术中损伤支气管动脉并发医源性支气管动脉夹层,均感一过性胸痛。结果 7例患者中DSA造影发现8支支气管动脉损伤所致动脉夹层,其中右侧支气管动脉5支,左侧支气管动脉3支;位于支气管动脉开口部(<1 cm)7支,远端1支。动脉夹层大小为1.8 mm×1.9 mm^3.4 mm×3.9 mm。通过BAE术中停止操作、降压等对症治疗,病情没有进一步发展。结论医源性支气管动脉夹层多因BAE术中导丝导管暴力操作或高压力造影所致,停止不良操作、严密观察患者胸痛症状、降压治疗等对症处理措施可有效防止动脉夹层发生及其进展或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支气管动脉夹层 咯血 支气管动脉栓塞 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自发性孤立性支气管动脉夹层及纵隔型支气管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付泉水 杨国庆 +1 位作者 胡纳 曾浩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73-675,共3页
目的:提高对自发性孤立性支气管动脉夹层及纵隔型支气管动脉瘤的认识。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经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明确诊断的2例纵隔型支气管动脉瘤和1例自发性孤立性支气管动脉夹层影像表现。结果:共3例患者,2例纵隔型支气管动脉瘤;... 目的:提高对自发性孤立性支气管动脉夹层及纵隔型支气管动脉瘤的认识。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经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明确诊断的2例纵隔型支气管动脉瘤和1例自发性孤立性支气管动脉夹层影像表现。结果:共3例患者,2例纵隔型支气管动脉瘤;1例自发性孤立性支气管动脉夹层,破口位于支气管动脉近心端,约2.1 cm,夹层长度约1.8 cm,并后纵隔血肿形成。后处理图像CPR、MPR、VR对于评估夹层及动脉瘤的部位和范围更为直观。结论:多层螺旋CT能准确提供自发性孤立性支气管动脉夹层及纵隔型支气管动脉瘤的信息,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夹层 支气管动脉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锁骨下动脉闭塞行腔内再通术中医源性B型主动脉夹层1例 被引量:2
3
作者 田锦林 李云松 +4 位作者 郭跃辉 王伟 陈硕飞 王海峰 李春雷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5-256,共2页
患者男,51岁,半月前出现左上肢无力,活动后头晕;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左挠动脉、肱动脉搏动明显减弱,双上肢收缩压差45mmHg。经颅多普勒检查:左椎动脉血流反向;CTA: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闭塞伴明显纡曲,闭塞段长约14mm(图1)。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 动脉闭塞性疾病 腔内治疗 动脉 夹层 医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源性颈动脉夹层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卫 王煊 姚善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6-378,共3页
目的报道医源性颈动脉夹层2例,结合文献复习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患者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颈动脉DSA造影表现。结果 2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患者术后DSA造影复查显示动脉瘤栓塞良好,未见复发征象,但发现颈动脉... 目的报道医源性颈动脉夹层2例,结合文献复习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患者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颈动脉DSA造影表现。结果 2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患者术后DSA造影复查显示动脉瘤栓塞良好,未见复发征象,但发现颈动脉血管夹层,造影表现为静脉期动脉壁对比剂滞留及双腔征,2例患者均无临床症状。结论医源性颈动脉夹层临床不常见,此病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比较容易诊断,且大多无临床表现,发现后应密切随访,防止出现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 动脉夹层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