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SBAR医护沟通模式在危重患者管理中的实施及成效分析
被引量:
41
1
作者
刘海英
易利华
+2 位作者
任国琴
张永敏
许心周
《中国医院》
2017年第8期61-62,共2页
目的:评价SBAR医护沟通模式在危重病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骨科、急诊EICU、心内科6个科室2015年7月?2016年6月的1980例住院危重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1020例,观察组960例。对照组采...
目的:评价SBAR医护沟通模式在危重病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骨科、急诊EICU、心内科6个科室2015年7月?2016年6月的1980例住院危重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1020例,观察组9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医护沟通模式,观察组采用SBAR医护沟通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士对危重患者病情知晓率、护理措施落实率、医疗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及医护合作满意度等方面差异。结果:实施SBAR医护沟通模式组在护理质量、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及医患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的医护沟通组(P<0.05),医疗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显著低于传统医护沟通组。结论:SBAR医护沟通模式对持续提升医疗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护协作性团队建设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R
医护沟通模式
危重患者
医疗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BAR医护沟通模式在危重患者管理中的实施及成效分析
被引量:
41
1
作者
刘海英
易利华
任国琴
张永敏
许心周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出处
《中国医院》
2017年第8期61-62,共2页
文摘
目的:评价SBAR医护沟通模式在危重病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骨科、急诊EICU、心内科6个科室2015年7月?2016年6月的1980例住院危重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1020例,观察组9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医护沟通模式,观察组采用SBAR医护沟通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士对危重患者病情知晓率、护理措施落实率、医疗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及医护合作满意度等方面差异。结果:实施SBAR医护沟通模式组在护理质量、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及医患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的医护沟通组(P<0.05),医疗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显著低于传统医护沟通组。结论:SBAR医护沟通模式对持续提升医疗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护协作性团队建设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
SBAR
医护沟通模式
危重患者
医疗护理质量
Keywords
SBRA
nurse patient communication mode
critical patients
nursing quality
分类号
R471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SBAR医护沟通模式在危重患者管理中的实施及成效分析
刘海英
易利华
任国琴
张永敏
许心周
《中国医院》
2017
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