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医德素质培育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9
1
作者 徐玉梅 刘宪亮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第2期181-183,共3页
高等医学教育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医学教育价值观导向。适应当前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应努力构建学生医德素质"351"培育体系:坚持"三个统一",即人文素质培育与科学素质培育、医德教育与医术教育、教学生做... 高等医学教育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医学教育价值观导向。适应当前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应努力构建学生医德素质"351"培育体系:坚持"三个统一",即人文素质培育与科学素质培育、医德教育与医术教育、教学生做人与教学生做事相统一;通过"五项工程",即教师引领、课堂教学、实践锻炼、氛围陶冶、继续教育,逐步建立"全方位、多渠道、分阶段、立体化"的学生医德素质培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学生医德素质 医德教育 医学伦理 医学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医德素质评价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于芳 徐玉梅 宋茂银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第3期381-383,共3页
对医学生进行医德素质评价是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医德素质培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医德素质评价要充分做到六个结合:知识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外部... 对医学生进行医德素质评价是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医德素质培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医德素质评价要充分做到六个结合:知识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显性评价与隐性评价相结合;短期评价与长期评价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医学院校 医学生 医德素质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高等医学院校医德素质培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明 徐玉梅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第12期1534-1536,1540,共4页
对医学生进行医德素质培育是高等医学院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当前医德素质培育面临人文医学教育教学深水区改革、医德素质教育体系的逐渐探索与完善、网络信息平台的开发推广应用、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的成立和发展等机遇,更面临学生... 对医学生进行医德素质培育是高等医学院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当前医德素质培育面临人文医学教育教学深水区改革、医德素质教育体系的逐渐探索与完善、网络信息平台的开发推广应用、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的成立和发展等机遇,更面临学生学医动机差异性、价值观念多元化、专职队伍锐减以及职业环境恶化等方面的新挑战。为积极应对机遇和挑战,高等医学院校应构建纵向立体的医德素质培育模式、形成横向协同的医德素质培育格局、健全动态长效的医德素质培育保障机制、完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医德素质培育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德素质 教育体系 培育模式 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育现状调查与实效比较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徐玉梅 于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第10期1276-1280,共5页
目的了解试点的"卓越医师班"学生医德素质培养现状,探索提高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养实效性的有效方法。方法以2013~2016级四届"卓越医师班"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形式把握其医德素质现状,并进行纵向比较分... 目的了解试点的"卓越医师班"学生医德素质培养现状,探索提高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养实效性的有效方法。方法以2013~2016级四届"卓越医师班"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形式把握其医德素质现状,并进行纵向比较分析。结果高年级"卓越医师班"学生相较于低年级"卓越医师班"学生医德素质培育有一定实效性,但是整体实效性并不是很明显。结论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养要树立精英化培育理念,突出人文性;注重顶层设计,强化系统性;辩证分析培育实效,强化长效性;要注重培育过程,强化实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医学人才 医德素质 精英教育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医师职业精神培育对我国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育的启示和借鉴 被引量:3
5
作者 杨萍 徐玉梅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第10期1293-1296,共4页
国外医学职业精神培育在培育理念、培育模式、评估方式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给我国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借鉴其有益的做法,我国在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育方面可做进一步尝试:增强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 国外医学职业精神培育在培育理念、培育模式、评估方式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给我国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借鉴其有益的做法,我国在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育方面可做进一步尝试:增强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育课程设置的人文性、探索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育方法的多样性、坚持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评估的全面性、加强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育组织的专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师职业精神 卓越医学人才 医德素质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养的困境分析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翠 徐玉梅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第10期1281-1284,共4页
卓越医学人才教育是实现精英医学教育的一种途径。目前,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养面临着医德认识教育单向度、医德情感培养缺乏人文关怀、医德意志培养功利化、医德实践形式化的困境。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应该改革传统课程设置体系,丰富... 卓越医学人才教育是实现精英医学教育的一种途径。目前,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养面临着医德认识教育单向度、医德情感培养缺乏人文关怀、医德意志培养功利化、医德实践形式化的困境。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应该改革传统课程设置体系,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医学人才 医德素质 精英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品表演活跃医伦课堂主体参与提高医德素质
7
作者 应锋 王建华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0年第6期52-52,59,共2页
针对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存在活动形式偏少 ,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缺少的问题 ,在教学活动方式探索中增设了医学伦理学小品表演课 ,实践表明能够调动起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医德素质。
关键词 医学伦理 教学 小品表演 医德素质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养的着力点
8
作者 于芳 徐玉梅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第10期1289-1292,共4页
当前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养应始终遵循厚德载医、塑心树人的育人理念,着眼于实践。正确的实践教育认知是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养的前提;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是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养的基础;校园文化实践活动是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 当前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养应始终遵循厚德载医、塑心树人的育人理念,着眼于实践。正确的实践教育认知是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养的前提;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是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养的基础;校园文化实践活动是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养的保障;临床实践活动是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养的关键;社会实践活动是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养的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医学人才 医德素质 着力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院校学生医德素质培养再思考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欣 张京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年第5期126-127,共2页
医德是在社会道德和医学科学发展制约下,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医德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德教育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医德是在社会道德和医学科学发展制约下,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医德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德教育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对社会医德现状进行了再思考,提出一些可行的医学院校学生医德素质培养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学生 医德素质 培养 再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性评价在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养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刁传秀 徐玉梅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第10期1285-1288,1292,共5页
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相比,发展性评价立足于医学生医德素质的发展,以发挥医德素养在卓越医学人才培养中立德树人的作用为明确目标,通过师评、自评、互评的方式调动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对医学生的医... 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相比,发展性评价立足于医学生医德素质的发展,以发挥医德素养在卓越医学人才培养中立德树人的作用为明确目标,通过师评、自评、互评的方式调动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对医学生的医德认识、医德情感、医德实践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卓越医学人才的阶段性发展和整体性发展,符合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级的实际情况、医德素质的培养规律和卓越医学人才的发展规律,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性评价 卓越医学人才 医德素质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弘扬白求恩精神对培养我国医学生医学伦理素质的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祝瑾 傅智勇 +1 位作者 谢鹏 张秋菊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第1期132-133,共2页
针对我国医学生医学伦理素质存在的问题,揭示弘扬白求恩精神的必要性。弘扬白求恩精神是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端正医德医风的重要思想武器、是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客观要求。提出培养医学生医学伦理素质的方法:将白求恩... 针对我国医学生医学伦理素质存在的问题,揭示弘扬白求恩精神的必要性。弘扬白求恩精神是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端正医德医风的重要思想武器、是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客观要求。提出培养医学生医学伦理素质的方法:将白求恩精神育人制度化、经常化,建立育人机制;坚持开展以白求恩精神为核心的主题教育活动;光大"白求恩精神"品牌;营造浓厚的白求恩精神育人环境;加大研究力度、深度和广度,使白求恩精神常讲常新;注意发现、宣传和关心、爱护典型,形成鲜明的价值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求恩精神 医学教育 医学伦理素质 医德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SC的《医学伦理学》教学管理评价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毅 程乐森 胡善菊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第5期679-681,共3页
运用平衡记分卡和层次分析法,从财务、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及顾客四个相互关联的角度,构建出该课程的教学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负向激励、实践性教学环节、伦理分析能力、监管与反馈机制等对提升教学管理效果的重要性。
关键词 医学伦理学 教学管理 评价指标 医德素质 负现激励 反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在医学伦理学教育中实施导师制的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宏晋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年第2期250-251,共2页
医学伦理学教育实施导师制可以提高医学生个体医德素质,提升医学伦理学教育效果,实现师生医德素质隐形传承,而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主要有以下难题:导师数量不足,学生积极性不高,缺乏考评和激励机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下对策:保障医学伦... 医学伦理学教育实施导师制可以提高医学生个体医德素质,提升医学伦理学教育效果,实现师生医德素质隐形传承,而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主要有以下难题:导师数量不足,学生积极性不高,缺乏考评和激励机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下对策:保障医学伦理学导师数量和质量,明确导师学业职责;探索医学伦理学导师制实施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实施医学伦理学导师能上能下管理,建立周期考评和奖励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伦理学教育 导师制 医德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