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搞好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
1
作者 马英利 李云捧 王晓平 《求实》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309-309,共1页
关键词 课外体育活动 医学院校大学生 体育锻炼 学校体育目的 学校体育工作 河北承德 身心健康 学习效率 兴趣爱好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某医学院校大学生食用宵夜情况调查 被引量:7
2
作者 樊蕊 王贝宁 +3 位作者 苗泽宇 林萍萍 鲍雪儿 徐美虹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45-847,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某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的宵夜行为现状,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医学生饮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北京某医学院校在校学生进行宵夜食用情况调查。结果在接受调查的324名医学生中,有57.10%的学生有吃宵夜的... 目的了解北京某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的宵夜行为现状,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医学生饮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北京某医学院校在校学生进行宵夜食用情况调查。结果在接受调查的324名医学生中,有57.10%的学生有吃宵夜的习惯,其中男生吃宵夜的比例(62.67%)高于女生(52.30%)。对于宵夜选择方面,60%以上学生会选择焙烤食品作为宵夜;其中男生选择较多的是焙烤食品(31.35%)和肉类(11.35%),而女生选择较多的是焙烤食品(28.65%)和果蔬类(15.68%)(χ~2=18.040,P<0.01)。40%学生吃宵夜受心理因素和平时生活影响;50%以上学生对宵夜利弊有合理客观的认识(P<0.05),其中80%的学生认为宵夜最大的好处在于"为熬夜补充能量",85%的学生认为宵夜最大的坏处是"导致肥胖"。结论北京某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虽然对健康以及营养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但仍存在不健康的吃宵夜行为。应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宵夜 调查 医学院校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队医学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量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金兰 舒勤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6期1-4,共4页
目的编制军队医学院校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量表,探讨影响军队医学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观的因素。方法采用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结合的方法,分析军队医学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编制相应的幸福感影响因素量表,进行实证研究以检... 目的编制军队医学院校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量表,探讨影响军队医学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观的因素。方法采用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结合的方法,分析军队医学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编制相应的幸福感影响因素量表,进行实证研究以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军队医学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量表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57.21%,总量表α系数为0.918,分半信度为0.807,分量表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747~0.899,信效度较好。影响军队医学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主要为负性情绪、自我效能、家庭、爱情、休闲、学习。结论军队医学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受到军校管理制度、军人信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具有人群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医学院校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影响因素 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 被引量:6
4
作者 孙璐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7-98,共2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医学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及含义,然后对医学院低年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情况及效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并论述了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为促进大学生认识自我、学习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方... 文章首先分析了医学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及含义,然后对医学院低年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情况及效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并论述了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为促进大学生认识自我、学习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 团体心理辅导 医学院校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医科大学开设《生活方式与健康》选修课的体会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起 谢晓利 刘云岗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4-575,共2页
随着我国疾病谱与死因构成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转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成为日益重要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改善生活方式是预防这些疾病的最为经济和有效的方法。医科大学的学生(包括医学类与非医学类),由于某些文化传统根源,他们对生... 随着我国疾病谱与死因构成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转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成为日益重要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改善生活方式是预防这些疾病的最为经济和有效的方法。医科大学的学生(包括医学类与非医学类),由于某些文化传统根源,他们对生活方式的认识仍存在误区,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违反现代健康理念的行为。本课程着眼于饮食结构、人格和情绪特征、文体活动、环境有害物的接触以及自我保健能力的差异等方面,阐述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密切关系,期望弥补医学院校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盲点,提高其健康认知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以利于科学有效的预防疾病的意识和方法向家庭和社会广泛辐射。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本课程触动了大部分学生的既有观念,并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 健康 医学院校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