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3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低剂量CT扫描结合深度学习图像重建对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定量分析肺结节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窦越群 吴海波 +3 位作者 于勇 于楠 段海峰 马光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8-422,共5页
目的 观察超低剂量CT(ULDCT)扫描结合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对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CAD)定量分析肺结节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56例复诊肺结节患者,行ULDCT及标准剂量CT(SDCT)检查。对ULDCT分别采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V40%(ASIR-V40%)... 目的 观察超低剂量CT(ULDCT)扫描结合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对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CAD)定量分析肺结节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56例复诊肺结节患者,行ULDCT及标准剂量CT(SDCT)检查。对ULDCT分别采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V40%(ASIR-V40%)及高强度DLIR(DLIR-H),对SDCT以ASIR-V40%进行重建,获得ULDCT-ASIR-V40%(A组)、ULDCT-DLIR-H(B组)及SDCT-ASIR-V40%(C组)图像。基于各组图像筛选长径4~30 mm肺结节为目标结节,由2名医师判断其为实性结节、钙化结节或实性结节。应用CAD分别基于3组图像评估结节类型,定量分析其长径、横径、密度、体积及恶性风险。结果 共纳入104个目标结节,医师判断为51个实性结节、26个钙化结节及27个非实性结节。CAD针对A、B组图像的评估结果为53个实性、24个钙化、27个非实性结节,其针对C组的评估结果与医师一致。相比C组相应结节类型,CAD判定的A组实性及钙化结节的密度、非实性结节的体积及恶性风险均降低,B组钙化结节的密度降低(P均<0.05);3组间结节其他CAD定量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基于ULDCT行DLIR-H重建可能低估CAD判定的肺钙化结节的密度,但对其他CAD定量参数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诊断 计算机辅助 深度学习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计算机X线摄影图像质量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文辉 胡军武 +2 位作者 肖明 黄文华 夏黎明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9期985-987,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计算机X线摄影(CR)图像质量的因素及优化图像质量的方法。方法:分析2000例不同部位计算机X线摄影成像的技术参数、伪影、IP板使用方式及后处理方法,并与计算机X线摄影的图像质量标准作对照研究,分析影响图像质量的各相关... 目的:探讨影响计算机X线摄影(CR)图像质量的因素及优化图像质量的方法。方法:分析2000例不同部位计算机X线摄影成像的技术参数、伪影、IP板使用方式及后处理方法,并与计算机X线摄影的图像质量标准作对照研究,分析影响图像质量的各相关因素。结果:2000例中甲级片1720张,乙级片182张,丙级片98张。乙级与丙级片共280张,其中因摄影技术不当所致141张,伪影引起65张,后处理不当74张。结论:计算机X线摄影图像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合理设置参数及采取各种针对措施能有效提高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诊断 计算机辅助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金属伪影校正方法研究现状 被引量:8
3
作者 孙鸿飞 高留刚 倪昕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6-619,共4页
临床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金属植入手术。由金属植入物产生的金属伪影对利用CT图像进行术后评估与肿瘤诊断造成极大困难,易导致误漏诊。在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迭代重建算法基础上改进的校正方法近几十年来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本文对去除... 临床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金属植入手术。由金属植入物产生的金属伪影对利用CT图像进行术后评估与肿瘤诊断造成极大困难,易导致误漏诊。在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迭代重建算法基础上改进的校正方法近几十年来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本文对去除金属伪影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伪影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减校正和散射校正对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克敏 冯彦林 +6 位作者 梁伟棠 刘德军 杨明 冼伟均 李林 冯叶霞 邓大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87-1591,共5页
目的探讨CT衰减校正(CTAC)和双能窗散射校正(SC)对SPE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对Jaszczak模型、IEC体模及16例患者进行SPECT断层显像,并分别进行以下4种校正状态下的图像重建:无衰减校正(NO-AC)无散射校正(NOSC)、SC NOAC、CTAC SC、... 目的探讨CT衰减校正(CTAC)和双能窗散射校正(SC)对SPE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对Jaszczak模型、IEC体模及16例患者进行SPECT断层显像,并分别进行以下4种校正状态下的图像重建:无衰减校正(NO-AC)无散射校正(NOSC)、SC NOAC、CTAC SC、CTAC NOSC。比较不同校正状态下Jaszczak模型冷区和本底区放射性计数、冷区对比度及均匀区积分均匀性百分比、IEC体模各热区及患者病灶靶/本底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Jaszczak模型的NOAC NOSC图像比较:1CTAC NOSC图像可显著提高冷区和本底区的放射性计数(P<0.05);降低均匀区的积分均匀性百分比(P<0.05);冷区对比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C NOAC显著降低了冷区和本底区的放射性计数(P均<0.05);提高了均匀区的积分均匀性百分比(P<0.05);显著提高了冷区对比度(P均<0.05)。3CTAC SC提高了冷区和本底区的放射性计数及冷区对比度(P均<0.05);降低了均匀区的积分均匀性百分比(P<0.05)。与IEC体模及患者的NOAC NOSC图像比较,CTAC NOSC图像各热区及病灶的靶/本底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C NOAC图像各热区(除直径10mm)及病灶的靶/本底比值均较大(P均<0.05),CTAC SC图像各热区及病灶的靶/本底比值均较大(P均<0.05)。结论 CTAC可提高图像放射性计数及均匀性,SC可提高图像对比度,将两者结合可获得较高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衰减校正 散射校正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呼吸条件下不同机型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参数优化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叶 朱洁 +2 位作者 李佳余 尹伟 王敏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93-1197,共5页
目的探讨在自由呼吸条件下,2种飞利浦CT机型胸部扫描参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80例在飞利浦256层CT上进行检查(40例采用常规扫描模式,40例采用快速扫描模式)及80例在飞利浦16层CT上进行检查(40例采用常规扫描模式,40例采用... 目的探讨在自由呼吸条件下,2种飞利浦CT机型胸部扫描参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80例在飞利浦256层CT上进行检查(40例采用常规扫描模式,40例采用快速扫描模式)及80例在飞利浦16层CT上进行检查(40例采用常规扫描模式,40例采用快速扫描模式)的患者。256层常规扫描组在深吸气后控制呼吸条件下选择常规螺旋模式,螺距为0.977;256层快速扫描组在自由呼吸条件下选择快速螺旋模式,螺距为1.473;16层常规扫描组在深吸气后控制呼吸条件下选择常规螺旋模式,螺距为1;16层快速扫描组在自由呼吸条件下选择快速螺旋模式,螺距为1.472。对4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并由2名资深胸部诊断医师主观评价图像质量并评分,分析2名医师主观评分的一致性。结果客观评价图像质量结果显示,密度分辨率比较256层快速扫描组>16层快速扫描组>16层常规扫描组>256层常规扫描组,空间分辨率比较16层常规扫描组>16层快速扫描组>256层快速扫描组>256层常规扫描组,背景噪声比较16层常规扫描组>16层快速扫描组>256层常规扫描组>256层快速扫描组。主观评价图像质量结果显示,2名医师对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91)。结论256层快速CT扫描能有效改善自由呼吸条件下CT图像的呼吸伪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呼吸 胸部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扫描参数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能谱CT单能量图像对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肺栓塞检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窦越群 于楠 +4 位作者 郭佑民 于勇 段海峰 杨创勃 马光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20-102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单能量图像对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检出肺栓塞准确率的影响。方法:20例确诊为肺栓塞的患者均行能谱扫描模式CT肺动脉成像(CTPA)。重建40、45、50、55、60、65、70、75和80 keV共9组单能量图像,然后应用CAD软件分别...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单能量图像对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检出肺栓塞准确率的影响。方法:20例确诊为肺栓塞的患者均行能谱扫描模式CT肺动脉成像(CTPA)。重建40、45、50、55、60、65、70、75和80 keV共9组单能量图像,然后应用CAD软件分别对各组单能量图进行分析。由两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分析所有图像并标记出栓子,记录数量和部位,以两位医师的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各单能量图像结合CAD对栓子的检出率和假阳性率。结果:两位医师共检出120个栓子。在40~80 keV的各组单能量图像上CAD对栓子的检出检出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40.00%和0%、54.17%和2.99%、51.17%和1.59%、68.33%和5.75%、81.67%和7.55%、84.17%和12.17%、80.00%和30.77%、82.50%和36.94%、85.38%和54.42%。低keV(<60 keV)单能量水平CAD检出栓子的敏感度较低;高keV(>65 keV)单能量水平假阳性率较高。在60和65 keV单能量水平时的敏感度相对较高且假阳性率相对较低。结论:能谱CT不同水平单能量图像与CAD结合能够影响栓子检出的准确性,在60~65 keV单能量图像上CAD对栓子检出的敏感性较高且假阳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单能量图像 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X线摄影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德鹏 孙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4年第z2期246-249,共4页
介绍了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简称CR)在现代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对CR的工作原理、构成、图像数字化方法和CR图像的后期处理技术进行了阐述.与常规X线摄影相比,CR的工作原理是用成像板(Ima-ging Plate,IP)代替传统的增感... 介绍了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简称CR)在现代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对CR的工作原理、构成、图像数字化方法和CR图像的后期处理技术进行了阐述.与常规X线摄影相比,CR的工作原理是用成像板(Ima-ging Plate,IP)代替传统的增感屏/胶片来完成影像数据的存储,利用激光扫描技术读取存储于IP上的感光信号,然后借助计算机对读取的影像数据进行数字处理和输出.该方法不仅实现了X线摄影的数字化,而且可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使医学诊断和存储达到网络化水平,极大地提高了医疗诊断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X线摄影 医学X光影像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CT图像质量及检出骨转移癌能力:比较国产Insight NM/CT Pro SPECT/CT仪与Siemens Symbia T16 SPECT/CT仪
8
作者 赵振峰 王瑞 +4 位作者 周伟娜 刘磊 郝喜燕 牛瑞龙 王雪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7-970,共4页
目的比较国产Insight NM/CT Pro SPECT/CT仪(永新SPECT/CT仪)与Siemens Symbia T16 SPECT/CT仪(Symbia T16 SPECT/CT仪)图像质量及检出骨转移癌能力。方法前瞻性对40例确诊或疑诊骨转移癌患者分别采用国产永新SPECT/CT仪及Symbia T16 SP... 目的比较国产Insight NM/CT Pro SPECT/CT仪(永新SPECT/CT仪)与Siemens Symbia T16 SPECT/CT仪(Symbia T16 SPECT/CT仪)图像质量及检出骨转移癌能力。方法前瞻性对40例确诊或疑诊骨转移癌患者分别采用国产永新SPECT/CT仪及Symbia T16 SPECT/CT仪以相同方法及参数进行全身骨显像及局部融合显像,比较2种设备所获图像质量及其检出病灶能力。结果40例中,以Symbia T16 SPECT/CT仪所获全身骨显像图像质量为5分者35例、4分5例,检出118处阳性病灶,累及胸部36处、脊柱28处、骨盆30处、四肢20处、颅骨4处;局部断层融合显像图像质量均为5分,检出59处阳性病灶,CT表现为骨质破坏14处、骨密度增高11处、骨密度不均匀34处。利用永新SPECT/CT仪所获全身骨显像图像质量为5分者35例、4分4例、3分1例,检出阳性病灶及其累及骨骼区域均与Symbia T16 SPECT/CT仪一致,所获局部融合显像图像质量、检出阳性病灶累及区域,以及CT表现亦均与Symbia T16 SPECT/CT仪相符。结论国产永新SPECT/CT仪图像质量及检出骨转移癌能力均与Siemens Symbia T16 SPECT/CT仪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图像质量 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和计算机体层摄影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成像的计算机辅助智能诊断系统
9
作者 何元烈 陈萍 +4 位作者 田联房 叶广春 李彬 玉瑞 毛宗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96-1099,共4页
本文采用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理论与方法,实现了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智能阅片和自动分类病例的功能。该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分析正常与病变全身骨SPECT图像,同时还可以推导出判断正常骨与病变骨的参数,并利用这些参数对病例进行分类。该系统... 本文采用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理论与方法,实现了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智能阅片和自动分类病例的功能。该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分析正常与病变全身骨SPECT图像,同时还可以推导出判断正常骨与病变骨的参数,并利用这些参数对病例进行分类。该系统成功地消除了SPECT全身骨显像中膀胱区域计数量过高对其他部分的影响,提高了SPECT全身骨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和可读性。实现了计算机辅助智能阅片、自动分类病例。本文所用方法独立于SPECT设备以及放射性标记药剂,所有算法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并同时给出诊断分类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体层摄影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诊断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算法影响计算机辅助检测评价低剂量CT肺气肿定量和支气管成像 被引量:6
10
作者 贾永军 于楠 +3 位作者 贺太平 段海峰 杨创勃 于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04-507,512,共5页
目的比较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和滤波反投影(FBP)重建对计算机辅助检测(CAD)低剂量CT(LDCT)条件下肺气肿定量和气道成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收集接受胸部LDCT受检者36例,分别采用FBP、ASIR和MBIR重建。应用CA... 目的比较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和滤波反投影(FBP)重建对计算机辅助检测(CAD)低剂量CT(LDCT)条件下肺气肿定量和气道成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收集接受胸部LDCT受检者36例,分别采用FBP、ASIR和MBIR重建。应用CAD进行肺气肿定量和提取分析右肺上叶支气管长度。由2名影像诊断医师以ASIR重建为标准,对FBP、MBIR自动提取的支气管树结构在图像伪影、气管壁连续性、气管软骨环清晰度进行盲法5分半定量评分。结果FBP、MBIR和ASIR重建图像经CAD检测的全肺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BP和ASIR重建图像经CAD检测得到的低衰减区百分比多于MBIR,对于全肺低衰减区百分比,与FBP重建相比,ASIR重建减少约0.36%,MBIR重建减少约1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IR算法图像自动提取的右肺中叶支气管长度为(18.82±2.90)cm,明显长于ASIR的(13.99±3.17)cm和FBP算法的(13.23±3.1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D自动提取FBP重建图像的支气管树成像主观评分低于ASIR,MBIR主观评分高于ASIR(P<0.05)。结论重建算法影响LDCT评价肺气肿定量和支气管分析,在采用CAD随访和预测COPD严重程度时需确定重建算法;MBIR在支气管分析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气肿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迭代重建技术 算法 计算机辅助检测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机器人系统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成像在颈椎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邢俊 孙炎冰 +4 位作者 朱子奇 李刚 焦静 倪其鸣 于红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3-507,共5页
目的:通过与常规X线摄影和CT进行比较,探讨Siemens双悬吊3D机器人系统(Multitom RAX)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成像(CBCT)在颈椎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将在本院骨科就诊且因疑似颈椎疾病而分别行正侧位X线摄影(A组)、颈椎CT(B组)或3... 目的:通过与常规X线摄影和CT进行比较,探讨Siemens双悬吊3D机器人系统(Multitom RAX)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成像(CBCT)在颈椎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将在本院骨科就诊且因疑似颈椎疾病而分别行正侧位X线摄影(A组)、颈椎CT(B组)或3D RAX CBCT(C组)检查的6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基于3组图像,测量每例患者颈椎解剖学参数,包括枕颈角(OC_(2)A)、第1胸椎倾斜角(T_(1)SA)、C_(2)与C_(7)矢状面轴向距离(cSVA)及颈椎前凸角(CL),并采用4级评分法评估图像质量。计算各组的辐射剂量,包括容积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和剂量面积乘积(DAP)。对3组的各项解剖学参数的测量结果、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指标进行比较。结果:A、C两组的OC_(2)A、CL及cSVA分别为18.29°±6.73°、10.52°±12.53°、(26.77±10.33)mm及18.14°±7.23°、10.54°±11.08°、(27.07±9.26)mm,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OC_(2)A、CL及cSVA分别为14.78°±6.98°、3.32°±13.70°和(21.92±8.85)mm,与A、C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图像质量主观评分(A组:2.5±0.65、B组:3.72±0.45、C组:3.52±0.6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剂量长度乘积(DLP)较B组降低了54.6%,较A组DAP增大了8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颈椎检查时,采用3D机器人系统CBCT较常规X线能提供质量更高的图像且相比CT有更精准的站立位测量数据及更低的辐射剂量,能为临床提供更精准、更有价值的测量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3D机器人系统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成像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用于“双低”脑CT灌注成像
12
作者 张梦圆 王落桐 +7 位作者 原典 张怡存 齐珂 张炜珽 张炯 岳松伟 高剑波 刘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99-805,共7页
目的观察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算法用于70 kVp、40 ml对比剂用量方案(“双低”)全脑CT灌注成像(CTP)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105例疑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3组,分别接受常规标准剂量80 kVp、150 mA扫描联合自适应统计... 目的观察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算法用于70 kVp、40 ml对比剂用量方案(“双低”)全脑CT灌注成像(CTP)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105例疑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3组,分别接受常规标准剂量80 kVp、150 mA扫描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V)50%水平重建(CN组,n=35),低剂量(LD)70 kVp、100 mA扫描联合DLIR最高档(DLIR-H)重建(LD组,n=35),以及超低剂量(ULD)70 kVp、70 mA扫描联合DLIR-H重建(ULD组,n=35),比较各组辐射剂量。测量额叶、顶叶、颞叶灰质和白质ROI内的CT值及CT值标准差(SD CT),计算信噪比(SNR)及灰质与白质的对比度噪声比(CNR)并进行组间比较。生成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及残余组织达峰时间(T_(max))伪彩图并进行主观评分,以Kappa检验分析其主观评分的一致性;测量灌注参数值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相比CN组,LD组与ULD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均降低(校正P均<0.05)。ULD组额叶、顶叶及颞叶白质SD CT均高于CN组,顶叶白质SD CT高于LD组(校正P均<0.05),组间灰质SD 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D组及ULD组顶叶及颞叶白质SNR均低于CN组(P均<0.05),组间额叶白质及额叶、顶叶及颞叶灰质S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间额叶、顶叶、颞叶灰质与白质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者间对于CBV图、CBF图及T_(max)图的主观评分一致性均较高(Kappa分别为0.623、0.644、0.638),而对MTT图的一致性良好(Kappa=0.560)。针对不同CTP伪彩图的观察者内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伪彩图额叶、顶叶、颞叶灰质、白质的CBV、CBF、MTT及T_(max)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DLIR算法用于“双低”CTP扫描可保证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Dixon图像利用深度学习方法重建头颅CT图像的对比研究
13
作者 赵洪飞 董海鹏 +5 位作者 黄琼 曲源 刘克明 毋晓萌 尚雨蓉 陈锡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8-432,438,共6页
目的基于颅脑磁共振Dixon多对比度图像,采用深度学习方法重建CT图像,并与原始CT图像比较评估重建效果。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77名健康志愿者头颅CT和MRI图像,使用U-Net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训... 目的基于颅脑磁共振Dixon多对比度图像,采用深度学习方法重建CT图像,并与原始CT图像比较评估重建效果。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77名健康志愿者头颅CT和MRI图像,使用U-Net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训练集62名,测试集15名,基于Dixon的4种对比图像及其不同组合共7种模型进行CT图像重建。采用平均绝对误差、均方误差、Pearson相关系数、颅骨区域戴斯相似性系数评估图像重建效果。结果7种Dixon图像组合模型训练重建CT图像与原始CT图像均呈较强相关性(R>0.75,P<0.05),采用4通道模型重建CT图像与真实CT值最相近[平均绝对误差为147.516±30.802,均方误差为(8.648±3.403)×104],相关系数最大(R为0.796±0.055),颅骨区域相似性系数最高(戴斯相似性系数为0.800±0.036)。结论通过Dixon图像进行深度学习训练可实现头颅CT图像重建,且Dixon 4种对比图像组合可提高CT图像重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深度学习 头部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测量脑出血量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赖建东 王宁 +4 位作者 罗坤 潘宁 朱亚男 周和平 张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81-178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DL-CAD)测量脑出血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各50例脑出血患者脑部平扫CT资料,分别采用DL-CAD、多田公式法和CT定量法测量脑出血量,记录测量时间,并计算绝对百...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DL-CAD)测量脑出血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各50例脑出血患者脑部平扫CT资料,分别采用DL-CAD、多田公式法和CT定量法测量脑出血量,记录测量时间,并计算绝对百分误差率(APE)。比较3种方法测量结果、测量时间及APE差异。结果应用DL-CAD测量超急性期及亚急性期脑出血量结果与CT定量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对急性期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多田公式法测量脑出血结果与CT定量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采用DL-CAD测量不同时期脑出血量,测量时间均显著低于CT定量法及多田公式法(P均<0.01),且APE均低于多田公式法(P均<0.01)。结论与传统多田公式法相比,DL-CAD测量各期脑出血量准确性更高,且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深度学习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CT图像分割技术量化奥沙利铂所致肝窦损伤
15
作者 郭婷婷 付雪林 +4 位作者 李五根 占婷 邓军 姚彬 吴乔博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91,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CT图像分割技术量化奥沙利铂所致肝窦损伤的价值,分析其变化规律。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11月—2021年7月接受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后增强CT门静脉期肝实质出现不均匀低灌注的患者24例...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CT图像分割技术量化奥沙利铂所致肝窦损伤的价值,分析其变化规律。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11月—2021年7月接受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后增强CT门静脉期肝实质出现不均匀低灌注的患者24例,收集包含化疗前、化疗早期(第1~3周期)和化疗后期(≥4周期)上腹部CT增强患者的影像资料。由2名医师分别运用3D Slicer软件在CT图像上分割测量各期肝脏体积、脾脏体积及化疗后门静脉期肝脏低灌注体积(HHV),计算HHV比值(HHVR)、肝脏体积肿大率和脾脏体积肿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名医师测量的HHV、肝脏体积、脾脏体积的ICC分别为0.997(P=0.000)、0.905(P=0.000)、0.998(P=0.000)。可运用红褐色代表正常肝实质,蓝色渲染HHV区域,实现HHV可视化展示。化疗后期HHVR较化疗早期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4.35±30.56)%比(57.15±30.53)%,t=3.226,P=0.004]。化疗早期及后期,患者肝脏体积及脾脏体积较化疗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化疗后期脾脏体积肿大率值较化疗早期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75(7.40,70.66)%比17.86(4.44,63.59)%,Z=2.229,P=0.026]。肝脏体积肿大率、脾脏体积肿大率与HHVR呈正相关(r=0.377,P=0.008;r=0.296,P=0.041)。结论应用三维CT图像分割技术测量奥沙利铂所得的HHV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并可实现HHV的可视化展示。随着化疗周期的增加,奥沙利铂所致肝窦损伤范围呈增大趋势,并与肝脏肿大、脾脏肿大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及药物性肝损伤 奥沙利铂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重建腹部CT检查腰椎图像
16
作者 韩玮辰 刘继华 +3 位作者 王落桐 吕喆 谭军彦 万业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70-67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算法重建腹部CT检查的腰椎图像,以降低腰椎CT检查辐射剂量及避免重复检查。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4年3—5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同期行腹部CT检查及腰椎CT检查的32例患者,腹部CT检查(DLIR...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算法重建腹部CT检查的腰椎图像,以降低腰椎CT检查辐射剂量及避免重复检查。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4年3—5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同期行腹部CT检查及腰椎CT检查的32例患者,腹部CT检查(DLIR组)条件为管电压120 kVp,管电流200 mA,使用高强度DLIR重建腰椎;常规腰椎CT检查(腰椎组)条件为管电压120 kVp,管电流260 mA,使用60%权重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V)进行重建。应用客观评价法,在第3腰椎椎弓根层面和第2/3腰椎间盘层面测量肌肉、脂肪、椎体松质骨、腰椎间盘、硬膜囊、椎弓根骨皮质CT值、噪声(SD值)、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不包含脂肪组织)。主观评价采用5分法,评价图像对比度、图像噪声、图像锐利度。结果腰椎组、DLIR组CT容积剂量指数分别为15.25 mGy、11.74 mGy。DLIR组和腰椎组各结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腰椎组相比,DLIR组SD值显著降低,各测量组织分别降低31.09%、35.66%、13.48%、27.82%、24.93%、15.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9~7.21,P<0.05);各测量组织信噪比分别提高36.40%、52.31%、16.56%、34.13%、38.39%、18.81%,对比噪声比分别提高51.70%、51.32%、36.24%、34.47%、53.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58~-4.23,P<0.001)。DLIR组图像对比度、图像噪声和细微结构空间分辨力评分显著优于腰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5(4.00,5.00)分比4.45(4.00,5.00)分,4.39(4.00,5.00)分比4.06(4.00,4.00)分,4.27(4.00,5.00)分比4.00(4.00,4.00)分;Z=-3.80、-4.38、-3.55,P<0.001]。结论应用高强度DLIR腹部检查的腰椎图像,可获得降低25%辐射剂量的高质量腰椎CT图像,实现腹部、腰椎一次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腹部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深度学习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层的多方向医学CT图像增强算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蕾 陆玲 +1 位作者 李祥 蒋年德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3693-3695,共3页
结合先进的小波理论,对医学CT图像进行小波多尺度变换,得到具有方向性的分量。把改进的小波阈值法与基于小波的同态滤波结合起来分别与这些分量对应起来进行增强,最后分别得到不同尺度(层次)增强的图像,再进一步合成,得到较好的增强效... 结合先进的小波理论,对医学CT图像进行小波多尺度变换,得到具有方向性的分量。把改进的小波阈值法与基于小波的同态滤波结合起来分别与这些分量对应起来进行增强,最后分别得到不同尺度(层次)增强的图像,再进一步合成,得到较好的增强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可对图像去除噪声的同时能很好的保留图像的重要特征,达到增强医学CT图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计算机体层摄影图像 小波变换 分层 多方向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对低剂量肺部CT条件下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气道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贾永军 于楠 +4 位作者 杨创勃 张喜荣 段海峰 贺太平 于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05-408,共4页
目的比较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和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对低剂量肺部CT条件下计算机辅助检测(CAD)气道分析性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收集2016年7-10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个月内接受2次胸部CT平扫的受检者45例。初检采用常规辐... 目的比较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和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对低剂量肺部CT条件下计算机辅助检测(CAD)气道分析性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收集2016年7-10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个月内接受2次胸部CT平扫的受检者45例。初检采用常规辐射剂量扫描,肺算法ASiR重建;复查采用低辐射剂量扫描,肺算法ASiR和MBIR重建层厚0.625 mm图像。应用自动CT定量方法(Dexin-FACT)自动提取支气管树,选取并比较右肺中叶支气管长度。2名放射科医师以常规剂量ASiR重建为基础,对低剂量条件下ASiR和MBIR自动提取的支气管树结构连续性、清晰度采用盲法进行5分法主观评分。结果低剂量组有效辐射剂量降低约70%。重建算法和辐射剂量可影响CAD检测右肺中叶支气管长度。自动提取MBIR图像支气管长于常规剂量ASiR(P<0.05),但低剂量短于常规剂量ASiR(P<0.05)。重建算法可影响低剂量肺部CT条件下CAD自动提取支气管树的主观噪声、连续性、清晰度和末梢显示。低剂量MBIR优于常规剂量ASiR,但低剂量ASiR重建图像差于常规剂量ASiR(P<0.05)。结论 MBIR可通过改善图像质量提高CAD气道分析性能,进而可减少约70%的辐射剂量,为胸部CT降低辐射剂量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支气管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迭代重建技术 算法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CT摆位偏离对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的影响:一项基于人群数据的研究
19
作者 项诗怡 王鑫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80-784,共5页
目的 探讨胸部CT扫描中患者摆位偏离对图像质量以及患者所受辐射剂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24年1月22—26日接受胸部高分辨CT平扫患者,测量机架中心与患者中心的距离,根据患者偏离等中心的幅... 目的 探讨胸部CT扫描中患者摆位偏离对图像质量以及患者所受辐射剂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24年1月22—26日接受胸部高分辨CT平扫患者,测量机架中心与患者中心的距离,根据患者偏离等中心的幅度大小分为负向偏离组、等中心组与正向偏离组,比较3组患者的信噪比(SNR)、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SNR/CTDI。结果 965例患者中,289例(29.95%)患者摆位准确,676例(70.05%)患者摆位偏离中心;正向偏离中心(31.81%,307/965)的频率低于负向偏离中心(38.24%,369/965);负向偏离组CTDIvol与DLP高于等中心组,SNR优于等中心组,正向偏离组CTDIvol与DLP低于等中心组,SNR劣于等中心组(H=213.783、187.595、59.247,P<0.05);等中心组SNR/CTDI 0.84(0.50)明显高于负向偏离组0.72(0.54)与正向偏离组0.71(0.38)(H=13.257,P<0.05);性别与偏离方向存在关联,体重较大、身高较高及男性患者更易负向偏离,体重较轻、身高较矮的患者更易正向偏离。结论 胸部CT扫描中,准确摆位能在确保诊断准确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辐射暴露,获得最好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比。本研究为基于人群数据的初步研究,需结合体模实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定位 图像质量 胸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以国产NeuWise及Philips Ingenuity TF PET/CT仪所获^(18)F-FDG全身显像图像质量及半定量参数
20
作者 莫碧云 牟兴宇 +4 位作者 秦杰 曾钰瀧 崇维霞 李楠 付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6-820,共5页
目的对比以国产NeuWise及Philips Ingenuity TF PET/CT仪所获^(18)F-FDG全身显像图像质量及其半定量参数。方法纳入34例于同日分别接受以NeuWise和Philips Ingenuity TF PET/CT仪进行的全身^(18)F-FDG PET/CT检查患者,比较2种图像质量... 目的对比以国产NeuWise及Philips Ingenuity TF PET/CT仪所获^(18)F-FDG全身显像图像质量及其半定量参数。方法纳入34例于同日分别接受以NeuWise和Philips Ingenuity TF PET/CT仪进行的全身^(18)F-FDG PET/CT检查患者,比较2种图像质量评分及其半定量参数,包括正常组织平均标准摄取值(SUV mean)、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峰值标准摄取值(SUV peak)、SUV mean、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及肿瘤代谢体积(MTV)。结果2种图像质量及病灶半定量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主动脉弓、肝脏、腰椎及脊髓SUV mea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种图像之间病灶SUV_(max)、SUV mean、MTV及TLG均呈强相关(r_(s)=0.734~0.890,P<0.001),SUV peak呈高度相关(r=0.919,P<0.001),病灶SUV_(max)、SUV peak、SUV mean、TLG及MTV一致性较好至极好(ICC=0.891~0.986,P均<0.001),且全部半定量参数差值均在95%置信区间内。结论以国产NeuWise与Philips Ingenuity TF PET/CT仪所获^(18)F-FDG全身显像图像质量均能满足临床诊疗要求,且基于2种图像所获半定量参数具有良好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和计算机体层摄影 18F氟脱氧葡萄糖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