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模式转变中的道德继承 被引量:6
1
作者 单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年第1期105-107,共3页
医学是关乎道德的科学,医学道德以潜能的形式存在于医学的灵魂之中。医学的发展伴随着医学道德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过程体现了医学道德的继承,医学道德在医学模式转变中的继承和发扬,又将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医学模式转变 医学道德 道德继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模式转变和医学教育改革 被引量:5
2
作者 谢松龄 《江苏高教》 1987年第1期23-25,共3页
每一时代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无不受到文化背景、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和科学思想的影响,形成一种教育模式。普通教育是这样,高等专业教育同样如此。就医学教育而言,由于近年来现代医学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 每一时代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无不受到文化背景、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和科学思想的影响,形成一种教育模式。普通教育是这样,高等专业教育同样如此。就医学教育而言,由于近年来现代医学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因此医学教育受到深刻影响。高等医学教育不仅要适应这一转变,而且要促进这一转变。这就需要对医学教育模式,包括教育思想、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本文拟从医学思想发展史的角度,在总结医学教育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医学教育的设想。一、传统医学模式对医学教育的影响医学教育的模式,是受医学模式制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模式 医学模式转变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医学教育改革 教育思想 生物医学模式 教育方法 医学伦理学 教育内容 历史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改与医学模式转变 被引量:6
3
作者 张金钟 《医学与哲学》 2000年第5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医药卫生体制 改革 医学模式转变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医学模式转变看导乐式分娩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学平 戴巍 《医学与哲学》 1999年第4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分娩 导乐式分娩 医学模式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医院健康教育是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5
作者 张丽华 王元凤 +1 位作者 张志芳 李朝阳 《中国健康教育》 1999年第B07期30-31,共2页
我院地处太各县境内,面向广大的农村.担负着社区内群众的防病、治病任务。在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做法介绍如下:
关键词 医学模式转变 医院健康教育 治病 做法 社区 效果 防病 探索 任务 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届北京国际微创医学论坛暨中国医改:医学模式转变与医院变革实践高峰圆桌论坛”
6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F0004-F0004,共1页
关键词 医学模式转变 医学论坛 中国 北京 医院 医改 微创 国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届北京国际微创医学论坛暨中国医改:医学模式转变与医院变革实践高峰圆桌论坛
7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F0004-F0004,共1页
关键词 医学模式转变 医学论坛 北京 中国 医院 医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届北京国际微创医学论坛暨中国医改:医学模式转变与医院变革实践高峰圆桌论坛
8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1-51,共1页
同济大学、德国汉堡大学、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等将于2008年10月中下旬在北京主办'第二届北京国际微创医学论坛暨中国医改:医学模式转变与医院变革实践高峰圆桌论坛'。论坛名誉主席吴孟超院士。
关键词 微创医学 变革实践 北京 高峰 中国医改 医学模式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生美术要适应医学模式转变
9
作者 张向先 《中国健康教育》 1998年第7期34-35,共2页
卫生美术要适应医学模式转变(100101)国防科工委军事医学研究所张向先卫生美术在预防疾病,促进人民健康的事业中,越来越显示出自己的重要性和生命力。它以其多样的题材、活泼新颖的形式、科学的内容适应人民健康的需要,逐步... 卫生美术要适应医学模式转变(100101)国防科工委军事医学研究所张向先卫生美术在预防疾病,促进人民健康的事业中,越来越显示出自己的重要性和生命力。它以其多样的题材、活泼新颖的形式、科学的内容适应人民健康的需要,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并得到了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美术 医学模式转变 人民健康 适应 现代医学模式 预防疾病 人类健康 活泼 科普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医学模式的转变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赵闻洁 闫雪燕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0年第4期17-17,共1页
现代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意味着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模式的转变 ,这与中国传统医学中“医道本乎人情”殊途同归 ,“医乃仁术”这一古老而又新鲜的基本命题依然保持着勃勃... 现代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意味着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模式的转变 ,这与中国传统医学中“医道本乎人情”殊途同归 ,“医乃仁术”这一古老而又新鲜的基本命题依然保持着勃勃生机是历史的必然 ,无论是中医亦或是西医。因为这是医学宗旨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患者为中心 医学模式转变 医乃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家思想和现代医学模式
11
作者 葛荣晋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47-51,共5页
自本世纪以来,由于现代医学实践的长足进展,使人类的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1954-1959年的疾病构成,其前四位是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结核病和消化系统疾病;1974-1978年头四位则是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 自本世纪以来,由于现代医学实践的长足进展,使人类的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1954-1959年的疾病构成,其前四位是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结核病和消化系统疾病;1974-1978年头四位则是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疾病。由于中国和世界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根本变化,使传统生物学医学模式不得不被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代替,开始由单一的生物模式向综合性的医学模式转变。这是人类医学健康模式的一次重大飞跃。现代医学模式不同于西方生物学模式的地方,主要表观在三方面:第一,在病因上,由单因果模式向综合因果模式转变。现代医学不简单地把人看成是纯生物学的人,而是把人看成自然和社会相统一的整体的人。发病原因不只是单一的化学因素(有毒化学物质、变态反应原、机体所需要化学物质的过剩或缺乏)、物理因素(放射线、高温、噪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转变 医学 道家思想 老子思想 死亡谱 生物学模式 心理因素 医学 心理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体检发展与健康管理的模式探讨 被引量:46
12
作者 张成琪 孟庆跃 +1 位作者 冯建利 唐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7年第8期510-513,共4页
关键词 健康管理 健康体检 生物-心理-社会 医学模式转变 人类健康状况 疾病转变 传染性疾病 健康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医学院校实施艺术教育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罗红路 王妍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3-125,共3页
关键词 高等医学院校 艺术教育 生物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转变 现代社会 医学人才 学生培养 教育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学社会学研究30年:回顾与反思(上)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继同 《学习与实践》 2008年第11期130-138,共9页
中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时期,国际健康与全球医疗卫生议题,人口结构变化与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尤其是医学生活化与生活医学化运动,导致医学社会学研究议题再度"浮出水面&quo... 中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时期,国际健康与全球医疗卫生议题,人口结构变化与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尤其是医学生活化与生活医学化运动,导致医学社会学研究议题再度"浮出水面",医学与社会的关系议题成为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议程的优先议题。本文首次全面、系统、综合介绍和评价中国医学社会学的发展阶段与基本特征、研究议题与研究重点、研究成果与研究队伍,简要分析中国医学社会学发展缓慢和面临诸多结构性困境的基本成因,最后在参考借鉴欧美国家医学社会学学科建设经验和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预测中国医学社会学的发展前景,并提出若干促进中国医学社会学健康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医学模式转变 生活医学 医学社会化 医学社会学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学社会学研究30年:回顾与反思(下)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继同 《学习与实践》 2008年第12期122-127,共6页
中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时期,国际健康与全球医疗卫生议题,人口结构变化与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尤其是医学生活化与生活医学化运动,导致医学社会学研究议题再度"浮出水面&quo... 中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时期,国际健康与全球医疗卫生议题,人口结构变化与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尤其是医学生活化与生活医学化运动,导致医学社会学研究议题再度"浮出水面",医学与社会的关系议题成为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议程的优先议题。本文首次全面、系统、综合介绍和评价中国医学社会学的发展阶段与基本特征、研究议题与研究重点、研究成果与研究队伍,简要分析中国医学社会学发展缓慢和面临诸多结构性困境的基本成因,最后在参考借鉴欧美国家医学社会学学科建设经验和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预测中国医学社会学的发展前景,并提出若干促进中国医学社会学健康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医学模式转变 生活医学 医学社会化 医学社会学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对医学伦理学的挑战 被引量:3
16
作者 孟洁如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0年第2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医学伦理学 改革 发展 医学模式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高等医学教育的一些浅见
17
作者 刘云霞 付俊贞 王延君 《求实》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308-308,共1页
关键词 高等医学教育 临床医学教育 新时期 文化素质教育 医学 医学模式转变 素质培养 高等医学院校 课程体系 继续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中国整合医学大会 被引量:1
18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21世纪,医学进入了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从科学医学时代向整合医学时代发展的历史时期。生物医学模式把心身整体的人体机械地分解成各种器官、组织、细胞与分子,导致临床科室越分越细,让病人成了器官、疾病成了症状,... 21世纪,医学进入了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从科学医学时代向整合医学时代发展的历史时期。生物医学模式把心身整体的人体机械地分解成各种器官、组织、细胞与分子,导致临床科室越分越细,让病人成了器官、疾病成了症状,引起很多临床问题。整合医学还器官为病人、还症状为疾病,实现心身并重、中西医并举、防治并行、医养并进、人病同治,让医疗回归人文。整合医学是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类健康的新思维、新的医学观;是未来医学发展的必然方向;是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由之路;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理论支撑;是全力推进医疗供给侧改革、全方位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整合医学将引领医学走向新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大会 中国 现代医学模式转变 生物医学模式 整合医学 医疗服务质量 人类健康 医疗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中国整合医学大会第一轮通知 被引量:1
19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第3期324-324,共1页
整合医学是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类健康新的医学观;是未来医学发展的必然方向;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由之路;是健康中国重大战略的有力支撑;是全力推进医疗供给侧改革、全方位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为进一步推进整合医学事业在... 整合医学是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类健康新的医学观;是未来医学发展的必然方向;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由之路;是健康中国重大战略的有力支撑;是全力推进医疗供给侧改革、全方位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为进一步推进整合医学事业在我国的大力发展,加快整合医学各相关专业委员会建设步伐,不断提升广大医务工作者整合医学的诊疗能力与服务水平,兹定于2018年4月29日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召开“2018中国整合医学大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大会 中国 现代医学模式转变 医疗服务质量 整合医学 国际会议中心 人类健康 专业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叶刀》杂志:中国临床医学研究迎来转折点
20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2013年第9期61-61,共1页
近日,《柳叶刀》杂志发表了题为“AturningpointforclinicalresearchinChina?”的评论。文章认为,中国疾病预防和诊疗的原则多是基于西方医学研究的证据,但随着医学模式转变以及人群差异的存在,中国迫切需要开展本土的医学研究。... 近日,《柳叶刀》杂志发表了题为“AturningpointforclinicalresearchinChina?”的评论。文章认为,中国疾病预防和诊疗的原则多是基于西方医学研究的证据,但随着医学模式转变以及人群差异的存在,中国迫切需要开展本土的医学研究。文章认为,目前中国的医学研究还面临一些实质性障碍:一是在医学教育阶段缺乏对医学研究的系统训练,导致临床医生缺乏符合国际标准的医学研究技能;二是许多医生认为医学研究的开展与临床经验的积累存在冲突,因而不愿意开展相关研究;三是临床医生更加关注基础学科研究,因为其更容易得到经费支持和申请专利。此外,许多医院并没有为医生开展医学研究提供足够的平台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研究 临床医生 《柳叶刀》 中国 杂志 医学模式转变 疾病预防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