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分析中的虚假解释问题研究
1
作者 贾玮晗 曾洙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7-11,共5页
深度学习模型目前已成为医学影像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但其普遍面临决策过程不透明的问题,进而引发了在实际应用中关于信任与可解释性的挑战。为应对这一问题,可解释人工智能技术被引入医学影像分析领域。尽管展现出一定的应用潜力,该技... 深度学习模型目前已成为医学影像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但其普遍面临决策过程不透明的问题,进而引发了在实际应用中关于信任与可解释性的挑战。为应对这一问题,可解释人工智能技术被引入医学影像分析领域。尽管展现出一定的应用潜力,该技术却在实践中引发了诸多伦理风险,其中虚假解释又导致患者隐私、数据安全及医疗决策权归属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以显著图为代表的可解释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中应用的分析,论述了虚假解释的根源,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化解路径,以推动可解释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负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分析 可解释人工智能 虚假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C-均值聚类法在医学图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2
作者 田捷 韩博闻 +1 位作者 王岩 罗希平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623-1629,共7页
主要针对医学图像提出了基于模糊均值聚类的改进算法和应用 .该方法分为 3步 ,第 1步是像素的模糊化 ,通过模糊期望值构造冗余图像 ;第 2步是通过冗余图像和原始图像进行聚类分割 ;第 3步是三维显示 .由于利用冗余图像增加了每个像素的... 主要针对医学图像提出了基于模糊均值聚类的改进算法和应用 .该方法分为 3步 ,第 1步是像素的模糊化 ,通过模糊期望值构造冗余图像 ;第 2步是通过冗余图像和原始图像进行聚类分割 ;第 3步是三维显示 .由于利用冗余图像增加了每个像素的特征量 ,该算法增强了聚类分割的精确度 .同时 ,还给出了应用自行开发的三维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对多种医学图像 (包括 CT、螺旋 CT和 MRI)的处理结果 .由于对薄骨和关节接合处骨骼的较好识别 ,使其重建后的三维模型可以清晰地再现解剖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均值聚类 图像分割 医学影像分析处理系统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图象软组织分层显示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3
作者 韩博闻 田捷 王岩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共3页
主要针对医学图象提出了基于距离变换的算法,并应用在我们自行开发的三维医学图象处理与分析系统中对医学CT图象进行软组织分层显示处理,取得了较好的分割效果。应用该算法由于能够达到对物体外轮廓的准确识别和切割深度的精确定位,... 主要针对医学图象提出了基于距离变换的算法,并应用在我们自行开发的三维医学图象处理与分析系统中对医学CT图象进行软组织分层显示处理,取得了较好的分割效果。应用该算法由于能够达到对物体外轮廓的准确识别和切割深度的精确定位,从而使其重建后的三维体显示模型可清晰地再现皮下血管肌肉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大大增强了医学图象分析系统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分层显示 阈值选择 医学影像分析系统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3D CT影像处理的无监督推荐标注算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冯浩哲 张鹏 +4 位作者 徐欣楠 郝鹏翼 吴福理 吴健 陈为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3-189,共7页
在3D CT影像分析上应用深度学习技术时,通常需要采用交互标注工具标注一组训练数据.针对3D CT影像一般包含数量较多的切片,医学影像交互标注工作量非常巨大且标注成本非常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3DCT影像数据交互标注的无监督推荐标注算... 在3D CT影像分析上应用深度学习技术时,通常需要采用交互标注工具标注一组训练数据.针对3D CT影像一般包含数量较多的切片,医学影像交互标注工作量非常巨大且标注成本非常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3DCT影像数据交互标注的无监督推荐标注算法,通过构造稠密深度自动编码器DCDAE (densely-connected deep auto encoder)提取3D影像的高层特征,同时采用密度-谱聚类来筛选最具标注价值的影像,从而极大减少需要标注的数据量.算法提出了全自动的推荐标注流程,在提取图像特征时采用稠密连接结构改进DCDAE,减少了参数量并使得提取的特征更有区分度,同时对特征采用密度-谱聚类算法进行孤立点鉴别,并依据相关性矩阵自适应调整聚类个数;在肺结节语义分割任务上采用LIDC-IDRI数据集对算法进行了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分析 深度自动编码器 聚类算法 推荐标注算法 交互标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脑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陈绪珠 马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721-724,共4页
影像组学可以将医学影像学数据分析、提炼和量化,从而实现对肿瘤的分子(基因)病理、临床生物学行为的深入了解,进而指导治疗和判断患者预后。笔者就影像组学在脑胶质瘤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论述。
关键词 影像组学可以将医学影像学数据分析、提炼和量化 从而实现对肿瘤的分子(基因)病理、临床生物学行为的深入了解 进而指导治疗和判断患者预后.笔者就影像组学在脑胶质瘤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论述.[关键词]影像组学 神经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发展现状与战略研究 被引量:75
6
作者 孔鸣 何前锋 李兰娟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6-91,共6页
医疗健康数据的融合、开放共享,利用人工智能对碎片化医学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对医疗诊断过程提供辅助,可改善医疗健康服务,促进政府决策合理化,缓解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本文选取健康医疗信息人机交互、数据智能中的语义理解与... 医疗健康数据的融合、开放共享,利用人工智能对碎片化医学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对医疗诊断过程提供辅助,可改善医疗健康服务,促进政府决策合理化,缓解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本文选取健康医疗信息人机交互、数据智能中的语义理解与医学影像分析等方面,简要阐述了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问题上的发展方向与现状,讨论了智能诊疗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问题与挑战:一是医学信息的标准化表征和结构化整合构建术语标准是关键;二是利用海量医学知识,构建多模态数据采集分析与结构化知识推理相结合的智能诊疗模型是重要的影像智能发展点。建议建立国家级的健康医疗开放大数据云平台,开辟新的数据、信息整合、知识发现及服务市场;构建医疗健康信息的一些基础行业标准,加强国产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力度,推动智能化医疗器械和智能可穿戴式设备的研发,引导产业在人工智能与高端医疗器械的结合上开辟新的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辅助诊疗 知识图谱 医学本体 医学影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位置尺度信息的胸部X光肺结节检测 被引量:7
7
作者 焦庆磊 陈宇彤 朱明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24-1329,共6页
基于胸部正面X光的肺结节检测任务因结节较小、肋骨遮挡等原因检测难度较大,需要在保证高敏感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假阳性样本比率.目前大多数肺结节检测方法一般分为3个步骤:肺部区域分割;候选区域生成;通过进一步分类,减少假阳性结... 基于胸部正面X光的肺结节检测任务因结节较小、肋骨遮挡等原因检测难度较大,需要在保证高敏感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假阳性样本比率.目前大多数肺结节检测方法一般分为3个步骤:肺部区域分割;候选区域生成;通过进一步分类,减少假阳性结果.这类方法存在一些问题,每一步的结果都依赖于前一步的性能,整个流程往往会使用多个模型、多次处理以提升效果,算法复杂而且计算量大.同时,会有些结节因为器官遮挡不在肺部分割的区域内,肺部分割会漏掉一些结节.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使用一个端到端的目标检测网络来完成肺结节检测任务,X光片经过图像预处理后输入网络,直接得到肺结节的预测结果.此方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目标检测模型,同时在分类任务中融合位置和尺寸信息,实验证明这些信息有助于模型判断.在公开数据集--日本放射技术学会(Japanese Society of Radiological Technology,JSRT)数据集的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方法在平均每张图像4. 5个假阳性结果时敏感度为92%,2个假阳性结果时敏感度为88%,在较低的假阳性率的情况下,超出了先前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诊断 卷积神经网络 肺结节检测 医学影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算法在腭中缝成熟度分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宇彤 焦庆磊 +1 位作者 朱明 李青奕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探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CNN)在评估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影像中的腭中缝成熟度的应用,验证深度学习算法的有效性。方法:在已有卷积神经网络Xception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针对性的结构优化,引入了注意力以及多特征融合... 目的:探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CNN)在评估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影像中的腭中缝成熟度的应用,验证深度学习算法的有效性。方法:在已有卷积神经网络Xception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针对性的结构优化,引入了注意力以及多特征融合机制。使用661例CBCT的腭平面截图,图像经预处理后作为训练集,在对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后,利用20例典型分期样本进行验证,再分别测试38例困难样本(测试集A)和60例平均难度样本(测试集B)的分期准确率。最后将模型与医生的判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设计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在数据集A和数据集B上的准确率分别为0.868和0.916,医生在数据集A和数据集B的准确率分别为0.628和0.850,结论:在病例出现多期性时,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能够给出更加准确的结论,因此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能够给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辅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中缝成熟度分期 医学影像分析 计算机辅助诊断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迁移学习的肺结节检测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道争 江倩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0-247,共8页
为解决训练样本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迁移学习的X光胸片肺结节检测方法。基于Keras深度学习框架,对比分析3种预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分类性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迁移学习的有效性。在公开的JSRT数据集上进行验证... 为解决训练样本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迁移学习的X光胸片肺结节检测方法。基于Keras深度学习框架,对比分析3种预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分类性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迁移学习的有效性。在公开的JSRT数据集上进行验证,提出方法获得了93.75%的准确度、94.36%的敏感度、92.74%的特异度以及98.20%的AUC值。与已有的其它研究进行对比,实现了最高的敏感度和较低的假阳性率,验证了迁移学习的有效性和所提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卷积神经网络 迁移学习 计算机辅助诊断 医学影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