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实习生医院感染学培训考核及正确率影响因素
1
作者 卢珍玲 傅建国 张小螺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5-550,共6页
目的分析医学实习生医院感染学试题答题正确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教学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某院2020年10月—2024年2月参加岗前医院感染学培训和考试的全部实习学生。实习前进行医院感染学岗前培训,并采用随堂考试;实习期结束后... 目的分析医学实习生医院感染学试题答题正确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教学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某院2020年10月—2024年2月参加岗前医院感染学培训和考试的全部实习学生。实习前进行医院感染学岗前培训,并采用随堂考试;实习期结束后每年随机抽取一个班级学生再次使用同一套试题直接进行笔试。分析考试内容、题型、专业、学历、疫情对实习前考试正确率的影响,并比较实习前后的考试答题正确率。结果共考核实习生1163名,实习前答题正确率在90%~100%的人数最多,占48.75%。10项考试内容中,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答题正确率最低[(67.13±34.35)%],3类题型中不定项选择题答题正确率最低[(79.80±19.31)%],临床医学[(90.49±12.32)%]和护理学[(87.54±10.73)%]学生答题正确率高于其他专业学生[(82.80±12.24)%],本科生答题正确率[(89.05±11.29)%]高于专科生[(83.77±12.26)%],疫情期间实习生答题正确率[(87.51±11.48)%]高于疫情后[(79.85±13.98)%],实习后考试答题正确率[(81.89±14.78)%]较实习前[(92.99±10.48)%]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结论授课教师可根据答题正确率的影响因素如不同专业学生、不同授课内容、不同实习时期等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学 医学实习生 医学教育 培训 答题正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实习生职业伦理精神认知与建构的调查 被引量:6
2
作者 况成云 王娟 +2 位作者 迟西琴 王建平 金吉山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医学实习生 职业理想 伦理精神 认知 医务工作者 价值判断 临床决策 人类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实习生职业倦怠心理与心理健康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苏沉思 陈晟洁 +1 位作者 苏德加 陈明龙 《中国医院管理》 2014年第4期58-59,共2页
目的调查医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职业倦怠现象并探究其心理状况。方法采用职业倦怠调查问卷以及症状自评量表对2013年3—6月在院实习的180名医学实习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医学生在实习期间存在一定的职业倦怠现象,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问题... 目的调查医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职业倦怠现象并探究其心理状况。方法采用职业倦怠调查问卷以及症状自评量表对2013年3—6月在院实习的180名医学实习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医学生在实习期间存在一定的职业倦怠现象,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问题,但其与职业怠倦心理状态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职业倦怠普遍存在于医学实习生中,虽其心理健康状态与职业倦怠没有明确的相关性,但应正视医学实习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实习生 职业倦怠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实习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困境与探讨 被引量:16
4
作者 蒋丽 张俊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15-616,620,共3页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应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之中,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的"黄金"时期,也是医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关键阶段。如何在临床实习阶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医学实习生的人文素质意义重大。建议...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应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之中,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的"黄金"时期,也是医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关键阶段。如何在临床实习阶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医学实习生的人文素质意义重大。建议:科学设置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加强带教队伍人文素质的建设,创新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与手段,改革考核内容和方式以确保医学实习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实习生 人文素质 培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医患关系认知与医学实习生伦理道德教育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莉 黄庆琳 黄刚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2年第5期49-49,52,共2页
医学伦理学 (以下简称医伦 )教学是医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医学生社会化、专业化的保障 ,是健全医学生职业人格的催化剂。在临床实习中 ,医患关系是医学生学习和应用医伦知识的焦点 ,是医学生实现其学习主体性的载体。充分认识医... 医学伦理学 (以下简称医伦 )教学是医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医学生社会化、专业化的保障 ,是健全医学生职业人格的催化剂。在临床实习中 ,医患关系是医学生学习和应用医伦知识的焦点 ,是医学生实现其学习主体性的载体。充分认识医患关系 ,了解医患关系矛盾产生的原因是我们加强医学生医伦教育、培养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只有在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基础上 ,才能不断增强医学生学习医伦的自觉性 ,不断增强认同、接受、悦纳医德理论的自觉性 ,不断增强医德修养的自觉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医学实习生 伦理道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实习生对公共关系技能需求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军 张黎 李云伟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公共关系 医学实习生 传播过程 良好形象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医学实习生人格系统的培养 被引量:2
7
作者 曹文华 高亚莉 +1 位作者 安健 尹爱田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年第4期138-139,共2页
目的:通过对实习生人格系统的培养,以求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效果。方法:加强医德修养与道德教育、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增强人际交往的能力、启发发散思维积极引导实习生投身实践锻炼。结果:在实习生中加强人格系... 目的:通过对实习生人格系统的培养,以求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效果。方法:加强医德修养与道德教育、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增强人际交往的能力、启发发散思维积极引导实习生投身实践锻炼。结果:在实习生中加强人格系统的培养,提高素质涵养。提高实习生对生活、工作、社会环境问题的分析能力,解决能力。结论:重视实习生人格系统的培养,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医院责无旁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习教学 医学实习生 人格 心理 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实习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郑爱明 郑方婧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67-870,共4页
目的:调查医学实习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分析影响医学实习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付方式问卷(CSQ)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3所医学院校197名医学实习生和99名医学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 目的:调查医学实习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分析影响医学实习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付方式问卷(CSQ)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3所医学院校197名医学实习生和99名医学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医学实习生强迫、抑郁、焦虑因子得分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P<0.01);医学实习生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他因子得分均高于医学在校生;生活事件量表中各因子均与SCL-90总分呈正相关(P<0.01);应对方式量表中自责和合理化两因子与SCL-90总分呈正相关,解决问题和退避两因子与其呈负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对医学实习生心理健康而言,自责因子是危险因素,解决问题因子是保护因素。结论:医学实习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在校医学生,生活事件和应付方式能影响其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实习生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医学实习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5
9
作者 刘葵 陈庆健 《中国医院》 2010年第11期67-68,共2页
从实现医学实习生心理和谐的现实需要、加强医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需要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的长远需要三个方面阐述了开展实习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提出管理和科研并举,提高管理科学化;危机预防干预与心理咨询并重,加强心理疏导的实... 从实现医学实习生心理和谐的现实需要、加强医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需要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的长远需要三个方面阐述了开展实习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提出管理和科研并举,提高管理科学化;危机预防干预与心理咨询并重,加强心理疏导的实效性;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行心理健康教育人本化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实习生 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以医德案例为警示,强化医学实习生医德再教育 被引量:2
10
作者 余皖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7年第6期111-112,115,共3页
运用临床医学实习生的医德案例并警示教育,提出了医德再教育的必要性,探讨了医德再教育的方法、途径,特别在医德考核上做出了大胆尝试,对医学生成长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医德案例 医学实习生 医德再教育 医德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实习生对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
11
作者 刘玉梅 王伟 +1 位作者 陈晓峰 鲍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84-1188,共5页
目的了解并分析医学实习生对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信任度和满意度的评价。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7所三级甲等医院的565名医学实习生进行医疗服务质量的信任度、满意度和行为的问卷调查,使用量表定量分析,并与... 目的了解并分析医学实习生对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信任度和满意度的评价。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7所三级甲等医院的565名医学实习生进行医疗服务质量的信任度、满意度和行为的问卷调查,使用量表定量分析,并与已获得的462名患者对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456份,有效率为91.2%。调查显示:不同生源和性别的医学实习生,信任度和满意度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实习生与患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评价不同(P<0.05),医学实习生的信任度得分高于满意度(P<0.05),患者的信任度得分低于满意度(P<0.05),医学实习生与患者间的一般性信任和人际信任的评价差值较满意度评价差值大。医学实习生不同行为结果中的一般性信任、人际信任和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患者,医学实习生更倾向于推荐医师、遵照医嘱服药、不寻求第二诊断以及不考虑更换医师(P<0.05)。结论性别和生源不影响医学实习生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医学实习生比患者更信任医师;对医疗服务质量进行评价时,应从信任度和满意度两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医学实习生 一般性信任 人际信任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实习生手卫生调查研究、规范手卫生降低耐药菌传播
12
作者 丁丽丽 赵长伟 唐红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757-758,共2页
目的了解医学实习生对手卫生基础知识、手卫生指征及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防止医院内感染.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对在我院实习的156 名医学实习生采取不记名方式进行手卫生基础知识、手卫生指征及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问卷调... 目的了解医学实习生对手卫生基础知识、手卫生指征及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防止医院内感染.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对在我院实习的156 名医学实习生采取不记名方式进行手卫生基础知识、手卫生指征及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154 名医学实习生在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者中多数医学实习生对手卫生持正向态度,手卫生基础知识总分10 分,154 名医学实习生得分为(8.58±1.36)分.汉族医学实习生在洗手指征的认知上得分明显高于少数民族(P〈0.05);独生子女的医学实习生在手卫生基础知识上得分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手卫生基础知识、手卫生的指征的得分在各专业和不同年龄阶段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医学实习生对手卫生基础知识、手卫生的指征掌握较好,但存在误区,临床教学医院可针对实习阶段医学生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在临床教学各个环节加大教育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实习生 手卫生 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医学实习生医德教育“三三一一”工程
13
作者 刘运喜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6年第5期54-55,共2页
加强医学实习生医德教育,必须实施“三三一一”工程,重视做好选医院、选教师、选队长(“三选”)工作,做好医德医风调查、检查、自查工作,以及开展伦理讲座、伦理评价工作。
关键词 医学实习生 医德教育 “三三一一”工程 医院 医务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医学实习生职业感染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4
14
作者 宋峥 苏文 +1 位作者 左沛兰 汪洋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1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感染 医学实习生 原因分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实习生医德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7
15
作者 袁娜 张娴 +2 位作者 杨丹 李彦林 韩睿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第12期1541-1543,共3页
从医德的概念出发,结合医德教育与医学实习生的联系,正视临床医学实习生医德问题的现状,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涉及医学实习生的价值观念、主观能动性以及医院和带教老师的重视程度和引导方向。提出从医学实习生、医院和带教老师三方... 从医德的概念出发,结合医德教育与医学实习生的联系,正视临床医学实习生医德问题的现状,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涉及医学实习生的价值观念、主观能动性以及医院和带教老师的重视程度和引导方向。提出从医学实习生、医院和带教老师三方面着手,多措并举加强医学实习生医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实习生 临床实习 医德医风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医学实习生的职业倦怠现状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6
16
作者 沈勇 许桐楷 +1 位作者 温特 韩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96-500,共5页
目的:了解口腔医学实习生职业倦怠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在北京市某三甲口腔医学院选取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八学制学生,使用马氏职业倦怠量表-人类服务行业版(MBI-HSS)测评职业倦怠状况(包括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 目的:了解口腔医学实习生职业倦怠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在北京市某三甲口腔医学院选取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八学制学生,使用马氏职业倦怠量表-人类服务行业版(MBI-HSS)测评职业倦怠状况(包括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情绪调节问卷(ERQ)测评情绪调节策略使用状况(包括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2个因子)以及大学生移情问卷测评移情状况(包括认知移情、情感移情、行为移情3个因子)。结果:口腔医学实习生MBI-HSS的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得分高于常模,个人成就感得分低于常模(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实习年限与MBI-HSS情感耗竭得分负性关联(β=-2.76,P<0.05);非独生子女、ERQ表达抑制得分与MBI-HSS去人格化得分正性关联(β=1.85、0.30,P<0.05),ERQ认知重评得分与MBI-HSS去人格化得分负性关联(β=-0.19,P<0.05);非独生子女、ERQ认知重评和认知移情得分与MBI-HSS个人成就感得分负性关联(β=-3.36、-0.41,P<0.05)。结论:口腔医学实习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实习年限短、独生子女、认知重评情绪调节能力低、表达抑制情绪调节能力高、认知移情能力低的口腔医学实习生更易出现职业倦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实习生 职业倦怠 情绪调节 移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医学实习生医患沟通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林莉 孙鹏 +2 位作者 冯毅 高佳节 罗羽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9-93,108,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医学实习生医患沟通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对影响医学实习生医患沟通行为的因素进行探究。方法对在重庆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322名医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回归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医患沟... 目的通过建立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医学实习生医患沟通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对影响医学实习生医患沟通行为的因素进行探究。方法对在重庆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322名医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回归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医患沟通结果的利他性(β=0.126,P<0.05)、医生的职责要求(β=0.140,P<0.05)、医学生所处环境的影响(β=0.263,P<0.05)和他人评价(β=0.337,P<0.05)对医学实习生的医患沟通行为的意向有显著影响。结论要继续强化医学生对医患沟通认知的教育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行为理论 医学 医学实习生 医患沟通 沟通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医学实习生的医学伦理学教育
18
作者 陈继红 戴倩丹 蒋兴海 《中国医学伦理学》 1999年第6期41-41,共1页
常规伦理学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2)讨论法(3)典型引导法(4)角色示范法(5)练习法(6)辩论法.除讲授法最适于课堂完成外,其它五种方法均宜于实习生临床实践活动中完成,即通常所说的“床边”教学法.它既克服了单纯授课的枯燥乏味感,又能... 常规伦理学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2)讨论法(3)典型引导法(4)角色示范法(5)练习法(6)辩论法.除讲授法最适于课堂完成外,其它五种方法均宜于实习生临床实践活动中完成,即通常所说的“床边”教学法.它既克服了单纯授课的枯燥乏味感,又能融教学、实践于一体,是一种符合伦理学学科要求且新颖的教学方法.但是,目前临床专业医生普遍忽视伦理学教育,所以,有必要在加强宣教力度的同时,深入探讨符合实际要求的伦理学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实习生 医学伦理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实习生焦虑与抑郁对不良行为影响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雄峰 柳杰 刘爱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467-471,共5页
目的探究医学实习生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以及焦虑与抑郁情绪对不良行为的潜在影响路径。方法 2015年10月—2016年2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不良行为自评量表对396例医学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实习... 目的探究医学实习生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以及焦虑与抑郁情绪对不良行为的潜在影响路径。方法 2015年10月—2016年2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不良行为自评量表对396例医学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实习生不良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有7个,分别是已经开始实习时间、科室、带教老师职称、户籍类型、独生子女、恋爱状况和性别(P<0.05)。医学实习生的不良行为与焦虑抑郁情绪呈正相关(P<0.05)。结论医学实习生焦虑与抑郁总发生率较高,与多方面因素相关,且焦虑、抑郁情绪对医学实习生的不良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抑郁 医学实习生 不良行为 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新测评模式评估治疗性沟通能力培训对实习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建征 薛云云 +1 位作者 王韧 陈津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03-1206,共4页
目的调查治疗性沟通能力的培养对医学实习生在实习效果上的影响。方法以儿童保健科参与感觉统合训练的医学实习生为对象,开展岗前治疗性沟通能力的培养,并以实习前后医学生心理量表测量值、实习对象的疗效及依从性为评价指标,进行双轨... 目的调查治疗性沟通能力的培养对医学实习生在实习效果上的影响。方法以儿童保健科参与感觉统合训练的医学实习生为对象,开展岗前治疗性沟通能力的培养,并以实习前后医学生心理量表测量值、实习对象的疗效及依从性为评价指标,进行双轨平行测评。结果实习前,沟通能力培训组与常规培训组在焦虑水平、沟通能力、心理适应能力3项指标水平上无差异显著性;实习结束时,沟通能力培训组较常规培训组在沟通能力、心理适应能力2项指标水平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沟通=0.00,P心理适应=0.01,<0.05)。实习后,两组医学生在沟通能力、心理适应能力2项指标水平上均有提高(P沟通=0.002,P心理适应=0.014,<0.05)。两组医学实习生训练的儿童在康复训练的效果和依从性上也存在差异,沟通能力培训组的实习生所训练的儿童在触觉防御、本体感觉的改善上更为明显,康复的依从性上也表现更好,差异具有显著性(P触觉=0.02,P本体=0.002,P依从性=0.04,<0.05)。结论实习前系统开展有针对性的临床沟通能力和技巧的培养,将使实习生获得更好的实习效果;双轨平行测评的模式使沟通能力的评估更系统和全面,有利于相关评价体系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能力 评估 医学实习生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