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形状结构分类的心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图像中-外膜边界检测方法.首先利用k-均值(k-means)聚类方法,确定局部形状结构类别;其次通过类别标号索引图像块,并对其进行积分通道特征和自相似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形状结构分类的心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图像中-外膜边界检测方法.首先利用k-均值(k-means)聚类方法,确定局部形状结构类别;其次通过类别标号索引图像块,并对其进行积分通道特征和自相似性特征提取,构建多分类随机决策森林模型;最后由分类模型寻找IVUS图像的关键点,采用曲线拟合方法,实现IVUS图像中-外膜边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IVUS图像中斑块、伪影和血管分支等造成边缘难以准确检测的问题,与已有算法相比,其JM(Jaccard Measure,JM)达到了88.9%,PAD(Percentage of Area Difference,PAD)降低了19.1%,HD(Hausdorff Distance,HD)减少了9.7%,更准确地识别目标边界的关键点,成功地检测出完整的中-外膜边界.展开更多
肺结节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aided diagnosis,CAD)能够从CT图像中检测、分割和诊断肺结节,提高早期肺癌的生存率,因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由于肺结节的形态根据其类型、尺寸、位置、内部结构及恶性与否等动态变化,导致肺结节检测和...肺结节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aided diagnosis,CAD)能够从CT图像中检测、分割和诊断肺结节,提高早期肺癌的生存率,因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由于肺结节的形态根据其类型、尺寸、位置、内部结构及恶性与否等动态变化,导致肺结节检测和诊断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挑战问题。本文对比分析了CAD系统中肺实质分割、肺结节检测、肺结节分割以及肺结节良恶性判断等4个步骤所运用的关键技术及挑战,并指出开发有效CAD系统需要进一步优化不同类型结节诊断算法灵敏度、降低结节检测误报数量、提高诊断自动化水平,同时需要集成影像存储与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以及电子病历系统(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systems,EMRS),以便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应用。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一种精密、准确、简便、高效且适用于临床的扩张皮肤面积测量新技术方案。方法:采用重复测量设计分别获得薄膜涂色法、传统方法及金标准方法3组数据。其中薄膜涂色法依据技术流程通过三维模转换为二维数字图像,结合IPP6.0医学...目的:探讨一种精密、准确、简便、高效且适用于临床的扩张皮肤面积测量新技术方案。方法:采用重复测量设计分别获得薄膜涂色法、传统方法及金标准方法3组数据。其中薄膜涂色法依据技术流程通过三维模转换为二维数字图像,结合IPP6.0医学图像分析软件测得面积资料。各组资料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做独立样本均数的t检验,分别比较新方法、传统方法与金标准方法的统计学差异。以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度量技术方案的精密度;以各组测量均数与金标准测量均数之间的差异度量技术方案的准确度。结果:t检验t1,3=0.107,P>0.91,薄膜涂色法与金标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2,3=19.150,P<0.01,传统方法与金标准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V1=1.97%,CV2=2.52%,CV3=0.04%,各组精密度均符合CV<5%的标准;x1=71.217cm2,x2=79.779cm2,x3=71.183cm2,薄膜涂色法测量均数与金标准测量均数相差0.05%,准确度符合标准;传统方法测量均数与金标准测量均数相差12.08%,准确度不符合标准。结论:薄膜涂色法是一种精密、准确、简便、高效的扩张皮肤测量方法,适于在临床及科研领域中推广。展开更多
文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形状结构分类的心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图像中-外膜边界检测方法.首先利用k-均值(k-means)聚类方法,确定局部形状结构类别;其次通过类别标号索引图像块,并对其进行积分通道特征和自相似性特征提取,构建多分类随机决策森林模型;最后由分类模型寻找IVUS图像的关键点,采用曲线拟合方法,实现IVUS图像中-外膜边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IVUS图像中斑块、伪影和血管分支等造成边缘难以准确检测的问题,与已有算法相比,其JM(Jaccard Measure,JM)达到了88.9%,PAD(Percentage of Area Difference,PAD)降低了19.1%,HD(Hausdorff Distance,HD)减少了9.7%,更准确地识别目标边界的关键点,成功地检测出完整的中-外膜边界.
文摘肺结节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aided diagnosis,CAD)能够从CT图像中检测、分割和诊断肺结节,提高早期肺癌的生存率,因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由于肺结节的形态根据其类型、尺寸、位置、内部结构及恶性与否等动态变化,导致肺结节检测和诊断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挑战问题。本文对比分析了CAD系统中肺实质分割、肺结节检测、肺结节分割以及肺结节良恶性判断等4个步骤所运用的关键技术及挑战,并指出开发有效CAD系统需要进一步优化不同类型结节诊断算法灵敏度、降低结节检测误报数量、提高诊断自动化水平,同时需要集成影像存储与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以及电子病历系统(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systems,EMRS),以便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应用。
文摘目的:探讨一种精密、准确、简便、高效且适用于临床的扩张皮肤面积测量新技术方案。方法:采用重复测量设计分别获得薄膜涂色法、传统方法及金标准方法3组数据。其中薄膜涂色法依据技术流程通过三维模转换为二维数字图像,结合IPP6.0医学图像分析软件测得面积资料。各组资料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做独立样本均数的t检验,分别比较新方法、传统方法与金标准方法的统计学差异。以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度量技术方案的精密度;以各组测量均数与金标准测量均数之间的差异度量技术方案的准确度。结果:t检验t1,3=0.107,P>0.91,薄膜涂色法与金标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2,3=19.150,P<0.01,传统方法与金标准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V1=1.97%,CV2=2.52%,CV3=0.04%,各组精密度均符合CV<5%的标准;x1=71.217cm2,x2=79.779cm2,x3=71.183cm2,薄膜涂色法测量均数与金标准测量均数相差0.05%,准确度符合标准;传统方法测量均数与金标准测量均数相差12.08%,准确度不符合标准。结论:薄膜涂色法是一种精密、准确、简便、高效的扩张皮肤测量方法,适于在临床及科研领域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