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果导向理念下创新融合项目式团队学习的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雅梅 孔璐 +4 位作者 张静 周妍 卢雅彬 牛静 秦琼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36-1648,共13页
结合专业课特点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分子生物学作为高等院校医学专业学生重要的基础课程,与基础医学各学科和临床医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前沿学科,具备作为... 结合专业课特点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分子生物学作为高等院校医学专业学生重要的基础课程,与基础医学各学科和临床医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前沿学科,具备作为课程思政载体的天然优势。本研究以立德树人为成果导向(OBE),创新性融合基于项目的团队学习(PBGS)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中,二者的有机融合为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性和科学性做了有益的探索。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完善教学目标,创新教学设计,深入挖掘思政案例,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强化教学实践管理和优化评价模式,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经过2年的教学实践,该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实践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师生评价优秀。课前及课后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80%~90%的学生认为通过学习拓展了视野,增长了学识,50%~70%的学生认为提升了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坚定了医学专业学习的自信。通过强化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多项国家级奖。证明该教学模式拓展了课程思政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的培育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德才兼备和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理念 融合 基于项目的团队学习教学模式 医学分子生物学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和展望 被引量:4
2
作者 方福德 《医学与哲学》 1999年第1期17-20,共4页
回顾了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展望了新世纪的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进步改变了医学研究的格局和观念,使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深入到分子水平,分子病、基因病、构象病和信息病等概念相继被提出。医学分子生物学的未... 回顾了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展望了新世纪的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进步改变了医学研究的格局和观念,使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深入到分子水平,分子病、基因病、构象病和信息病等概念相继被提出。医学分子生物学的未来发展必将更紧密地与其它学科如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理论医学等相结合,实现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整体水平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分子生物学 学科整合 发展 医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历史使命 被引量:1
3
作者 方福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3-305,共3页
关键词 医学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分子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分子生物学:当代医学的带头学科 被引量:1
4
作者 聂广 伍欣星 《医学与哲学》 1995年第9期449-451,共3页
从Watson和Crick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到重组DNA技术的诞生,把生物学家的思想和行为带进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如今,分子生物学的概念、理论和技术已高速和高效地渗入医学领域,当代医学有了它公认的带头学科──医学分... 从Watson和Crick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到重组DNA技术的诞生,把生物学家的思想和行为带进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如今,分子生物学的概念、理论和技术已高速和高效地渗入医学领域,当代医学有了它公认的带头学科──医学分子生物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分子生物学 理论体系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医学分子生物学双语精编
5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2-22,共1页
内容简介:本书的编写具有鲜明特色,采用了中、英文双语形式,共精编了11章内容,分别用中、英文阐述了当前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前沿进展,包括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学的基本概念,RNA及非编码RNA、基因表达的调控、细胞周... 内容简介:本书的编写具有鲜明特色,采用了中、英文双语形式,共精编了11章内容,分别用中、英文阐述了当前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前沿进展,包括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学的基本概念,RNA及非编码RNA、基因表达的调控、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细胞信号转导、肿瘤分子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等基本原理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分子生物学 非编码RNA 双语 细胞信号转导 蛋白质组学 生物信息学 内容简介 基础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第2版已出版发行
6
作者 陈诗书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0-130,共1页
关键词 医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第2版 出版 发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组织与免疫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彩彦 孙惠 +1 位作者 王亚东 张萍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65-768,F0003,共5页
关键词 机体免疫反应 脂肪组织 医学分子生物学 内分泌系统 生物活性分子 组织器官 细胞相互作用 旁分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肌萎缩蛋白基因51号外显子的精确定位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成 柴建华 +1 位作者 刘悼霖 梁秀龄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9-19,47,共2页
抗肌萎缩蛋白基因是迄今发现的人类最大基因,长约2300kb,含有75个外显子。对该巨大基因的研究是近年来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虽然抗肌萎缩蛋白基因Hind Ⅱ片段排序后就知道第51号外显子位于3.1kb的第40号Hind Ⅱ片段中,由... 抗肌萎缩蛋白基因是迄今发现的人类最大基因,长约2300kb,含有75个外显子。对该巨大基因的研究是近年来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虽然抗肌萎缩蛋白基因Hind Ⅱ片段排序后就知道第51号外显子位于3.1kb的第40号Hind Ⅱ片段中,由于抗肌萎缩蛋白基因组DNA至今未被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肌萎缩蛋白 基因组DNA 外显子 巨大 克隆 精确定位 医学分子生物学 片段 人类 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专业分工 办出本社特色
9
作者 陆银道 《现代出版》 1995年第2期13-14,共2页
坚持专业分工办出本社特色陆银道第四次全国高校出版社工作会议结束以后,学校领导给我社规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办成与学校地位相称的出版社。经过认真的传达和讨论,结合对5年来办社经验的思考,我们认识到要贯彻会议精神,完成学校... 坚持专业分工办出本社特色陆银道第四次全国高校出版社工作会议结束以后,学校领导给我社规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办成与学校地位相称的出版社。经过认真的传达和讨论,结合对5年来办社经验的思考,我们认识到要贯彻会议精神,完成学校给予的任务,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出版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分工 医学细胞生物学 北京医科大学 新领域 医学分子生物学 医学院校 临床医师 高校出版社 医学 医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学习、教学和科研生活中享受人生
10
作者 陈诗书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3-195,共3页
陈诗书先生是我国生化界知名教授,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奖。他在国内医学院校中率先建立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并带领他的团队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医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从读书、备课与讲授的实践和体会,到享受个中乐趣,陈教授一一道来,... 陈诗书先生是我国生化界知名教授,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奖。他在国内医学院校中率先建立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并带领他的团队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医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从读书、备课与讲授的实践和体会,到享受个中乐趣,陈教授一一道来,字里行间清晰可见他朴实无华的品格。他的严谨态度与认真精神,值得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分子生物学 学习 人生 生活 科研 教学 博士学位 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痛悼念王琳芳院士
11
作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编辑部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70-1570,共1页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我国著名医学分子生物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琳芳先生因病于2022年10月16日2时2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王琳芳院士是新中国培养的第...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我国著名医学分子生物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琳芳先生因病于2022年10月16日2时2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王琳芳院士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科研与教学领域耕耘六十余年,长期致力于蛋白质和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曾参与领导创制两种战备需要的动物血清代血浆,从事针刺麻醉的分子基础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医学分子生物学 动物血清 代血浆 科研与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来稿中有关问题的意见
12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3年第2期137-137,共1页
随着医院建设的发展,全院学术空气亦不断增强,广大医技干部的写稿积极性很高,从近年来院《学报》收到的稿件来看,学术质量普遍有所提高,不少新内容(如医学分子生物学等)都有所报道,这些好的趋势应予保持并发扬。鉴于本刊篇幅有限,不可... 随着医院建设的发展,全院学术空气亦不断增强,广大医技干部的写稿积极性很高,从近年来院《学报》收到的稿件来看,学术质量普遍有所提高,不少新内容(如医学分子生物学等)都有所报道,这些好的趋势应予保持并发扬。鉴于本刊篇幅有限,不可能来稿必登,目前刊用率虽已达40%左右,但在保证刊物学术质量的前提下,必须择优选用,因而仍然有竞争。现将来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归纳如下,希望医技干部在撰写学术稿件时能予以注意。1.写作技巧尚有待提高。表现在:①文章越来越长,图表越来越多;②前言过于罗唆,看不出明确的写稿或研究目的;③“材料和方法”太长。我们认为若不是创新或改进的方法,不必将操作过程逐步报流水账;④“结果”常与图表重复,有的还夹叙讨论;⑤“讨论”没有围绕文题中心,或重复结果部分的内容,或形成小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分子生物学 问题归纳 操作过程 稿约要求 外文摘要 科研动态 法定计量单位 退修 《学报》 临床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成员简介(五)
13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280-281,共2页
关键词 医科大学学报 首都医科大学 编委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医学分子生物学 北京大学医学 生物化学 博士生导师 科技进步奖 国家教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揭示免疫细胞分化发育的重要机制
14
《生物学教学》 2014年第9期77-77,共1页
据科学网2014年4月21日援引报道,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课题组与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浙江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组成联合研究团队,用基因芯片和深度测序技术... 据科学网2014年4月21日援引报道,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课题组与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浙江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组成联合研究团队,用基因芯片和深度测序技术,分析了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 lncRNA)在人体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化为非成熟、成熟树突状细胞( DC)过程中的表达谱变化,首次发现一个选择性存在于人体DC的lncRNA,并将其命名为“树突状细胞长链非编码RNA”( lnc-D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发育 免疫细胞 中国医学科学院 国家重点实验室 非编码RNA 医学分子生物学 医学免疫学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科学家发现抗感染的关然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新机制
15
《生物学教学》 2012年第11期73-73,共1页
据2012年6月4日《科技日报》援引该报上海6月3日电,新一期《自然·免疫学》杂志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率领的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 据2012年6月4日《科技日报》援引该报上海6月3日电,新一期《自然·免疫学》杂志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率领的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团队发表的研究论文报告说,免疫学经典分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I类分子”,具有新的重要的非经典功能——能够通过逆向信号通路抑制非特异性抗感染天然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反应 免疫应答 抗感染 医学分子生物学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 科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前沿
16
《新疆农垦科技》 2012年第6期I0002-I0002,共1页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率领的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团队的研究论文,
关键词 科技前沿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医学分子生物学 生物医学分析 医学免疫学 研究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