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宋元时期中日医学交流史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回嘉莹
潘娜
王思璀
郭思嘉
刘雅芳
-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
牡丹江师范学院东语学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医学与哲学(A)》
2018年第3期87-89,95,共4页
-
基金
2014年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基地专项(JD2014002)
2016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6SSE01)
2017年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2017C026)
-
文摘
以日本学者小曾户洋、真柳诚、森鹿三等人的研究著作为中心,考察了宋元时期印刷本医学典籍的传日情况,两国间中药药材的交流情况,以及茶种被带回日本之后产生的影响,并介绍了学界对于日本现存针灸铜人的来历与制作时间的考证结果,否定了其来自中国的猜测。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首次出现了日存中国轶书回流中国并出版的记录。在吸收宋元医学成果之后,日本不断地摘抄与引用中国医籍,最终编纂了镰仓时期的三部重要医书,为后来日本汉方医学的繁盛打下坚实的基础。
-
关键词
宋元
中日
医学交流史
-
Keywords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China and Japan
history of medicine communications
-
分类号
R-092
[医药卫生]
-
-
题名明清中日医学交流对汉方医流派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7
- 2
-
-
作者
邵沁
宋欣阳
-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研究中心
-
出处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1期77-80,共4页
-
基金
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7CGJ030)
-
文摘
16世纪~19世纪,日本汉方医流派伴随着明清时期中日交流的愈加频繁而形成。后世派、古方派、折衷派与考证派在中日医家相互往来、医籍东传的基础之上创立并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同时各流派的代表医家大量汲取了中国医学思想,除当时中国盛行的金元四大家学说以及《伤寒论》研究之外,儒学思想以及清初的考据学对汉方医各流派医家同样影响颇深。日本医家在此之上创新研究,立著成书。日本医者秉承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使得流派不断丰富与完善,故而汉方医流派的形成也是日本确立其独特医学体系的标志。
-
关键词
明清
中日
医学交流史
汉方医
-
Keywords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hina and Japan
history of medical communication,Kampo medicine
-
分类号
R-092
[医药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