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务社会工作课内实践中标准化案主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1
作者 何姗姗 张思涵 简杜莹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9-810,共12页
标准化案主法的引入为缓解社会工作传统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衔接不足提供了新的解决策略。分析了已有的经验证据,并针对医务社工课程,从理念内涵、教学目标、实施程序、辅助条件及教学评价体系五个维度出发构建并验证了以标准化案主... 标准化案主法的引入为缓解社会工作传统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衔接不足提供了新的解决策略。分析了已有的经验证据,并针对医务社工课程,从理念内涵、教学目标、实施程序、辅助条件及教学评价体系五个维度出发构建并验证了以标准化案主为核心的体验式教学模式。课内教学实验表明,该模式能创设医院情境为学生带来接近临床实际情况的沉浸式体验,为学生提供了三种视角下多样的学习体验,有效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提升其临床实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课内实践 标准化案主 教学模式 体验式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务社会工作实习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
2
作者 纪伟伟 沈军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3-76,共4页
实习教育体系的不健全严重影响了医务社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以天津市某大型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为案例,分析并归纳医务社会工作实习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经验。通过“协同育人机制改革、服务场景创新、高效资源整合、职业发展聚焦”四... 实习教育体系的不健全严重影响了医务社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以天津市某大型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为案例,分析并归纳医务社会工作实习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经验。通过“协同育人机制改革、服务场景创新、高效资源整合、职业发展聚焦”四维路径,基于以价值观为引领的“专业能力培育—临床实务操作—督导评估反馈”的三阶段实习流程,构建医务社会工作实习教育体系,提升专业人才培育效能,为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育体系建设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 医疗机构 实习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个基本系统视角下医务社会工作督导现状研究——以北京市级医务社工督导项目为例
3
作者 华雨 王艺璇 王子娇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1-816,F0003,共7页
在探索医务社工专科化的背景下,基于社会工作实践的四个基本系统视角探讨医务社会工作督导的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对于提升医务社工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具有伦理意义和专业价值。当前,医务社会工作督导呈现缓慢发展的态势,但整体建... 在探索医务社工专科化的背景下,基于社会工作实践的四个基本系统视角探讨医务社会工作督导的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对于提升医务社工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具有伦理意义和专业价值。当前,医务社会工作督导呈现缓慢发展的态势,但整体建设滞后。以北京市级医务社工督导项目为研究案例,由点及面,发现医务社会工作督导普遍存在着体系缺位、标准缺失、人才稀缺等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立足改变推动者系统和行动系统以及目标系统提出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 医务社会工作督导 健康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辅助生殖治疗女性的焦虑情绪及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策略——基于小红书平台的文本分析
4
作者 陈洁莹 陈诺 赵忻怡 《人口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1,共10页
女性作为辅助生殖技术的主要使用者,在治疗过程中面临较大压力,亟需社会心理支持。研究基于小红书平台,爬取2017年8月—2024年2月辅助生殖技术使用者发贴1510篇,筛选出177篇包含焦虑情绪的帖文。围绕辅助生殖流程、发帖中涉及的相关主体... 女性作为辅助生殖技术的主要使用者,在治疗过程中面临较大压力,亟需社会心理支持。研究基于小红书平台,爬取2017年8月—2024年2月辅助生殖技术使用者发贴1510篇,筛选出177篇包含焦虑情绪的帖文。围绕辅助生殖流程、发帖中涉及的相关主体,分析焦虑情绪的特征。研究发现,第一,焦虑情绪主要产生于准备阶段和移植阶段。第二,焦虑情绪帖文提及最多的是医护人员,姐妹/病友/朋友、伴侣提供了较多的正向情感支持,家人在帖文中呈现负面形象。结果启示,首先,医务社工服务应贯穿治疗全程,尤其应在准备阶段和移植后等待期提供信息和心理支持。其次,建立医护社团队,发挥医务社工在医患间桥梁作用。最后,开展病友小组和面向夫妻双方的个案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焦虑情绪 医务社会工作 小红书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务社会工作的角色定位与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桥墩 李筱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0,75,共6页
以上海医务社会工作为例,研究医护工作者对医务社会工作的角色定位及其影响。研究采用访谈法作为资料收集方法,共访谈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生、护士长、医务社会工作部主任和专职医务社会工作者共计24人。研究发现医护工作者对医务... 以上海医务社会工作为例,研究医护工作者对医务社会工作的角色定位及其影响。研究采用访谈法作为资料收集方法,共访谈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生、护士长、医务社会工作部主任和专职医务社会工作者共计24人。研究发现医护工作者对医务社会工作的角色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医务社会工作可以介入的领域、范围和程度。政策缺位和医院的场域文化是造成角色困境的结构性因素。医务社会工作者作为行动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发挥专业性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作为换地位”成为医务社会工作在多学科合作背景下发挥专业性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 角色定位 角色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中国背景下破解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困境的法治路径
6
作者 陈琦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71-780,共10页
医务社会工作具有多元性、整合性及建设性的特点,可以优化健康服务,促进健康生活的打造,在“健康中国”建设中有重要作用。但是,中国当下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面临定位不明确、服务供给不能满足需求、医务社会工作者时常遇到伦理困境。通... 医务社会工作具有多元性、整合性及建设性的特点,可以优化健康服务,促进健康生活的打造,在“健康中国”建设中有重要作用。但是,中国当下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面临定位不明确、服务供给不能满足需求、医务社会工作者时常遇到伦理困境。通过对108份医务社会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的分析,发现与医务社会工作立法层次低、立法分散,相关条款以宣示性、选择性居多,欠缺统一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伦理价值规定有关。推进医务社会工作法治化是破解其发展困境的有效途径,应完善医务社会工作的法律体系,健全医务社会工作的配套机制,构建医务社会工作的伦理价值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 健康中国 健康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视角下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路径探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金妍艳 潘婕 赵沛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37,共5页
目的:从多学科医学人文团队中临床医务人员的视角梳理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临床服务流程和专业化发展路径,为医务社会工作标准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江苏省人民医院为个案,运用质性研究法对16名参与多学科医学人文团队的临床医务... 目的:从多学科医学人文团队中临床医务人员的视角梳理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临床服务流程和专业化发展路径,为医务社会工作标准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江苏省人民医院为个案,运用质性研究法对16名参与多学科医学人文团队的临床医务人员进行结构式访谈。结果: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归纳整理,就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提炼出5个主题,即需求、内容、优势、问题和期待。结论:医务社工作为临床工作中的专业角色已得到多学科医学人文团队中医护人员的认可,但在专业技能强化、服务流程优化、社会资源链接、科研水平提升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可参照医务社会工作的通用过程模式,从“点-线-面”3个阶段逐步向规范化、科学化、专科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 专业化 质性研究 Colaizzi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购买服务背景下医务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类型的研究:基于深圳市15家公立医院的医务社工视角 被引量:7
8
作者 雷杰 欧梦雨 林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657-2664,共8页
背景随着我国医疗服务模式从单向治疗向全人健康的转变,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的医务社会工作获得了更多嵌入医院场域的机会。目的探讨医务社会工作在嵌入医院场域的过程中所呈现的嵌入路径、策略和结果,从而对医务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的... 背景随着我国医疗服务模式从单向治疗向全人健康的转变,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的医务社会工作获得了更多嵌入医院场域的机会。目的探讨医务社会工作在嵌入医院场域的过程中所呈现的嵌入路径、策略和结果,从而对医务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的类型进行归纳,为医疗体系大力发展医务社会工作提供重要启示。方法基于格兰诺维特的嵌入理论,采用目的抽样法对深圳市15家公立医院政府购买服务的33位医务社工进行深度访谈,借助Nvivo12.0软件,运用主题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在政府购买服务背景下,医务社会工作的嵌入路径包括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嵌入策略主要分为结构嵌入下的“迂回顺从”和“被动妥协”以及关系嵌入下的“互惠互利”和“自我增能”;嵌入结果亦产生了“行政化”与“专业化”的两种不同的影响。结论本研究认为可以将医务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归纳为“浅层嵌入”“行政主导”“互惠发展”和“专业互构”四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医务社会工作 嵌入性发展 结构嵌入 关系嵌入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院医务社会工作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23
9
作者 陈哲 龚志成 +2 位作者 郝徐杰 王曼莉 范学工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18-822,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医院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情况,为推进医务社会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向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医务社会工作在全国各个地区均有开展,成立专门机构的约占调查总数的7... 目的:了解我国医院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情况,为推进医务社会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向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医务社会工作在全国各个地区均有开展,成立专门机构的约占调查总数的7.9%,仅有17.5%的医院将医务社会工作作为常规工作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志愿者运营管理、患者心理疏导等。结论:我国医院医务社会工作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地区发展不均衡,专业人才缺乏、岗位职责不明及社会认同度低是制约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 医务社会工作 现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及中国港台地区的医务社会工作状况及启示 被引量:27
10
作者 郭永松 吴水珍 +2 位作者 张良吉 骆啸 张晓红 《中国医院管理》 2009年第2期21-22,共2页
介绍了美国及中国港台地区的医务社会工作状况,认为要从与国际接轨的高度发展医务社会工作;政府要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给予支持;行业要建立相关的规范和制度,加强对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培养、认证和考核。
关键词 美国 中国港台地区 医务社会工作 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务社会工作调解医患纠纷的途径与方法 被引量:20
11
作者 郭永松 张良吉 +1 位作者 李平 戴羽 《中国医院管理》 2009年第3期11-12,共2页
目的探求医务社会工作调解医患纠纷的途径与方法。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座谈讨论等方法总结已有的医患纠纷处理机制,探讨医务社会工作调解医患纠纷的途径与方法。结论医患纠纷的调解有很多方法,但人民调解机制是最有效的,医务社会工作应... 目的探求医务社会工作调解医患纠纷的途径与方法。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座谈讨论等方法总结已有的医患纠纷处理机制,探讨医务社会工作调解医患纠纷的途径与方法。结论医患纠纷的调解有很多方法,但人民调解机制是最有效的,医务社会工作应当借鉴,并主要通过自身的社会心理服务,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适时介入医患冲突,用专业的方法调解医患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 医患纠纷 调解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医务社会工作试点及成效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肖燕 武筱旋 +7 位作者 姚韦伟 熊巨洋 王彦蓉 张媛 胡建华 曹李耘 张智 马慧敏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29,共5页
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是“生理—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的必然要求,在加强人文关怀、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湖北省从2019年开始推动医务社会工作试点,试点工作秉持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因地制宜规范... 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是“生理—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的必然要求,在加强人文关怀、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湖北省从2019年开始推动医务社会工作试点,试点工作秉持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因地制宜规范发展的原则,大力推动制度建设、人才培养、实务创新等工作。在归纳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试点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为医务社会工作深入发展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 试点 成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务社会工作价值与医患纠纷的调解 被引量:9
13
作者 郭永松 吴水珍 +2 位作者 张良吉 骆啸 张晓红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34,共2页
医务社会工作是人道主义和社会福利理念在医疗实践中的体现,其具体功能和价值突出表现在为病人提供以人为本的社会心理服务,帮助病人及家属解决非医学专业问题,促进医务人员与病人的沟通,解决医患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功能与价值是医务... 医务社会工作是人道主义和社会福利理念在医疗实践中的体现,其具体功能和价值突出表现在为病人提供以人为本的社会心理服务,帮助病人及家属解决非医学专业问题,促进医务人员与病人的沟通,解决医患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功能与价值是医务社会工作调解医患纠纷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 价值 医患纠纷 调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合作医疗实践中医务社会工作整合模式建构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齐建 王志中 +1 位作者 姚尚满 王素明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56-259,共4页
目的:分析当前跨学科合作的现状和问题,尝试构建医务社会工作整合服务模式,并提出融入路径。方法:利用解释现象学分析方法,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和参与式观察获取数据。结果:跨学科合作存在过度精细化诊疗与资源配置不均衡、专业界限阻碍发... 目的:分析当前跨学科合作的现状和问题,尝试构建医务社会工作整合服务模式,并提出融入路径。方法:利用解释现象学分析方法,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和参与式观察获取数据。结果:跨学科合作存在过度精细化诊疗与资源配置不均衡、专业界限阻碍发展和政策模糊空白的局面;医务社会工作的“社会性”“整合性”本质与跨学科医疗合作理念契合,并是实践的重要力量、边界扳手。结论:构建医务社会工作整合服务模式,通过跨学科知识共享机制、自身专业化发展和社区为本的优化路径,实现整合模式的建构,促进健康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合作 医务社会工作 整合模式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解医患矛盾:医学文献信息知识服务的医务社会工作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立宏 金愉 +1 位作者 鲁毅巍 徐桂香 《中国医院管理》 2010年第12期83-84,共2页
在信息不对称和知识服务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医学文献信息知识服务以医务社会工作为依托开展化解医患矛盾的构建,是一种新的理论研究思路。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 知识服务 信息不对称 医学文献信息 医患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相关政策与制度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平 郭永松 +2 位作者 吴水珍 张良吉 骆啸 《中国医院管理》 2009年第2期16-17,共2页
医务社会工作在我国已经起步,但到目前为止仍然缺少相关政策和制度的支持,用人制度的缺失严重阻碍了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中国的社会转型和变迁创造了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制度空间,目前迫切需要国家制订相关政策支持与制度化的保障措施,... 医务社会工作在我国已经起步,但到目前为止仍然缺少相关政策和制度的支持,用人制度的缺失严重阻碍了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中国的社会转型和变迁创造了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制度空间,目前迫切需要国家制订相关政策支持与制度化的保障措施,使作为一项制度安排的医务社会工作逐步实现专业化和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 政策 制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务社会工作机构与岗位设置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戴羽 郭永松 +2 位作者 张良吉 吴水珍 骆啸 《中国医院管理》 2009年第2期20-21,共2页
设置一定的机构是开展相应工作的保证。当前存社会工作逐步被人们所认识的情况下.如何在医院设置医务社会工作机构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问题。根据上海东方医院的经验.在医院内部设立医务社会工作部对于有效地开展医务社会工作起到... 设置一定的机构是开展相应工作的保证。当前存社会工作逐步被人们所认识的情况下.如何在医院设置医务社会工作机构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问题。根据上海东方医院的经验.在医院内部设立医务社会工作部对于有效地开展医务社会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 机构 岗位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 被引量:15
18
作者 盖小荣 彭华 +2 位作者 王秋俐 曹卫华 罗静 《中国医院》 2008年第5期4-5,共2页
论述了北京协和医院医务社会工作的理念与作用,从个案工作,对出院病人进行随访,协助心理咨询科建立"北京协和医院志愿者人才库",启动义工服务,建立社会联系通道等方面介绍了该院在医务社会工作方面的初步实践。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医务社会工作 北京市 协和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中国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可能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郭永松 吴水珍 +2 位作者 张良吉 骆啸 何晓凯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9-81,共3页
根据已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医院实践表明,在我国,开展医务社会工作不仅是社会和行业的需要,而且也已成为可能。目前中国正处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时期,这正是建立医务社会工作制度的战略机遇期和最佳的时机。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 医院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务社会工作视角的出院计划在医养结合中的重要性及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素明 王志中 齐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4期4206-4211,共6页
在"健康中国"和健康养老服务的大背景下,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医养结合。出院计划是利用专业人员帮助患者及照护者在转换医疗照护机构时,能达到完整且持续性的照顾,以求得到最佳的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医养结合为推行出... 在"健康中国"和健康养老服务的大背景下,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医养结合。出院计划是利用专业人员帮助患者及照护者在转换医疗照护机构时,能达到完整且持续性的照顾,以求得到最佳的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医养结合为推行出院计划提供了客观条件,为老年人出院后得到连续性照护服务提供了可能。同时,出院计划能够将老年人住院期间的康复状况与出院后的照护联结起来,整合资源,为老年人继续康复提供保障。医务社会工作介入出院计划,对评估老年人整体需求、增强专业沟通合作、跟进出院后的康复状况有重要作用。结合我国医养结合现状,发展医务社会工作参与的,适合国情的出院计划是亟待开展的工作。本研究旨在探讨由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的出院计划在医养结合中的重要性,并分析其可行性,为评估老年人整体需求、增强专业沟通合作、跟进出院后的康复状况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 出院计划 医务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