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刀与十字架:晚清来华医务传教士身份解析--以伦敦会医务传教士韩雅各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袁媛 李成林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13期67-72,共6页
医务传教是晚清来华传教士们进行传教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使得来华的医务传教士都具有双重使命:救治病人与传播福音,一手拿着十字架,一手拿着手术刀。随着医务工作的日渐繁忙,对这两者之间如何进行抉择成为很多医务传教士面临的难题。以... 医务传教是晚清来华传教士们进行传教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使得来华的医务传教士都具有双重使命:救治病人与传播福音,一手拿着十字架,一手拿着手术刀。随着医务工作的日渐繁忙,对这两者之间如何进行抉择成为很多医务传教士面临的难题。以韩雅各为例,通过分析韩雅各的成长经历、加入教会的始末及其来华后行医和传教的情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手术刀与十字架在这一时期实际上很难分离。行医固然是为了传教,然而传教也给行医提供了理由和支持。两种身份实际上是合二为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雅各 医务传教 双重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慕德与中国近代医务传教
2
作者 徐溢明 吕虹 《医学与哲学(A)》 2018年第2期83-85,共3页
巴慕德是中国近代医务传教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作为训练有素的外科专家,他在中国从事医疗活动20年;作为英国浸礼会医学传教士,他先后担任共合医院院长、齐鲁大学医科科长和校长,被选为中国博医会医学教育委员会首任主席,在推动建设现代... 巴慕德是中国近代医务传教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作为训练有素的外科专家,他在中国从事医疗活动20年;作为英国浸礼会医学传教士,他先后担任共合医院院长、齐鲁大学医科科长和校长,被选为中国博医会医学教育委员会首任主席,在推动建设现代化医疗体系及中国近代医务传教的专业化和本土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巴慕德的活动进行深入研究,可以窥见20世纪初期中国医务传教事业在社会变迁中逐渐适应的过程,为研究中国近代医务传教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慕德 医务传教 医学教育 齐鲁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教士与洋中医:胡美在华邂逅中医 被引量:2
3
作者 茆雪颖 刘振 张宗明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7-80,F0003,共5页
医务传教是近代来华传教士常用的传教手段。胡美来华传医,既有受雅礼会派遣的官方目的,也有为实现个人理想的私人动机。1905年,胡美来到中国长沙后发现,当地人十分信奉中医治病。为了更好地传播基督福音,也为了建立西式医院医科大学,胡... 医务传教是近代来华传教士常用的传教手段。胡美来华传医,既有受雅礼会派遣的官方目的,也有为实现个人理想的私人动机。1905年,胡美来到中国长沙后发现,当地人十分信奉中医治病。为了更好地传播基督福音,也为了建立西式医院医科大学,胡美有意地学习中医和中华传统文化。胡美学习中文并且有目的地阅读中华文化经典。然后,胡美开始一面学习中医诊疗,一面利用中医为患者诊病,并将所见所感记录下来。胡美是在中国医务传教的践行者,也是近代中西医学交流的一个亲历者,更是中西文化碰撞的见证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传教 借用中医 中医西洋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督教与川康民族地区西医业的兴起 被引量:3
4
作者 邓杰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3-140,共8页
医务传教活动在中国兴起后,由沿海逐渐向内地扩展,20世纪初传入到川、康民族地区。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发起的边疆服务运动在川康民族地区开办医院和诊所,开展了大量服务边胞的工作,使彝藏羌民众有史以来第一次接触到西医西药,为改善... 医务传教活动在中国兴起后,由沿海逐渐向内地扩展,20世纪初传入到川、康民族地区。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发起的边疆服务运动在川康民族地区开办医院和诊所,开展了大量服务边胞的工作,使彝藏羌民众有史以来第一次接触到西医西药,为改善和提高边地民众的健康水平,为川康西医业的兴起,作出了积极努力。中华基督教会在川康地区的"医务传教"工作虽取得了突出成绩,布道工作却未能如愿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川康民族地区 西医 医务传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