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何燕 柳建宇 杨光媚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效率,从而为促进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聚类分析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的方法,筛选投入和产出指标;使用Stata14.0软件构建DEA-Tobit回归模型,对供给服务效率进行比较并对...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效率,从而为促进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聚类分析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的方法,筛选投入和产出指标;使用Stata14.0软件构建DEA-Tobit回归模型,对供给服务效率进行比较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选取2个投入指标(机构保健科室数量、服务项目数),2个产出指标(签约老年人数和医养协同服务平均送达时间)。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效率平均值为0.664,仅有25%的机构实现了产出最大化。Tobit回归模型发现,工作人员数、上门服务送达时间和安全设施数是影响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效率的影响因素(P<0.05)。改善上述三个方面可以有效提高机构的服务效率。结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效率较低;工作人员数、上门服务送达时间和安全设施数是影响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效率的影响因素。关注工作人员数量、服务的结果以及建设的设施等现实问题,对于发展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家 医养结合机构 服务效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元制度逻辑视角下医养结合机构的医生身份认同研究——基于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瑞韫 陆方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80,84,共6页
目的:研究影响医养结合机构医生身份认同的制度逻辑,为提升医养结合机构医生的岗位吸引力、降低流失率提供启示。方法:基于制度逻辑理论,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医养结合机构医生身份认同的制度逻辑。结果:政府逻辑通过多... 目的:研究影响医养结合机构医生身份认同的制度逻辑,为提升医养结合机构医生的岗位吸引力、降低流失率提供启示。方法:基于制度逻辑理论,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医养结合机构医生身份认同的制度逻辑。结果:政府逻辑通过多重政策调控,影响医养结合机构医生身份认同;市场逻辑的影响路径有3条,是效率、利润、开拓市场、打造品牌四个因素的不同组合;政府逻辑与市场逻辑兼容作用的影响路径表现为“政策倾斜加强机构合法性实现经济效益”和“资源帮扶助力机构发展”的共同联动;政府逻辑与市场逻辑冲突作用的有效路径为“对政府购买项目过度依赖会弱化医养结合机构的市场竞争能力”。结论:制度逻辑的单一作用以及交互作用均会对医养结合机构医生的身份认同产生影响,对此应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引领作用,合理运用市场功能,通过政府的资源助力机构发展,同时减少机构对政府购买服务的依赖性,从而提升医养结合机构医生的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逻辑 医养结合机构 身份认同 定性比较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结合机构老年慢性病人群中医药服务获得感评价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剑锋 王献竹 +1 位作者 司建平 王先菊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5-360,共6页
目的:了解医养结合机构老年慢性病人群中医药服务获得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中医药服务获得感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于2023年7月,将HONGYY等编制的《社区老年人中医药服务获得感量表》转化为相应的问卷条目;于2023年8~9月,运用典型... 目的:了解医养结合机构老年慢性病人群中医药服务获得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中医药服务获得感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于2023年7月,将HONGYY等编制的《社区老年人中医药服务获得感量表》转化为相应的问卷条目;于2023年8~9月,运用典型抽样法、简单随机抽样法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三家医养结合机构抽取690名60岁及以上患有慢性病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于2023年10月,采用统计描述、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等统计学方法,对医养结合机构老年慢性病人群中医药服务获得感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690份,有效回收637份,有效回收率为92.32%(637/690)。医养结合机构老年慢性人群中医药服务获得感平均得分为3.99±0.58分,其中有效度、满意度和回应度及其8个条目得分均低于4分。获得感主要受户籍、患慢性病数量、接受中医药服务的情况、主要解决的健康问题等因素的影响,P<0.05。结论:医养结合机构老年慢性人群中医药服务获得感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有效度、满意度、回应度相关内容的工作力度,促进获得感五个维度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机构 老年慢性病人群 药服务 获得感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结合机构伦理的内涵要素与建设路径 被引量:4
4
作者 余舟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3-27,共5页
机构伦理是指导机构运营的根本出发点,为医养结合服务实践的优化提供新思路。探讨了机构伦理的概念内涵,及其对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的独特作用。基于对组织内外环境的分析,结合医养结合机构的定位和功能,提出机构伦理的五个构成要素... 机构伦理是指导机构运营的根本出发点,为医养结合服务实践的优化提供新思路。探讨了机构伦理的概念内涵,及其对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的独特作用。基于对组织内外环境的分析,结合医养结合机构的定位和功能,提出机构伦理的五个构成要素,包括:以老年人为中心、保障福利性与公益性、重视人文关怀要素、构建和谐医养服务关系、遵从政策与商业伦理要求。最后,从制度设计与机构运营两个层面提出医养结合机构伦理的建设路径,包括在医养结合政策设计中融入伦理元素、建立机构伦理实施的保障机制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伦理 医养结合机构 老服务 人文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公建民营医养结合机构治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陆方 刘瑞韫 +1 位作者 刘羽佳 王锦帆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4-28,共5页
在多重制度逻辑分析框架下,基于某公建民营护理院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制度逻辑之间的交互作用,提出公建民营医养结合机构治理的有效策略。研究发现,公益、政府、市场和专业四重制度逻辑在机构发展各阶段起到了不同作用。因此,机构应灵... 在多重制度逻辑分析框架下,基于某公建民营护理院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制度逻辑之间的交互作用,提出公建民营医养结合机构治理的有效策略。研究发现,公益、政府、市场和专业四重制度逻辑在机构发展各阶段起到了不同作用。因此,机构应灵活应对,通过秉持公益使命,发挥服务功能;链接政策资源,回应政府期待;整合社会力量,打造竞争优势等策略,主动整合不同制度逻辑的优势,实现资源获取、能力提升和良性成长。政府通过关注机构不同发展时期,出台政策,精准发力;合理制定签约期限,鼓励运营方投入;聚焦养老人才短缺,加大人才培养与供给;构建稳定合作机制,实现多方利益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建民营 医养结合机构 多重制度逻辑 治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收入水平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司明舒 冯倩 +4 位作者 邵梅英 井淇 梁栋 曾雁冰 苏源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3-376,共4页
目的探讨医养结合机构入住老年人收入水平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为医养结合视域下加强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利用自制问卷于2017年6月-2018年8月在青岛市7个区抽取43家医养结合机构入住的1907名... 目的探讨医养结合机构入住老年人收入水平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为医养结合视域下加强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利用自制问卷于2017年6月-2018年8月在青岛市7个区抽取43家医养结合机构入住的1907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的平均得分为(3.90±0.908)分,收入水平的平均得分为(3.29±1.125)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有疾病、感到一般或有孤独寂寞感、感到一般或有焦虑抑郁感、对人际关系满意度感到不满意、有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障碍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较低;收入水平高、最理想的医养结合机构类型为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模式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较高(P<0.05)。结论收入水平与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关系密切。应加大对老年人的经济救助,提高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和经济状况,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机构 老年人 收入水平 主观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结合机构慢性病老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谢颖 童立纺 赵庆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共4页
目的调查医养结合机构慢性病老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二者间的相关性。方法便利抽样选取重庆市6家医养结合机构的慢性病老人22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目的调查医养结合机构慢性病老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二者间的相关性。方法便利抽样选取重庆市6家医养结合机构的慢性病老人22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Ⅱ,revise,HPLP-ⅡR)、生活质量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慢性病老人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为(105.27±18.99)分,生活质量得分为(85.20±12.21)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各维度得分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为0.055~0.486,均P<0.05);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日常生活能力、人际关系、精神成长、体育运动5个因素进入生活质量的回归方程(R^2=0.501,P≤0.05)。结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对慢性病老人的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机构管理者可从人际关系,精神成长与体育运动方面制定干预措施,改善慢性病老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机构 慢性病 老年人 生活质量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营养不良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8
8
作者 刘金枚 张坤 +3 位作者 彭杨 廖明姝 魏心才 曾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254-3260,共7页
目的:了解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营养不良现状及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预测模型。方法:于2022年1月—5月抽取成都市2所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571名老年人作为建模组,1所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123名老年人作为验证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模组老... 目的:了解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营养不良现状及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预测模型。方法:于2022年1月—5月抽取成都市2所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571名老年人作为建模组,1所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123名老年人作为验证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模组老年人发生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绘制列线图。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建模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6.41%;验证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0.89%。预测模型共纳入进食方式、牙齿数量、痴呆、贫血和Barthel指数(BI)评分5个预测因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28[95%CI(0.795,0.862)],约登指数为0.516,灵敏度为87.1%,特异度为73.5%,最佳临界值为0.447。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0.911,P=0.823,校准图中校准曲线与标准曲线相接近。内部验证平均AUC为0.822。外部验证AUC为0.928[95%CI(0.886,0.971)],约登指数为0.707,灵敏度为89.5%,特异度为81.2%,最佳临界值为0.354,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3.280,P=0.350。临床决策曲线分析表明,建模组和验证组分别在4%~91%和0~94%风险范围内显示出正向收益率。结论: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基于影响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和临床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机构 老年人 不良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列线图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鸿沟与医养结合机构入住老年人安全感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司明舒 陈旻 +2 位作者 谭卫华 段海玲 许建强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68-673,共6页
目的:探讨数字鸿沟与医养结合机构入住老年人之间的关系,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升老年人的安全感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利用自制问卷于2017年6月~2018年8月在山东省青岛市7个区抽取43家医养结合机构... 目的:探讨数字鸿沟与医养结合机构入住老年人之间的关系,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升老年人的安全感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利用自制问卷于2017年6月~2018年8月在山东省青岛市7个区抽取43家医养结合机构入住的1907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对计量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利用多重线性回归对老年人安全感感受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1907名医养结合机构入住老年人安全感感受程度的平均得分为(3.79±0.935)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使用智能手机或互联网、经济状况较好、睡眠时间较长、子女给予最主要的支持为经济支持的老年人安全感较好;自评健康较差、生活满意度一般或不满意、感到一般或有孤独寂寞感和焦虑抑郁感的老年人安全感较差(均P<0.05)。结论:数字鸿沟与老年人安全感密切相关。应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积极培育银发经济,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加强子女代际支持,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鸿沟 安全感 医养结合机构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长期照护分级服务的SWOT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彦芳 袁圳伟 +4 位作者 卢羽彤 孙丽丽 吴妍平 金婵 徐仁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544-2549,共6页
运用SWOT分析法深入剖析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长期照护分级服务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遇与威胁,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及建议,以促进我国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长期照护分级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 医养结合机构 老年人 长期照护 分级服务 SWO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结合机构高龄住院共病老年患者衰弱状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1
作者 刘倩倩 安稳 +1 位作者 杜娜 周庆博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3-179,共7页
目的:分析高龄住院共病患者衰弱状态的影响因素,为其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1年6月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南部院区(济南善德养老院)老年科住院治疗的高龄共病患者124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年龄、性别... 目的:分析高龄住院共病患者衰弱状态的影响因素,为其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1年6月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南部院区(济南善德养老院)老年科住院治疗的高龄共病患者124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文化程度、白蛋白(ALB)水平、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红蛋白(Hb)水平、血肌酐(SCr)水平和血尿素氮(BUN)水平,并进行老年综合评估,采用FRAIL量表评估患者的衰弱状态,根据FRAIL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衰弱组和非衰弱组。对高龄住院共病患者衰弱状态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中高龄共病患者124例,其中衰弱组68例(54.84%),非衰弱组56例(45.16%)。2组患者BMI、简易营养评价精法(MNA-SF)评分、查尔森并发症指数(CCI)评分、睡眠状态、认知功能状态和Hb、SCr及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NA-SF评分(OR=0.511,95%CI:0.373~0.700,P<0.01)是高龄住院共病患者衰弱的保护因素,而CCI评分(OR=2.612,95%CI:1.627~4.191,P<0.01)是高龄住院共病患者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住院共病患者衰弱发生率高,营养状态和共病程度是患者衰弱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机构 高龄 共病 衰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结合机构非卧床老年人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楚媛 沈勤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90-93,共4页
目的了解医养结合机构非卧床老年人衰弱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机构内医护人员优化非卧床老年人护理和健康教育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杭州市3家医养结合机构的489名非卧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Tilburg... 目的了解医养结合机构非卧床老年人衰弱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机构内医护人员优化非卧床老年人护理和健康教育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杭州市3家医养结合机构的489名非卧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Tilburg衰弱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非卧床老年人衰弱得分5.00(3.00,8.00)分,衰弱发生率为53.9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家人探望频率和刷牙频次是衰弱发生的保护因素,使用移动辅助器具、每日静坐时间和假牙数量是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医养结合机构非卧床老年人衰弱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护理人员应重视非卧床老年人的衰弱现状,采取综合性策略进行个体化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机构 非卧床老年人 衰弱 移动辅助器具 久坐行为 口腔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惠理论的医养结合机构合作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羽佳 陆方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62,共9页
基于互惠理论分析框架,采用扎根研究与多案例研究方法,针对公对公、委托经营、公对私合作类型的三家案例,对合作不同阶段合作方的互惠行为及其演变过程进行探析,厘清互惠行为对合作结局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合作类型下,合作方所有权性... 基于互惠理论分析框架,采用扎根研究与多案例研究方法,针对公对公、委托经营、公对私合作类型的三家案例,对合作不同阶段合作方的互惠行为及其演变过程进行探析,厘清互惠行为对合作结局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合作类型下,合作方所有权性质不同,做出的互惠行为调整有所差异,从而影响合作方的态度和合作结局。公对公合作中养老机构决策自主性和灵活性较低,易出现互惠强度的不对等,从而影响合作方的态度,合作易破裂;委托经营合作中民营合作方建设压力较小可以集中于机构运营,加之政府提供持续互惠,合作容易顺利推进;公对私合作中,民营养老机构自主性和灵活性较强,双方可以通过资源互补实现共赢发展。建议:对于公对公合作类型应扩大养老机构服务范围,给予更多运营自主权;对于委托经营合作类型政府应针对合作不同时期精准施策,持续助力机构发展;对于公对私合作类型政府应出台相关技术标准,使得合作双方有据可依,医养结合机构应不断拓展合作范围,实现共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机构 互惠行为 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结合机构衰弱老年人多重用药安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被引量:17
14
作者 《医养结合机构衰弱老年人多重用药安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编写组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医养结合促进委员会 +3 位作者 慈莉娅 杨长春 郑鹏远 杨庭树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2年第5期403-410,共8页
21世纪全世界人口走向老龄化步伐加快,2021年公布的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达1.9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3.5%。全球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的多病共存现象也十分严重,现患率达40%~56%,多病共存导致多重用药,年龄越大多重用药比... 21世纪全世界人口走向老龄化步伐加快,2021年公布的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达1.9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3.5%。全球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的多病共存现象也十分严重,现患率达40%~56%,多病共存导致多重用药,年龄越大多重用药比例越高[1]。北京市80岁及以上老年人多重用药比例达64.8%[2]。美国75~85岁社区老年患者人群多重用药率为36%[3]。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衰弱发生率增加。国内一项抽样调查发现,2015年中国老年人的衰弱患病率为28.4%,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4]。衰弱老年人多重用药与严重不良事件(跌倒、认知功能障碍、功能下降、住院时间延长及再住院和死亡的风险)增加有关,已成为当前老年医学的一个重要问题[5]。目前,我国对衰弱老年人多重用药的安全性研究尚少,缺乏权威性的指南或专家共识。为规范医养结合机构衰弱老年人多重用药,提高衰弱老年人生活质量和改善其临床结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医养结合支持解决方案研究”项目“老年共病社区居家安全用药智能化管理研究”课题组及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医养结合促进委员会,邀请国内老年临床医学、临床药学等多学科领域专家,针对医养结合机构衰弱老年人多重用药问题反复研讨修订,撰写了本共识,旨在指导医养结合机构衰弱老年人多重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的早期筛查、评估、管理和个体化综合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机构 衰弱 多重用药 安全性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工具视角下医养结合机构医生相关政策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瑞韫 陆方 刘羽佳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5-29,共5页
目的:对医养结合机构医生相关政策进行本文分析,为后续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政策工具和人力资源管理功能维度建立二维分析框架,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出台的304份政策文件进行量化研究。结果:在政策工具维度的1772项编码条... 目的:对医养结合机构医生相关政策进行本文分析,为后续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政策工具和人力资源管理功能维度建立二维分析框架,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出台的304份政策文件进行量化研究。结果:在政策工具维度的1772项编码条目中,需求型、供给型、环境型政策工具分别占7.22%、58.35%、34.42%;人力资源管理功能维度的1110项编码条目中,选拔、培育、使用、保留人员环节的政策分别占11.89%、40.63%、33.42%、14.05%。结论:优化供给型政策工具的子类政策分布,增加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细化环境型政策工具任务举措,填补政策工具的人力资源管理功能弱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机构 政策工具 人力资源管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住安排对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司明舒 梁栋 苏源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4-659,共6页
目的探讨居住安排对医养结合机构入住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影响,为我国老年人的居住安排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利用自制问卷于2017年6月-2018年8月在山东省青岛市7个区抽取43家医养结合机构入住的1907名老年人进行问... 目的探讨居住安排对医养结合机构入住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影响,为我国老年人的居住安排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利用自制问卷于2017年6月-2018年8月在山东省青岛市7个区抽取43家医养结合机构入住的1907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应用χ^(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利用有序logistic回归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的医养结合机构入住老年人的自评健康属于中等水平。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子女就近居住、生活感到满意、无焦虑抑郁感、给予老年人最主要的代际支持为经济支持以及居住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老年人自评健康较好;经济状况越差、婚姻状况为非在婚的老年人自评健康较差(均P<0.05)。结论居住安排与老年人自评健康显著相关。应当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倡导子女等家庭成员与入住机构的老年人近邻居住,增强对机构老年人的社会关爱,创新和发展不同类型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模式,提高老年人收入水平,维护和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安排 自评健康 医养结合机构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运动疗法对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方常君 于卫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77-79,91,共4页
目的探讨音乐运动疗法对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医养结合机构的80名老年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日常活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每周3次,连续12周的音乐运动疗法干预。干预前后采用Bart... 目的探讨音乐运动疗法对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医养结合机构的80名老年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日常活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每周3次,连续12周的音乐运动疗法干预。干预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BI)、简易智能评估量表(MMSE)以及生命质量量表(SF-36)对两组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BI评分、MMSE评分及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音乐运动疗法可以提高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及认知能力,并改善其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医养结合机构 音乐运动疗法 生命质量 生活自理能力 认知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长期照护分级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晓俞 张文光 +3 位作者 杨素云 席杨娟 王巧倩 韩雪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4038-4043,共6页
[目的]构建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长期照护分级评估指标体系。[方法]以国际功能、失能和健康分类(ICF)为理论框架,基于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和德尔菲法确定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长期照护分级评估指标。[结果]两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 [目的]构建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长期照护分级评估指标体系。[方法]以国际功能、失能和健康分类(ICF)为理论框架,基于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和德尔菲法确定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长期照护分级评估指标。[结果]两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0%、88.46%,专家权威系数(Cr值)分别为0.933,0.941,第2轮函询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W值)分别为0.613,0.355,0.296,χ^2检验均P<0.001。最终形成的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长期照护分级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3项、三级指标66项。[结论]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长期照护分级评估指标可靠、科学,能够为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长期照护分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机构 老年人 长期照护 分级评估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医养结合机构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霍振昂 孙韬 +3 位作者 周斌 侯准科 张志强 刘建涛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4-48,共5页
目的:了解医养结合机构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的方法,收集河南省77家医养结合机构的数据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多数医养结合机构的收入结构中,70%~80%来源于养老照护服务收入,财政补助收入占比... 目的:了解医养结合机构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的方法,收集河南省77家医养结合机构的数据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多数医养结合机构的收入结构中,70%~80%来源于养老照护服务收入,财政补助收入占比较小;医养结合照护服务费用高于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结论:河南省医养结合机构补偿渠道较单一、财政投入不足,应逐步建立以补需方为主的多渠道长效补偿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促进医养结合机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机构 补偿机制 财政补助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结合型机构老年人尿失禁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咪娜 陈雪萍 +4 位作者 丁炜 张婷 冯文娟 王倩倩 徐香英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3791-3795,共5页
[目的]了解医养结合型机构老年人尿失禁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杭州市下城区博养医院352例老年人,采用生活自理能力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 [目的]了解医养结合型机构老年人尿失禁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杭州市下城区博养医院352例老年人,采用生活自理能力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入住博养医院的老年人尿失禁患病率为61.6%,其中男性患病率为58.2%,女性患病率为64.0%,尿失禁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尿失禁患病比例与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老年人尿失禁的因素有受教育程度、个人月收入、医疗付费方式、生活自理能力、留置导尿等。[结论]医养结合型机构内老年人尿失禁的患病率高,尿失禁患病率与受教育程度、个人月收入、医疗付费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机构 老服务 尿失禁 老年护理 老年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