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养护一体化分级诊疗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基于医疗网络平台 被引量:10
1
作者 魏东海 曹晓雯 +4 位作者 周其如 马晓芬 古彦珏 冯欣贤 田军章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54,共4页
针对如何为城市老年人提供分级诊疗服务,提出了运用互联网技术将分级诊疗与养老服务有机融合,构建基于医疗网络平台的医养护一体化分级诊疗模式。这一模式具有"医养护一体、网络筑分级、首诊在全科、护士助管理、就医不出户、慢病... 针对如何为城市老年人提供分级诊疗服务,提出了运用互联网技术将分级诊疗与养老服务有机融合,构建基于医疗网络平台的医养护一体化分级诊疗模式。这一模式具有"医养护一体、网络筑分级、首诊在全科、护士助管理、就医不出户、慢病不出区"的特点。随机选择广州某小区进行为期4个月的试点实践,证明这一模式在政府的指导下具有可行性和可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网络平台 医养护一体化 分级诊疗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护一体化健康养老模式探析:以上海市佘山镇为例 被引量:69
2
作者 邵德兴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7-92,158,共6页
我国现行养老模式普遍存在有养无医、医养分离等问题,不能适应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探索医养结合型健康养老模式已势在必行。然而,当前各地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实践大多局限于机构养老范畴,未能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机衔接,... 我国现行养老模式普遍存在有养无医、医养分离等问题,不能适应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探索医养结合型健康养老模式已势在必行。然而,当前各地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实践大多局限于机构养老范畴,未能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机衔接,未能建立起医养护结合的有效机制,也未能突破部门分割的行政体制。在现有行政体制和资源约束条件下,探索集医疗、养老、康复、健康管理、生活照料于一体,机构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相衔接的健康养老服务模式,上海市佘山镇的实践可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护一体化 健康养老模式 佘山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医养护一体化5I模式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方 李菁 孙铭阳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9-87,108,共10页
从虚拟价值视角出发,着眼于智慧医养护大数据增值,搭建了智慧医养护大数据平台,并基于该平台构建了智慧医养护一体化5I模式。5I模式是一种以智能设备(Intelligent devices)为依托、以信息(Information)为载体、以整合(Integrate)为处理... 从虚拟价值视角出发,着眼于智慧医养护大数据增值,搭建了智慧医养护大数据平台,并基于该平台构建了智慧医养护一体化5I模式。5I模式是一种以智能设备(Intelligent devices)为依托、以信息(Information)为载体、以整合(Integrate)为处理手段、以个性化(Individualized)与即时化(Immediate)为服务目标的智慧医养护一体化养老模式,利用大数据技术使服务需求主体(老年群体)、服务供给主体(社区、医院、护理院)、服务责任主体(政府、老人子女)都能及时获取完整的智慧医养护数据,并基于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提供给老年群体快速精准的智慧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并建立完善的全周期监管服务体系。此外,从内外部详尽分析了5I模式的保障机制,以期实现智慧医养护一体化服务产业化,从而解决我国的养老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医养护一体化 大数据平台 虚拟价值链 养老诉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慢性病患者医养护一体化服务体验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朱雪娇 杨旻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618-1623,共6页
背景医养护一体化服务有望成为解决老龄化社会中众多慢性病患者健康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服务质量有待关注。目的分析社区慢性病患者医养护一体化服务体验的影响因素,为改善服务质量、提升服务体验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2020年6—9月,... 背景医养护一体化服务有望成为解决老龄化社会中众多慢性病患者健康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服务质量有待关注。目的分析社区慢性病患者医养护一体化服务体验的影响因素,为改善服务质量、提升服务体验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2020年6—9月,便利抽取浙江省杭州市接受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的社区慢性病患者525例,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个体特征)、服务相关资料(服务特征)和服务体验3部分。采用基于服务差距分析模型的服务质量评价量表,计算服务感受-期望间的差距,以测量服务体验。在结构-过程-结果质量保障模型的指导下,假设结构性因素(接受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的社区慢性病患者的个体特征)影响过程性因素(医养护一体化的服务特征),两者共同影响结果(慢性病患者的服务体验),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杭州市社区慢性病患者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的感受总均分为(5.14±0.44)分,期望总均分为(6.80±0.01)分,感受-期望间差距的总均分为(-1.65±0.44)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患病数量、是否更换过服务团队、接受的服务内容项目数和服务方式种类数是慢性病患者医养护一体化服务感受-期望间差距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慢性病患者的医养护一体化服务体验主要受到服务特征(签约时长、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智慧医疗)的影响(路径系数=-0.51,P<0.001),服务特征直接影响服务体验(直接效应量=-0.51,P=0.002);个体特征(年龄、文化程度、自理能力、患病数量)直接影响服务体验(直接效应量=-0.14,P=0.026),并通过服务特征间接影响服务体验(间接效应量=-0.24,P=0.002)。结论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得到了患者的认可,但服务体验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可通过提高该服务内容的利用率、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充分发挥智慧医疗的作用、为患者制定更为个性化的干预方案等途径,进一步改善社区接受医养护一体化的慢性病患者的服务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护一体化服务 慢性病 服务体验 服务质量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护一体化养老产业融资模式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石丹林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6-57,共2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催生了医养护一体化的新型养老产业形态。它是我国养老产业市场化进程的必然产物,并派生了公办公营、公办民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民建民营等多种融资模式。因此本文提出了三大对策,以促进养老产业融资模...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催生了医养护一体化的新型养老产业形态。它是我国养老产业市场化进程的必然产物,并派生了公办公营、公办民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民建民营等多种融资模式。因此本文提出了三大对策,以促进养老产业融资模式多样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产业 医养护一体化 融资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居家老年人家庭型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陈楚媛 沈勤 +1 位作者 陈巧玲 刘金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64-67,共4页
目的了解杭州市居家老年人家庭型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的利用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杭州市医养护一体化服务项目的完善优化及养老服务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杭州市上城区、江干区、滨江区3个主城区辖区内的256... 目的了解杭州市居家老年人家庭型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的利用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杭州市医养护一体化服务项目的完善优化及养老服务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杭州市上城区、江干区、滨江区3个主城区辖区内的256名已签约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协议的居家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自行编制的家庭型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利用情况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居家老年人家庭型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利用率总体偏低,只有5项服务利用率超过50%;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就诊距离、患慢性病种数和月收入水平是居家老年人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利用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已签约的老年人尚未充分利用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建议政府部门和基层医疗机构进一步加大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内容和益处的宣传力度,改变老年人的就医观念;通过培训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专业水平,进一步优化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内容,提高老年人对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养老 老年人 医养护一体化 养结合 分级诊疗 服务利用 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施性研究的整合性理论框架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实施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旻 朱雪娇 +1 位作者 章琛越 邢梦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05-509,共5页
老龄化社会健康养老问题日趋尖锐。在推进我国医养结合政策和分级诊疗制度下,浙江省杭州市率先开展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并取得初步成效,但其实施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且相关影响因素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基于此,本文借助实施性研究的整合性... 老龄化社会健康养老问题日趋尖锐。在推进我国医养结合政策和分级诊疗制度下,浙江省杭州市率先开展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并取得初步成效,但其实施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且相关影响因素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基于此,本文借助实施性研究的整合性理论框架(CFIR)从干预特征、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个体特征、实施过程5个方面系统分析和梳理该服务实施的影响因素,发现该服务实施的主要促进因素为服务内容多样和个性化、服务机构与所在医疗机构建立紧密长效的协作关系、服务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机构内外具备激励措施等;主要障碍因素为个别服务内容(如健康管理)形式化且缺乏针对性,服务机构诊疗水平不足,人力、设备、药品等可用资源不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护一体化 整合性理论框架 影响因素分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社区慢性病患者医养护一体化服务体验的现况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旻 朱雪娇 徐玛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32-1237,共6页
背景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在推广过程中的服务质量亟待关注,从患者角度进行的评价尤为缺乏。目的明确杭州市社区慢性病患者医养护一体化服务体验现况,为提升医养护一体化服务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于2020年6—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浙... 背景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在推广过程中的服务质量亟待关注,从患者角度进行的评价尤为缺乏。目的明确杭州市社区慢性病患者医养护一体化服务体验现况,为提升医养护一体化服务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于2020年6—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浙江省杭州市5个主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上城区和下城区)的1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550例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疾病与服务相关资料和医养护一体化服务体验(采用服务体验评价量表,含有形性、有效性、可靠性、交流性、移情性5个方面)。结果525例(95.5%)调查对象的问卷被有效回收。525例慢性病患者中,165例(31.4%)对医养护一体化服务满意。患者的服务感受总均分为(5.14±0.44)分,低于其期望值总均分〔(6.80±0.01)分〕,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可靠性〔(5.69±0.87)分〕、有形性〔(5.43±0.85)分〕、移情性〔(5.13±1.81)分〕、交流性〔(4.86±1.53)分〕、有效性〔(4.77±0.98)分〕。服务期望各维度得分间差异较小。感受-期望间差距得分最大的维度为有效性〔(-2.01±0.14)分〕,最小的维度为可靠性〔(-1.11±0.17)分〕。剔除满意度调查时选择“其他”的20例调查对象,共对505例调查对象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社区慢性病患者对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的满意度与服务感受总均分呈正相关(r_(s)=0.741,P<0.001);与服务感受-期望间差距总均分呈正相关(r_(s)=0.687,P<0.001)。结论服务体验和服务满意度密切相关,当前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的有形性、有效性、可靠性、交流性、移情性5个方面尚未达到社区慢性病患者的期望水平,尤其是有效性方面,提示需有针对性地进一步提升医养护一体化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医养护一体化 服务体验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专家主题研讨 被引量:13
9
作者 周华 扈峻峰 +2 位作者 蒋天武 周其刚 陈国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4期4216-4219,共4页
本文组织多位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者针对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展开主题研讨。周华处长认为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满意度,要多方位推动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扈峻峰主任提出优秀的全科医生是核心竞争力,强调"签+约"... 本文组织多位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者针对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展开主题研讨。周华处长认为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满意度,要多方位推动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扈峻峰主任提出优秀的全科医生是核心竞争力,强调"签+约"才能称为签约;蒋天武主任提出了让居民了解并且信任签约、激励全科医生签约的具体举措;周其刚主任认为要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升签约居民的签约获得感;陈国生主任认为要提升医生技术水平,提高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希望这些探讨能为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 全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7
10
作者 邵玲 徐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4096-4099,共4页
杭州市于2014-10-04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了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为重点服务对象的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体系,签约服务2年来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上城区紫阳街道彩霞岭社区签约居民的人口特征、病种分布,并调... 杭州市于2014-10-04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了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为重点服务对象的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体系,签约服务2年来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上城区紫阳街道彩霞岭社区签约居民的人口特征、病种分布,并调查签约居民的就医体验,归纳、分析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中发现的问题,并探讨其对策,提出签约团队一方面应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技能和质量,另一方面可利用"互联网+"医疗模式为每位签约居民建立一份动态、连续、实时、共享的集成化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从而使签约居民得到及时、有效的个性化健康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家庭疗保健服务 医养护一体化服务 互联网+ 问题分析 对策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专家主题研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华 蒋天武 +5 位作者 葛承辉 杨佳琦 张虹 丁宏建 郑英奇 沈振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305-310,共6页
本文首先从总体上介绍了杭州市全面推进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情况.杭州市开展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的主要做法和特点包括:政府主导,以辖区为单位整体推进;部门协同,政策联动促进实效;健全机制,强化能力提升服务;广泛宣传,提供群众知晓... 本文首先从总体上介绍了杭州市全面推进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情况.杭州市开展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的主要做法和特点包括:政府主导,以辖区为单位整体推进;部门协同,政策联动促进实效;健全机制,强化能力提升服务;广泛宣传,提供群众知晓率和利用度;强化考核,签约服务质量持续提升.下一步的工作措施包括:合理确定工作目标,提高有效签约服务率;创新签约服务模式,提高签约服务工作效率;明确年度考核要求,做好签约居民健康守门人;建立优奖励、差告诫制度,加强家庭医生队伍建设;优化绩效考核,充分体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统领作用;加强宣传解释,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另外,本文从签约服务团队的人力资源建设、签约服务解决的居民诉求、医保政策和医联体对签约服务的支持作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全国其他地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住宅小区养护医一体化养老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曹晓雯 魏东海 +2 位作者 古彦珏 张臣福 冯欣贤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8-391,共4页
2010年广州市65岁及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6.6%,广州市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挑战。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发达国家及我国的养老模式,发现我国现有养老模式的核心问题是"养、护、医"分离。其次,提出以创新改革的方式解决该难题,提出建立... 2010年广州市65岁及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6.6%,广州市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挑战。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发达国家及我国的养老模式,发现我国现有养老模式的核心问题是"养、护、医"分离。其次,提出以创新改革的方式解决该难题,提出建立给予互联网平台的住宅小区养护医一体化养老模式,以护理站为模式中心,使养老服务、医疗服务和护理服务依托互联网平台得到有效衔接。最后,结合广州市的现实需求、政策支持以及护理人力资源的状况,对该模式的实施进行可行性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老龄化 居家养老 养护一体化 互联网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患者养老健康服务中的医学人文关怀 被引量:9
13
作者 孟瑞 刘利兵 杨瑞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第10期1297-1299,共3页
养老健康服务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日益受到关注。医学人文关怀关爱患者、敬畏生命,在养老健康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切实提高慢性病患者养老健康服务的质量,医务人员可借鉴国外人文关怀的经验;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多维度构建... 养老健康服务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日益受到关注。医学人文关怀关爱患者、敬畏生命,在养老健康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切实提高慢性病患者养老健康服务的质量,医务人员可借鉴国外人文关怀的经验;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多维度构建其心灵家园;培育老年人的自助精神,增加健康源动力;积极发挥医学院校的作用以竭诚服务老年人;探索推进医养护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健康服务 慢性病 学人文关怀 医养护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病人康复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5
14
作者 丁珊妮 虞雪琴 +2 位作者 杨海丽 潘红英 林玲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3820-3826,共7页
[目的]构建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病人康复管理指标体系,提高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成立多学科研究团队,以循证以医养护一体化政策为依托结合过渡期护理服务模式初步确立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病人康复管理体系的相关指标。然后采用德尔... [目的]构建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病人康复管理指标体系,提高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成立多学科研究团队,以循证以医养护一体化政策为依托结合过渡期护理服务模式初步确立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病人康复管理体系的相关指标。然后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病人康复管理体系。[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5.6%和100.0%,权威系数分别为0.92和0.93;一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453,二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50,均P<0.05,专家意见趋于一致。确立的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病人康复管理体系包括个体化健康评估、健康管理、围术期护理要点、康复服务、健康教育、社区家庭病床服务、远程健康监控管理、双向转诊8个一级指标、43个二级指标。[结论]构建的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病人康复管理体系具有科学性和连续性,有利于规范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病人术后康复管理理论和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起搏器 康复管理 医养护一体化 过渡期护理 健康教育 社区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