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地区经济差距的要素区际流动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友芝 罗楚亮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27,共4页
从某种意义上说,地区经济差距形成的直接原因在于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差异及由生产要素的不同整合方式所产生的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差异。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通常会游离于经济组织以获得最优的回报率,地区间生产要素回报率的差异,无疑... 从某种意义上说,地区经济差距形成的直接原因在于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差异及由生产要素的不同整合方式所产生的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差异。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通常会游离于经济组织以获得最优的回报率,地区间生产要素回报率的差异,无疑成为生产要素区际流动的动因。一般说来,要素流动使得流入地获得较高的产出水平,因此,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与地区经济差距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而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变动趋势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区际流动 回波效应 扩散效应 地区经济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区际流动的选择性及其人力资本再分配效应——基于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敖荣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69-472,共4页
基于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0.095%抽样源代码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省际劳动力流动表现出显著的年龄选择性与技能选择性.这种迁移选择性对我国人力资本的地区再分布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年轻并接受了较高层次教育的劳动力由中西部向东部地区持续... 基于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0.095%抽样源代码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省际劳动力流动表现出显著的年龄选择性与技能选择性.这种迁移选择性对我国人力资本的地区再分布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年轻并接受了较高层次教育的劳动力由中西部向东部地区持续集中,促进了东部地区劳动力年龄结构的年轻化和技能结构的改善,人力资本存量的地区差异也随之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区际流动 年龄选择性 技能选择性 人力资本空间再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区际流动的动因与效应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严浩坤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1-33,共3页
资本区际流动的根本动因是逐利和避险,廉价的原材料和生产要素、新的技术以及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都可以成为资本区际流动的动因,而且资本区际流动还可以降低风险,使资本流出地区和流入地区的资源配置接近帕累托最优的状态。本... 资本区际流动的根本动因是逐利和避险,廉价的原材料和生产要素、新的技术以及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都可以成为资本区际流动的动因,而且资本区际流动还可以降低风险,使资本流出地区和流入地区的资源配置接近帕累托最优的状态。本文运用国际资本流动模型,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下分析了资本区际流动效应,研究表明在一个国家内的资本区际流动会给流出和流入地区带来净利益,且要比同样规模的资本跨国流动给该国(无论该国是投资的东道国还是母国)增加的净收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 区际流动 动因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区际流动及其人力资本再分配效应——基于技能互补性假说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敖荣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63,共5页
由于劳动力的异质性,不同技能劳动力之间的合作和互补可以获得递增收益。客观存在的技能互补性导致技能劳动力迁入与迁入地技能劳动力需求之间的正反馈关系,从而引发了劳动力区际流动与人力资本地区集中之间的累积循环。该文基于Gianne... 由于劳动力的异质性,不同技能劳动力之间的合作和互补可以获得递增收益。客观存在的技能互补性导致技能劳动力迁入与迁入地技能劳动力需求之间的正反馈关系,从而引发了劳动力区际流动与人力资本地区集中之间的累积循环。该文基于Giannetti提出的技能互补性假说,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劳动力区际流动的动因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并揭示该假说的区域经济学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互补性 劳动力区际流动 技能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东地区高学历青年人才区际流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宁波镇海区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4
5
作者 蔡宜旦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65,共8页
调研表明,浙江省东部地区县域之间,高学历青年人才区际流动呈来去双向活跃,但人才集聚效应依然显现;职业、家庭、流动成本、社会生活环境和自然经济环境是影响高学历青年人才区域流动的五大影响因素,而就业观念是驱动人才做出区域选择... 调研表明,浙江省东部地区县域之间,高学历青年人才区际流动呈来去双向活跃,但人才集聚效应依然显现;职业、家庭、流动成本、社会生活环境和自然经济环境是影响高学历青年人才区域流动的五大影响因素,而就业观念是驱动人才做出区域选择的深层次内在动因。因此,东部县域应优化社会生活环境和自然经济环境,降低流动成本,引导产业和职业优势,构筑良好的宏观就业环境,有利于实现"人才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留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学历青年人才 区际流动 影响因素 人才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际流动技能互补性与劳动力
6
作者 蒋姣蓉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3-87,共5页
由于劳动力的异质性,不同技能劳动力之间的合作和互补可以获得递增收益。客观存在的技能互补性导致了技能劳动力迁入与迁入地技能劳动力需求之间的正反馈关系,从而引发了劳动力区际流动与人力资本地区集中之间的累积循环。技能互补性假... 由于劳动力的异质性,不同技能劳动力之间的合作和互补可以获得递增收益。客观存在的技能互补性导致了技能劳动力迁入与迁入地技能劳动力需求之间的正反馈关系,从而引发了劳动力区际流动与人力资本地区集中之间的累积循环。技能互补性假说更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在于,它可以解释技能劳动力持续向人力资本集中地区迁移的机理。在技能互补性框架下,能够构建起一个迁移与人力资本地区集中之间累积循环的机制,解释劳动力区际流动与中国地区增长差距扩大的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互补性 劳动力区际流动 技能劳动力 理论分析 实证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际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就业结构变动效应的视角 被引量:5
7
作者 彭连清 《西北人口》 CSSCI 2008年第4期77-80,87,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劳动力由中西部地区的农业部门流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非农部门,同步实现劳动力的乡城迁移和产业转移,这既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必然结果,也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机制。研究结果表明,8...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劳动力由中西部地区的农业部门流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非农部门,同步实现劳动力的乡城迁移和产业转移,这既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必然结果,也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机制。研究结果表明,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区际劳动力流动日益活跃,劳动力就业结构效应对国民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率呈加强趋势。消除限制区际劳动力流动的各种障碍,进一步增强我国区域间劳动力流动性,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应时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际劳动力流动 就业结构变动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与内陆资金市场特点和资金的跨区域流动 被引量:2
8
作者 肖庆文 《东南学术》 2003年第4期103-108,共6页
本文在分析沿海与内陆资金市场特点的基础上 ,从资金区际流动的内在机制角度阐述了沿海与内陆之间资金的传统流动方式 ,并根据国际和国内宏观经济背景变化展望了沿海与内陆未来资金流动的模式。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资金区际流动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