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质强度指标与区间理论的岩体抗剪强度确定方法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永杰 曹文贵 +1 位作者 赵明华 翟友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446-2452,共7页
针对采用结构面表面特征与岩体结构的定性描述确定岩体地质强度指标(GSI)时存在主观性较强的特点,首先,以结构面表面等级(SCR)、节理特征系数(Jc)、岩体结构等级(SR)与岩块体积(Vb)分别对其进行取值量化,并根据量化指标取值过程中所具... 针对采用结构面表面特征与岩体结构的定性描述确定岩体地质强度指标(GSI)时存在主观性较强的特点,首先,以结构面表面等级(SCR)、节理特征系数(Jc)、岩体结构等级(SR)与岩块体积(Vb)分别对其进行取值量化,并根据量化指标取值过程中所具有的不确定性,采用区间数表示参数取值,在探讨各量化指标取值方法基础上建立岩体GSI区间数确定方法;其次,根据Hoek-Brown准则等效岩体抗剪强度参数转换关系,采用区间组合法进行求解,进而建立出基于区间理论与GSI的岩体抗剪强度确定方法;最后,将其用于湖南省某水电站进水口隧道岩体抗剪强度确定,与现有分析方法对比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在试验资料不足的情况下,该方法为岩体抗剪强度参数确定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力学 抗剪强度 地质强度指标 HOEK-BROWN准则 区间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理论与GSI的岩质边坡稳定可靠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永杰 曹文贵 赵明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3-100,共8页
针对采用结构面表面特征与岩体结构的定性描述确定岩体地质强度指标GSI存在较强主观性的特点,首先以结构面表面等级SCR与岩体结构等级SR对其进行量化处理,并根据组成SCR与SR的量化指标取值过程中所具有的不确定性,采用区间值表示参数取... 针对采用结构面表面特征与岩体结构的定性描述确定岩体地质强度指标GSI存在较强主观性的特点,首先以结构面表面等级SCR与岩体结构等级SR对其进行量化处理,并根据组成SCR与SR的量化指标取值过程中所具有的不确定性,采用区间值表示参数取值,建立岩体量化GSI区间值确定方法;其次,根据Hoek-Brown准则等效岩体抗剪强度参数转换关系,采用区间数学理论建立出岩体力学参数区间值确定方法;然后,通过区间组合法求解岩质边坡安全系数区间值,并在确定安全系数要求值的基础上采用非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进行稳定可靠性评价,进而建立出基于区间理论与GSI的岩质边坡稳定可靠性分析方法;最后,将其应用于分析湖南省柘溪水电站进水口高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在缺乏现场岩体力学试验与大量样本数据的情况下,该方法为岩质边坡从岩体力学参数确定到稳定可靠性评价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力学 边坡工程 地质强度指标 量化指标 区间理论 非概率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理论的桥涵墩台基础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蒋冲 周科平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6-121,共6页
根据墩台基础结构力学参数取值的区间性特征,引入区间分析理论,视墩台基础结构力学参数为区间变量,在确定墩台基础稳定可靠性分析的合理功能函数基础上,建立基于区间理论的墩台基础结构稳定非概率可靠性计算模型;针对区间运算结果扩张问... 根据墩台基础结构力学参数取值的区间性特征,引入区间分析理论,视墩台基础结构力学参数为区间变量,在确定墩台基础稳定可靠性分析的合理功能函数基础上,建立基于区间理论的墩台基础结构稳定非概率可靠性计算模型;针对区间运算结果扩张问题,引入改进的区间截断法,建立墩台基础稳定性非概率可靠性分析的区间运算方法,采用改进的一维优化算法计算墩台基础稳定非概率可靠度指标,进而建立基于区间理论的墩台基础稳定性非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将非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应用于工程实例,计算结果验证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探讨结构力学参数变异性对墩台基础稳定性非概率可靠度指标的影响规律,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墩台基础 可靠性 不确定性 区间理论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理论和仿真工具的铁路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牛金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6-139,共4页
针对电力电缆线路在铁路供电系统中的大量应用、目前铁路电力中性点接地一般又不考虑可靠性的影响,基于铁道供电系统的供电模式及供电线路特点,采用区间理论系统分析了铁路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可靠性,借助电力系统的电脑辅助设计/直流系统... 针对电力电缆线路在铁路供电系统中的大量应用、目前铁路电力中性点接地一般又不考虑可靠性的影响,基于铁道供电系统的供电模式及供电线路特点,采用区间理论系统分析了铁路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可靠性,借助电力系统的电脑辅助设计/直流系统中的电磁瞬态分析(PSCAD/EMTDC)进行了大量仿真计算,并对铁路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了综合评价,归纳总结了各种接地方式的适用条件。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减少了定性指标取值难度,增强了可操作性,可供铁路电力设计和运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理论 仿真计算 铁路供电 中性点接地方式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理论的基桩响应面可靠度分析
5
作者 蒋冲 赵明华 +1 位作者 周科平 王善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282-286,共5页
首先根据基桩工程结构力学参数取值的区间性特征,引入区间分析理论与方法,视基桩结构力学参数以及由此而得的响应量为区间变量,在深入研究桩基工程稳定可靠性分析之合理功能函数的基础上,针对二次函数响应面法的不足,结合改进响应面方法... 首先根据基桩工程结构力学参数取值的区间性特征,引入区间分析理论与方法,视基桩结构力学参数以及由此而得的响应量为区间变量,在深入研究桩基工程稳定可靠性分析之合理功能函数的基础上,针对二次函数响应面法的不足,结合改进响应面方法,建立出基于区间理论的桩基工程响应面稳定可靠性分析法;其次,针对区间运算方法在输入变量个数较多或输入变量区间较宽时过宽的估算响应量变化区间,引入改进区间截断法对其进行求解,解决了区间运算结果扩张问题;最后,将本文方法应用于工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桩 可靠度 区间理论 响应面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理论的粘性土降水沉降预测风险评价
6
作者 孙河川 施仲衡 张弥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工程应用表明,基于概率理论的风险分析模型并不是十分理想的模型,因为它需要有足够的原始数据来描述不确定参数的概率特征.本文基于粘性土降水沉降量计算参数符合区间分析的特点,采用区间理论建立风险评价模型和满足不同需要的两个风险... 工程应用表明,基于概率理论的风险分析模型并不是十分理想的模型,因为它需要有足够的原始数据来描述不确定参数的概率特征.本文基于粘性土降水沉降量计算参数符合区间分析的特点,采用区间理论建立风险评价模型和满足不同需要的两个风险评价指标.通过举例分析,验证了风险评价模型和指标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为岩土工程计算结果的风险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风险分析 区间理论 沉降量预测 风险评价模型 风险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区间理论的重载铁路轨道质量指数发展预测 被引量:3
7
作者 赖思成 高建敏 閤鑫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0-133,145,共5页
基于一重载铁路大量历史检测数据,利用灰色区间理论建立了重载铁路轨道质量指数的灰色区间预测模型,对重载铁路轨道质量指数变化规律进行了预测。模型采用分段三次Hermite插值函数将非等时距序列转化为等时距序列,将所选区段单次检测平... 基于一重载铁路大量历史检测数据,利用灰色区间理论建立了重载铁路轨道质量指数的灰色区间预测模型,对重载铁路轨道质量指数变化规律进行了预测。模型采用分段三次Hermite插值函数将非等时距序列转化为等时距序列,将所选区段单次检测平均值作为观测值,根据预测结果反算求得每个单元区段的轨道质量指数预测值。结果表明,采用灰色区间预测模型能够对重载铁路轨道质量指数的发展变化进行高效率、高精度的模拟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灰色区间理论 理论分析 轨道质量指数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间理论在断层区储气库最大运行压力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本福 闫相祯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13,共8页
考虑岩体参数不确定性对不活动断层破坏的影响,将断层危险系数作为分析储气库最大运行压力的依据,利用测井资料及区间理论得到注气后断层危险系数的置信区间,根据断层危险系数置信区间得出储气库断层稳定的最大运行压力。利用该方法对... 考虑岩体参数不确定性对不活动断层破坏的影响,将断层危险系数作为分析储气库最大运行压力的依据,利用测井资料及区间理论得到注气后断层危险系数的置信区间,根据断层危险系数置信区间得出储气库断层稳定的最大运行压力。利用该方法对国内某油田区块改建储气库后断层危险系数置信区间及最大运行压力进行预测,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断层倾角的增大,断层危险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并且当断层倾角θ与岩石内摩擦角准的关系为θ=45°+准/2时,断层危险系数最大,断层最易破坏;考虑参数不确定性运用区间理论计算所得到的储气库最大运行压力为23.6 MPa,为保证储气库安全可选取最大运行压力置信区间的下限作为储气库最大运行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区间理论 断层 危险系数 最大运行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应用温度三区间理论对郑州地区夏玉米高温热害规律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聪 《现代农业研究》 2018年第9期20-22,28,共4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气候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明显变暖,并且北方增温更甚于南方,而这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玉米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对于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而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夏玉米...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气候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明显变暖,并且北方增温更甚于南方,而这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玉米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对于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而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夏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黄淮海地区气温在50年(1958年-2007年)来处于上升趋势,这也加重了该地区夏玉米遭受高温热害的程度。本文以夏玉米温度三区间理论中的两个指标GDDbase,opt、GDDbase+为基础,以黄淮海地区河南省郑州市为例,对当地夏玉米在抽穗开花期、灌浆结实期所受高温热害程度进行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50年间(1958年-2008年),郑州地区夏玉米在其抽穗开花期、灌浆结实其所受高温热害程度趋于增加,且后者无论从高温热害的增加趋势及严重程度上均要高于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害 郑州 夏玉米 温度三区间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理论的深基坑抗隆起破坏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伟 《市政技术》 2022年第2期154-157,共4页
当前,随着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基坑发生坑底隆起破坏的事故也屡见不鲜,因此,做好深基坑坑底抗隆起破坏稳定性分析工作尤为重要。然而,基坑工程中岩土体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得所获取的岩土体参数也非确定值,为此引入了区间... 当前,随着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基坑发生坑底隆起破坏的事故也屡见不鲜,因此,做好深基坑坑底抗隆起破坏稳定性分析工作尤为重要。然而,基坑工程中岩土体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得所获取的岩土体参数也非确定值,为此引入了区间数学理论来解决这一问题。分析结果证明,区间分析法相比于传统的确定性分析法可以更客观地反映出深基坑坑底抗隆起破坏的稳定性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理论 深基坑 隆起破坏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水质判断方法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剑 马晨昊 +2 位作者 刘林峰 孙力娟 肖甫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29,共10页
针对传感网测量水质数据过程中存在的必然不确定性和随机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水质判断方法。考虑传感器精度误差以及测量数据异常等问题,将每个传感器测量的水质数据用区间数表示,通过计算水质数据... 针对传感网测量水质数据过程中存在的必然不确定性和随机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水质判断方法。考虑传感器精度误差以及测量数据异常等问题,将每个传感器测量的水质数据用区间数表示,通过计算水质数据与每个水质等级特征值之间的距离,得到判断水质等级的区间证据。按照区间证据组合规则将多传感器的区间证据融合成综合区间证据,最后根据决策准则,由综合区间证据判断水质等级。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从不确定水质数据中准确判断水质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判断 区间证据理论 传感网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属性区间识别理论的地下水开采评价模型 被引量:4
12
作者 阮万清 《煤炭技术》 CAS 2008年第2期76-78,共3页
从属性区间识别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地下水开采安全评价方法。并通过对哈尔滨市地下水开采的安全评价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为地下水开采的安全评价提供了一种科学、实用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 地下水开采 安全评价体系 属性区间识别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分析理论的地表沉降风险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兴高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823-827,共5页
为解决地表沉降风险的定量评价问题,提出了用区间估计的方法预测地表最大沉降,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风险评价指标。利用响应面法对地表最大沉降与地层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近似描述,基于区间分析理论确定地表最大沉降的区间范围,可较好考虑... 为解决地表沉降风险的定量评价问题,提出了用区间估计的方法预测地表最大沉降,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风险评价指标。利用响应面法对地表最大沉降与地层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近似描述,基于区间分析理论确定地表最大沉降的区间范围,可较好考虑参数不确定性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以北京某在建车站主体侧洞为例,说明了此方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沉降 响应面法 区间分析理论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摄动理论的隧道结构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健峻 薛齐文 刘旭东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68-71,共4页
基于区间摄动理论,针对隧道结构不确定量,结合基于单元的有限元方法,建立了隧道结构区间求解模型.该模型采用8节点等参元进行离散,同时考虑物理参数不确定性、材料非均质不确定性和荷载不确定性,利用区间有限元方法,对模型进行了不确定... 基于区间摄动理论,针对隧道结构不确定量,结合基于单元的有限元方法,建立了隧道结构区间求解模型.该模型采用8节点等参元进行离散,同时考虑物理参数不确定性、材料非均质不确定性和荷载不确定性,利用区间有限元方法,对模型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得到了隧道结构静力响应的区间范围,并将结果与ANSYS软件分析结果相对比.数值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求解隧道结构不确定性问题是有效的、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分析 不确定性 区间摄动理论 区间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数理论的岩溶隧道突水突泥灾害危险评估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彭绍勇 冯世春 徐晗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00-106,共7页
为进一步研究岩溶区隧道突泥涌水灾害分析评价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问题,基于区间数理论、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层次分析法建立岩溶隧道突水突泥灾害危险评估新模型,并从地层岩性条件、地质构造条件、不良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隧道与地... 为进一步研究岩溶区隧道突泥涌水灾害分析评价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问题,基于区间数理论、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层次分析法建立岩溶隧道突水突泥灾害危险评估新模型,并从地层岩性条件、地质构造条件、不良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隧道与地下水的位置关系和地下水循环运移条件等影响突水突泥灾害的关键因素出发,建立含有6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以期统一刻画区间形式的岩溶隧道突水突泥评价指标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为岩溶区隧道突水突泥区间段落灾害预防与整体评价提供更加实用的解决途径。典型案例对比和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估的岩溶区隧道突水突泥危险等级与案例揭示情况较为吻合,其方法的合理性与实用性得到了验证,计算所得的危险等级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隧道 突水突泥灾害 危险评估 区间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数理论的引水渠道边坡模糊评判方法研究
16
作者 刘旭 黄铭 余舟 《工程与建设》 2023年第3期804-807,共4页
针对边坡的影响因素存在模糊性、不确定性的特点,基于引水渠道边坡实际情况及工程监测资料,确定影响其安全状态的主要因素,划分影响因素的安全等级,结合区间数理论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优势,构造各指标的区间隶属函数,并采用主观赋权法... 针对边坡的影响因素存在模糊性、不确定性的特点,基于引水渠道边坡实际情况及工程监测资料,确定影响其安全状态的主要因素,划分影响因素的安全等级,结合区间数理论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优势,构造各指标的区间隶属函数,并采用主观赋权法层次分析法与客观赋权法熵权法组合赋权的方式来确定各级指标的权值,进行区间数模糊综合评判,得到区间评判结果,再使用区间排序法对其进行排序,进而得到边坡综合评判结果,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实际安全状态。通过引水渠道边坡工程实例验证了该评判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渠道边坡 区间理论 模糊综合评判 区间隶属函数 组合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区间分布的幂律流体脉动渗透注浆扩散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聪 梁经纬 +3 位作者 阳军生 张贵金 谢亦朋 叶新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20-2128,共9页
脉动注浆技术虽已得到了一定应用,但脉动压力下浆液的扩散机制研究则远滞后于工程实践。为了进一步推广和完善脉动注浆技术,基于注浆过程中脉动压力持续段流量恒定、压力间隔段流量为零的特点,考虑地层参数的不确定性,建立了脉动压力下... 脉动注浆技术虽已得到了一定应用,但脉动压力下浆液的扩散机制研究则远滞后于工程实践。为了进一步推广和完善脉动注浆技术,基于注浆过程中脉动压力持续段流量恒定、压力间隔段流量为零的特点,考虑地层参数的不确定性,建立了脉动压力下幂律流体的渗透扩散模型,得到了脉动压力下幂律流体扩散半径的区间分布方程;设计了一套脉动渗透注浆模拟试验装置,得到了不同施工参数下幂律流体在地层内的分布形态;通过在数值模拟中构造脉动压力周期变化模型与孔隙率随机分布模型,实现了脉动压力下幂律流体渗透注浆浆液扩散过程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脉动压力作用下幂律流体在地层内扩散范围并非是一个确定的量值,但基本集中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明显的扩散半径上下限;浆液扩散半径上下限受脉动注浆压力、脉动频率等影响明显,且上限差值随脉动注浆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浆液离散程度表现的更显著;理论计算、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所得的浆液扩散半径随注浆压力的变化趋势一致,理论与数值计算得到的浆液扩散半径上下限数值误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内,推导的理论公式和建立的数值模型均能较好的描述幂律流体在脉动压力下的扩散过程及区间分布。研究成果可为脉动渗透注浆理论、数值模拟以及实践工程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注浆 幂律流体 渗透扩散 区间理论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棒控制理论中3种主要方法综述(一) 被引量:6
18
作者 汤伟 施颂椒 +1 位作者 王孟效 吕士健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4期54-59,共6页
简要介绍了鲁棒控制的概念及控制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 ,介绍了鲁棒控制理论中的 3种主要研究方法—— Kharitonov区间理论、结构奇异值理论 (μ理论 )和 H∞ 控制理论 ;详细阐述了前两种方法的基本概念、发展概况、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 简要介绍了鲁棒控制的概念及控制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 ,介绍了鲁棒控制理论中的 3种主要研究方法—— Kharitonov区间理论、结构奇异值理论 (μ理论 )和 H∞ 控制理论 ;详细阐述了前两种方法的基本概念、发展概况、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定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控制 Kharitonov区间理论 结构奇异值理论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隧道施工风险LEC区间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新任 黄静宇 《湖南交通科技》 2014年第2期141-143,157,共4页
隧道施工风险评估可为风险控制提供依据,从而降低风险等级,较小施工风险损失。但目前大多采用定值进行风险分析,无法有效地考虑隧道施工风险环境的不确定性及模糊性,通过引入区间数学理论,以区间值代表风险值的可能取值范围,可有效地减... 隧道施工风险评估可为风险控制提供依据,从而降低风险等级,较小施工风险损失。但目前大多采用定值进行风险分析,无法有效地考虑隧道施工风险环境的不确定性及模糊性,通过引入区间数学理论,以区间值代表风险值的可能取值范围,可有效地减小评价人员决策的主观性,同时结合基于风险环境的LEC评价法,构造了隧道施工风险LEC区间分析方法。通过湖南省永吉高速公路罗依溪岩溶隧道施工风险评价实例,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及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隧道 施工风险 LEC分析 区间理论 安全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属性区间识别模型在溃坝后果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20
作者 邹强 周建中 +2 位作者 杨小玲 何耀耀 张勇传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5-50,共6页
溃坝后果严重程度综合评价是大坝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溃坝后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以属性区间识别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溃坝后果综合评价的属性区间识别模型,采用均化系数将属性测度区间转化为综合属... 溃坝后果严重程度综合评价是大坝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溃坝后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以属性区间识别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溃坝后果综合评价的属性区间识别模型,采用均化系数将属性测度区间转化为综合属性测度;然后对熵权计算公式进行合理改进,并有效选择偏好系数将主客观权重有机结合得到了理想的组合权重;最后分别根据置信度准则、灰色接近度和样本评分准则进行溃坝后果等级识别和比较排序分析。实例研究表明,该模型简单方便、合理有效,为溃坝后果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区间识别理论 均化系数 改进熵权 组合权重 灰色接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