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熔再结晶制备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维刚 许颖 +1 位作者 励旭东 姬成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46-749,共4页
研究了区熔再结晶 (ZMR)设备及其工艺特点 .在覆盖SiO2 的重掺P型单晶硅衬底上用快速热化学气相沉积 (RTCVD)在其上沉积一层很薄的多晶硅薄膜 ,用区熔再结晶法对薄膜进行处理 ,得到了晶粒致密 ,且取向一致的多晶硅薄膜层 .以此薄膜层为... 研究了区熔再结晶 (ZMR)设备及其工艺特点 .在覆盖SiO2 的重掺P型单晶硅衬底上用快速热化学气相沉积 (RTCVD)在其上沉积一层很薄的多晶硅薄膜 ,用区熔再结晶法对薄膜进行处理 ,得到了晶粒致密 ,且取向一致的多晶硅薄膜层 .以此薄膜层为籽晶层 ,再在上面以RTCVD制备电池活性层 ,经过标准的太阳电池工艺 ,得到了转换效率为 10 .2 1%,填充因子为 0 .6 913的电池产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熔再结晶 多晶硅薄膜 太阳电池 快速热化学气相沉积 制备工艺 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陶瓷衬底多晶硅薄膜区熔再结晶的研究
2
作者 顾亚华 许颖 +3 位作者 叶小琴 李海峰 万之坚 周宏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7-620,共4页
采用简化的区熔再结晶工艺,即区熔过程中不采用隔离层和盖帽层结构,直接在陶瓷衬底上制备出高 质量的多晶硅薄膜。实验中给出了用X射线衍射方法得到的晶向图谱和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方法得到 的表面形貌,并采用扩散法和正面引电... 采用简化的区熔再结晶工艺,即区熔过程中不采用隔离层和盖帽层结构,直接在陶瓷衬底上制备出高 质量的多晶硅薄膜。实验中给出了用X射线衍射方法得到的晶向图谱和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方法得到 的表面形貌,并采用扩散法和正面引电极的方法初步探索了电池的制备工艺,电池的开路电压达到196mV,短 路电流为200μ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薄膜 RTCVD 区熔再结晶 晶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衬底上多晶硅薄膜的生长及区熔再结晶
3
作者 励旭东 程天 +3 位作者 龚欣 刘维平 许颖 赵玉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40-43,共4页
该文研究了氮化硼、三氧化二铝、氧化锆陶瓷以及石英和微晶云母等衬底上多晶硅薄膜的一般生长规律和区熔再结晶.实验发现,在氮化硼、三氧化二铝和石英衬底上,可以直接生长晶粒尺寸数微米、致密的多晶硅薄膜.薄膜的优选晶向为<110>... 该文研究了氮化硼、三氧化二铝、氧化锆陶瓷以及石英和微晶云母等衬底上多晶硅薄膜的一般生长规律和区熔再结晶.实验发现,在氮化硼、三氧化二铝和石英衬底上,可以直接生长晶粒尺寸数微米、致密的多晶硅薄膜.薄膜的优选晶向为<110>向.经区熔再结晶后,可以获得毫米级的晶粒,薄膜的优选晶向为<111>向.同时,薄膜的电学性能也得到改善,迁移率接近50cm2·/V·s.实验显示,衬底材料与薄膜间热膨胀系数的匹配是需首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多晶硅 薄膜 陶瓷 快速热化学气相沉积 区熔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区固液界面温度梯度的优化与再结晶SOI晶膜质量的提高
4
作者 张鹏飞 侯东彦 +2 位作者 杨景铭 钱佩信 罗台秦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84-87,共4页
本文研究了多晶硅薄膜在红外熔区再结晶过程中熔化和固化前沿不同的推进行为,指出为了提高再结晶质量,熔区两侧对所得到的辐射能流密度分布有不同的要求,据此提出了一种兼顾熔化和固化要求的不对称加热区熔再结晶技术,成功地制备了... 本文研究了多晶硅薄膜在红外熔区再结晶过程中熔化和固化前沿不同的推进行为,指出为了提高再结晶质量,熔区两侧对所得到的辐射能流密度分布有不同的要求,据此提出了一种兼顾熔化和固化要求的不对称加热区熔再结晶技术,成功地制备了高质量的SOI晶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熔再结晶 SOI晶膜 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胡芸菲 沈辉 +1 位作者 梁宗存 刘正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0-206,共7页
从薄膜的沉积方式和沉积温度以及衬底材料等几方面综合分析了多晶硅薄膜制备工艺的特点及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以颗粒硅带(SSP)为衬底,采用快热化学气相沉积(RTCVD)法制备了多晶硅薄膜,随后制得的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 从薄膜的沉积方式和沉积温度以及衬底材料等几方面综合分析了多晶硅薄膜制备工艺的特点及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以颗粒硅带(SSP)为衬底,采用快热化学气相沉积(RTCVD)法制备了多晶硅薄膜,随后制得的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效率达到6.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硅薄膜 颗粒硅带 化学气相沉积 区熔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非硅衬底上转换效率10%的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 被引量:1
6
作者 许颖 于元 +1 位作者 励旭东 李仲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8-110,共3页
在重掺杂非活性单晶硅片上生长一定厚度的SiO2 ,开窗口后作为衬底 ,利用快速热化学气相沉积(RTCVD)及区熔再结晶 (ZMR)方法制备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由于采用了区熔再结晶 (ZMR)的方法 ,获得了取向一致的多晶硅薄膜 ,为薄膜电池的制备... 在重掺杂非活性单晶硅片上生长一定厚度的SiO2 ,开窗口后作为衬底 ,利用快速热化学气相沉积(RTCVD)及区熔再结晶 (ZMR)方法制备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由于采用了区熔再结晶 (ZMR)的方法 ,获得了取向一致的多晶硅薄膜 ,为薄膜电池的制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转换效率达到 10 2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太阳电池 快速热化学气相沉积 区熔再结晶 多晶硅 转换效率 RTCVD ZMR 非硅衬底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