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音乐史研究与地区高校“音乐史”专业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以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史专业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李莉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8-119,共2页
区域音乐史研究有着广袤的未开垦领域,也是中国音乐史学需完善的学术领域。作为广西地区高校音乐史教师,我们在进行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中对如何将"广西地区音乐史研究"与"音乐史专业教学"结合在一起,完成地区高校... 区域音乐史研究有着广袤的未开垦领域,也是中国音乐史学需完善的学术领域。作为广西地区高校音乐史教师,我们在进行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中对如何将"广西地区音乐史研究"与"音乐史专业教学"结合在一起,完成地区高校音乐史学教学与科研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构建,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本文也是时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史学专业前期教学工作的部分总结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史 区域音乐史 音乐史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历史深处:区域音乐研究的范式转换与演进路径
2
作者 蔡菲 田可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5,共5页
区域音乐研究在民族音乐学和中国音乐史学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虽然在研究主题或时段的选取上有着关联度甚至一致性,但从两个领域的主流性研究成果来看,在学科属性和本位意识主导下却有着各自话题和研究范式,而这其中也不乏两个领域... 区域音乐研究在民族音乐学和中国音乐史学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虽然在研究主题或时段的选取上有着关联度甚至一致性,但从两个领域的主流性研究成果来看,在学科属性和本位意识主导下却有着各自话题和研究范式,而这其中也不乏两个领域的部分学者已开始打破壁垒、积极对话,向着“会通合和、分别为用”努力。从学术史意义上的回顾来看区域音乐的研究历程,民族音乐学在学科发展的不同时期生发和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范式和路径;中国音乐史学则是在经历通史视域下的地方史研究后,又试图基于“新史学”理念下对区域音乐史的研究进行反思和探索,从史学的角度看,这亦是对“重写音乐史”的一种努力和学术群体的共同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音乐 区域音乐史 范式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去何从的“音乐北京学” 被引量:3
3
作者 明言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26,7,共2页
笔者曾提出加强20世纪中国音乐断代史、片段史、分类史、分片史研究的观点,把宏观的近现代中国音乐问题做出体系化、具体化处理。"音乐北京学"学科概念的提出,从横纵两个维度上完善"中国音乐史"、"中国音乐学&... 笔者曾提出加强20世纪中国音乐断代史、片段史、分类史、分片史研究的观点,把宏观的近现代中国音乐问题做出体系化、具体化处理。"音乐北京学"学科概念的提出,从横纵两个维度上完善"中国音乐史"、"中国音乐学"的学科机理、学缘结构,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倡导者把"音乐"这个主体词语放在了概念的最前面,意在突出研究工作中对"音乐"的主体性价值。但在当下社会现实中,其研究对象与范围会有"不可捉摸"、"不明就里"的尴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代音乐史 区域音乐史研究 音乐学概念 音乐北京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方式视角下的近现代江苏琵琶流派继承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施咏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5-131,138,共8页
本文以传承方式的视角切入江苏琵琶诸流派之间关系,将江苏琵琶五大流派作为整体置于江南文化空间之中。在对各流派内师承关系等史料梳理的基础上,关注近现代社会变革转型之际江苏琵琶传承中传统(家族、师徒)传承与现代(学院)传承方式的... 本文以传承方式的视角切入江苏琵琶诸流派之间关系,将江苏琵琶五大流派作为整体置于江南文化空间之中。在对各流派内师承关系等史料梳理的基础上,关注近现代社会变革转型之际江苏琵琶传承中传统(家族、师徒)传承与现代(学院)传承方式的转换、交融、并存等诸多前人未及之问题。拟突破以往研究中多囿于"纵向单线式的师承关系论述",而着力于通过对流派之间横向复式,乃至纵横交错、立体复合的传承方式的梳理,探讨各流派之间的融合、继承与发展关系,提炼传承方式下所折射的近现代江苏琵琶乐人在音乐观念上的变化轨迹,总结归纳江苏近代琵琶艺术发展的历史特征,以期实现对江南琵琶流派研究的些许补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琵琶 区域音乐史 传承方式 家族传承 师徒传承 社团传承 学院传承 多师多派 多专多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