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学协同中自我中心网络动态性、区域间合作网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郭建杰 谢富纪 +1 位作者 王海花 王蒙怡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26-1034,共9页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与知识溢出效应,运用2004~2015年间产学联合申请并授权的专利非平衡面板数据,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与负二项回归,将产学协同中自我中心网络与区域间合作网络结合,探究自我中心网络动态性对企业整体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区...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与知识溢出效应,运用2004~2015年间产学联合申请并授权的专利非平衡面板数据,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与负二项回归,将产学协同中自我中心网络与区域间合作网络结合,探究自我中心网络动态性对企业整体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区域间合作网络对企业自我中心网络动态性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企业自我中心网络扩张性促进创新绩效的提升,而自我中心网络稳定性阻碍了企业创新;区域间合作网络中心性、结构洞能够缓解自我中心网络稳定性给企业绩效带来的负向影响,而聚集系数加剧了二者之间的负向关系;区域间合作网络结构指标在自我合作网络扩张性与创新绩效间没有起到预设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协同 自我中心网络 区域间合作网络 创新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区域间合作及其对中国的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海霞 《亚非纵横》 2014年第4期32-44,126-127+131,共13页
新兴大国参与和主导"区域间合作"作为国际关系和区域治理中的既存现象,既是区域合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兴大国积极参与构建多边合作机制的一种努力。印度在亚太地区参与的区域间合作具有一系列典型的特征,这既是印度外交... 新兴大国参与和主导"区域间合作"作为国际关系和区域治理中的既存现象,既是区域合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兴大国积极参与构建多边合作机制的一种努力。印度在亚太地区参与的区域间合作具有一系列典型的特征,这既是印度外交特点的显现,也深受亚太区域间主义发展的影响。中印的共同崛起使得双方应重视在现有区域间合作框架下,认识到彼此模式的差异与共性,共建"新型大国关系",推动亚太区域间合作进程并进一步增强以亚太为主体的洲际间互动。对于中国而言,增强区域间合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是首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大国 印度 区域间合作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拉区域间高等教育合作制度的运行、特征及挑战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昳昀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1-68,共8页
区域间高等教育合作这种窄于全球合作却又广于国家间的合作形式逐渐成为教育国际合作的新趋势、全球教育治理的新层次。欧盟和拉丁美洲通过区域间合作制度的建立推动了高等教育合作的发展,欧拉领导人峰会制度和欧拉学术峰会制度保障了... 区域间高等教育合作这种窄于全球合作却又广于国家间的合作形式逐渐成为教育国际合作的新趋势、全球教育治理的新层次。欧盟和拉丁美洲通过区域间合作制度的建立推动了高等教育合作的发展,欧拉领导人峰会制度和欧拉学术峰会制度保障了合作的正常运转。欧拉区域间高等教育合作具有非对称的主体合作关系、多边议会制度以及多层治理模式三方面特点。同时,欧拉在合作过程中面临“软制度”约束力欠缺、制度建设求全过大、合作重点分散、组织架构权力分配不均等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间合作 高等教育 制度建设 欧盟和拉丁美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合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胡双钰 吴和成 翁旻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34,共9页
利用2005—2019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平衡面板数据,基于知识生产函数探讨区域内合作、区域间合作以及区域内与区域间平衡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区域技术多元化作为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各区域创新绩效显著提... 利用2005—2019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平衡面板数据,基于知识生产函数探讨区域内合作、区域间合作以及区域内与区域间平衡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区域技术多元化作为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各区域创新绩效显著提高,但中西部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未能得到显著改善;在地理空间效应下,区域内合作显著推动了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区域间合作与区域创新绩效具有非线性关系,随着跨区域合作的增加,区域创新绩效呈先升后降的倒U形态势;与以往研究中的正相关性不同,本研究从资源稀缺性角度表明,区域内与区域间合作的平衡不利于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区域技术多元化不仅直接提升了区域创新绩效,而且正向调节了区域内、区域间及两者平衡与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合作 区域间合作 区域内与区域间平衡 技术多元化 创新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模式对高校学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笑 陈强 胡雯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3-458,共6页
基于组织类型和区域边界两个维度探讨了高校合作模式对学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以2013年上海高校论文合著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合作模式对学术创新绩效存在显著影响,其中区域间合作的学术创新绩效优于区域内合作,但区域间产学合作... 基于组织类型和区域边界两个维度探讨了高校合作模式对学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以2013年上海高校论文合著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合作模式对学术创新绩效存在显著影响,其中区域间合作的学术创新绩效优于区域内合作,但区域间产学合作的影响不显著.这表明地理邻近效应在逐渐减弱,但地理邻近和组织邻近的重叠效应仍具有一定阻碍作用.此外,还考察了不同研究领域下合作模式对学术创新绩效的差异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模式 学术创新绩效 区域间合作 产学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高校创新合作演化路径分析——基于论文合作的角度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强 刘笑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9-116,共8页
为了研究高校创新合作演化路径,文章基于组织邻近和地理邻近两个角度分别构建了判断组织合作模式的二维四分框架,并以2005年至2013年上海18所高校的论文合著数据开展创新合作模式演化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组织邻近效应依然存在,上海高... 为了研究高校创新合作演化路径,文章基于组织邻近和地理邻近两个角度分别构建了判断组织合作模式的二维四分框架,并以2005年至2013年上海18所高校的论文合著数据开展创新合作模式演化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组织邻近效应依然存在,上海高校的学学合作明显强于产学合作,但产学合作趋势也在逐渐增强;得益于地理邻近效应的逐渐减弱,上海的高校经历了从区域内合作到区域间合作的转变。未来政府应主要做好跨区域合作的战略规划和进一步促进上海高校与产业的开放共享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间合作 区域合作 产学合作 学学合作 二维四分法(TD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合作模式对教师科研绩效的影响——跨学科程度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刘笑 常旭华 陈强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9-75,83,共8页
本文基于地理邻近和组织邻近维度,将教师创新合作划分为四种模式,利用985高校355名教师数据,采用负二项回归法,对不同创新合作模式与教师科研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识别,并对跨学科程度是否调节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判断。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本文基于地理邻近和组织邻近维度,将教师创新合作划分为四种模式,利用985高校355名教师数据,采用负二项回归法,对不同创新合作模式与教师科研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识别,并对跨学科程度是否调节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判断。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区域内学学合作和区域间学学合作对教师科研绩效的影响是正向显著的,且这种关系受到跨学科程度的负向调节作用,其中,区域内学学合作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说明地理邻近对教师科研绩效的影响还是存在的。与一般预期不一致的是,研究结果显示产学合作对教师科研绩效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合作 区域间合作 产学合作 学学合作 跨学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跨国经济合作区的建立
8
作者 汤敏 《产经评论》 1995年第1期50-51,共2页
最近,一种区域间合作的新模式——跨国经济合作区,正在亚洲地区迅猛发展。跨国经济合作区,又称成长三角区,是由几个国家的边境地区组成的小范围的经济合作形式。它通过各国为这一地区提供的特殊政策,充分发挥各地区的经济互补性,建立起... 最近,一种区域间合作的新模式——跨国经济合作区,正在亚洲地区迅猛发展。跨国经济合作区,又称成长三角区,是由几个国家的边境地区组成的小范围的经济合作形式。它通过各国为这一地区提供的特殊政策,充分发挥各地区的经济互补性,建立起以吸引外资、扩展外贸为主的,包括生产、贸易、交通运输、通讯、能源、旅游以及资源和人力开发的跨国综合经济区。跨国经济合作区有如下特点:一,它的实施范围只涉及到一个国家的部分地区,成功了受益大,如出现失误则可以把其不利影响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经济合作 新模式 经济互补性 亚洲地区 地区组成 区域间合作 特殊政策 综合经济区 成长三角 交通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