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输电介数及功率介数的电网待恢复区域重要性评估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碧云 叶仁欢 白晓清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1-147,共7页
电力系统因自然灾害引发大规模故障时,对电网待恢复区域进行重要性评估对于电网恢复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已有评估模型中介数指标的不足,将复杂网络的共性与电网络的电气特性相结合,综合考虑线路介数和输电线路的最大输电能力,... 电力系统因自然灾害引发大规模故障时,对电网待恢复区域进行重要性评估对于电网恢复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已有评估模型中介数指标的不足,将复杂网络的共性与电网络的电气特性相结合,综合考虑线路介数和输电线路的最大输电能力,提出了输电介数的概念,并以输电介数作为电网络边权重求解节点网络凝聚度。最后结合各待恢复区域内发电机和负荷的功率特性,用节点功率介数对节点网络凝聚度指标进行修正,得出评估待恢复区域的重要性指标,从而确定了待恢复区域的物资需求优先级,给电力应急体系的物资调度提供参考。最后,以IEEE标准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待恢复区域重要性 网络凝聚度 输电介数 节点功率介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变量区域重要性测度及其稀疏网格解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璐祎 吕震宙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8-579,共12页
为了提高现有基本变量对样本均值贡献的区域重要性测度指标的稳定性和收敛性,提出了一个新的衡量基本变量内部各个区域对输出均值影响的重要性测度指标.并将其进一步扩展提出了一个衡量基本变量内部各个区域对输出总方差分解式中一阶方... 为了提高现有基本变量对样本均值贡献的区域重要性测度指标的稳定性和收敛性,提出了一个新的衡量基本变量内部各个区域对输出均值影响的重要性测度指标.并将其进一步扩展提出了一个衡量基本变量内部各个区域对输出总方差分解式中一阶方差影响的区域重要性测度指标.分析了所提指标的性质,并探讨了它们与现有基本变量对样本均值贡献区域重要性测度指标和对样本方差贡献的区域重要性测度指标之间的关系.另外,针对所提指标的特点,还建立了其求解高效的稀疏网格积分法.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新的基本变量对输出均值贡献的区域重要性测度指标不仅继承了现有指标的优点,而且比现有指标具有更高的收敛性和稳定性.所提基本变量对一阶方差贡献的区域重要性指标能够在基本变量对样本方差贡献区域重要性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基本变量内部各个区域对总方差的一阶分量的影响信息.而所建稀疏网格积分法可以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基本变量区域重要性分析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变量 区域重要性 条件均值 一阶方差 主贡献 稀疏网格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重要性的视频时空分级编码
3
作者 郑浩 戚飞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9-511,共3页
提出了基于区域重要性的视频时空分级编码方法 ,即根据人眼视觉敏感程度的不同 ,将视频中的每帧图像划分为重要程度不同的区域 ,对每个区域分配不同的时空分辨率 ,以期在极低码率的传送环境中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人眼感兴趣区域的图像质量... 提出了基于区域重要性的视频时空分级编码方法 ,即根据人眼视觉敏感程度的不同 ,将视频中的每帧图像划分为重要程度不同的区域 ,对每个区域分配不同的时空分辨率 ,以期在极低码率的传送环境中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人眼感兴趣区域的图像质量和传送效率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够在带限的情况下减少图像的抖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重要性 视频 时空分级编码 率失真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重要性的图像油画风格化绘制算法 被引量:12
4
作者 卢少平 张松海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20-1125,共6页
为了将真实图像转换为油画风格,提出一种油画风格化绘制的算法.首先根据油画绘制特点,结合改进的双边滤波与数学形态学操作来建立金字塔结构的多层参考图像序列;然后提出基于视觉重要性图的笔画布置算法.通过使用人脸、视觉焦点检测等... 为了将真实图像转换为油画风格,提出一种油画风格化绘制的算法.首先根据油画绘制特点,结合改进的双边滤波与数学形态学操作来建立金字塔结构的多层参考图像序列;然后提出基于视觉重要性图的笔画布置算法.通过使用人脸、视觉焦点检测等方法来检测重要性区域,并根据这些区域信息进行画笔绘制的起点、方向计算精度改进和对图像纹理边界做加强约束,达到了油画内容主次分明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文中算法能够达到较好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真实感绘制 双边滤波 形态学操作 重要性区域 图像矢量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贴近度法的水质监测点优化布设 被引量:5
5
作者 高学平 訾天亮 +2 位作者 孙博闻 李桂荣 张晨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90-1194,共5页
贴近度法作为一种系统优化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点优化中,然而此方法存在几方面的问题:一是仅考虑空间因素而未考虑时间因素对区域监测重要性的影响;二是用各指标监测数据平均值进行计算,从而导致聚类效果较差;三是未考虑指标权... 贴近度法作为一种系统优化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点优化中,然而此方法存在几方面的问题:一是仅考虑空间因素而未考虑时间因素对区域监测重要性的影响;二是用各指标监测数据平均值进行计算,从而导致聚类效果较差;三是未考虑指标权重对测点优化布设的影响。为此,将层次分析法与贴近度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改进贴近度法的水质监测点优化布设方案。应用此方法对某引水明渠水质监测点进行优化布设,结果表明,改进方法有效提高了聚类效果,易于进行水质监测点的排序与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水质监测点布设 贴近度法 层次分析法 区域监测重要性 时间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