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9篇文章
< 1 2 1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可拆卸模块化游艇及其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1
作者 蔡薇 张丽 李东阳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14,共7页
游艇模块化设计制造是未来游艇产业扩大规模、高质量发展的一种重要技术途径,但针对其产品与流程特点环境效应评估的相应工作尚未开展。文章对一型可拆卸模块化游艇展开环境影响评价。通过GaBi软件对其进行全生命周期建模与分析,结果表... 游艇模块化设计制造是未来游艇产业扩大规模、高质量发展的一种重要技术途径,但针对其产品与流程特点环境效应评估的相应工作尚未开展。文章对一型可拆卸模块化游艇展开环境影响评价。通过GaBi软件对其进行全生命周期建模与分析,结果表明:模块化游艇建造阶段的环境影响高于非模块化游艇;当拆解回收效率达到72.69%时,模块化游艇全生命周期内造成的环境影响与非模块化游艇持平,未来游艇模块化设计可从提高拆解回收效率入手减少环境影响。通过Monte Carlo模拟对其全生命周期评价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揭示了可拆卸模块化游艇全生命周期内产生的各类环境因素中全球变暖影响最为严重、酸化次之,文章研究结果可为模块化游艇船型提供设计参考,为游艇低碳运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命周期评估 游艇模块化设计 拆解回收效率 环境影响评价 不确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A方法的“粮-畜-沼”循环农业模式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赵至琛 冶会锋 +4 位作者 陈飞 聂园军 王威雁 廖允成 温晓霞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2-1032,共11页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农业模式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准确地评价现有循环农业模式,可以为其科学规划布局和大力推广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支撑和重要保障。因此,本研究通过文献采集和调研访谈的方法,收集了晋...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农业模式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准确地评价现有循环农业模式,可以为其科学规划布局和大力推广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支撑和重要保障。因此,本研究通过文献采集和调研访谈的方法,收集了晋南以超人奶业有限责任公司“粮-畜-沼”为代表的循环农业模式相关数据,采用生命周期方法(LCA)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粮-畜-沼”循环农业模式在海洋生态毒性、化石资源稀缺、光化学臭氧形成和细颗粒物的形成等4个方面有显著减排效应,分别减排13.97%、9.05%、8.06%和7.28%;相较非循环农业模式,该循环农业模式总体减排14.60%,减排效果主要集中在生态毒性、人体毒性、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等4种环境影响。此外,“粮-畜-沼”循环农业模式对人体毒性、生态毒性、气候变化、平流层臭氧消耗和淡水富营养化这5个种类的环境影响较大。其中,“奶牛养殖”亚系统产生的影响最大,“种植”亚系统次之,“沼气工程”亚系统最小。奶牛养殖亚系统的精补料和犊牛料,种植亚系统的化肥、种子和电力,沼气工程亚系统的电力,以上物质投入是导致环境影响压力增加的主要因素。奶牛养殖亚系统的豆粕、青贮玉米、苜蓿和燕麦草的投入有助于减小环境压力。该研究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对“粮-畜-沼”循环农业模式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可为企业优化模式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对典型模式的复制推广提供实践参考,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农业 生命周期评价(LCA) 环境影响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规划累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框架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都小尚 刘永 +3 位作者 郭怀成 刘慧 阳平坚 杨永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2-560,共9页
鉴于累积环境影响评价在区域规划环评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包括规划描述、影响识别、尺度确定、因果分析、评价基准、情景构建、累积评价与预警、减缓措施以及适应调控等主要步骤在内的累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框架。同时,考虑到累积环... 鉴于累积环境影响评价在区域规划环评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包括规划描述、影响识别、尺度确定、因果分析、评价基准、情景构建、累积评价与预警、减缓措施以及适应调控等主要步骤在内的累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框架。同时,考虑到累积环境影响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特征,采用情景分析和系统动力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分析和评价区域规划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累积环境影响。基于该方法框架,以郑州航空港地区总体规划为例,开展了评价区域环境空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的累积环境影响评价和预警实证研究。设计了基准情景、零方案情景、规划方案情景以及改善型情景4种情景模式,分别对规划方案实施的区域水环境、大气环境的累积影响做出评价;并提出包括生态空间格局调控优化、产业结构调控与布局优化以及污染防治等在内的减缓措施,以及跟踪监测评估与适应性反馈调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环评 情景分析 郑州航空港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形计算支持下人视角三维环境量化研究——以新增建筑室内外环境影响评价为例
4
作者 张一 高雨 赵威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37,共7页
为解决当前人视角环境量化中计量、维度和语义方面的问题,提出一套基于图形计算的人视角三维环境量化方法。该方法构建了三维计量框架,通过空间采样与几何计算提取多维特征指标和景观元素个体语义信息。在新增建筑影响评价实例中,结果... 为解决当前人视角环境量化中计量、维度和语义方面的问题,提出一套基于图形计算的人视角三维环境量化方法。该方法构建了三维计量框架,通过空间采样与几何计算提取多维特征指标和景观元素个体语义信息。在新增建筑影响评价实例中,结果显示该方法相较传统方法在可靠性与信息维度上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捕捉包括立体角、深度、体积等复杂特征,比像素更可靠地反映视觉占比,且三维数据和语义信息支持从多视角综合评估环境变化。研究证明该方法适用于遗产保护、街道品质等视觉导向型设计任务,为其提供更准确的人视角环境指标及空间干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环境视觉 空间量化 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角度评价焦化污染土壤生物堆修复技术的绿色可持续性
5
作者 史涛 原慧聪 +3 位作者 桑义敏 王清玥 刘畅 张文毓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05,共7页
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生物堆修复技术的绿色可持续水平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生命周期评价软件eFootprint和工程案例,从环境影响角度评价了某焦化土壤生物堆修复技术的绿色可持续性。结果表明:焦化土壤生物堆修复技术绿色可持续... 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生物堆修复技术的绿色可持续水平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生命周期评价软件eFootprint和工程案例,从环境影响角度评价了某焦化土壤生物堆修复技术的绿色可持续性。结果表明:焦化土壤生物堆修复技术绿色可持续性总体较好,人体毒性(HT)、水资源消耗(WU)、生态毒性(ET)、全球增温潜势(GWP)、可吸入无机物(RI)、非生物质资源消耗潜值(ADP)、酸化潜值(AP)、初级能源消耗(PED)、竞争-土地使用(CLU)、富营养化潜值(EP)对环境影响相对较高且差别不大(贡献率为94.90%~100%),臭氧层消耗(ODP)对环境影响稍弱(贡献率为68.53%);影响环境(HT,WU,ET,GWP,RI,ADP)的主要物料清单因素为气体通入量、CO_(2)产生量、尿素投加量和风机耗电量。选择营养全面、含水率(w)大于10%的焦化场地,优化最小风量设计以及配备合适风机型号等措施可提升焦化土壤生物堆修复技术的绿色可持续性。研究结果可为有机污染土壤生物堆修复技术绿色可持续性的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污染土壤 生物堆修复 生命周期评价 绿色可持续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孪生数据模型的机电产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6
作者 王明宇 李涛 +3 位作者 杨晨 杨东东 闫萌 丁永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1-510,共10页
针对机电产品生命周期长、数据收集困难,现有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难以提供实时、准确的环境影响评价等问题,将数字孪生思想引入LCA过程,提出一种基于孪生数据模型的机电产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按照产品... 针对机电产品生命周期长、数据收集困难,现有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难以提供实时、准确的环境影响评价等问题,将数字孪生思想引入LCA过程,提出一种基于孪生数据模型的机电产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按照产品所处节点信息划分已发生和未发生阶段,并通过实时采集和孪生建模获取LCA计算所需的完整数据.实时采集保障了数据的可靠性;孪生建模是在LCA的目标与范围确定、清单分析两个环节之间引入一个实例孪生体模型,将与LCA计算相关的数据集成在这个数据载体上,从而提高清单分析速率和评价效率.同时,开发了数字孪生-生命周期评价(DT-LCA)数据服务平台,将数据汇编、LCA计算、结果反馈等功能集成,让评价更加便捷、实时、准确.最后,以某企业处于使用阶段的风力发电机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生命周期 数字孪生 孪生数据模型 风力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塑料再生利用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7
作者 徐婧喆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0-210,共1页
塑料制品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推动了现代工业文明发展,但也带来了严峻的生态挑战。面对“白色污染”的生态困境,废旧塑料再生利用成为一条重要出路。但实际上,废旧塑料再生利用同样会产生各类二次环境风险,包括清洗、熔融时产生的挥发性气... 塑料制品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推动了现代工业文明发展,但也带来了严峻的生态挑战。面对“白色污染”的生态困境,废旧塑料再生利用成为一条重要出路。但实际上,废旧塑料再生利用同样会产生各类二次环境风险,包括清洗、熔融时产生的挥发性气体污染问题、塑料微粒残留问题、高能耗、碳排放问题等,甚至可能会抵消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的正效益。基于上述背景,综合评价废旧塑料再生利用项目的环境影响并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有助于引导和推动废旧塑料再生项目中生产工艺优化、行业标准完善等工作,助推塑料经济的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二次环境风险 再生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跨界水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义务
8
作者 孙珺 葛勇平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5-91,共7页
跨界水资源开发可能产生重大环境损害,有必要引入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缺乏全球层面关于跨界环境影响评价的普遍性多边条约的背景下,《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公约》作为跨界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域性多边条约,为很多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跨界水资源开发可能产生重大环境损害,有必要引入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缺乏全球层面关于跨界环境影响评价的普遍性多边条约的背景下,《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公约》作为跨界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域性多边条约,为很多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提供了有益借鉴,并影响了很多与环境保护及公众参与相关的国际协定等规范性文件。当前,跨界水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制对象覆盖全球,内容逐渐丰富,部分规范缺陷得到弥补。跨界水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义务的法律内涵包括国家确保义务、注意义务、程序性义务和持续性义务。为落实4项义务,在水资源开发项目的规划、审核、批准、实施、监督过程中,应该加强能力建设确保履约能力、强化行为导向确保善意履行、突出目标导向确保切实履行、注重过程导向确保恒常履行;中国应依据国情,切实履行跨界水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水资源开发 环境影响评价义务 法律内涵 履行路径 国际条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域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优化——以《BBNJ协定》为中心
9
作者 郑舒涵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106,共14页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保护环境的第一道防线,但是现行北极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域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存在不足,环评的阈值和标准不确定,缺乏统一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律框架,难以保障土著人民组织的参与。《BBNJ协定》与北极环评制度的特...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保护环境的第一道防线,但是现行北极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域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存在不足,环评的阈值和标准不确定,缺乏统一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律框架,难以保障土著人民组织的参与。《BBNJ协定》与北极环评制度的特别化需求高度契合,环评义务的分层设置与可操作性符合北极环境的特殊需求,环评制度的可问责性能弥补北极环评机制的约束力不足,主体多元的国际化环评制度契合北极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未来《BBNJ协定》生效后,其与现有架构应当是协调一致的合作关系,协定应尊重现有架构,在必要时予以补强,并推动现有架构的改进。鉴于《BBNJ协定》与北极环评制度需求的契合性,应以协定规则为基础,优化北极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域环评体系:通过软硬法协同路径构建统一的环评标准;依托现有机构的合作治理促进环评义务的落实;明晰程序规则,保障土著人民和当地社区的实质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BBNJ协定 北极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域 土著人民 北极理事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研究
10
作者 彭金荣 沈亭 《绿色中国》 2025年第10期61-63,共3页
环境影响评价(EIA)作为环境保护与社会决策的重要工具,公众参与在其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当前公众参与的实际效果未达预期,存在形式化严重、信息不透明、公众参与深度不足等问题。提升公众参与的有效性,能够优化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和社... 环境影响评价(EIA)作为环境保护与社会决策的重要工具,公众参与在其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当前公众参与的实际效果未达预期,存在形式化严重、信息不透明、公众参与深度不足等问题。提升公众参与的有效性,能够优化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和社会接受度,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当前公众参与的现状为切入点,探讨其必要性,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提升策略,以期为EIA中公众参与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有效性 提升策略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碳排放智能预测方法研究
11
作者 黄玉文 侯兰辉 《绿色中国》 2025年第7期133-135,共3页
针对低碳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碳排放问题,本文提出了一套新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其基于智能预测,将政策要求、技术数据和管理反馈整合于一个三维框架中,使碳排放的核算从以前的静态计算变成动态预测。通过在试点项目中使用,碳排放预测... 针对低碳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碳排放问题,本文提出了一套新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其基于智能预测,将政策要求、技术数据和管理反馈整合于一个三维框架中,使碳排放的核算从以前的静态计算变成动态预测。通过在试点项目中使用,碳排放预测的准确率超过了82%,推动环评工作从“末端管控”向“源头防控+过程优化”转变,并强调了监管碳预测数据质量的重要性,旨在促进低碳基础设施领域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基础设施 环境影响评价 碳排放 绿色建设 数据质量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 源解析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与挑战
12
作者 盖健 《绿色中国》 2025年第6期118-120,共3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基本概念、主要来源及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详细阐述了源解析技术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源解析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具体应用,然后探讨了当前源解析技术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未来... 本文首先介绍了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基本概念、主要来源及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详细阐述了源解析技术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源解析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具体应用,然后探讨了当前源解析技术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研究表明,源解析技术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仍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源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 污染控制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Ⅰ)——理论篇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红瑞 张文新 +2 位作者 董艳艳 高雄 王军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03-209,共7页
土地利用规划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尽早地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对于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是十分必要的。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区域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预... 土地利用规划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尽早地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对于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是十分必要的。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区域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预防或缓解措施。目前,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的评价原则,分析了与其他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介绍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程序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 原则 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Ⅱ)—应用篇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红瑞 刘琼 +3 位作者 高雄 王军红 董艳艳 张文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9-256,共8页
双流县是全国100个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之一。该文分析了双流县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背景与相关规划的相容性、协调性,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目标,双流县的环境质量现状,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土地利用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建立双流县的土... 双流县是全国100个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之一。该文分析了双流县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背景与相关规划的相容性、协调性,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目标,双流县的环境质量现状,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土地利用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建立双流县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分析预测了土地利用变化包括结构和布局带来的环境影响,最后提出一系列的缓解措施,总结了双流县的土地利用规划的可行方案及替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流县 土地利用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任偲 赵言文 施毅超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46-750,共5页
以长江三角洲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为例,结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对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影响因子识别和指标体系构建等问题进行探讨,构建一套适合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 以长江三角洲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为例,结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对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影响因子识别和指标体系构建等问题进行探讨,构建一套适合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得到评价最终得分,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土地利用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处理煤气化废水环境与经济影响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淑雯 高心雨 +3 位作者 蔡伟伟 姚宏 杨岸明 田盛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5,共9页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法,选择某煤气化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评估对比改造后厌氧氨氧化工艺(CANON)与改造前多级AO工艺的碳排放、环境影响与经济效益。结果表明,CANON单元的碳排放量与环境影响分别为AO单元的40.02%与42.2%。敏感性分...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法,选择某煤气化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评估对比改造后厌氧氨氧化工艺(CANON)与改造前多级AO工艺的碳排放、环境影响与经济效益。结果表明,CANON单元的碳排放量与环境影响分别为AO单元的40.02%与42.2%。敏感性分析表明,在煤炭、风能、太阳能3种发电类型的对比中,风能发电对全球变暖潜势(GWP)类别贡献最小,相较于煤炭燃烧可减少约20%的GWP贡献;电耗变化对酸化潜势(AP)类别影响最大,药耗变化对臭氧层破坏潜势(ODP)类别影响最大。经济分析结果表明,改造后系统处理成本平均可节约6.47元/m^(3),碳减排效益为487.20元/d,且可通过出售厌氧氨氧化菌泥获得9300元/d的潜在经济效益。由此可见,CANON工艺环境与经济综合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废水 生命周期评价 生物脱氮 碳足迹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山理论”背景下涉水涉海类高校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沈盎绿 王春峰 +1 位作者 杨红 邵留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8期98-100,103,共4页
环境影响评价是教育部高等教学指导委员会核定的环境工程专业9门主干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实用性。结合涉水涉海类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从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进行了... 环境影响评价是教育部高等教学指导委员会核定的环境工程专业9门主干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实用性。结合涉水涉海类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从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研究,以期探索出适合涉水涉海类高校特点的教学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水涉海类高校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A的废弃PET酶法解聚和碱性水解过程环境影响对比分析
18
作者 成韵 周小力 +3 位作者 曹志强 周杰 董维亮 姜岷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88-2797,共10页
废塑料的大量产生和不当处置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废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回收与循环利用备受关注。近年来废弃PET的酶法解聚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已初具规模化工业应用的潜力。与其他回收方式相比,酶法解聚是否环境友好,... 废塑料的大量产生和不当处置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废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回收与循环利用备受关注。近年来废弃PET的酶法解聚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已初具规模化工业应用的潜力。与其他回收方式相比,酶法解聚是否环境友好,是一个亟待探索的问题。本文通过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量化分析了PET的酶法解聚和碱性水解的环境影响及各过程阶段的贡献,并对PET酶法解聚过程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PET酶法解聚的各类环境影响均高于碱性水解,其中8项环境指标高出30%以上。主要是原料预处理、酶生产和解聚过程NaOH的使用在PET酶法解聚过程中造成了环境影响;碱性水解的高影响因素主要是解聚过程中电力和NaOH的使用。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酶负载率、酶产量和电力结构显著影响酶法解聚的环境效益,而固体负载率的影响较小。在酶负载率、酶产量和电力结构同时改善的场景下,PET酶法解聚的各类环境影响指标均低于或者接近碱性水解,说明PET的酶法解聚技术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酶法解聚 碱性水解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贸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以云南省德宏州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妍莺 白宏涛 徐鹤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3-109,共7页
随着中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越来越多的区域规划涉及贸易活动内容,贸易活动在中国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压力,因此将区域贸易规划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制度是大势所趋。首先研究了贸易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机制,通... 随着中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越来越多的区域规划涉及贸易活动内容,贸易活动在中国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压力,因此将区域贸易规划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制度是大势所趋。首先研究了贸易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机制,通过"自由贸易→经济活动→环境影响"的链式反应分析,从规模、结构、技术效应3个方面进行环境影响途径分解;探讨了区域贸易规划环评的工作流程;其次,根据贸易对环境影响效应理论,提出区域贸易规划的环评方法;最后,以《云南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的德宏州贸易规划环评为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该研究可为中国未来区域贸易规划环评提供一定指导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贸易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方法 云南省德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生和再生白卡纸环境影响对比分析
20
作者 刘想 王涛 +2 位作者 岳波 孟棒棒 林晔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7-184,共8页
废纸回收的环保问题是废纸再生行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促进再生纸行业的稳定发展,研究选取进口原料制备的再生白卡纸以及国内原生白卡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ReCiPe 2016的中间点和终点方法对其生命周期进行评价,着重分析了生产过程... 废纸回收的环保问题是废纸再生行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促进再生纸行业的稳定发展,研究选取进口原料制备的再生白卡纸以及国内原生白卡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ReCiPe 2016的中间点和终点方法对其生命周期进行评价,着重分析了生产过程中造成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国内原生白卡纸,每生产1000 kg的再生白卡纸会排放28600.00 kg的当量CO_(2),陆地酸化效应潜值会减少101.00 kg(以SO_(2)计),6个中间点环境影响类别中,人类致癌毒性是原生和再生白卡纸生产过程中最明显的环境影响。进口再生纸原料的资源化生产过程中,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的主要贡献者分别是外购木浆、蒸汽以及电力,分别占比45.75%、22.36%、13.93%;原木是国内原生白卡纸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系统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占99.33%。研究结果可以为造纸业提供减轻再生纸生产过程中环境影响的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白卡纸 再生白卡纸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