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环境约束下我国区域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的再估算
被引量:5
- 1
-
-
作者
许珊
范德成
王韶华
-
机构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3期60-64,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773027)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G200821)
-
文摘
文章运用基于参数的SFA方法,测算了2001-2011年间环境约束下的我国区域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并对能源污染综合指数(EPI)加以测算分析。研究发现:在此期间的综合环境约束条件下,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以2008年为转折点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而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则始终处于平稳下降的状态;EPI也经历了以2008年为拐点的先增后减的过程。
-
关键词
SFA方法
环境约束
能源污染综合指数
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
-
Keywords
SFA metho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EPI
total factor energy efficiency
-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能源安全与经济增长的双赢机制研究
被引量:4
- 2
-
-
作者
于江波
王晓芳
-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29-35,51,共8页
-
基金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D106)
-
文摘
选取1982—2010年中国一次性能源消耗月度数据作为样本,测算我国能源缺口量,建立国际能源价格波动率与国内一次性消耗能源价格波动率之间的VAR模型。研究表明:中国一次性能源缺口逐年增大,能源对外依存度加深;国际能源价格对中国能源价格具有显著影响,对中国CPI的影响具有滞后性。认为可以通过能源结构调整、区域能源效率差异调整以及能源内部替代的方式实现能源安全和经济增长。
-
关键词
能源安全
能源结构调整
区域能源效率
能源内部替代
-
Keywords
energy security
energy structural adjustment
regional efficiency difference adjustment
internal energy replacement
-
分类号
F126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基于经济利益的区域能耗责任研究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张友国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5-83,共9页
-
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项目"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发展战略与政策模拟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跨区域碳减排的技术经济优化路径及政策研究"(编号:13CJY009)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重点课题
-
文摘
我国区域间存在广泛而密切的经济关系。任何一个区域的能源消耗既满足了本地区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同时又支撑了其他地区的经济活动。科学、公平地核算区域能耗责任不仅有助于识别各区域对全国能耗的贡献,也有利于制定有效的跨区域能源政策。由于各类经济主体使用能源的动机是为了获得各种经济利益,因此利益原则被普遍认为是能耗责任核算的基本原则。不过,利益原则的具体含义并不是单一的。根据经济利益的类型,利益原则可区分为生产原则、收入原则、消费原则等三种基本原则及由它们衍生出来的收入加权原则、消费加权原则、综合利益原则及加权综合利益原则等四种共担责任原则。鉴于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是刻画各区域之间深刻的经济关联和各种经济利益的有力工具,本文基于MRIO模型建立了各种利益原则下的区域能耗责任核算框架,并将之用于分析中国的省际能源效率和能耗责任。结果表明:不同省份同一产业的能源效率差异显著。各省在不同原则下的能源效率和能耗责任也都具有显著差异。不过,不管采用哪种原则,传统能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较大的省份(如宁夏、贵州、青海、山西和内蒙古)总是具有较低的能源效率,而一些沿海省份(如浙江、北京、广东、上海、江苏等)的能源效率总是较高。同时,经济规模较大的省份(如广东、江苏、山东)总是具有较大的能耗责任,而经济规模较小的省份(如海南、宁夏、青海)总是具有较小的能耗责任。这些发现具有丰富的政策含义:1宁夏、贵州、青海、山西、内蒙古、新疆、甘肃和云南等能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较大的省份,以及河北、湖北、湖南、广西等生产责任大于其他责任的省份,其节能的重点在于优化生产方式。2北京、天津、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东、重庆、四川等消费责任或消费加权责任相对于其他责任较大的省份,其节能政策重点在于优化消费模式并尽可能从能源效率更高的地区调入同类产品。3黑龙江、海南、山东、陕西、辽宁、河南等收入责任或收入加权责任相对其他责任较大的地区,应在积极优化生产方式的同时更多的向能源效率更高的地区调出产品。当然,无论那个区域的节能战略都应包含生产、流通、消费等多个领域的措施,只不过它们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同时,我国还需要努力打破地方贸易壁垒,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使各地区能通过公平竞争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促进跨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
关键词
区域能耗责任
区域能源效率
利益原则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
Keywords
regional energy consumption responsibility
regional energy efficiency
benefit principle
multi-regional input - outputmodel
-
分类号
F206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