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Shift-Share区域经济评价模型及其扩展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董麓
付灵芝
朱少杰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1年第6期9-13,共5页
讨论了Shift-Share模型的经济思想,指出现有研究反映经济信息的片面性。对Shift-Share方法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产业结构效率新概念,并诠释了其经济思想,构造了更具经济评价和政策意义的区域产业结构分析统计模型,用具体案例介绍了模型使...
讨论了Shift-Share模型的经济思想,指出现有研究反映经济信息的片面性。对Shift-Share方法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产业结构效率新概念,并诠释了其经济思想,构造了更具经济评价和政策意义的区域产业结构分析统计模型,用具体案例介绍了模型使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ft-Share模型
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海洋经济评价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袁象
刘宝东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5-47,共3页
文章以长三角区域为例,剖析长三角区域的海洋经济发展状况与趋势,从而选取相应指标构建区域海洋经济的评价体系。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作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应加快发展步伐,尽快建立海洋经济强势区域。
关键词
海洋
经济
长三角
区域
区域
海洋
经济评价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区域经济模糊控制评价系统框架及算法
被引量:
1
3
作者
郑时
郑文
金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3-195,共3页
为了实现对区域经济的模糊控制,提出一种集成模糊控制与模糊评价方法,结合区域经济的最新研究成果,构建了具有二重空间整合特征的区域经济竞争力新的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广泛收集统计数据和征求专家意见后的模糊评价方法及控制规则.研究...
为了实现对区域经济的模糊控制,提出一种集成模糊控制与模糊评价方法,结合区域经济的最新研究成果,构建了具有二重空间整合特征的区域经济竞争力新的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广泛收集统计数据和征求专家意见后的模糊评价方法及控制规则.研究结果表明,模糊控制评价的区域竞争力排序符合当今经济发展实际,模糊规则的应用提高了评价速度和准确性、客观性.因此,实现了对区域经济评价的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区域经济评价
系统
模糊控制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元统计分析在区域经济动态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4
作者
高永彦
司光南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18-21,共4页
在区域经济的定量分析中,较多的文献只是停留在静态的比较分析中,即仅对某一年的综合经济实力分析比较,而不是对一个大的经济体内各经济区域之间连续若干年的综合经济实力的动态比较。文章就解决这个问题所涉及到的分析方法、立体数据...
在区域经济的定量分析中,较多的文献只是停留在静态的比较分析中,即仅对某一年的综合经济实力分析比较,而不是对一个大的经济体内各经济区域之间连续若干年的综合经济实力的动态比较。文章就解决这个问题所涉及到的分析方法、立体数据库的构造方法,对多维动态数据库系统给出全局主成分分析模型及较为详细的计算步骤,并对这种立体数据表进行立体式的综合与简化,最后将此模型应用于区域经济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中,其综合分析结果与实际发展现实的吻合度十分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统计分析
时序全局主成分
区域经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权主成分距离聚类分析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
9
5
作者
吕岩威
楼贤骏
李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87-90,共4页
文章改进的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加权主成分距离聚类分析法,对中国各省份经济发展质量进行分类,从可解释性与统计检验两个层面检验该方法在实践应用中的分类效果。研究结论表明,与已有聚类分析方法相比,加权主成分距离聚类分析法的分...
文章改进的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加权主成分距离聚类分析法,对中国各省份经济发展质量进行分类,从可解释性与统计检验两个层面检验该方法在实践应用中的分类效果。研究结论表明,与已有聚类分析方法相比,加权主成分距离聚类分析法的分类结果可解释性最强,F检验值最高,分类效果明显优于其他聚类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加权主成分距离聚类分析法
区域经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hift-Share区域经济评价模型及其扩展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董麓
付灵芝
朱少杰
机构
天津财经大学统计系
出处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1年第6期9-13,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有效性检验的统计方法研究>(06BTJ010)
天津市高教人文社科项目<天津制造业发展模式研究>(20032412)
文摘
讨论了Shift-Share模型的经济思想,指出现有研究反映经济信息的片面性。对Shift-Share方法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产业结构效率新概念,并诠释了其经济思想,构造了更具经济评价和政策意义的区域产业结构分析统计模型,用具体案例介绍了模型使用方法。
关键词
Shift-Share模型
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评价
Keywords
shift-share model
industrial structure
regional economic evaluation
分类号
C81 [社会学—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海洋经济评价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袁象
刘宝东
机构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5-47,共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12CGL031)
文摘
文章以长三角区域为例,剖析长三角区域的海洋经济发展状况与趋势,从而选取相应指标构建区域海洋经济的评价体系。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作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应加快发展步伐,尽快建立海洋经济强势区域。
关键词
海洋
经济
长三角
区域
区域
海洋
经济评价
体系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区域经济模糊控制评价系统框架及算法
被引量:
1
3
作者
郑时
郑文
金霞
机构
大连民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管理系
出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3-195,共3页
基金
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07DJY067)
文摘
为了实现对区域经济的模糊控制,提出一种集成模糊控制与模糊评价方法,结合区域经济的最新研究成果,构建了具有二重空间整合特征的区域经济竞争力新的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广泛收集统计数据和征求专家意见后的模糊评价方法及控制规则.研究结果表明,模糊控制评价的区域竞争力排序符合当今经济发展实际,模糊规则的应用提高了评价速度和准确性、客观性.因此,实现了对区域经济评价的智能化.
关键词
模糊控制
区域经济评价
系统
模糊控制
评价
Keywords
fuzzy control
regional economic evaluation system
fuzzy control evaluation
分类号
TP273.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元统计分析在区域经济动态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4
作者
高永彦
司光南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经贸学院
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18-21,共4页
文摘
在区域经济的定量分析中,较多的文献只是停留在静态的比较分析中,即仅对某一年的综合经济实力分析比较,而不是对一个大的经济体内各经济区域之间连续若干年的综合经济实力的动态比较。文章就解决这个问题所涉及到的分析方法、立体数据库的构造方法,对多维动态数据库系统给出全局主成分分析模型及较为详细的计算步骤,并对这种立体数据表进行立体式的综合与简化,最后将此模型应用于区域经济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中,其综合分析结果与实际发展现实的吻合度十分相似。
关键词
多元统计分析
时序全局主成分
区域经济评价
Keywords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All-around PCA, Evaluation of Regional Economy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权主成分距离聚类分析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
9
5
作者
吕岩威
楼贤骏
李平
机构
山东大学(威海)商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87-90,共4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ZR2017MG032)
山东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18DJJJ10)
文摘
文章改进的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加权主成分距离聚类分析法,对中国各省份经济发展质量进行分类,从可解释性与统计检验两个层面检验该方法在实践应用中的分类效果。研究结论表明,与已有聚类分析方法相比,加权主成分距离聚类分析法的分类结果可解释性最强,F检验值最高,分类效果明显优于其他聚类分析方法。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加权主成分距离聚类分析法
区域经济评价
分类号
C81 [社会学—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Shift-Share区域经济评价模型及其扩展研究
董麓
付灵芝
朱少杰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海洋经济评价研究
袁象
刘宝东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区域经济模糊控制评价系统框架及算法
郑时
郑文
金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多元统计分析在区域经济动态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高永彦
司光南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加权主成分距离聚类分析法及其应用
吕岩威
楼贤骏
李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